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对疑似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和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的犊牛进行病原鉴定,本研究采用常规病毒经细菌分离鉴定和PCR方法分别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该病毒株能在BT细胞上增殖并产生特征性合胞体形态的细胞病变;无血凝性和血吸附特性;能被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ovine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BRSV)标准阳性血清中和;分离的病毒经RT-PCR鉴定为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根据菌落形态、细菌染色特性及生化特性,鉴定分离的细菌为巴氏杆菌。提示,该牛场为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和巴氏杆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2.
将经胶体金试纸条和RT-PCR鉴定为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阳性的内蒙古某猪场的粪便样品,经ST细胞分离培养后,得到一株能产生明显细胞病变的毒株。纯净性检测结果显示,该毒株无细菌生长,无支原体及无外源病毒污染。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该分离株能被TGEV特异性阳性血清中和,且能被TGEV FA荧光抗体识别。采用TGEV N基因特异性引物,经RT-PCR可扩增出1215 bp特异性片段,将该片段测序后与GenBank中已发表的13株TGEV N基因的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同源性为98.1%~100%,其中与我国分离的H16、JS2012以及Miller M6毒株同源性关系最近,均为100%。结果表明,分离到的毒株为TGEV,命名为TGEV NMG株。  相似文献   

3.
<正>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ovine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BRSV)是引起犊牛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本病早在1968年就有记载,1970年BRSV首次从患有呼吸道疾病的牛体中分离到[1]。其危害性在于BRSV感染发病率很高,达到60%~80%,死亡率在一些爆发中也能达到20%以上[2,3]。本病多发于秋冬季节,主要感染  相似文献   

4.
《中国兽医学报》2019,(5):867-871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是引起牛呼吸道疾病的一种病毒性病原体。本研究建立一种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T-LAMP)快速检测BRSV的新的方法,针对BRSV N基因(GeneBank:AF054668.1)设计4对特异性LAMP引物,每组引物特异性识别靶基因序列上4个独立区域,利用扩增靶DNA的Bst2.0 DNA聚合酶,63℃恒温水浴50 min完成病毒检测,使用钙黄绿素检测荧光目视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同时对牛的其他主要病毒进行特异性检测,结果证明特异性好。该RT-LAMP检测方法的灵敏度达到BRSV模板稀释的10~(-6)倍,可成功检测到临床样本中的BRSV基因组,为BRSV的临床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的试验手段,更适合BRS的诊断和临床现场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5.
用在两个牛群中有呼吸道症状的18头牛的鼻涕接种于 Vero 细胞和牛肾细胞分离培养病毒。分离培养病毒细胞传代至第3代,各代观察14天。与此同时,将上述18头牛的鼻涕接种于 Vero 细胞,用市售的人呼吸道合胞体(RS)病毒萤光抗体检测特异性萤光抗原阳性细胞。结果分离到牛 RS 病毒。病毒分离率:用牛肾(BK)细胞者为3/18(16%)。用 Vero 细胞者高达11/18(61%)。且后者细胞变性效果明显。牛 RS 病毒特异性萤光抗原阳性细胞是在接种后的第一天,最早在 Vero 细胞检出,在第四天检出率最高,达10/18(55%)。牛 RS 病毒对外界各因素抵抗力非常低,以分离病毒作出诊断是困难的。因此,该病毒感染症的诊断,通常用双份血清抗体有明显升高为指标,但这个血清学诊断方法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作者在1978年以及1982年,以牛上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引起的病牛鼻涕为试验材料。用 BK 细胞和 Vero 细胞做比较试验。其结果是用Vero 细胞比用 BK 细胞对 BRSV 的分离率为高。同时,接种鼻涕材料的 Vero 细胞以萤光抗体法检查,能够早期检出 BRSV 特异性萤光抗原阳性细胞。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是引起犊牛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本病早在1968年就有记载,1970年BRSV首次从患有呼吸道疾病的牛体中分离到。其危害性在于,BRSV感染发病率很高,达60%~80%,死亡率有时也能达到20%以上。本病多发于秋、冬季节,主要感染牛、绵羊、山羊,也可感染猪和  相似文献   

7.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GenBankTM上发表的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核衣壳蛋白N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大小为596bp的目的片段,通过特异性试验、敏感性试验和重复性试验建立了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的RT-PCR检测方法。所建立的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的RT-PCR方法与牛腺病毒、牛副流感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无浆体均无交叉反应,该方法的敏感性可达1TCID50。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敏感、特异性强和重复性好等特点,可作为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检测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根据GenBankTM上发表的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核衣壳蛋白N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大小为596bp的目的片段,通过特异性试验、敏感性试验和重复性试验建立了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的RT—PCR检测方法。所建立的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的RT—PCR方法与牛腺病毒、牛副流感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无浆体均无交叉反应,该方法的敏感性可达1TCID50。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敏感、特异性强和重复性好等特点,可作为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检测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从内蒙古某牛场患呼吸道病牛鼻拭子中分离到1株病毒,命名为NM575,并对其进行了鉴定。分离的病毒能够抵抗100μg/m L的DNA抑制剂5-溴脱氧尿苷,确定为RNA病毒。电镜观察可见无囊膜球形的病毒粒子,直径约30 nm,与小RNA病毒形态学特征相符。理化特性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病毒对乙醚、氯仿及胰酶具有一定抵抗力,耐酸,对热敏感,与牛肠道病毒特性相符。应用牛肠道病毒P1基因的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可从病毒细胞培养物中扩增出特异性片段,对其进行序列测定并与Gen Bank中登录的牛肠道病毒参考毒株及其他种属的肠道病毒参考株相应的序列进行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毒株NM575与牛肠道病毒BHV-261株的核苷酸同源率为80%,进一步说明分离株为牛肠道病毒,且基因分型为EV-F1。病毒的体外细胞培养嗜性试验结果显示,NM575株可感染牛、仓鼠、猪、犬和鸡等多种动物细胞,尤其在牛源细胞中复制滴度最高,为10~(7.6) TCID_(50)/m L。综合以上结果分析确定所分离的病毒株NM575为牛肠道病毒,这是我国首次从患呼吸道病牛鼻拭子中分离获得。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ovine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BRSV)进行准确定量检测,针对BRSV F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构建pMD19T-BRSV-gF重组质粒,以其为模板优化反应条件及反应体系,建立TB GreenⅡ荧光定量PCR方法并应用于临床BRSV检测。结果显示,针对BRSV F基因建立的TB GreenⅡ荧光定量PCR方法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5 2;灵敏度高,BRSV最低检测限达3.9×101 copies/μL;特异性良好,可特异性检测出BRSV,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扩增呈阴性;重复性好,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2%。对5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荧光定量PCR对BRSV的阳性检出率(26%)明显优于常规PCR方法(14%)。结果表明针对BRSV F基因建立的TB GreenⅡ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适合BRSV的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