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共轭聚合物较高的摩尔吸光系数和超强荧光效率的特点,通过再沉淀法制备出水溶性共轭聚合物聚(9,9-二己基)芴(PDHF)纳米粒子。该纳米粒子粒径小,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超强的荧光性。将其作为纳米荧光探针用于Cr(VI)的检测,荧光淬灭效应明显,响应灵敏,选择性好,并具有酸敏感性。检测机理可能是由于Cr(VI)的氧化性破坏了PDHF共轭体系产生了淬灭效应,并通过分子导线的结构得到放大。  相似文献   

2.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是最为严重的水产动物致病菌之一,准确即时的检测手段是预防控制该菌传播的关键所在.通过量子点(QDs)标记副溶血弧菌鞭毛蛋白抗体(Ab),利用生物免疫传感器技术实现副溶血弧菌的快速、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QDs-Ab的荧光通过加入氧化石墨烯(G0)产生淬灭,构建了捕获目标细菌的探针,氧化石墨烯最适淬灭浓度为60 ng/ml.细菌捕获探针中加入副溶血弧菌后,能够检测到重新恢复强度的绿色荧光.副溶血弧菌的检出限达到104 CFU/mL.针对副溶血弧菌设计的生物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选取灿烂弧菌、溶藻胶弧菌、迟缓爱德华氏菌和嗜水气单胞菌作为对照,结果显示,对照组不能明显引起荧光强度的改变,而试验组却能显著提高荧光强度.该研究建立的基于荧光能量共振转移(FRET)的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生物传感器检测方法在细菌的早期诊断中有良好的应用潜质.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快速检测水体中汞离子的荧光方法,设计一段5’端标记荧光染料(FAM)且能专一性结合汞离子的ssDNA序列,利用氧化石墨烯对ssDNA和T-Hg2+-T复合物亲和程度的差异性,以及氧化石墨烯高效淬灭荧光信号的特性,建立了一种能够快速、灵敏地检测水体中汞离子的荧光方法。在优化试验条件下,该方法对水体汞离子的检测范围为0.1~100μg/L,检出限为0.3μg/L。而且该方法操作简便、选择性较好,有望用于水体中汞离子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4.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是最为严重的水产动物致病菌之一,准确即时的检测手段是预防控制该菌传播的关键所在。通过量子点(QDs)标记副溶血弧菌鞭毛蛋白抗体(Ab),利用生物免疫传感器技术实现副溶血弧菌的快速、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QDs-Ab的荧光通过加入氧化石墨烯(GO)产生淬灭,构建了捕获目标细菌的探针,氧化石墨烯最适淬灭浓度为60 ng/ml。细菌捕获探针中加入副溶血弧菌后,能够检测到重新恢复强度的绿色荧光。副溶血弧菌的检出限达到104 CFU/m L。针对副溶血弧菌设计的生物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选取灿烂弧菌、溶藻胶弧菌、迟缓爱德华氏菌和嗜水气单胞菌作为对照,结果显示,对照组不能明显引起荧光强度的改变,而试验组却能显著提高荧光强度。该研究建立的基于荧光能量共振转移(FRET)的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生物传感器检测方法在细菌的早期诊断中有良好的应用潜质。  相似文献   

5.
研究利用核酸适配体与氨苄青霉素的特异性结合效应以及纳米金对罗丹明B的荧光淬灭反应,通过改变反应体系荧光信号的强弱,从而实现氨苄青霉素的定量检测,建立了氨苄青霉素快速检测的新方法。最佳反应体系条件为适配体终浓度20nmol/L,盐溶液NaCl终浓度0.12mol/L,最优反应为温度30℃。在10mmol/L的3-吗啉丙磺酸(MOPS)缓冲溶液(pH 6.0)的条件下,该方法可检测氨苄青霉素的浓度范围是0.494~2 000nmol/L,其最低检测限为0.494nmol/L,远低于国际相关检测标准。该方法具有检测时效性强、成本低廉、操作简便、反应灵敏等优点,有着良好的推广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6.
用内源荧光测定和不带电荷的极性淬灭剂丙烯酰胺以及带电荷的I-离子、Cs+对番茄凝集素内源荧光进行淬灭研究,以揭示凝集素与小分子物质相互作用以及凝集素荧光生色基团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天然番茄凝集素在280nm和295nm激发时均显示λmax为332nm的荧光发射光谱,表明凝集素荧光生色基团位于相对疏水的环境中;中性淬灭剂丙烯酰胺对凝集素分子的荧光生色基团Trp残基的可接近程度为93.41%,而对阳离子淬灭剂Cs+离子的可接近程度为57.14%,阴离子淬灭剂不能淬灭凝集素的内源荧光,表明番茄凝集素荧光氨基酸残基约43%位于分子内部的疏水核心,57%位于分子近表面的疏水袋中,且氨基酸残基周围有大量的碱性氨基酸分布。  相似文献   

7.
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在4个不同时期分别测定不结球白菜雄性不育新种质及其保持系的各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叶绿素的SPAD值.结果表明:不育系在生长的不同时期,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与保持系一致,且差异不显著;初始荧光Fo、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不育系与保持系在各时期的变化趋势一致,但在抽薹期和开花期存在差异,表明该不结球白菜的不育系与保持系在营养生长过程中植物学性状一致,生殖生长期的差异可能与其不育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一类具有对数吸收项的反应扩散方程组解的性质,给出了发生非同时淬灭后解的一个自然逼近,进一步验证了此逼近的极限是该方程组在非同时淬灭后的解,从而得到该方程组是不完全淬灭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荧光定量PCR检测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serotype 2,SS2)、溶菌酶释放蛋白(Muramidase-released protein,MRP)和胞外因子(Extracellular protein factor,EF)3种主要毒力因子的方法。[方法]根据cps2j、mrp和ef基因的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并合成3对引物及相应的Taqman探针,其中cps2j和mrp的5'端标记FAM荧光发射基团,ef的5'端标记HEX荧光发射基团,3种基因的3'端都标记BHQ1淬灭荧光基团。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和程序,建立了一种基于Taqman探针法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上述3种主要毒力因子,其中cps2j单独检测,mrp与ef的实行双重荧光PCR方法检测。[结果]cps2j、mrp和ef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2、51和51 CFU,灵敏度很高;与其他病原菌无交叉反应,重复性及特异性均较好;此外,整个检测过程在60 min内即可完成。[结论]该试验所建立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的敏感性、重复性及特异性均较好,可用于同时快速检测猪链球菌2型3种主要毒力因子。  相似文献   

10.
王天弘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149-7152,7162
[目的]通过对光合色素和叶绿素荧光指标的分析,探讨重金属污染和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之间的关系。[方法]以互花米草克隆苗为研究对象,模拟了不同浓度梯度下的镉、铅单一以及复合污染,对该植物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较高水平的铅镉胁迫对3种色素以及总色素含量有明显的降低作用。互花米草PSII暗适应荧光淬灭效率与重金属胁迫的浓度呈负相关趋势。互花米草ΦPSII和ETR光诱导曲线随着镉、铅处理剂量的升高呈下降趋势。[结论]为互花米草生态入侵的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模型检测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模型检测技术的研究背景人手,首先阐述了模型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过程。然后介绍了制约模型检测技术发展的状态爆炸问题和一些状态约简技术,包括符号模型检测、Oil—the—fly技术、偏序归约和抽象技术,并对SPIN、NuSMV、UP-PAAL和PAT等模型检测工具进行了介绍和比较。最后总结了模型检测技术在新的应用领域、工具研制、算法研究和与其它技术相结合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可为今后进一步对并发和实时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和验证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利用光声光谱技术可以精确研究暗适应叶在光诱导期间出现的放氧动态、光热动态、能量储存动态。用光声光谱技术测量了在非胁迫条件以及高CO2下暗适应叶在光诱导期间出现的光声动态,包括放氧动态,气体吸收动态,光热动态和能量储藏动态。研究发现放氧动态与叶绿素荧光曲线有一定关系。第一个放氧峰可能反映PSII的电子传递的瓶颈现象。一开始出现的能量储藏极小值可能反映了诱导期间PSI的环式电子传递或非线性电子传递。诱导期间高浓度CO2诱导产生巨大的气体吸收信号,可能各种类型的Mehler反应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CO2的迅速液化。  相似文献   

13.
以江苏如东紫菜养殖海区的绿藻群落构成种扁浒苔(Ulva compressa)为研究对象,通过叶绿素提取法、叶绿素荧光技术及液相氧电极研究了不同浓度次氯酸钠溶液对其叶绿素组成、荧光特性和光合速率的作用情况。结果表明:扁浒苔叶绿素含量和荧光特性随着NaClO浓度的升高均呈现逐渐递减的趋势,经10.0 mmol/L的NaClO溶液处理后,藻体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分别为0.030 mg/g,0.039 mg/g;0~6.00 mmol/L的NaClO对扁浒苔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有显著影响;10.0~100.0μmol/L次氯酸钠在3 min就能使扁浒苔的光合放氧速率大幅下降,其中100μmol/L组从对照组的1 315 nmol O2/(min·g)降至-472 nmol O2/(min·g)。根据实验结果和实际海区验证,4.0mmol/L的NaClO可以作为清除紫菜养殖海区绿藻的理想试剂。  相似文献   

14.
基于打瓜力学特性的破碎装置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设计新型打瓜破碎装置,对其关键零件主轴进行强度校核.[方法]通过对打瓜进行压缩试验,研究打瓜的机械特性,得出打瓜的弹性模量,运用有限元分析法建立打瓜的力学特性有限元模型,并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破碎装置的关键零件进行模拟强度校核.[结果]通过试验,得出打瓜的强度极限为1 310N,平均弹性模量为5.05×106 Pa,密度为910 kg/m3,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数据基本吻合,建立的打瓜力学有限元模型可用于分析打瓜的破碎机理.[结论]新型打瓜破碎装置主轴经校核满足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测定花生不同生育时期功能叶片的叶绿素荧光特性,探讨连续9年施用不同用量生物炭对花生叶片光系统Ⅱ的电子传递、光能吸收和氧化还原性能影响规律,同时观测叶片放氧复合体(OEC)受损程度变化趋势,为指导花生施肥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于2011年建立的田间定位试验,设3个处理:CK(不施肥);C15(生物炭225 kg·hm-2);C50(生物炭750 kg·hm-2)。2019年分别采集不同生育时期花生功能叶,利用M-PEA-2仪器测定暗处理后的叶片光合指标。 【结果】通过分析不同生育时期花生功能叶叶绿素荧光参数发现,连续施用不同用量生物炭对快速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OJIP曲线)有显著影响。C15处理的K点的相对可变荧光强度差(ΔVT)在花生苗期和开花下针期分别为-0.002和-0.020,在结荚期和成熟期分别为-0.024和-0.053,与CK处理相比花生各生育时期功能叶K点的相对可变荧光强度显著降低;随着生物炭用量的增加,开花下针期与成熟期K点降低幅度有不同程度增大。花生功能叶叶绿素荧光参数在开花下针期和成熟期对生物炭的连续施用有积极响应,其具体表现为:在开花下针期,与CK处理相比C15处理的J点相对可变荧光强度(VJ)降低23.9%,初级醌受体(QA)被还原速率(MO)降低32.1%,捕获的激电子将电子传递到电子传递链中QA下游的其他电子受体的速率(ΨO)增加25.0%,以吸收光能为基础的光化学性能指数(PIABS)增加154.6%。缓解了花生功能叶片的放氧复合体(OEC)受损程度,提高电子由初级醌受体(QA)向电子传递链下游的其他电子受体传递的能力,随着生物炭用量的增加,效果越明显。在成熟期,施用不同量生物炭对花生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指标的影响与开花下针期基本一致,具体表现为:C15处理较CK处理J点相对可变荧光强度(VJ)和初级醌受体(QA)被还原速率(MO)显著降低,分别减少12.5%和16.0%,捕获的激电子将电子传递到电子传递链中QA下游的其他电子受体的速率(ΨO)增加7.8%,以吸收光能为基础的光化学性能指数(PIABS)增加73.7%;C50处理与CK处理相比J点相对可变荧光强度(VJ)减少13.2%,初级醌受体(QA)被还原速率(MO)减少19.4%,捕获的激电子将电子传递到电子传递链中QA游的其他电子受体的速率(ΨO)增加8.2%,以吸收光能为基础的光化学性能指数(PIABS)增加79.7%。【结论】连续施用生物炭能显著提高花生功能叶片在开花下针期和成熟期光系统Ⅱ电子传递效率,缓解OEC损伤程度,从而提高花生功能叶的光合性能。  相似文献   

16.
利用OS5-FL叶绿素荧光仪研究干旱胁迫下蔗叶叶绿体荧光参数的变化及其与甘蔗耐旱性关系。应用干旱胁迫下蔗叶活性氧代谢变化等耐旱鉴定指标鉴定参试品种的相对耐旱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甘蔗生长受抑制,蔗叶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叶绿体DCIP光还原活性下降,MDA含量和质膜相对透性提高;叶绿体荧光参数Fv/Fm、Fv/Fo、T1/2均明显降低,表明干旱胁迫使蔗叶光系统Ⅱ(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PSⅡ潜在活性受到抑制;研究还表明干旱胁迫下蔗叶叶绿体光合量子产额(Yield)及其潜在活性(Fds/Fs)降低,说明干旱胁迫直接影响了光合作用的电子传递和二氧化碳同化过程。上述荧光参数的受抑程度因品种抗逆性能而异,不抗旱品种降幅明显高于抗旱品种。最后讨论了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在甘蔗抗旱育种及抗旱鉴定上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污泥堆肥过程中胡敏酸光谱特征变化与腐熟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分析了120 d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胡敏酸(HA)光谱特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堆肥进行,污泥堆肥中HA芳构化程度和稳定度明显提高,多糖、脂肪类成分减少,氧元素含量增加;HA荧光强度大幅减弱,主峰位置没有明显变化;HA紫外光谱比较简单,不适合作为污泥堆肥腐熟度的判断指标。堆肥63 d之后,HA光谱特征变化较小,与堆体温度和种子发芽指数(GI)变化趋势一致,可以将其作为堆肥腐熟度的辅助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8.
自动化管理模式下图书清点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清点是图书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图书馆馆藏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馆藏书目数据的重要手段,是图书馆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对自动化管理模式下图书馆的图书清点做一个较为全面深入的综述,介绍图书清点的目的、方法和流程,清点前应考虑的问题和准备工作,不同清点方法的过程和应注意的问题,清点结果的统计、分析和处理。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图书清点工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围绕如何做好图书清点工作而展开,分别从图书清点的目的、清点的准备工作、清点的方法、清点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以及清点要注意的问题五个方面全面论述.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馆藏清点工作是图书馆馆藏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清点工作的复杂性导致此项工作难以经常开展。现以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图书清点工作的实践为例,介绍了如何利用AIMS系统进行图书清点的方案设计和实际工作实践,并提出了AIMS系统本身存在的局限和问题,为图书馆馆藏清点以及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