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本文对兰州北山集流造林的九年生柽柳属十个种的保存率及生长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筛选出适于当地生长的优良种为中国柽柳、多枝柽柳、密花柽柳、刚毛柽柳、异花柽柳和甘蒙柽柳共六种,为造林地树种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沙地饲料灌木林营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地饲料灌木林营造技术研究白永强,王力(宁夏区林业研究所,银川,750004)李得庆(青海省互助县哈拉直沟林业站)关键词沙地,饲料灌木,造林盐池沙地是本地重要的天然牧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生境脆弱,加之牲畜逐年增加,草原超载,过度放牧,使得草场退化,...  相似文献   

4.
共和盆地沙区水分含量消长趋势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青海共和盆地流动沙丘和固定沙丘0-40cm层水分含量的观测测定,建立了二元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评价流动沙丘和固定沙丘在生长季期间,水分消长趋势变化,为改造和利用沙丘沙地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影响共和盆地天然草地牧草生育期的气候因子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影响共和盆地天然草地产量的气候因子近47 a来的趋势性、阶段性和周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天然草地产量的气候因子中,4~9月的平均气温和积温增加趋势显著;4~9月的积温、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有显著的阶段性;4~9月的积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和上年度秋季降水量都有显著的振荡周期,总日照时数有2~6a的振荡周期,上年度秋季降水量有1~2 a、5~6 a的振荡周期。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共和盆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共和盆地共和、贵南2个气象站1961~2006年46年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分析了年和四季的气候特征及气候变化趋势,并对气候突变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近46年来共和盆地表现出气温升高、降水量呈微弱增加、地表蒸发量增大的变化趋势,并且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变化趋势更加明显.这种气候变化趋势加速了共和盆地草地退化和沙化,同时人类活动又加剧了共和盆地草地的退化和沙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张曼玉  王志涛  邓磊  周虹 《干旱区研究》2023,(11):1797-1805
探究青海共和盆地不同灌木群落生物土壤结皮(Biological Soil Crusts,BSCs)理化性质差异,为加强生物土壤结皮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理论参考。选取共和盆地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m)、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和乌柳(Salix cheilophila)群落中不同发育阶段的生物土壤结皮为研究对象,野外取样结合室内分析,研究其颗粒组成及养分特征。结果表明:三种灌木群落生物土壤结皮的颗粒组成均以沙粒为主(45%~90%),其中,小叶锦鸡儿沙粒含量>乌柳>沙蒿,且其含量均显著低于灌丛间裸沙。乌柳群落生物土壤结皮全氮、全碳、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全磷含量均显著高于沙蒿、小叶锦鸡儿群落,且随生物土壤结皮发育,各含量在三种灌木群落中呈增加趋势。灌木群落对生物土壤结皮理化性质的影响程度最高,且灌木生物量与生物土壤结皮盖度、厚度、全氮、全碳、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全磷呈显著正相关,与沙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灌木群落有效改良共和盆地沙地生物土壤结皮土壤结构,沙蒿群落更有利于土壤的细化,乌柳群落更有利于养分蓄积。  相似文献   

8.
柽柳特麦蛾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柽柳 (Tamarixspp .)自 1 9世纪初作为观赏植物从亚洲引入美国后 ,由于极强的适应能力和缺乏植食者的取食胁迫而迅速扩散。其中多枝柽柳 (TamarixramosissimaLedeb .)、中华柽柳 (T .chinensisLour.)和密花柽柳 (T .parvifloraDC .) ,特别是多枝柽柳已成为美国西南部的首要有害植物[1] 。从入侵植物原产地引进天敌控制其扩散蔓延 ,是一条经济、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迄今 ,已报道取食柽柳属植物的麦蛾有 9个属 ,其中特麦蛾属 (Teleiodes)有 2种 ,即T .brucine…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沙地遥感宏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 TM影象为信息源 ,在全数字方式下运用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建立了青海省沙地的 TM图象数据库、图形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通过分析得出全省有沙地面积 44 3 1 749hm2 ,占全省面积的 6.1 84%。  相似文献   

10.
半干旱地区沙地景观破碎化趋势分析--以科尔沁沙地为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采用RS和GIS手段,对科尔沁沙地典型地区不同时期的农田和固定沙丘景观数量和形状破碎化的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农田景观的影响丰要表现在对斑块数量破碎化的影响,而对斑块形状破碎化的影响不大。放牧过程对固定沙丘景观破碎化的影响非常显著,这一过程不仅影响到斑块数量破碎化,而且也影响到斑块形状破碎化。回归分析结果,二者为较复杂的抛物线型关系。此外,沙漠化过程对农田和固定沙丘景观破碎化影响的关联分析表明,沙漠化过程与所有的破碎化指数呈负关联。其中,除农田形状破碎化指数外,其他破碎化指数与沙漠化过程无显著的关联,说明随着沙漠化程度的增大,农田斑块的形状简单化的趋势也加强。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高寒沙区小叶锦鸡儿人工固沙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深入认识高寒沙区植被恢复和演替过程,文中对青海共和盆地青海省治沙实验站5个不同林龄小叶锦鸡儿人工固沙植被恢复区(8a,19a,31a,44a,57a)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数量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1)植被恢复区土壤微生物数量呈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春季...  相似文献   

12.
新疆和田河流域单株柽柳灌丛流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柽柳是新疆和田河流域广泛分布的一种灌木,是影响柽柳灌丛沙堆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依据风沙运动实验相似理论,以新疆和田河流域的柽柳灌丛为原型,用塑料制作成高(h)10 cm、冠幅10 cm×10 cm单株柽柳灌丛实验模型,在风洞中选用6,8,10,12 m/s和14 m/s5组不同风速,分别对单株柽柳灌丛模型作纯气流流场的模拟实验和在风沙流作用条件下单株柽柳灌丛周围沙粒蚀积特征的观测.模拟实验表明:在不同动力条件作用下,单株柽柳灌丛迎风侧的"足部"为一明显的气流减速区,但沙粒的蚀积特征表现为风蚀;在单株柽柳灌丛的上方一倍植株高度的范围内为气流加速区;在单株柽柳灌丛的背风侧顺风向为弱涡流区,表现为积沙、气流恢复区、风蚀;而在单株柽柳灌丛的两侧为气流的加速区,表现为强烈的风蚀;随着实验风速的增加,单株柽柳灌丛后涡流区内,积沙形成的沙条长短轴的长度经历了一个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过程;柽柳灌丛引发的风沙流流场结构的变化,干扰了风沙流的运行,对于维持柽柳灌丛沙堆的形态,促进柽柳灌丛沙堆的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的青海共和盆地风水交互侵蚀格局初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野外调查,遥感影像辨析和GIS技术,利用DEM、地形图、沙漠化图等图件以及气象资料,对青海共和盆地坡度、坡向和地表形态类型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了青海共和盆地风水交互侵蚀的基本格局,初步得到:1)研究区坡面的侵蚀强弱呈现垂直分带性.在各流域的分布中,沙沟河流域的坡面切沟侵蚀最为严重;2)坡向与风向的夹角决定了风在谷地...  相似文献   

14.
柽柳属(Tamarix L.)系统学研究历史及现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柽柳属是有花植物中分类最为混乱的属之一。柽柳属种间极易天然杂交,因而形成复杂的多型现象,各种之间的界限难以确定,分种混乱,种数不清,本文系统回顾了柽柳属系统学研究历史,阐述了分类依据的争论及分类研究的现状,探讨了起源及散布,进化趋势及与柽柳科其他各属系统学关系。  相似文献   

15.
柽柳属植物的生态适应性与引种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介绍了中国柽柳属植物的分布格局 ,分析了自然分布区和引种区的生态特点 ,阐述了柽柳属植物的生态适应性。认为本属多数植物在中国 30°~ 5 0°N ,75°~ 130°E范围的干旱、半干旱荒漠区都有引种和发展的可能性。对其在吐鲁番盆地的抗逆性和生长发育特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研究极端干旱区植物叶片生长特征对筛选防风固沙植物有重要意义。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植物园柽柳专类园区,选择8种不同柽柳,研究了生长季内叶片生长规律。结果显示:1)柽柳属不同种的单叶表面积增长模型较为类似,总体差异不大,但其增长的规律性极强,以y=ax2+bx-c二项式增长模型为主;2)方差分析发现,不同柽柳种间单叶面积差异极显著(F>F0.01);单叶鲜重和干重的差异亦明显;3)柽柳单叶表面积与其干重存在正相关关系,以y=axb的乘幂关系为主。说明塔中沙漠植物园不同柽柳叶面积增长特征有所不同,防护林和固沙树种选择过程中可优先考虑叶面积增长迅速,生物量积累快的柽柳-长穗柽柳和刚毛柽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