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末民国时期赣南糖业经济与市场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民国时期,赣南糖业由于区位优势明显,凭借传统技术优势,在外部市场的刺激下,形成了辐射面广、竞争力强的拳头产品.糖业经济的繁荣,扩展了原有的市场网络,带动了与之相关的产业的发展.糖业经济与市场网络呈现出互动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2.
0 引言 为了进一步推进伊犁州直甜菜产业健康发展,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优势,保证制糖企业原料供给的持续稳定,促进制糖产业的不断发展。伊犁州农业局调研组分别到中粮屯河伊犁糖业有限公司、新宁糖业有限公司、新源糖业有限公司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介绍我国目前糖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制约我国糖业发展的因素,并根据对制约我国糖业发展瓶颈的研究,也提出了一些利于我国糖业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陈春山 《中国农垦》2009,(10):38-39
根据上海市国资国企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光明食品集团日前推出了优势互补、做大主业、服务全国的新举措。8月17日,该集团与云南省最大的制糖企业英茂糖业强强联手,实行战略合作,光明食品集团控股英茂糖业60%股权。这是今年以来全国糖业行业战略合作规模最大的项目,此举将造就中国规模最大的产销一体化糖业产业集团。  相似文献   

5.
2005年底,广东省广垦糖业集团在湛江垦区正式成立。这是广东农垦按照产业化、集团化、股份化思路,整合优势资源,做大做强蔗糖产业的一项重要举措,标志着广东农垦又一重要产业跨入了高速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6.
赴澳大利亚糖业生产考察报告罗左青,周望月经广西区人民政府同意,由区糖业公司组织“广西赴澳大利亚糖业考察团”于1995年10月20日至11月3日对澳大利亚糖业进行了两周的学习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一、考察的概况这次考察我们参观了澳大利亚的摩腾(M...  相似文献   

7.
加入WTO对中国糖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我国加入WTO后对糖业的影响,并对加入WTO后我国糖业政策调整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四川糖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发展糖业对四川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要发展四川糖业就必须坚持"稳住内地,发展攀西"的战略,建立一个集科研、生产、管理于一体的机构,加强科技研究与推广,加强制糖企业的综合利用与开发,采取灵活的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赣中甘蔗糖业生产现状与问题,指出我区糖业严重滑坡的4个主要原因,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振兴我区蔗糖生产的4条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喝一口朗姆酒,吃一块蔗牛肉,醉了也不怕,因为有姜糖水醒酒……"在近两年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朗姆酒、蔗牛肉、姜红糖等等广西农垦糖业的衍生产品,让"舌尖上的农垦"以独特的味蕾感受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是甜蜜事业创新绿色发展的成果体现。近年来,广西农垦糖业集团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在巩固和加强传统糖业优势的同时,应时而动、顺势而为,以甘蔗资源为核心,不断延长产业链,大力发  相似文献   

11.
论广西糖业实现“九五”目标的措施与对策梁敬秋(广西壮族自治区糖业公司,广西530022)最近几年来,广西的蔗糖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每年的产糖量均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连续五年榨季产糖量排居全国的首位。广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糖业基地,中央对广西的糖...  相似文献   

12.
日本糖业管理之核心──法据1994中国糖业经济研讨会消息,为满足国内需求,日本对其糖业生产和销售(包括进出口)依照国家制定的有关法律严格管理。管理糖业的法律主要有:《甜味资源特别措施法》即《甜味法》,《关于安定食糖的价格法》即《糖价法》以及《蚕丝砂糖...  相似文献   

13.
桂北甘蔗栽培制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北甘蔗栽培制度比较陈社保(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糖业办公室,广西542500)桂北是个古老而又新兴的糖业生产区域,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其产量多品味好的黄片糖曾誉满港澳,畅销东南亚;七、八十年代又以推广早熟高糖的甘蔗品种在广西糖业中占有一席之地。研究、...  相似文献   

14.
1993—1994年榨季世界食糖生产情况初报1993—1994年榨季世界糖业生产情况,据李希特公司首次预测,预计糖产量有11300万吨。总的情况是世界库存将会减少,糖业生产不容乐观。古巴糖业种植结果决定了北美洲和中美洲甘蔗糖产量。1992—1993年...  相似文献   

15.
我国蔗糖业怎样适应市场经济新体制的需要王鉴明〔甘蔗糖业科学研究所;广州510316)我国甘蔗糖业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主要是依靠科技提高生产力,依靠国家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投入以扩大生产规模;依靠国家制定农工业政策。糖业政策以及糖业经济管理体...  相似文献   

16.
马光霞 《农业展望》2007,3(1):15-17
我国糖业生产的地区性优势越来越明显,2005/06榨季,广西、云南、广东、海南和新疆五大产区产糖量为833.1万t,占全国产糖总量的94.5%。全国食糖消费量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全年消费量为1070万t,比上榨季增加20万t。  相似文献   

17.
发展甘蔗生产加强原料管理薛贵禄张泽生(四川省宁南金沙江糖业有限公司原料科,宁南615416)在宁南县委、县政府和公司的领导下,金沙江糖业有限公司原料科与各乡镇政府及农技推广部门配合,经有关各方共同努力,超额完成了1997-1998年度甘蔗生产和原料收...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四川省甘蔗糖业面临新的形势,白糖生产基地已向攀西蔗区转移,但因四川省甘蔗糖业的特点和现状,在产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发展面临诸多的问题和困难。近年糖价有较大幅度回升。产业发展面临大好机遇。本文提出如何在机遇面前发展四川省糖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1982/83、1985/86和1991/92年榨季我国甘蔗糖产量分别突破300万t、400万t和600万t大关,是80年代以来甘蔗糖业迅速发展的重要标志,而甘蔗糖生产每三至四年出现一次严重滑坡则表明了甘蔗糖业发展的不稳定性。近年来广西、云南的甘蔗糖业发展速度最引人注目,而广东、海南和福建沿海产区的甘蔗糖业则逐渐退缩。1992/93年榨季以来,广西的产糖量跃居全国第一,取代了广东第一产糖大省的地位。1995/96,广西、广东、云南的产糖量已分别达全国甘蔗糖产量的46.89%、22.48%和16.96%,为全国最主要的甘蔗糖生产省(区)。  相似文献   

20.
马光霞 《农业展望》2007,3(6):41-44
从中国糖业生产现状入手,分析了中国糖料生产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糖业生产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即:中国食糖消费应以国内生产为主,制糖企业要充分认识到“糖料生产是食糖生产的第一车间”,提高单产、提高含糖率是我国糖料生产大力发展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