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影响紫穗槐沙棘苗期高生长量主要气候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分析的方法,对紫穗槐、沙棘苗期高生长量与气候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紫穗槐苗期生长量的气候因子主要是水分,其次是温度,第三为光照条件;影响沙棘苗期生长的气候因子依次是水分、光照、温度。同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水稻水分精确管理的知识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水稻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其生长需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因此水分精确管理对于水稻高效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在分析和提炼水稻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定量描述水稻需水规律与栽培技术、品种类型、生态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根据土壤水分平衡原理,采用土壤水势作为灌溉指标,建立水稻水分精确管理知识模型;基于系统工程思想,进一步在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 2005平台上构建水分精确管理知识模型系统。【结果】模型具有灌溉管理方案设计以及动态调控的功能,在杭州和南京两个生态点进行的大田对比试验表明,两生态点按照模型设计方案进行水分管理的田块,其产量平均分别提高了6.9%和9.1%,灌溉水分生产率平均分别提高了53.61%和42.73%。【结论】该模型对于不同条件下的水稻水分精确管理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3.
正茶树菇栽培中水分管理是影响其产量、质量的关键因素,包括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培养环境空气相对湿度的控制及出菇阶段的水分管理。下面介绍茶树菇出菇阶段的水分管理技术。一、微喷设施安装出菇阶段用水必须为山涧水、溪流水、井水等洁净的清水,用水不洁容易引起杂菌污染及虫害。在出菇棚内菇架上合理布设微喷带,这样既能减轻水分管理劳动强度,又可提高控湿效果。根  相似文献   

4.
自动传感监测系统与常见的灌溉系统(喷灌系统、喷雾系统、地表滴灌系统及地下滴灌系统)结合不仅能节省能源和人力成本、节约水资源、控制非点源污染,而且具有精确控制浇灌、零渗漏、零污染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经济林木水分的研究和应用中.概述了经济林木干旱研究现状及相关的抗旱品种筛选方法和干旱胁迫生理研究,并以Em-5型水分传感器和Em-50/G型数据采集器为例详细介绍了传感器的组成.在此基础上概述了自动传感监测系统在林木水分研究与管理中的应用,从合理灌溉、精准林业和智慧林业3个方面探讨了其在经济林木应用中需注意的重点,并提出了其今后研究和应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水分管理是稻田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水分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秧苗素质及最终产量指标。稻田中的水分除保证植株体正常的生理需水外,还有调温、调气、调肥、压碱、控草等重要作用。稻田水分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以其生理需水为基础,按水稻各生育时期的生理特点,分析各生态因素状况,利用生态需水的作用,进行稻田水分管理。不同生育时期的水分管理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柑橘水分利用率和果实品质,实现柑橘果园的水分自动化灌溉和标准化生产。以沃柑为研究对象,研究两种水分管理模式对柑橘光合特性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物联网水分智慧化管理提高了柑橘叶片四个时期降低了叶片的蒸腾速率,提高了叶片的瞬时水分利用率。同时,物联网水分智慧化管理显著提高了柑橘总糖、糖酸比和维生素C含量,降低了总酸含量。该水分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抗旱造林及水分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太行山低山丘陵区土壤干旱瘠薄,水土流失严重,造林成活率低的特点,开展了以保水节水为中心的抗旱造林及水分管理技术研究.通过6种抗旱造林技术试验,筛选出优化造林技术模式,可使造林成活率达96%以上;确定了野生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spinosa嫁接大枣Z. jujuba var. inermis的最佳嫁接方式、嫁接时间和管理技术;提出有灌溉条件和无灌溉条件下复合农林业系统水分优化管理技术;提出的果农复合系统开沟断根结合肥料深施技术,可使土壤含水量提高30%,苹果Malus pumila产量提高28%;筛选出细长纺锤形为果农复合系统苹果树最佳树形.表12参8  相似文献   

8.
根据蔬菜根层土壤对水分的需求特点分析蔬菜精准自动灌溉技术模型和灌溉指标,提出蔬菜精准自动灌溉技术的关键措施。针对蔬菜自动灌溉技术及设施装备在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蔬菜精准灌溉技术的理论基础,提出蔬菜灌溉应该在遵循 SPAC 系统模型的水分传输理论基础上,结合蔬菜根层分布特点系统确定菜田土壤墒情监测调控的精准指标,参照蔬菜生长需求及其不同水分条件下的形态特征或生理指标,构建与菜田土壤水分管理相适应的自动灌溉管理决策;指出蔬菜灌溉需要根据蔬菜种类及其生长发育时期建立确保蔬菜优质高效生产的灌溉管理技术方案,结合根层土壤墒情和具体气候环境条件,以及蔬菜产量和品质要求等确定具体的灌溉管理指标。蔬菜自动灌溉控制技术需要建立完善的土壤墒情管理系统装置,制定精准调控土壤墒情管理的指标,建立完善的自动灌溉管理关键措施。应用蔬菜自动灌溉控制技术能适时适量满足蔬菜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对促进蔬菜优质高效生产、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防止水肥流失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黑土区稻田高产栽培模式控制因素单一的现状,文章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利用正交设计原理,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各生育时期不同施肥比例、不同栽培密度等因素对同一品种水稻水分利用效率、有效穗数及产量影响的变化规律,从而实现寒地水稻水肥一体化高产高效管理技术模式。结果表明,三因素对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影响大小顺序:水分管理施肥方式栽培密度,对有效穗数影响大小顺序:栽培密度水分管理施肥方式;水分管理因素间差异对水稻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影响达显著水平,栽培密度因素间差异对有效穗数影响达极显著水平,水分管理因素间差异对有效穗数为显著水平;经因素不同水平综合分析比较,采用控制灌溉Ⅱ、施肥方式为基肥:蘖肥:穗肥:保花肥=4.5:2:1.5:2、栽培密度24穴·m-2管理技术模式,可以实现水稻节水、高产、高效一体化。  相似文献   

10.
作者在和顺县河北村食用菌厂对平菇栽培过程中菌袋水分状况进行了系统观察.看到发菌过程中菌袋含水率增长12.6%,菌袋水分和干物质含量的生产能力相差甚远等现象。据此对栽培过程水分管理措施提出如下改进意见:培养料初始含水率应控制在55%左右为宜,出菇过程应大量补水以保持菌袋含水率在55—60%。这样才能使生物学效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1.
根据灌区管理运行机制改革对灌区末级渠系管理的要求,以及构建灌区末级渠系管理模式的目标及应具有的功能,结合对末级渠系管理现状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灌区末级渠系管理改革的政策环境与发展趋向要求末级渠系管理应以农民用水自治的管理体制为核心、以配套完好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为基础、以科学合理的水价制度保障、以建立健全工程长效运行机制为目标。灌区末级渠系管理创新模式有效地促进了灌区末级渠系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基于税务筹划的律师事务所管理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律师事务所税务筹划离不开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技术手段,更需要可节税、避税的具有律师行业特性管理制度的配套措施。基于税务筹划的律师事务所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激励制度、工资制度、合作办案制度、奖金发放制度、利润分配制度、办案费用报销制度、律师提成制度等。  相似文献   

13.
基于我国林权抵押法律制度研究现状,针对我国林区改革实践中存在的抵押人的处分存在瑕疵、抵押登记程序不完善、抵押评估制度存在缺陷等问题,提出通过逐步放宽抵押人对林木处分自主权、健全抵押登记制度、完善资产评估制度等方式确保林权抵押制度的健全发展,以及保证林权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西北现代绿洲农作制现状与问题及其关键建设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西北绿洲灌区,农作制已表现出农作系统结构与资源的吻合度较高、亚系统产业链基本形成、关键技术局部突破,成效显著等主要特点,但仍面临功能不稳、亚系统间耦合度不足、关键技术的系统性较差、保障制度滞后等一系列问题。建设生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作制是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未来绿洲现代农作制建设重点应放在加环增效、农产品深加工、农田自然资源持续高效安全利用和农田有害物质阻控的系统接口技术,集成由不同单项技术组装而成的产业链高效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构建了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以职业能力与素质培养为核心,构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以实践教学活动为主线,探索建立了"2模块+6环节+5技能"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重点培养学生食品分析检测及质量安全控制技能;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为目的,建立了"制度管理与运行管理"并重的质量管理机制及"教学信息反馈机制与教学督导机制"并行的实践教学管理与监督体系;以教师为主体,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实践基地建设力度为主要途径构建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以就业能力为标准,构建实践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6.
针对小工业园区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建议,如加强排污企业的监管,尽快监督落实排水许可制度;改造各个污水直排口;完善排水体制,建立污水管网验收制度,对局部排水体制进行改造等措施,为乡镇工业园区污水管网的建设和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程艳  胡颖 《现代农业科技》2009,(21):209-210
结合海河二道闸水闸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技术方案设计研究,并着重阐述了系统架构设计、现地系统设计、中心系统设计,为海河二道闸建立水闸自动化监控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针对信息化时代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的优劣关系着高校馆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以科学发展观理论作指导介绍了系统更换的决策、执行、完善三个阶段,探讨图书馆在更换系统过程中系统的选择、数据的转换、新系统试运行及交接、数据整合等应重视的问题,以期对顺利实现系统更换起指导及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了自动控制系统的原理、数据传输方式和控制方式选择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采用无线通信模块nRF2d01来实现数据传输的节水灌溉控制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结构和主站、子站的工作流程。研究表明,该系统稳定性好,数据传输可靠性高,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通过理论分析,选择了前置割草压扁机最佳传动方案,确定了合理的拨禾系统、切割系统和压扁系统的传动比以及传动效率等设计参数.该传动系统可一次性完成拨禾、切割、压扁铺条等一系列功能,简化了生产工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