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正>福宁薯14号是以福薯13号为母本集团杂交选育而成的兼用型甘薯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较优质、抗病、适应性广等特点。2011-2012年参加福建省区域试验,2年平均每hm2鲜薯产量55665.75kg,比对照增产28.38%;薯干产量12011.55kg,比对照增产11.29%;淀粉产量6910.95kg,比对照增产4.20%。该品种于2014年6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闽审薯2014006。  相似文献   

2.
苏薯9号系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于1992年从苏薯2号×济薯10号的杂交组合后代中选育而成,原系号宁R97-5,200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属国家“九五”攻关后补助优良甘薯品种。该品种高产、多抗、耐  相似文献   

3.
粤甜 3号是我站 2001年从广东省农科院作物所引进的甜玉米新品种, 200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第一个通过福建省审定的优质、高产、商品性好、适应性广的甜玉米品种,并被列为福建省重点示范推广的甜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吴文明 《作物杂志》2007,23(4):78-78
龙薯3号系福建省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6年从岩薯5号茎尖组培苗变异株中经过选育而成。200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2005年在南方薯区试种、示范6.88万hm2,表现高产、优质、高抗蔓割病等优点。该品种薯形美观,大小均匀,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含量高,适宜作优质营养型甘薯,还可综合开发利用,现已成为福建省甘薯的主栽品种之一,推广应用前景广阔。1特征特性该品种短蔓半直立型,顶叶紫色,叶片心脏形,叶脉绿色,叶柄和蔓绿色,茎蔓粗中等,分枝较多,薯块纺锤形,薯皮鲜红色、光滑,薯肉桔红色。结薯早,较早熟,结薯集中,单株结薯4~7个,薯块大小均匀整齐美观,商品性好。耐贮藏,薯……  相似文献   

5.
宁薯 192系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苏薯 5号为母本、苏薯 4号为父本杂交,经多年的鉴定选育而成,为高产食用型甘薯新品种,原系号为宁 D19- 2.该品种于 2003年和 2004年先后通过了国家甘薯品种鉴定及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并获国家品种权保护.  相似文献   

6.
高产优质抗病甘薯新品种鲁薯8号鲁薯8号是山东省泰安市农科所以高产、高抗根腐病品种徐薯18为母本,高产优质高抗茎线虫病品种群力2号为父本杂交育成,原代号872062。1994年4月经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产量表现鲁薯8号具有双亲高产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甘薯新品种龙薯1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薯1号原系号C3-2,是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于1992年以岩粉1号为母本,龙岩7-3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薯新品种。2001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龙薯1号丰产性好,增产显著。1998年参加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区试,平均鲜薯42814.5kg/hm2,比对照金山57增产9.5%,平均薯干达11302.5kg/hm2,比对照金山57增产7.43%,均居参试品种第一位;1999年又参加福建省甘薯新品种续试,平均鲜薯40962kg/hm2,比对照金山57增产20.7%……  相似文献   

8.
龙薯9号是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于1998年以岩薯5号为母本、金山57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的甘薯品种,具有特早熟、超高产、适应性广等特点,在福建、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湖北、新疆等地成为主栽品种。200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了防止龙薯9号劣变、混杂和病毒感染所引起的退化减产,采用提纯选优与甘薯脱毒技术,建立龙薯9号脱毒繁育体系,确保良种的特性及产业化利用优质健康种苗。  相似文献   

9.
陈越  朱俊光 《作物杂志》2002,18(3):42-42
秦薯4号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育种教研室选育的高效、食用型甘薯新品种。该品种稳产高产、结薯集中、适应性强、耐贮藏、抗病性好、品质优、商品性好、适合间套,是很有推广潜力的甘薯新品种。秦薯4号在北方地区有良好的自然开花结实特性,而且表现开花不减产,是重要的甘薯种质资源。1998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开始在黄、淮春夏薯区大面积推广种植。2001年“秦薯4号的选育”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 品种来源 秦薯4号是1987年由本校自选优系6617放任授粉组合的夏薯实生苗群体中优选的第72株 (系 )选育而成。从1987年起进行实生苗优系鉴定……  相似文献   

10.
泉薯23(原代号泉薯723)系泉州市农科所以金山57作母本,泉薯511作父本杂交选育出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病和耐贮藏等优良性状的甘薯新品种。于 200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已在泉港、惠安、石狮、晋江、霞浦、焦城等县(市)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14份菜用甘薯种质在海南的试验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目的】为推广适宜海南的高产优质菜用甘薯品种,同时也为选育热带地区的菜用甘薯新品种奠定基础,经收集国内外的甘薯种质资源和系统初评后。【方法】对14份菜用甘薯种质进行形态特征、农艺性状、食味和营养成分进行试验评价。【结果】综合评价结果以福薯18、北海1号和灵山2号较佳。【结论】建议进一步生产试验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充分发挥甘薯新品种龙薯一号的优良种性,加快新品种的推广步伐,通过建立脱毒繁育技术体系及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等措施,可较大幅度提高产量及改善品质,2001年至今在南方薯区试种、示范15.85hm2,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超级杂交稻Ⅱ优航1号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Ⅱ优航1号是应用航天育种方法育成的超级杂交水稻新组合。2003—2005三年推广面积为26.67万hm2,累计增产粮食1.2亿kg。该组合具有产量潜力高、米质较优、苗期耐寒性较好、抽穗期耐高温、穗大粒多、结实率高、适应性广、再生力强等特点。2004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2005年通过全国品种审定和广西区品种审定,被农业部列为全国重点示范推广的超级稻组合之一,还被福建省农业厅列为重点示范推广超级杂交稻组合。着重介绍Ⅱ优航1号的推广应用,主要植物学特征与产量结构,同时也介绍了它在各级区域试验、生产试验、6.67、66.67、666.67hm2高产示范片的产量表现和抗性、品质特性。  相似文献   

14.
国审小麦新品种豫农035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豫农35是河南农业大学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在2004-2006年度国家小麦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7827.15kg/hm2,比对照品种豫麦49增产4.05%,达显著水平,2006-2007年度国家生产试验中比对照新麦18增产4.4%。200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2007006号,该品种适宜在黄淮南片麦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龙粳12号由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2003年审定推广,2004年种植面积达7.16万hm2。该品种集大粒、早熟、优质、丰产、抗病于一身,是适宜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的优良水稻品种,同时也是一个大粒优质型资源材料。  相似文献   

16.
高肥力土壤氮钾配施对鲜食型甘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高肥力土壤氮钾配施对烟薯25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二因素三水平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别设3个N处理(0,45,90 kg/hm~2)和3个K_2O处理(0,75,150 kg/hm~2),共计9个氮钾组合处理,分别于收获期调查甘薯地上部性状,测定块根干鲜质量、Vc、淀粉、蛋白质、蔗糖、葡萄糖、果糖、Ca、Mg、Fe、Mn、Cu、Zn含量。结果表明:高肥力土壤上施用氮肥可增加甘薯蔓长、茎叶鲜质量、T/R值,并提高甘薯块根内蛋白质、葡萄糖和蔗糖的含量,高肥力土壤上施用氮肥情况下,块根干鲜质量、淀粉和果糖含量有所降低。施用钾肥能显著提高块根干鲜质量、薯干率及淀粉和葡萄糖的含量;促进了甘薯对Mg的吸收,降低了甘薯对Ca的吸收。在氮钾互作条件下,甘薯分枝数、结薯数及Vc、蛋白质、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均有所提高;鲜薯产量与氮肥、钾肥的施用存在交互作用,即在不施N、施K_2O 150 kg/hm~2时,甘薯产量达到最高,较不施肥处理增产10 825.5 kg/hm~2,增幅为29.2%。同时在施N 90 kg/hm~2、不施K_2O时,甘薯产量最低,较不施肥处理减产1 435.5 kg/hm~2,降幅为3.9%。因此,在高肥力土壤,应不施或少施氮肥并配施适量钾肥以期获得鲜食型甘薯的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适宜连城县种植的加工专用型紫色甘薯新品种,采取随机区组设计,以‘龙岩7-3’为对照,2012年秋季引进5个紫色甘薯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从农艺性状、经济性状、薯块的营养品质、甘薯干和油炸脆片产品的加工品质等方面进行筛选鉴定。结果表明:各品种表现不同。其中,‘伟祥1号’鲜薯产量最高达41.9 t/hm2,比对照‘龙岩7-3’增产25.8%。‘济薯18号’鲜薯产量为31.6 t/hm2,与‘龙岩7-3’相当。‘济薯18’和‘伟祥1号’加工的甘薯干,不仅在工艺稳定性、口感、色变等综合指标,均接近‘龙岩7- 3’,而且在产品的形态、色泽、透明度、口感和质地等方面均表现优异,可作为加工甘薯干的紫薯品种。‘济薯18’和‘伟祥1号’加工的油炸薯片,含油率适中,膨化度高,产品品质与对照‘龙岩7-3’相当,可作为加工油炸薯片的紫薯品种。‘福薯9号’、‘泉紫薯1号’和‘宁紫薯1号’的薯形美观,营养品质高,食味粉香,适合优质鲜食和加工甘薯全粉用。  相似文献   

18.
高淀粉甘薯新品种龙薯10号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中国粮食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以及世界各国寻求新能源的今天。根据甘薯产业化发展需要,采用中间材料与最新育成甘薯良种(岩粉一号/金山57)进行杂交,选育而成高淀粉甘薯新品种龙薯10号,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高淀粉率,抗病性好,食味佳等优点。它不仅可作为“准完全食品”食用,而且还作为可再生能源植物的主要原料之一,在科学节约有限的石油资源中寻找到一条重要途径,为甘薯产业化寻找到一条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9.
为选育优质、配合力强的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的骨干恢复系应用于杂交油菜新品种的选育,2002年春从沪油16的常规双低品系的一个变异株通过多年多代的系统选育方法,于2004年选育成攻的优良恢复系HF16-1400R.该恢复系具有品质优、配合力强、杂交优势明显,丰产性突出等特点.用恢复系HF16-1400R组配的组合农华油101分别于2008年和2010年通过全国长江下游和中游两个区域的审定,中农油9号于2008年通过长江下游审定,油研817于2009年和2010年分别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长江上游审定.  相似文献   

20.
为培育高产、高抗、米质优的杂交稻新组合,选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的优质、抗稻瘟三系不育系繁源A与强优势恢复系帮恢609配组,选育出籼型三系杂交稻繁优609,该品种经多地试种,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2013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表现出群体整齐、熟期转色好、丰产性突出、米质优等特点,适宜我国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201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稻专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16018)。本文总结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以及在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中的产量、抗性和米质的表现,并对杂交稻育种技术理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