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养猪生产的不断发展,良种猪的引进和饲养数量都在不断增加,从而对母猪饲养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母猪饲养好坏直接关系到仔猪出栏量,影响养猪效益。本文拟从6个阶段介绍高产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应重点提高猪的产仔率,提高仔猪成活率,提高育肥猪的出栏率,即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育肥猪的增重速度,加快出栏时间。养猪的效益取决于商品猪出栏销售后产生的经济效益。其中最重要的是提高母猪的产仔率,就是利用好母猪的繁殖性能,充分发挥现有条件下母猪多胎高产的特性,顺应母猪的生理规律,提供充足合理的营养。  相似文献   

3.
现代养猪生产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母猪繁殖性能不断改善,仔猪断奶日龄日趋提前,导致猪对营养物质需求越来越高,同时,养猪生产的环保,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在养猪生产中,母猪生产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养猪的经济效益,因此,如何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显得至关重要,笔者就如何提高母猪生产性能方面提如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养猪生产中,母猪是猪群繁殖的基础.种母猪的生产包括配种、妊娠、分娩、泌乳四个环节.其中分娩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生产环节。做好母猪产仔前后的饲养管理工作,是提高母猪生产水平的关键,也是做好仔猪培育工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广东垦区根据纯、杂种瘦肉型猪的生理、生长特点,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母猪的饲养管理、仔猪综合培育,提高日增重、瘦肉率方面做了大量细致工作,对传统猪舍进行改造,饲养方法进行改进,实行科学饲养,制订执行兽医防疫措施,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配套综合技术,使母猪的情期受胎率、窝产活仔数、母猪年产胎次、饲料转化率、铜体瘦肉率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目前,养猪已成为农场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各市、县菜篮子工程的生产基地.l调整猪群结构优良品种是提高养猪生产水平的重要因素.为了适应市场…  相似文献   

6.
在养猪事业中,提高母猪繁殖性能是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生产实际中,由于饲养管理不当等原因,现在母猪的生产能力一般平均年产仔猪仅14~16头左右,母猪的繁殖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阻碍了牲猪的发展,也影响了猪场本身的经济效益。要提高母猪的生...  相似文献   

7.
随着养猪生产的不断发展,良种猪的引进和饲养数量的不断增加,从而对母猪饲养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母猪饲养好坏直接关系到仔猪出栏量和养猪效益。本文结合生产实践拟从不同的几个阶段介绍高产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养猪行业逐渐从1家1户几头的散养方式转变为规模化、集约化。随着养猪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倾向选育瘦肉型的技术不断提升,对猪饲养的温度条件要求愈来愈高。为了保障母猪的产仔率,提高仔猪的成活率,提高育成猪饲料的转化率,给猪提供适合的生产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养猪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市场行情的波动,在养猪生产中抓好仔猪、种猪及肥育猪的生产是决定养猪经济效益的关键点。严格分阶段饲养,缩短母猪的空怀期,合理营养,强化免疫工作,预防疾病,调整优化母猪群结构、缩短经产母猪的繁殖周期等是提高母猪生产效率,实现提高母猪的年产窝数、窝产仔数和仔猪的成活率及窝重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世界上公认的养猪大国,猪存栏量及出栏量均居世界第一,约占全球的一半。但是中国养猪生产方式仍以农村散养为主,生产水平低下,虽是养猪大国。但不是养猪强国或养猪发达国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养猪科技的不断提高,规模化养猪所占比例会逐渐增多,传统的农村散养猪所占比例会逐渐减少,这将是中国养猪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也是世界上所有养猪发达国家所走过的路。近些年,中国规模化猪场发展迅速,目前基础母猪500头、年出栏一万头以上的猪场约有1200个,  相似文献   

11.
规模化猪场的不断发展是近年来我国养猪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饲料生产的工业化、母猪生产的工厂化以及密集封闭的环境条件,显著提高了养猪的经济效益。然而在一些重要传染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后,如何有效控制一些容易在密集饲养条件下发生的猪寄生虫病已经成为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管理内容。  相似文献   

12.
邵彩梅 《养猪》2005,(2):4-5
随着我国养猪业的不断发展.养猪者对优良品种、优质饲料、加强管理和严格防疫的认识越来越高,充分认识到高档乳猪料,细化母猪饲粮配方,加强母猪饲养管理的重要性,但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大家关注了养猪环节的两头,而占饲料消耗量80%左右的生长育肥猪的营养满足和日粮配制技术,期刊上谈及和讨论得较少,而生产上这一阶段无疑又是养猪效益中最重要的一环。本文重点讨论20千克以上生长育肥猪的蛋白质营养问题。  相似文献   

13.
当前,母猪繁殖效率低下、淘汰率普遍偏高,据有关调查显示(如图1),母猪被淘汰的原因与饲料营养有关的占66.9%。尤其随着我国猪品种的不断改良,过去的饲养模式和营养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养猪的需要,要想养好猪,我们就得学会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4.
猪的人工授精是目前国内发展养猪事业的常用技术手段,它可以提高优秀种猪的利用率,避免自然交配所带来的疾病,有效提高母猪的受胎率。但是,随着国际养猪技术的提高,猪的深度输精法已在国内外悄然兴起,而且已经取得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5.
由于2005年至2006年上半年猪价较低,加之夏季猪高热性疾病的流行,农民的养猪积极性降低,生猪饲养量,特别是母猪饲养量大幅下降,目前生猪市场转旺,猪价节节攀高,苗猪紧缺已成为影响养猪生产的主要因素,如何利用有限的母猪生产出更多的苗猪,已成为养猪业普遍关心的课题。除了加强选种选配和母猪的饲养管理,做好疾病防治外,巧用生殖激素,提高母猪繁殖率也是养猪生产中值得推广的一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母猪病毒性繁殖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病毒性繁殖障碍常呈地方性或流行性感染,导致大量的妊娠母猪流产,新生仔猪死亡,给养猪生产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因此,防制母猪病毒性繁殖障碍对发展养猪生产(尤其是专业化猪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猪细小病毒(PPV)猪细小病毒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疾病之一,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猪群中,主要发生在春秋产仔季节。据报道.澳大利亚、英国、德国、荷兰、南非、南朝鲜、美国俄亥俄州等随机抽查的结果,其阳性率为40·7-99·6%。我国京津地区、沈阳、哈尔滨和大连受检猪的阳性率分别为875%、68.5%、40.7%和32.2%…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随着养猪规模的不断变化,养猪行业对各阶段猪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求也越来越细。在养猪生产中,猪群可分为种猪[公猪、种母猪(空怀母猪、妊娠母猪、哺乳母猪)]、仔猪(哺乳仔猪、断奶仔猪)、肥猪、后备种猪几个阶段,各阶段猪在饲养技术上各不相同且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在养猪过程中,母猪的饲养管理非常关键,母猪良好的健康状况和繁殖性能可以有效地保障仔猪的产出率和成活率,维持养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养猪效益。妊娠母猪饲养目标是保障母猪适宜的膘情和产后良好的泌乳性能,提高母猪的窝产活仔数、初生个体重、初生仔猪的整齐度,为保证仔猪的健康状况、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均匀整齐度奠定基础。文章结合生产实践对母猪妊娠期管理注意事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养猪生产中只有使猪快出栏,才能降低养猪成本,加快资金周转,增加养猪效益.使猪快出栏的主要措施有:1选用杂交种饲养我国地方良种母猪与国外引进的良种公猪杂交的二元和三元杂交猪.日增重比地方猪种高20%左右,饲料利用率高10%左右.2饲养健壮仔猪仔猪初生重越大,生活力越强,体质越健壮,生长速度也越快.除要抓好母猪、妊娠期饲养多产初生重大而健壮的仔猪外,还要加强哺乳母猪的饲养,获得尽可能大的断奶重仔猪.3月龄仔猪白天需饲喂4~6次,夜间加喂1次.4月龄以后每天喂3次,同时要作好仔猪白痢的防治.3配合饲料营养水平直…  相似文献   

19.
湘潭县中路铺镇坚持以普及科学技术作为发展养猪生产的先导,把市场信息当作养猪大户的致富金桥,促进了规模养猪户的巩固和发展.目前,这个镇110多个养猪大户养猪规模有增无减,正掀起一场科学养猪的竞赛热潮.中路铺镇养猪协会,专门为养猪户传授科学技术,他们还提供猪苗、指导饲料配制,承包预防注射和猪病治疗等,并经常与广州、上海等地联系,了解市场行情,及时为养猪户提供信息.这里的养猪大户都体会到,养猪科技是发展规模养猪成败的关键.养猪专业户都是自己配制饲料,自己防治猪病,母猪配种采用人工授精.这个镇柱塘管区的李…  相似文献   

20.
母猪是养猪生产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提高母猪繁殖力,才能提高养猪效益。文章从猪种的选择、种用公母猪培育、保持猪群合理的结构、采用智能化母猪群养技术和重视仔猪腹泻病的防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提高母猪繁殖力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