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明确马铃薯覆膜栽培的适合揭膜时期,开展了马铃薯覆膜栽培不同揭膜时期的综合效应试验。结果表明,覆膜栽培在马铃薯生育前期具有提高含水量、增温、增强透光率的作用。在块茎形成期揭膜其土壤含水量保持在15.7%~24.6%之间、温度保持在12.3~19.8℃之间、光合强度高于覆膜地19.7%,昼夜温差较覆膜地提高0.9℃,经济产投比达到2.65,分别较发芽期、幼苗期、块茎增长期揭膜高14.7%、14.2%和23.3%。  相似文献   

2.
3.
对克新一号马铃薯膜下滴灌在不同时期进行揭膜与不揭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其对产量和商品率均有影响,培土对产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
三年田间试验表明,在石河子地区,地膜棉田内的地膜,其增温保墒作用,到6月中下旬即基本消失。此时揭去地膜,棉株的生育、产量、纤维品质均不受影响。而在此前此后揭膜,棉株可能有所减产。最佳揭膜时期为6月下旬。生产上可视具体情况,紧密结合灌头水,于灌水前揭膜,以提高揭膜工效和质量,免除残膜对土壤的污染。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覆盖地膜栽培不同揭膜时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安市马铃薯面积4666.7公顷,近年来冬春季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逐步得到应用,为了研究不同种植时间、揭膜时间及栽培措施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探讨该项技术在我市应用的可行性及相应的技术措施,特设立本试验。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明长期施用有机肥对旱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旱地土壤改良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在宁南旱区进行3a有机肥定位施用试验,设置3个有机肥施用量水平:30 000kg/hm2(L)、60 000kg/hm2(M)和90 000kg/hm2(G),以不施有机肥作为对照(CK)。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对0~20cm土层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影响较为显著,特别是高量有机肥处理,3a较对照平均提高幅度分别为127.7%、26.1%和19.5%;各有机肥处理0~20cm土层土壤脲酶、磷酸酶活性大小顺序基本为G≥ML≥CK,G和M处理效果最显著,3a较对照分别提高(P0.05)32.5%~197.2%和16.7%~34.8%;各有机肥处理过氧化氢酶变化规律不明显,基本维持在8.07~9.48U4。说明,旱地施有机肥对提高一些土壤酶活性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小麦覆膜穴播由于放苗费工费时,又易造成农田“白色污染”,使之成本 高,收放不大,为此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以无孔一叶一心揭膜处理,效益最为显著;其次是打孔三叶一心揭,再次是无孔二叶一心揭膜处理及打孔头水前揭膜处理;且不前揭膜处理的均能清除残膜,防止污染。  相似文献   

8.
福安市常年种植马铃薯面积7万亩,由于春季气候不稳定,常常受“倒春寒”天气的袭击,对马铃薯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近年来,冬春季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逐步应用于生产,为进一步探索地膜覆盖不同揭膜时间对春种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特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适宜福建省南平烟区烟叶生长的揭膜时期。[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揭膜时期对南平烟叶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的影响,并对烟气质量进行了评吸鉴定。[结果]以移栽后40 d揭摸更能促进烟株生长,有利于干物质积累,经济效益也较好;化学成分分析表明,移栽后40 d揭膜烟碱含量有所下降,协调性较好;感官评吸结果表明,移栽后40 d揭膜烤后烟叶较其他处理好。[结论]以移栽后40 d揭摸对保障南平烟区烟叶品质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保水剂对半干旱区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陇中半干旱区探讨了补水和施加保水剂对不同层次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生育期的耗水主要集中在80 cm土层内,80 cm土层以下土壤含水量变化不明显,基本不被马铃薯吸收利用.施用保水剂处理的群体水平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水平水分利用效率均最高,分别为42.73 kg/(mm·hm2)和94.21...  相似文献   

11.
土壤样品风干后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参与土壤中的各种生物化学过程,其活性在土壤中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壤生化状况.分别对玉米地和大豆地不同生长时期的风干土壤样品和新鲜土壤样品的脲酶,蔗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风干土壤样品与新鲜土壤样品酶活性在多数情况下差异不显著.因此土壤样品风干后进行土壤酶活性分析更加方便...  相似文献   

12.
通过马铃薯覆膜集肥试验,研究了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动态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施肥能提高土壤养分和酶活性。覆膜与否对各处理养分和酶活性有明显差异。经相关分析,土壤养分、马铃薯产量与三种土壤酶活性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用量、不同种类有机肥对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在渭北旱塬进行连续2年(2007-2009年)的有机培肥定位试验,以单施化肥处理为对照,研究施用不同量秸秆(9 000,6 000 kg/hm2)和厩肥(22 500,11 250 kg/hm2)后,不同土层(0~20,20~40 cm)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2008年,20~40 cm土层,各有机培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对照增幅为26.87%~33.49%,且差异显著;各有机培肥处理2年的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分别在0~40和0~20 cm土层与对照间差异达显著水平;2009年,各有机培肥处理0~20,20~40 cm土层速效钾含量与对照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增幅分别为16.86%~35.85%和11.34%~22.61%。有机培肥处理2年,0~40 cm土层的土壤脲酶活性与对照差异均不显著;2009年0~20 cm土层秸秆(9 000,6 000kg/hm2)和厩肥(22 500 kg/hm2)处理的蔗糖酶活性较对照分别提高了0.19,0.18,0.13 mg/(g.h),且差异显著;2008年,各有机培肥处理0~20 cm土层磷酸酶活性与对照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相关分析表明,磷酸酶、脲酶、蔗糖酶活性与有机质、全氮及速效养分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有机培肥可以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的含量,且对土壤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腐植酸复合肥对土壤养分转化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在土培试验研究腐植酸复合肥对油菜品质和生理指标影响的同时,对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腐植酸复合肥较等养分无机肥增加油菜鲜、干重和氮利用率;②腐植酸复合肥增加土壤碱解N和速效P含量,促进土壤K的消耗;③腐植酸复合肥降低土壤pH值,提高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脲酶活性,说明腐植酸可作为脲酶抑制剂。HA复合肥中以4号(HA-NPK-Zn)的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过氧化氢酶活性最低;④各处理的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与速效P呈显著正相关,脲酶活性与速效K呈极显著负相关,而过氧化氢酶活性与速效K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保水剂施用方式对土壤酶活性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保水剂施用方式对内蒙古西部半干旱偏旱地区土壤酶活性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以筛选出合适的保水剂及施用方式。【方法】以聚丙烯酰胺(PAM)和聚丙烯酸钾(PAA-K)为材料,设不施保水剂(CK)、穴施PAM、沟施PAM、穴施PAA-K、沟施PAA-K 5个处理,分析不同保水剂及其施用方式下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土层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和产量的变化。【结果】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随马铃薯生育时期的推进呈现"单峰"曲线变化,均于马铃薯块茎膨大期达峰值。与CK相比,施用保水剂处理均能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且对于同一种保水剂,穴施处理提高幅度大于沟施处理。在马铃薯块茎膨大期,穴施PAM、穴施PAA-K、沟施PAM、沟施PAA-K处理0~10cm土层的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2.92%,11.97%,9.06%和6.02%,土壤脲酶活性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2.38%,2.33%,0.86%和0.31%,土壤蔗糖酶活性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2.99%,17.03%,20.50%和18.34%,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随土层的增加逐渐降低。与CK相比,施用保水剂显著提高了马铃薯产量和商品薯率,降低了小薯率。穴施PAM、穴施PAA-K、沟施PAM、沟施PAA-K分别较对照增产12.08%,10.45%,7.37%和5.22%。【结论】施用保水剂PAM、PAA-K均提高了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及马铃薯产量和商品薯率,降低了小薯率,其中穴施PAM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改造模式对柏木Cupressus funebris低效林的改造效果,为低效林改造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方法】以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柏木低效林改造区5种种植模式[核桃(无植草)、核桃+菊苣、核桃+苜蓿、核桃+鸭茅、纯柏(对照)]为对象,研究林地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的时空分布格局。【结果】对柏木低效林进行改造后,各种植模式中的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明显增加,核桃+菊苣模式最为明显,其微生物总数、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含量分别提高了112.5%、7.7%、33.0%、39.1%和62.9%,且0~15 cm土层显著高于15~30 cm土层(P<0.05)。土壤微生物与4种酶活性季节变化规律不一,真菌数量以夏季最高,放线菌以春季最高,而细菌则表现为秋季最高;过氧化氢酶活性以秋季最高,其他3种酶活性皆以春季最高。土壤微生物总量与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过氧化氢酶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各改造模式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壤肥力,而核桃+菊苣模式改造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改造模式对柏木Cupressus funebris低效林的改造效果,为低效林改造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方法]以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柏木低效林改造区5种种植模式[核桃(无植草)、核桃+菊苣、核桃+苜蓿、核桃+鸭茅、纯柏(对照)]为对象,研究林地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的时空分布格局.[结果]对柏木低效林进行改造后,各种植模式中的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明显增加,核桃+菊苣模式最为明显,其微生物总数、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含量分别提高了112.5%、7.7%、33.0%、39.1%和62.9%,且0~15 cm土层显著高于15~ 30cm土层(P<0.05).土壤微生物与4种酶活性季节变化规律不一,真菌数量以夏季最高,放线菌以春季最高,而细菌则表现为秋季最高;过氧化氢酶活性以秋季最高,其他3种酶活性皆以春季最高.土壤微生物总量与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过氧化氢酶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各改造模式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壤肥力,而核桃+菊苣模式改造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保护性耕作对寒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寒地黑土为研究对象,设置四种耕作方式:传统耕作(TT),免耕(NT),免耕秸秆覆盖(NTS),少耕秸秆覆盖(MTS),研究耕层深度、轮作方式、季节变化对土壤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酶均表现为0-10>10-20>20-30 cm,在0-10 cm土层MTS的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下,除了过氧化氢酶外,土壤三种水解酶均表现玉米-玉米-大豆(CCS)>大豆-玉米-玉米(SCC);相同轮作方式下,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酶活性均表现夏季>秋季,而酸性磷酸酶的酶活性在秋季较高。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室内避光培养,研究了硫丹及其主要代谢产物(硫丹硫酸盐和硫丹二醇)在紫色土中的质量浓度变化及其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α-、β-硫丹在紫色土中的消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半衰期分别为32-99d和69-116 d。代谢产物硫丹硫酸盐浓度在前20 d增加较快,30 d后基本趋于稳定;硫丹二醇浓度先增加后减小,15 d时达到最大。5 mg/kg的硫丹处理5 d时对脲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起激活作用,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硫丹处理对脲酶活性从无显著影响逐渐转向抑制,第60天时抑制作用达到最大;高浓度处理(100 mg/kg)强烈抑制脲酶活性,最大降幅达到94.5%。硫丹处理(除5 mg/kg外)对硝酸还原酶活性起抑制作用,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最大降幅达到89.9%。5 mg/kg的处理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10-20 mg/kg的处理30 d后由激活逐渐转向抑制;100 mg/kg的处理起激活作用,第15天时酶活性达到最大,随后持续下降,第60天时恢复到对照水平。偏相关分析表明,脲酶、硝酸还原酶活性与硫丹硫酸盐浓度呈显著负相关,硫丹硫酸盐抑制这两种酶的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与α-、β-硫丹、硫丹硫酸盐和硫丹二醇浓度的偏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不同覆盖条件下甘蔗土壤微生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不同覆盖条件下甘蔗试验地土壤微生物区系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条件为微生物提供了特殊的土壤生态环境,使土壤理化性状发生了一定变化.在甘蔗生育期,蔗叶覆盖和地膜覆盖比不覆盖土壤中好气性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以及微生物总数有明显增加;氮素生理群中的氨化细菌和硝化细菌都有明显增加,好气性自生固氮菌数量变化不明显,厌气性细菌数量明显减少.在所有覆盖条件下,蔗叶覆盖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