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对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概念和基本内涵进行初步概括的基础上,建立了都市型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投影法对中国6个城市2008年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进行了对比评价,得出6个城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总体水平排序及4个分项排序。将定量分析的结果与中国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实践相结合,指出城市经济是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都市型现代农业生产功能的发展必须与城市资源特色相结合,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生态功能尚待加强。 相似文献
2.
3.
石英晶体微天平(QCM)是基于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而制成的表面敏感型分析技术,是高灵敏的在线表界面过程分析工具,具有纳克级的灵敏度,可以原位、实时反映石英晶片表面的质量变化。QCM的实时监测、表征(生物)膜沉积、检测特定抗原和研究细胞黏附等特点在化学、物理、生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研究介绍了QCM的技术原理以及综述了近年来QCM在细胞、环境监测、纤维素酶水解、电化学等方面的应用,展望了QCM技术可能应用的新方向。参40 相似文献
4.
运用层次分析和专家咨询法,构建一套较为科学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2006-2011年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算,并将评价结果与上海、天津、广州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011年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度为72.16%。四个二级指标中,农村发展水平的实现度为82.16%;农业投入水平实现度为76.83%;农业产出水平实现度为62.58%;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实现度为73.56%。北京市2006-2011年都市型现代农业实现度分别为60.53%、63.76%、67.48%、67.94%、69.56%及72.16%。2011年上海、广州、天津其他三个城市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实现度结果分别为66.80%、66.15%、64.08%。研究表明近六年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平稳发展,总体实现度稳步上升,2011年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基本进入发展阶段后期,虽然各个指标发展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但在全国范围来看总体处于领先水平,且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具体与其他三大都市相比,北京市的单位耕地面积、农机总动力、土地生产率、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肉蛋奶水产品占有量、单位耕地农药使用量,是发展较为薄弱的环节。 相似文献
5.
17β-雌二醇MIPs薄膜的制备及表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利用分子印迹技术(MIT)与固相微萃取、石英晶体微天平(QCM)联用技术探索聚合液在介质表面合成分子印迹聚合膜的方法,并对其识别特性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对固相微萃取头分子印迹聚合膜以TFMAA为功能单体,TRIM为交联剂聚合得到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薄膜对17β-雌二醇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和耐热效果.以20mmol/L T... 相似文献
6.
首都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北京农业的全新定位,它兼具都市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特征.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具有多功能性,发展模式多样,是开放性、科技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都市农业的发展对农业功能、产业模式、技术手段和农民素质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其发展方向是精品农业、循环农业、休闲农业和高科技农业. 相似文献
7.
<正>2007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发展现代农业"的精神,2007年6月18-20日,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农学院、中国农学会都市农业 相似文献
8.
2007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发展现代农业”的精神,2007年6月18—20日,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农学院、中国农学会都市农业分会、北京市城郊经济研究会在北京蟹岛生态度假村联合举办了都市型现代农业创新发展论坛。 相似文献
9.
京津沪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对北京、上海和天津三地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功能定位和发展模式的比较,提出了天津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张福贵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9,23(4):17-19
近年来,北京市通州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但是都市农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提出了打造"运河"休闲农业品牌;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型建设;提升农民合作组织的服务功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大力开展农民专业技术培训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海外都市农业对京郊都市农业的启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吴俊丽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2,16(1):20-23
日本都市农业的主要作用体现为食与绿.德国都市农业的主旨是为市民提供体验农家生活的机会,使久居都市的市民享受田园之乐.台湾地区的都市农业大致与德国的市民农园相同.京郊都市农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探索,已形成观光农业、休闲度假农业、体验型农业等类型.海外都市农业为京郊都市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创意农业对现代农业发展重要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从创意农业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中国国情,论述了创意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一个发展方向,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突破口,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策动力,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丰富人民生活内容的捷径。 相似文献
13.
运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构建了包含9个指标的我国都市型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此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014年北京、上海、天津、广州4个具有代表性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城市的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的因子分析的综合得分分别为0.47、0.18、-1.08、0.43。各城市应当充分借鉴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的经验,结合自身的资源及地区优势,找到合适自身发展的方向,进一步提高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4.
浅析北京市都市农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任卫娜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2,16(2):18-21
发展都市农业符合北京市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对缓解北京市耕地和水资源匮乏的状况、发挥农业的生态保护及休闲度假功能以及促进城镇郊区化和郊区城镇化的互动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注重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主成分投影模型的西北农村生态校园经济效益评价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财务成本效益(投资收益率、财务净现值、益本比)、社会经济效益(医疗费用节省率和培训过的农民户均增收率)、技术经济效益(冲厕节水率、病虫害减少率、果业或蔬菜增收率和工人技术水平提高率)和生态经济效益(造林费用节省率、CO2减排率、SO2减排率、土壤改良、化肥节约率)共4个1级指标14个2级指标,依据3种不同模式生态校园的经济效益的原始调查数据,利用主成分投影评价法,采用功效系数变换法对指标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在将矩阵元素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西北农村生态校园模式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建立了生态校园经济效益评价的主成分投影评价模型。结果表明,从财务成本的角度来说,3种生态校园模式的经济效益并不是很显著,在实现生态效益的同时也实现了其经济效益;从主成分投影评价模型的总体评价结果来看,猪、厕—沼—菜模式整体经济效益最佳,草—羊、厕—沼—果次之,厕—沼—菜最差,具有的较强实际意义,为全国其他地区农村中小学进行生态校园建设的经济效益评价研究和推广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从追溯循环经济理论起源着笔,系统地阐述了循环农业的深刻内涵,总结提炼了新时期循环农业的基本特征,即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从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相扣的标准化、农业生态和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和农业资源与农业环境可持续发展,简要回顾了中国发展循环农业的历程与现状,分析了中国发展循环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现阶段中国发展循环农业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发展循环农业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追溯循环经济理论起源着笔,系统地阐述了循环农业的深刻内涵,总结提炼了新时期循环农业的基本特征,即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从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相扣的标准化、农业生态和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和农业资源与农业环境可持续发展,简要回顾了中国发展循环农业的历程与现状,分析了中国发展循环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现阶段中国发展循环农业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本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农业作为首都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积极开发农业多功能,挖掘农业新价值,对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探索,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