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筑材料质量是决定淤地坝工程质量的基本要素,直接影响着工程正常运行和效益发挥,因此施工阶段建筑材料质量控制是监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淤地坝工程施工特点,结合工程监理实践,总结了淤地坝工程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程序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淤地坝工程建设的质量是淤地坝的生命,监理工程师主要在施工阶段通过有效的质量监控来实现进度控制和投资控制的目标,从而保证淤地坝建设项目满足合同规定的各项要求。详细探讨了淤地坝工程施工监理质量控制的具体环节内容和方法,包括审查设计文件、编制淤地坝工程施工监理规划、审查工程开工资料、施工放线测量质量控制、施工现场材料及构配件质量控制、土坝质量控制、泄(放)水建筑物质量控制、反滤体质量控制等。  相似文献   

3.
淤地坝工程施工,涉及到设计文件编制、单项工程施工、监理队伍的选择、施工现场质量控制以及档案管理等各个环节,存在的质量问题虽属个别,但其影响和危害却不可小视。根据实地调查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对淤地坝工程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淤地坝系的最佳建筑顺序及间隔时间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作为全国水利建设的三大亮点工程之一,其安全备受关注。淤地坝压实干容重是贯穿于淤地坝整个施工建设过程的主要质量指标,对淤地坝施工工艺控制是监理控制的主要方法。通过对目前主要筑坝碾压机械的不同组合和不同摊铺厚度压实试验进行监测,给出了符合规范要求的施工压实工艺组合,对淤地坝施工监理控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宁夏在淤地坝工程建设管理中大力推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三项制度",特别是实行以建设监理制为核心的建设项目管理。淤地坝工程建设监理中的"三控制"、"两管理"是指质量控制、投资控制、进度控制以及工程安全管理、合同与信息管理。建设监理制的实施在规范宁夏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7.
黄土高原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是区域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恶化、黄河泥沙危害的根本原因。淤地坝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测算分析,淤地坝减少入黄泥沙量占整个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各项措施减沙量的70%以上,是减少河流、水库泥沙的关键措施。坝地土壤肥沃,耕作方便,一般坝地土壤含水量比坡耕地高1.5倍,比梯田高1倍,单位土壤中氮、磷、钾、有机质质量分数分别比坡地高1.2、4.0、5.2和1.3倍。坝地单产是坡耕地产量的4~6倍,是梯田产量的2~3倍。淤地坝建成后,坝顶成为连接沟壑两岸的桥梁,改善了当地的交通条件,促进了物资、文化交流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利用淤地坝的前期蓄水,发展灌溉和养殖业,提高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加快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是实现黄河长治久安、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是黄土高原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运用淤地坝工程溃坝风险评价模型,确定淤地坝工程发生溃决可能性的大小,为淤地坝运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通过调研和对溃坝风险问题的梳理,形成淤地坝工程溃坝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了甘肃省淤地坝工程溃坝风险评价模型。[结果] 该模型包含水文风险(B1)、运行风险(B2)、管理风险(B3)、工程风险(B4)4个风险类型模块(其权重分别为0.12,0.13,0.12,0.63)及其下的16个具体评价指标;水面/泥面距拦泥坝高的距离(D1)、剩余淤积库容(D4)、有无3个管理负责人(D7)、坝体变形(D12)分别是4个风险类型模块的最大权重评价指标;对各指标的评分标准作了规定,依据综合风险得分将输出的风险等级和预警等级各划分为3级。[结论] 淤地坝工程溃坝风险评价模型由输入、分析和输出3个模块组成,层次清晰,架构明确。评估模型的构建可对汛期淤地坝工程风险的评价提供实时预警数据。  相似文献   

9.
小流域淤地坝建设的方法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水利部将淤地坝列为水土保持"三大亮点"工程之一,府谷县作为国家能源基地,治理水土流失,建设淤地坝,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尤为重要。近3年来府谷县建成骨干坝、中、小型淤地坝共84座。新时期淤地坝建设在总结过去几十年研究成果与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实行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和招标投标制。按照利益与责任统一,效益与风险共担的市场规律,探索出产权明晰,责、权、利相统一的淤地坝建设经营机制。同时,对工程建设中出现的资金不足、淹没补偿、设计深度不足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淤地坝长期运行,泥沙不断沉积超出设计库容,漫延至溢洪道内并在宽顶堰前堆积从而影响泄流的问题,该研究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对不同淤积高度下溢洪道内宽顶堰的水流流态、水面线、流速分布、流量系数等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淤积高度的增加,堰流在保持宽顶堰原有的过流形态同时壅水程度逐渐降低;淤积高度的不同会影响堰前及堰上区域的水面高程和断面流速,堰前水位随着淤积高度的增加略微下降,过流断面逐渐减小,水流流速增大;随着淤积高度的增加,流量系数逐渐增大,即宽顶堰的泄流能力有所增强。因此引入参数相对淤积高度(淤积高度S与堰高P之比),根据试验数据拟合得到了淤积工况下宽顶堰流量系数经验公式,计算流量与实测流量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7%,满足精度要求,可为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探索小流域淤地坝监测的内容、指标、方法,分析淤地坝建设效益,更好地为淤地坝规划、建设、运行管理服务。[方法]2005—2010年,在黄土高原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选择了12条典型小流域坝系,布设监测点,采用遥感、水沙观测、调查等方法,连续开展淤地坝工程建设动态、拦沙蓄水、坝地利用及增产效益、坝系工程安全等监测。分析了淤地坝建设与坝系配置、坡面治理、拦沙蓄水、坝地利用等之间的关系。[结果]小流域淤地坝坝系在拦截泥沙、蓄洪滞洪、减蚀固沟、增地增收、促进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结论]建议在淤地坝建设中以小流域为单元,以骨干坝为主体,骨干坝、中型坝、小型淤地坝相结合,形成稳定的淤地坝坝系。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高寨沟大型拦泥坝工程的基本情况,并对其建成后的效益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环县淤地坝的建设方向,环县本身具有得天独厚的建坝条件,很适合建设淤地坝,且当地政府群众认识到位,建坝、管坝、养坝的积极性高,尤其适合建设大型拦泥坝。  相似文献   

13.
淤地坝建设对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减少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意义重大.运用可靠性原理对淤地坝设计、工程安全性强制规范、风险概率控制测评等3项指标用相应的数学公式进行计算,得出淤地坝类工程从设计到施工、测评方面在数量上的参数指标,对提高淤地坝的设计效率和设计精度以及减少设计审查过程中的主观盲目性,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的耕地质量与立地条件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土壤通报》2015,(5):1049-1055
耕地自然质量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基础,耕地立地环境是高标准基本农田永久稳定的保障。本研究以重要农地建设的LESA体系思想为指导,开展了东港市基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耕地质量与立地条件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耕地自然质量评价结果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自然限制因素条件改良提供依据,耕地立地条件评价结果降低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不稳定性风险,综合评价结果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分区与建设重点选择更具有针对性;(2)依据耕地自然质量条件和立地条件评价不同分值区间的表现特征,耕地自然质量条件与立地条件综合评价结果可将研究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划分为优先建设区、耕地自然质量条件和耕地立地条件重点整治潜力区、区位条件影响风险范围内的耕地可划为一般耕地区或建设预留区,整治潜力较小的耕地可划分为生态保育用地;(3)本研究以LESA体系理论指导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出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区域选择以及建设重点,该方法体系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性,建议研究成果由辽宁东部山地区逐级推广到中部平原区、西部低山丘陵区,在全省形成具有指导性和标准统一的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5.
DEM构建过程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DEM精度,控制其质量是DEM构建者和使用者共同关心的问题。从如何减少DEM构建过程中的人为误差入手,对数字化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人为误差进行了总结,指出相应的改进方法,并提出一种简便易行的快速检查DEM中错误的办法,对于指导生产实践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中的淤地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淤地坝是防止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实现该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减少入黄泥沙的重要措施。而黄土高原在淤地坝建设中已获得了巨大成绩。但在建坝过程中仍有不少教训需要总结,除了工程建设缓慢、标准低和现有工程老化失修等存在问题外,还必须注意以下问题:(1)地质地貌条件是建坝的基础,要根据其条件布设;(2)根据沟谷系统发育的地貌实体及演变规律,构建完整的淤地坝体系;(3)必须了解淤地坝所在地区的地貌发育阶段;(4)区分建坝区的自然侵蚀和加速侵蚀。  相似文献   

17.
GIS模型在淤地坝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淤地坝建设规模的和数量的不断扩大,对其规划的科学性和效率要求越来越高。应用在淤地坝规划中的GIS模型能够解决传统淤地坝规划中的难点。提高淤地坝规划的精度和效率,将成为淤地坝规划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人工管网排水技术在泥浆泵筑坝工艺中的应用,为重粉质壤土区修筑泥浆坝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理论指导,也为同类地区推广应用该筑坝技术,普及该排水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以陕西省白水县西武村附近雷牙沟流域的黄土作为试验对象,对该排水系统的布设、施工方法及其排水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排水管道的材料选定和管道布设形式是影响坝体排水的决定性因素;聚乙烯微孔波纹管排水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坝体脱水固结,但效果不显著;重粉质壤土黏粒含量较高,致使泥浆排水困难。人工管网排水技术在泥浆泵筑坝试验中的应用加速了坝体脱水固结,但是效果不佳,还需不断总结经验,选取理想的管道滤水材料,合理布设排水管道并完善排水设施。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实验发现,RNA电泳检测效果不仅与凝胶孔径大小和稀释与否相关,而且也与电泳时间长短和RNA上样量的多少有关。建立了一套可方便快捷地鉴定动物组织总RNA质量的方法,即在孔径宽度为7 mm的1.2% 琼脂糖凝胶上,仅需取3~5 μg 总RNA,加6×RNA上样缓冲液混合并用无RNase的灭菌双蒸水稀释到一定体积后上样,电泳15~30 min即可准确地鉴定RNA的质量。经实践证明,该方法实用性强,重复性好,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