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强度亦有增强趋势,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气象灾害多是由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引发。在此种气候背景下,了解双阳区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变化和时空分布特征,对于今后减少气象灾害带来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根据气象灾害影响程度及形成机理,并结合双阳区孕灾环境,分析气象灾害危险性等级的分布特征,为趋利避害,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宣城市2007年气象资料,分析了气候特征及其影响。结果表明,全市平均年降水量偏少,南北少,中间多;入梅、出梅期偏迟,梅雨量较常年偏少。全市年平均气温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高值。气象灾害较多,洪涝、台风、高温、干旱、风雹、雷击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经常发生,7月10日、10月7~8日暴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较大;除此之外,降水时间分布比较均匀,农业方面收成较好,气候上属偏好年景。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降低灾害风险,利用朝阳地区7个观测站的降水和气温历史资料,通过气候统计和95(5)百分位等方法,分析了朝阳地区春季天气气候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13年4—5月朝阳地区气候出现异常变化,发生了温度极端冷气候事件和降水极端偏少事件,对朝阳地区的种植业、畜牧业等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孙朴 《北京农业》2013,(18):126
今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出现,"神秘杀手"雷电呈愈演愈烈之势。据各地调查分析,雷击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最多、损失最大的,多是高山地区。雷击灾害是雷暴这种局地强对流天气出现时发生的一种气象灾害。随着城市的发展,高层建筑和现代化通讯设备的增多,城市对雷电灾害越来越敏感;又由于城市热岛强度的增大,城市对流性天气增多,雷暴日数也随之增多。  相似文献   

5.
雷瑛 《北京农业》2012,(6):213-214
受气候变暖影响,广东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更加频繁,加强气象灾害防御提对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提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增,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组织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宣城市2006年气候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宣城市2006年气象资料,分析了气候特征及其影响.研究发现,2006年该市平均年降水量偏少,东北部多于西南部,梅雨量较常年明显偏少;该市年平均气温偏高;气象灾害较多.洪涝、台风、高温、干旱、风雹、寒潮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经常发生,尤其是风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最大.极端天气造成农业经济损失较大,但水稻、小麦、油菜、棉花收成比较好,气候属中等年景.  相似文献   

7.
黄小丹  周林  吴长春 《现代农业科技》2013,(13):267-270,274
利用阳春观测站1956—2010年逐日的气温资料,统计分析了阳春市冬种期(冬季)气温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阳春市各气温要素呈阶段性变化趋势,大致以1986年为界,在此之前气温的平滑曲线大多在平均线之下,寒冷天气和低温天气频繁出现,冷冬气候事件也都发生在此期间,在此之后气温的平滑曲线大多在平均线之上,寒冷天气和低温天气明显减少,暖冬气候事件也大都发生在此期间;冬季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34℃/10年,M-K突变检验显示在1996年发生了增温性突变,突变后与突变前相比上升了1.2℃;冬季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呈非对称变化,最低气温以2.6倍于最高气温的气候倾向率上升(0.51℃/0.20℃),冬季平均气温日较差呈减小趋势;寒冷天气和低温天气出现日数均呈减少趋势,极端最低气温的上升趋势最明显,有效积温显著上升,冷冬减少而暖冬增加,这说明伴随全球变暖阳春市冬季低温冷害的发生呈现减弱和减少的趋势,而近几年阳春市冬季气温有呈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利用阳春观测站1956—2010年逐日的气温资料,统计分析了阳春市冬种期(冬季)气温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阳春市各气温要素呈阶段性变化趋势,大致以1986年为界,在此之前气温的平滑曲线大多在平均线之下,寒冷天气和低温天气频繁出现,冷冬气候事件也都发生在此期间,在此之后气温的平滑曲线大多在平均线之上,寒冷天气和低温天气明显减少,暖冬气候事件也大都发生在此期间;冬季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34℃/10年,M-K突变检验显示在1996年发生了增温性突变,突变后与突变前相比上升了1.2℃;冬季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呈非对称变化,最低气温以2.6倍于最高气温的气候倾向率上升(0.51℃/0.20℃),冬季平均气温日较差呈减小趋势;寒冷天气和低温天气出现日数均呈减少趋势,极端最低气温的上升趋势最明显,有效积温显著上升,冷冬减少而暖冬增加,这说明伴随全球变暖阳春市冬季低温冷害的发生呈现减弱和减少的趋势,而近几年阳春市冬季气温有呈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预防和避免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领域带来的危害,根据黑龙江省2013年气温、降水、灾情资料,分析了2013年黑龙江省气候特点为降水量特多、气温略低。统计并总结年内发生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气象灾害,其中主要包括:后冬异常低温多雪、低温春涝、特大洪水、风雹、雾霾、暴雪,讨论了灾害所产生的严重影响,为气候影响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黑龙江省气象灾害为较重年份,给农业、交通、旅游等方面造成了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1956-2005年朔州市气象局气温、降水等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朔州气候趋向变暖,其中20世纪90年代后期气温显著上升,冬季增温的贡献最大;降水呈减少的趋势;分析还表明由于气候的变化,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农业气象灾害发生频次增多,使农作物受灾、成灾面积均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并由此给农业生产带来更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农技服务》2016,(9):102-103
气候是影响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利用册亨气候观测站1970-2015年观测记录的气温、降水量两个气象要素的距平变化特征分析,结果发现:1998年是一个气候转折点,之前的28年时间,气温和降水量都保持一种基本的变化规律,没有极端的气候事件发生;之后的18年间,气温明显升高,降水量持续处于长期偏少状态,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出现。  相似文献   

12.
周剑能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5):162-164,230
根据台州市2008年气象资料,分析其气候特征及影响。结果表明:全市平均年降水量偏少,梅雨量较常年偏多,气温偏高。气象灾害较多,暴雨、台风、雷击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经常发生,但降水时间分布比较均匀,热量充沛,农业方面收成较好,气候上属偏好年景。  相似文献   

13.
2016年宿松县冬季出现持续暖冬天气,冬季天气多变,整体气温偏高,温度变幅大,季内冷空气活动频繁,雾、霾天气频发。通过对2016年冬季宿松县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数据进行整理并与常年气象资料的对比分析,总结出2016年本地区冬季气候特点及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气温的变暖,极端天气频繁出现,气象灾害成为我国发生次数最多的自然灾害。本文以县级气象防护体系为倒,分析现阶段我国县级气象灾害防护当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天气和气候要素时间序列特征及关系的研究,对于提高极端天气和极端气候事件影响的认识,以及提高模拟及预报预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利用沈阳市1951~2010年的日平均气温资料,经处理后得到不同时间尺度(日、月和年)的平均气温距平时间序列,分别代表着平均气温距平的时间序列和气候序列,运用自相关函数和归一化概率密度函数分析了上述时间序列的自相关性和概率密度函数的长尾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二阶结构函数建立了月、年平均气温距平与日平均气温距平的分数阶导数关系,即气候时间序列和天气时间序列之间的分数阶导数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沈阳日、月、年平均气温距平时间序列分别呈现出无记忆性、短期记忆性和长期记忆性的特征;相比日、月平均气温距平序列,年平均气温距平序列的归一化概率密度函数呈现出明显的长尾特征,意味着气候极端事件发生的概率要大于天气极端事件发生的概率。这些结果表明,月、年平均气温距平序列(气候要素时间序列)与日平均气温距平序列(天气要素时间序列)之间存在着分数阶导数关系,计算出相应的导数阶数分别为0.524和0.83。  相似文献   

16.
根据黑龙江省2011年气温、降水、气象灾情资料及相关部门的灾情资料,分析了2011年黑龙江省主要气候特点,统计并总结了2011年黑龙江省发生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主要气象灾害,包括:后冬异常低温、夏秋连旱、盛夏暴雨洪涝、风雹和早霜,并讨论了主要灾害对农业、林业、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祖歌  张子锋  隋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531-7533
利用1971~2010年沈阳6~8月份的日最高气温、降水量、风、天气现象等观测资料,分别统计了高温、暴雨、大风、大雾、雷暴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分布特点,以期为保障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气候背景服务信息。结果表明:6~8月份沈阳较易出现高温、暴雨、大风、雷暴等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将会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周双玲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275-276
介绍了2010年爱辉区发生的典型极端天气事件,分析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所暴露出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突发性气象灾害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提高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畅通传输渠道;坚持政府主导,强化政府职能,切实提高灾害处理能力;加大防灾建设投入,切实提高防灾能力;大力开展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科普宣传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气象整编资料统计分析近31a甘孜州降水、气温、干旱、雷电、冰雹等极端天气分布特征。分析甘孜州极端气候事件个例,并就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利用四会市地面气象观测站1960—2015年逐日气温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平均气温以及各种气温极值、极端气候事件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6年四会市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013℃/a;20世纪60—80年代气温较低,90年代后气温明显上升,近10年气温上升剧烈;各季、各月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增温趋势显著;高温天气日数在逐年增多,低温天气日数在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