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分别用4只山羊、2只湖羊的瘤胃液,进行了9头次体外试验,测定人工瘤胃装置中氨释放速率,以筛选出适宜于作为反刍动物非蛋白氮(NPN)饲料的羟甲基尿素(FDU)产品。结果表明:羟甲基尿素能被瘤胃微生物分解产生氨,释放氨的速度比尿素缓慢;F/U 值越大,氨释放速率越低,以 F/U 值为0.33~0.50的羟甲基尿素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2.
半胱胺对山羊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来自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本地成年山羊的瘤胃液,以0.7g草粉和0.3g精料(由70%玉米+30%豆粕组成)为底物,在体外厌氧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半胱胺(10mg/L、50mg/L、100mg/L、200mg/L和500mg/L)对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培养液中半胱胺浓度为50mg/L时,培养液中氨氮浓度比对照组降低5.7%(P<0.05),而微生物蛋白浓度、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丙酸比例和体外发酵总产气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66%(P<0.05)、56%(P<0.05)、6%(P<0.05)和11.4%(P<0.05),发酵总产气量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开始高于对照组,微生物蛋白在发酵5h后开始高于对照组。结果显示,半胱胺可促进山羊瘤胃微生物发酵。  相似文献   

3.
就其氮营养特点而言羊可利用一定量的非蛋白氮如尿素等。瘤胃微生物大部分是以氨作为它们生长繁殖的氮源,饲料中蛋白质在瘤胃中首先被微生物水解为氨及其他中间产物,瘤胃微生物在有足够能量和碳架的情况下,可利用这些氨合成微生物体蛋白。在合成菌体蛋白时是否需要肤和氨基酸目前还不清楚,但在有氨基酸和肤存在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4.
脲酶抑制剂对肉仔鸡代谢氨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 4处理 (0 ,6 0 ,90 ,12 0 m g/kg脲酶抑制剂添加组 ) 3重复单因子设计 ,每个处理 10 6只 AA商品肉仔鸡 ,试验期共为 4 9d,研究了脲酶抑制剂对肉仔鸡血氨、肠氨及环境氨气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各浓度脲酶抑制剂添加组均显著降低了 2 1d肉仔鸡血氨、大肠内容物氨气浓度 (P<0 .0 5 ) ;12 0 m g/kg脲酶抑制剂添加组显著降低了 2 1d小肠氨气浓度 (P<0 .0 5 ) ;90 ,12 0 mg/kg脲酶抑制剂添加组显著降低了 4 2 d肉仔鸡小肠氨气浓度 ;各浓度脲酶抑制剂添加组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降低了人工气候舱内氨气浓度 (P<0 .0 5或 P<0 .0 1)。  相似文献   

5.
铜是瘤胃微生物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为研究日粮添加无机铜对瘤胃微生物发酵的影响,本试验用人工瘤胃模拟装置发酵72h研究添加不同水平铜(0、6、12、18、24和30mg/kg干物质(DM))对体外瘤胃微生物发酵挥发性脂肪酸(VFA)产生量、瘤胃液氨浓度和微生物氮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铜可使发酵液不同时间点氨浓度和总氨产量、有机物发酵率显著提高(p<0.05),而对发酵罐中总微生物氮产量没有影响(p>0.05);与不添加的对照组相比添加铜可使发酵液的总VFA、乙酸、丙酸、丁酸浓度明显增加(p<0.05),但乙酸、丙酸、丁酸摩尔比例没有差异(p>0.05).添加铜明显促进瘤胃有机物的发酵,增加瘤胃VFA产生量.  相似文献   

6.
采用短期人工瘤胃发酵结合持续动态累积产气量记录技术,分析评价了不同三聚氰胺添加剂量对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采集西门塔尔×鲁西黄牛杂交肉牛瘤胃液,以高精饲料为底物,发酵72 h后测定对照组(0mg/kg)及试验组(2、6、18、54、162和486 mg/kg)的发酵液理化指标和发酵气体组合等。结果表明,添加2和6mg/kg三聚氰胺便可显著降低NH3-N、氨基酸态氮的产量(P<0.05),同时会显著降低挥发性脂肪酸产量(P<0.05),但对各脂肪酸组分含量影响不大,三聚氰胺可不同程度降低发酵总产气量,同时显著提高甲烷产生比例(P<0.05)。以上结果表明添加三聚氰胺,对NH3-N及氨基酸态氮的产生没有影响,结合挥发性脂肪酸指标可以看出其对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具有抑制作用,此外,它还促进了温室气体甲烷的产生,不仅浪费了饲料能量且不利于环境保护,因此,三聚氰胺不适宜作为反刍动物的非蛋白氮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7.
牦牛瘤胃液游离氨浓度、pH值和温度的变化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瘤胃瘘管采样测定了甘肃天祝放牧牦牛瘤胃内游离氨浓度、pH 值和温度的变化动态,试验期内瘤胃游离氨浓度、pH 值、温度的平均值在8:00时分别为6.78mg/100mL、6.58、37.6℃;在10:00时分别为6.76mg/100mL、6.42、38.2℃.游离氨浓度日内变幅低于日间,温度和游离氨浓度的高峰值与 pH 值的低峰值对应出现.  相似文献   

8.
为弄清不同季节纳帕海农田土壤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选取代表性农田于干季和湿季采用梅花点法选取上(0~20cm)、下(20~40cm)两层土壤,结合环境因子探讨其对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提取土壤总DNA,对amoA基因进行特异性扩增和高通量测序,并结合冗余分析法分析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组成、丰度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确定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农田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速效磷、速效钾及硝态氮含量在湿季上层土壤中均最高,分别为70.79g/kg、2.90g/kg、389.04mg/kg、78.84mg/kg、768.92mg/kg和49.04mg/kg;干季上层土壤全磷和全钾含量为最高,分别为1.33g/kg和15.13g/kg。经高通量测序,亚硝化螺菌属(Nitrosospira)为农田土壤氨氧化细菌的优势菌属,Nitrosospira-sp.-Nsp2和uncultured-Nitrosospira-sp.为主要优势氨氧化细菌,土壤氨氧化细菌多样性表现为干季上层湿季上层湿季下层干季下层。结合冗余分析,影响干季农田上层土壤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及影响程度分别为速效磷全氮亚硝态氮,对于干季下层土壤则是铵态氮亚硝态氮全钾硝态氮全磷;湿季土壤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明显受多种环境因子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红提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红提葡萄幼果期,分别用3.6%苄氨·赤霉酸可溶液剂40~100 mg/kg、2%苄氨基嘌呤可溶液剂30 mg/kg、2%赤霉酸A4+A7可溶液剂30 mg/kg药液及清水(对照)浸渍处理果穗。收获期调查结果表明:3.6%苄氨·赤霉酸可溶液剂可促进红提葡萄果粒生长,果形指数稍低于清水对照,增产率、总糖含量与处理浓度成正相关,综合品质以60 mg/kg处理的最好,其次是50 mg/kg处理,增产提质效果显著高于2%苄氨基嘌呤可溶液剂和2%赤霉酸A4+A7可溶液剂。综上,可以用3.6%苄氨·赤霉酸可溶液剂50~60 mg/kg药液处理红提葡萄果穗,施药适期为幼果横径10~15 mm(谢花后20~25 d)。  相似文献   

10.
非蛋白氮(Noprotein Nitrogen,简称NPN),是一种能够应用于反刍动物的蛋白质饲料,指元素氮或化合状态的氮。在NPN化合物中,尿素[(NH2)2CO]溶解度很高,在瘤胃微生物产生的脲酶的作用下,迅速分解为氨,瘤胃微生物利用氨和碳水化合物提供的碳架,合成微生物蛋白质,供反刍动物机体利用。1kg尿素的含氮量(42%-46%)相当于7-8kg的油饼或26-28kg禾本科籽实所含的氮量,成本低,效果好,故而被广泛用作反刍动物的蛋白质补充料。  相似文献   

11.
在滇池柴河流域,蔬菜地施用的氮肥通过径流、淋溶和氨挥发等途径向水体迁移,对周围水体质量有较大影响。通过盆栽试验比较了控释尿素(3个氮水平:0 mg N/kg土、280 mg N/kg土和320 mg N/kg土)与普通尿素(4个氮水平:0 mg N/kg土、280 mg N/kg土、320 mg N/kg土和400 mg N/kg土)施用在柴河流域土壤所表现出的肥料氨挥发和氮淋失特征。结果表明,两种氮肥所有施氮水平处理的氮淋溶量都显著大于氨挥发量。在两种施氮水平下(320 mg N/kg土和280 mg N/kg土),施用普通尿素产生的氨挥发量分别占施氮量的3.64%和3.57%,而施用控释尿素产生的氨挥发量分别占施氮量的3.64%和2.78%;施用普通尿素产生的氮淋失量分别占施氮量的14.38%(其中硝态氮占85.34%)和14.46%(其中硝态氮占95.70%),施用控释尿素产生的氮淋溶量分别占施氮量11.60%(其中硝态氮占91.05%)和8.37%(其中硝态氮占96.84%)。硝态氮淋溶可能是柴河流域蔬菜地肥料氮素向水体迁移的主要途径。随着施氮量的减少,控释尿素的氮淋失量显著下降,而普通尿素的氮淋失量差异不显著。相同施氮水平下,普通尿素氮淋失量显著大于控释尿素。由此可见,控释尿素主要通过减少氮淋溶途径来减少氮损失。减量施氮结合控释尿素的施用对控制该地区氮肥施用对水体污染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就其氮营养特点而言羊可利用一定量的非蛋白氮如尿素等。瘤胃微生物大部分是以氨作为它们生长繁殖的氮源,饲料中蛋白质在瘤胃中首先被微生物水解为氨及其他中间产物,瘤胃微生物在有足够能量和碳架的情况下,可利用这些氨合成微生物体蛋白。在合成菌体蛋白时是否需要肤和氨基酸目前还不清楚,但在有氨基酸和肤存在的情况下,菌体蛋白的合成量增加。尽管微生物主要是以氨作为合成菌体蛋白的氮源,但非蛋白氮在饲料总氮中的比例不能太大;否则,一方面影响氮的利用率,同时瘤胃氨浓度太高,易造成羊发生氨中毒。据测定,最适宜瘤胃微生物生长的瘤胃氨浓度范围为每毫升瘤胃内容物0.35~29毫克。  相似文献   

13.
体外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5、20、40 mg/L棉酚对瘤胃厌氧真菌和瘤胃细菌发酵稻草活力的影响。瘤胃真菌发酵试验中,各处理组的底物消失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P<0.05)。产气量结果表明,20、40 mg/L两试验组的发酵明显滞后于其它各组,且发酵24 h和48 h的累计产气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及51、0 mg/L试验组(P<0.05),说明20 mg/L和40 mg/L的棉酚可显著抑制瘤胃真菌的发酵。在瘤胃细菌发酵试验中,51、0 mg/L棉酚处理组的底物消失率与对照组(0)无明显差异,而20和40 mg/L棉酚处理组的底物消失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累计产气量结果表明,各浓度水平的棉酚对瘤胃细菌发酵无明显的滞后效应。因此,瘤胃真菌对棉酚较为敏感,而瘤胃细菌对棉酚有较强的耐受能力,但高浓度的棉酚对细菌发酵活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甘氨酰谷氨酰胺对粤黄鸡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选用1日龄优质粤黄鸡3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通过饮水添加不同剂量(第Ⅰ组0,第Ⅱ组0.01mg/L,第Ⅲ组0.05mg/L和第Ⅳ组0.10mg/L)甘氨酰谷氨酰胺(glyeyl-glutamine,Gly-Gin),以观察其对粤黄鸡肉品品质的影响,试验期91d.试验结果表明:(1)0.10mg/L的甘氨酰谷氨酰胺处理组胸肌剪切力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但对腿肌剪切力无显著影响;(2)0.10mg/L的甘氨酰谷氨酰胺处理组胸肌肉色色度较对照组有一定增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9);(3)0.10mg/L的甘氨酰谷氨酰胺处理组胸肌和腿肌的终pH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0.05mg/L的甘氨酰谷氨酰胺处理组胸肌初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所有剂量甘氨酰谷氨酰胺对肌肉失水率以及肌肉中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均无显著性影响.以上结果提示,甘氨酰谷氨酰胺能够降低肌肉嫩度,增加肌肉的保水性能,改善肉色.  相似文献   

15.
采用4×4拉丁方设计研究日粮中不同DCAD值对崂山奶山羊瘤胃pH、NH3-N及瘤胃酶活性的影响.日粮干物质的DCAD值分别为0、50、100、200 mEq/kg.从各采样点的平均值可以看出,日粮DCAD值对瘤胃氨态氮浓度、瘤胃pH、纤维素酶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对α-淀粉酶活性、中性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不同指标测定结果,可推断干物质含量100mEq/kg的DCAD值对非哺乳妊娠的成年崂山奶山羊较适宜.  相似文献   

16.
在室温20 ℃条件下进行的PAL肥料抑制氨挥发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低量(纯氮0.1 g/kg)和高量(纯氮0.3 g/kg)施氮水平下,尿素氨的挥发量均高于相应的PAL肥料;PAL肥料的施用量对其氨的挥发量影响不大;在相同施氮量的水平下,分层施缓释效果明显高于混施,以加入3.23 g/kg PAL肥料,氨的总挥发量为12.99 mg,对氨挥发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海南霉素和半胱胺对水牛瘤胃消化代谢与增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 4头 2~ 3岁的健康雄性去势水牛 ,手术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 ,采用自身对照设计 ,分对照期、海南霉素 (N95 )期、半胱胺 (CS87)期和N95 +CS87期 ,研究海南霉素和半胱胺对水牛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N95 (N95 ,0 .3mg/kgBW·d)能显著增加水牛瘤胃TVFA丙酸的百分比 ,改善瘤胃发酵类型 ,降低瘤胃液中NH3 -N浓度 ,抑制蛋白质在瘤胃内的降解 ;CS87(CS87,10 0mg/kgBW·week)的投入对瘤胃的代谢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以处理后第 3d作用最为显著 ;以N95 +CS87对瘤胃代谢的促进作用效果较好。添喂效果试验选用体重相近的 4 0头 1~ 1.5岁龄摩拉生长母水牛随机分为 4组观察添喂N95 (5mg/kg)和CS87(15mg/kgBW·d)对水牛增重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与对照组相比 ,添喂CS87、N95和N95 +CS87能分别提高增重 10 .87% (P <0 .0 5 ) ,7.6 1% (P <0 .0 5 )和11.96 % (P <0 .0 5 ) ,三种添加方式以N95 +CS87对增重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不同氮素水平对土壤硝化作用和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特别是高氮水平下氨氧化细菌(AOB)和氨氧化古菌(AOA)的响应特异性,以潮土为供试土壤,以尿素和硫酸铵作为氮源,设置5个氮素水平(以N计,分别为0、150、300、600、1 200 mg·kg-1,相应地,记为N0、N150、N300、N600、N1200),进行28 d的微宇宙培养,研究不同氮素水平下尿素和硫酸铵对土壤AOB、AOA丰度和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氮肥显著(P<0.05)降低了土壤pH值,至培养结束时(28 d),土壤pH值随氮素水平增加而降低。培养结束时,各加氮处理的土壤NH+4-N含量都处于较低水平(0.72~2.01 mg·kg-1)。与N0处理相比,添加尿素或硫酸铵增加了AOB amoA基因拷贝数,且AOB amoA基因拷贝数随氮素水平增加而增加;但施用氮肥对AOA amoA基因拷贝数无显著影响。土壤平均净硝化速率随氮素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且同一氮素水平下,尿素处理的土壤平均净硝化速率高于硫酸铵处理。相...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气候变暖对西藏青稞农田氨挥发特性和青稞产量的影响,为探索减少青稞生产中的氨挥发、提高氮肥利用率提供依据。【方法】在西藏青稞主产区之一的拉萨河谷农区,采用开顶式气室(open-top chamber, OTC)增温系统模拟气候变暖进行大田试验。试验共设置不增温(对照,T0)、增温2℃(T2)和增温4℃(T4)3个处理。将290.25 kg/hm2尿素(纯N 133.5 kg/hm2)分别于播种前(4月12日)基施60%、拔节期(6月6日)和抽穗期(6月20日)各追施20%。测定不同处理青稞农田的土壤氨挥发通量以及青稞生长指标、产量及其构成要素,计算基肥和追肥的氨挥发积累量和氨挥发损失率,分析增温与土壤氨挥发特性以及青稞株高、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相关性。【结果】氮肥基施后,T0、T2和T4 3个处理的青稞农田土壤氨挥发通量至播种后第14天达到峰值,且土壤氨挥发通量峰值由大到小表现为T4>T0>T2;T2和T4处理基肥氨挥发周期均为26 d,较T0处理延长了3 d。于抽穗期追施氮肥后,T0、T2和T4 3个处理的土壤氨挥发通量...  相似文献   

20.
使用尿酶抑制剂饲喂奶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瘤胃微生物产生的尿酶分解尿素生成二氧化碳和氨。瘤胃微生物利用氨为氮源,形成菌体蛋白供宿主利用。现已证明,瘤胃微生物合成的蛋白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