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种公猪的饲养管理1.1科学饲养按照种公猪的营养需要科学搭配饲料。粗蛋白水平不低于18%,至少含钙10~12g/kg,磷和胡萝卜素7~8g/kg。饲喂要定时定量。加强运动,每天2次,每次运动时间40~50min。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相似文献   

2.
杨凌 《畜禽业》2005,(2):40-41
用二个不同品种进行杂交培育的母猪叫二元母猪。父本为外来品种,母本为本地品种叫“内二元母猪”。父母本均为外来品种叫“外二元(洋二元)母猪”。由于二元母猪,尤其外二元母猪发情症状不明显,饲养管理要求高,在生产中经常出现受胎率低、产仔数少的现象,从而严重影响生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二元母猪的利用。通过近几年的研究摸索和生产实践,要提高二元母猪人工授精情期受胎率,确保产出量多质好的三元商品苗猪,要严格把好“四关”。  相似文献   

3.
母猪通过人工授精可有效的促进养猪业饲养模式的改变减少疾病传播和提高优良种猪的利用率,避免因个体差异耽误母猪配种及及早淘汰公猪。通过母猪人工授精对繁殖性能的研究,找到最佳输精时间,提高受胎率和产子数以及健子数。  相似文献   

4.
从近些年来饲养"洋二元母"的繁殖情况来看,它在繁殖生理特征上与地方品种母猪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为初情期推迟、发情特征不明显、发情持续时间长等。由此,难以确定适宜的配种时间。临床表现为配种不易受胎,情期受胎率较低,使养猪的经济效益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现就如何提高"洋二元母猪"的情期受胎率,谈谈个人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提高后备母猪发情率和受胎率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仕成 《畜禽业》2012,(12):42-43
后备母猪情期受胎率的高低和头窝产仔数的多少,既影响到养猪生产的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又关系到母猪是否被淘汰。当前养猪生产中,很多小型猪场的杂交后备母猪到配种年龄时,不发情或发情不明显、发情配种后不孕的情况时常发生,致使后备母猪的淘汰率增加,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经济损失。在此探讨提高后备母猪发情率和受胎率的技术措施,给养猪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尤胜飞 《畜禽业》2010,(6):31-33
<正>提高奶牛的情期受胎率,关键在于如何正确掌握奶牛情期最佳输精时间,为此笔者在20多年牛的人工受精工作中,根据牛的情期行为表现,生殖道的变化,直肠检查触摸卵泡的发育状况及检查子宫颈分泌物变化情况,及时掌握它在发情期的生理变化和卵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14,(7)
分析了初配年龄、胎次、母猪膘情、营养、配种后转群管理、子宫炎症、精液品质、配种、高热环境、繁殖障碍性疾病等多个因素对母猪受胎率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输精部位对肉牛情期受胎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启和 《畜禽业》2000,(4):52-52
  相似文献   

9.
任远明 《畜禽业》2011,(5):36-37
<正>随着陕西镇坪县生猪产业的迅速发展,生猪品种也日趋良种化,特别是基础母猪,目前基本上为外二元母猪,相对于土种(本地品种)猪而言,在繁殖生理特征上有较大差别。主要表现为初情期推迟,发情特征轻微难以确定适宜的配种时间。生产上表现为配种不易受胎或情期受胎率低,产子数少等问题,影响了养猪的经济效益和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4,(7)
随着夏季的来临,近期养殖场母猪乏情现象比较普遍。文章从疾病、天气、营养、生殖器官等方面对母猪乏情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对提高母猪发情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李永前 《畜禽业》2013,(6):33-34
<正>母猪的生产是养猪生产的关键环节,其生产的好坏,是以母猪的年生产力,即母猪每年所生产的断奶仔猪数来衡量的。另外,猪属多胎动物,在养猪生产中应用人工授精技术是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猪生产水平的重要技术措施。为提高母猪人工授精受胎率及产仔数,在实践中需注意以下几个  相似文献   

12.
肉牛人工授精技术不仅能够加快肉牛品种改良的速度、提高繁殖效率,还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降低养殖成本。但在实际养殖中,母牛的人工授精受胎率会受到机体健康和饲养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母牛的受胎情况不理想,进而影响养殖效益。分析了影响肉牛人工授精受胎率的相关因素,并就如何提高母牛受胎率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促进肉牛人工授精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刚 《畜禽业》2006,(8):28-32
因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可节省5~10倍以上的公猪的饲养量,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栏舍的利用率;可以扩大的优良公猪的利用率,有利于优良基因迅速扩展到种群,加速猪群的改良,同时可以将优良公猪应用到商品群,防止本交的局限性;可以减少因本交而导致的生殖疾病的传播;保证了每头母猪配种所用精液的合格,提高了母猪的繁殖成绩;可解决育种需要,不必引入公猪所带来的成本及防疫风险,实现了异地交配;可避免公母猪体格差别太大而难以完成的配种任务;有利于大量母猪同期发情配种,适合于工厂化管理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各大中型养殖场及个体养殖户的欢迎和采用,但同时人工授精技术也有相对不足的一面,如公猪患有不良的隐性基因就会在种群迅速扩散;公猪如患有可能经精液传播的疾病如伪狂犬,猪瘟,非洲猪瘟,布氏杆菌等就会经精液迅速传播,人工授精技术人员要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各个环节应严格的卫生操作等。生产中常因对精液的质量把关不严,不正确的输精操作过程使得各养猪场对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效果普遍不理想,有的甚至对实施人工授精技术以后的受胎率和产仔数反而低于采用本交,使得部分养猪企业和个人最终又选择了采用本交。综其原因:对人工授精技术不足的一面应用的不够好,其主要表现在后备公猪的选留、公猪站的管理、精液生产的质量检控、人工授精设备及用品的管理与应用、输精技术及人员素质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就针对上述原因探讨如何加强人工授精站的管理及母猪输精管理来提高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  相似文献   

14.
罗良桉 《畜禽业》2005,(9):36-37
在牛品种改良工作中,提高牛人工授精受胎率是关键性技术环节,尤其是水牛,因体况差异,气候季节的不同,发情表现差异较大,同时由于农村中牛的分布较散,难于集中配种,判定适时配种的难度较大,受胎率出现偏底的现象。笔者从2001年以来,主要从事水牛的人工受精配种工作,冻配水牛l365头,水牛冻配受胎率达75%以上(情期受胎率在60%左右),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主要做法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正>黄牛冷精配种技术的操作,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如有差错,将事倍功半,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本人通过多年实践,只要做好如下几大措施,必将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7.
籍安民 《畜禽业》2000,(6):46-46
随着牛改步代的加快,迅速提高养牛经济效益在畜禽业中的比例,利用良种牛的冷冻精液与本地牛杂交改良,是一种短、平、快的积极有效途径。为加快品种改良,提高情期受胎率,在具体操作中应主要掌握以下几个环节: 1 认真做好发情时期的鉴定 1.1 发情母黄牛外观主要表现为:兴奋不安、哞叫、排尿次数增加、阴门肿胀、内壁潮红、有粘液排出、相互之间舔舐、嗅闻、被爬跨和爬其他母牛,有公牛、阉牛或其他母牛尾随其后,开始不接受爬跨,进入发情旺期后,被爬跨时站立不动并回头探望,这是发情母牛最主要的标志。 1.2 母黄牛发情的实质是卵巢上的卵泡发育,并且有成熟的卵子排出,所以发情的母牛可通过直肠检查触摸卵巢上的卵泡及子宫变化做出判别。发情母黄牛卵巢上的卵泡随发情旺期的到来,卵泡体积不再继续增大,泡体由硬变软,泡壁由厚变薄,弹性弱,波动明显,波及范围扩及全泡,泡体与卵巢体分界明显,最后破裂,释放卵子并于排卵处形成一凹陷,后形成黄体。发情母黄牛子宫内膜增生充血,旺盛期多数母牛在触摸时,子宫卷曲收缩,质地变硬,呈“勃起”状,体积比正常大,这是发情母黄牛子宫变化的最可靠特征。  相似文献   

18.
<正>1掌握母猪的生殖活动规律1.1母猪的适宜配种年龄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我国本地猪6~8月龄时体重50~60kg;培育品种及杂种猪8~10月,体重70~90kg开始配种较好。瘦肉型猪多要求在8~10月龄,体重在100kg以上开始配种。后被母猪初情期后,再隔2~3个情期开始配种,此时母猪的体重达到成年体重的70%左右时开始配种,配种效果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5,(10)
母牛的受胎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文章通过分析影响受胎率的因素及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在实际的生产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应遵循的原则和需掌握的技术要求及技术要领,以帮助养殖户提高母牛的受胎率。  相似文献   

20.
高庆 《畜禽业》1999,(11):50
本文联系生产实际,针对影响黄牛杂交改良中母牛受胎率的主要因素,探讨从加强母牛繁殖力检查.准确鉴定发情适时配种,严格人工授精操作规程,开展早期妊娠诊断及时复配,采用发情控制技术,加强母牛饲养管理六个方面的技术措施来提高受胎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