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受生态之美,体味绿色人生。让“绿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让绿色更好地融入我们的生活,让老百姓更多地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共享生态文明成果。在郑州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绿化博览会上,到处都可以感受到绿色带给人生活的美好图景。  相似文献   

2.
游浪头山     
浪头山位于玉溪市区东面十公里处,与东风水库紧紧依偎。沿着弯曲幽静的山路,越过一座又一座山岭,就来到了浪头山。浪头山峰林叠翠,林密菁深,绿色苍茫,碧波浩荡,溪流欢歌,朵朵白云在湛蓝如洗的天空中随心所欲地飘逸,走进浪头山,亲近自然、贴近自然、拥抱自然、融于自然的感觉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3.
马红岩 《广东园林》2010,32(6):22-25
通过分析广州"绿色亚运"增绿行动计划建设的主要类型、工程特点、树种选择和应用的基本原则,初步总结了依据地带性规律"师法自然、让自然做功,模拟近自然群落"的植物造景理念是广州"绿色亚运"增绿行动计划植物配置的核心,为广州及珠三角地区类似工程的树种选择及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走吧,让我们一起看山;走吧,让我们一起看海;来吧,让自然走进生活;来吧,让生活走进自然……”纯真的童声、动听的旋律,一首《让生活走进自然》的主题歌在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现场晌起,呼唤着人们来这里畅享自然之美。也只有亲身来到这里,才能知晓青岛世园会到底如何让生活走进自然。  相似文献   

5.
《绿化与生活》2008,(1):44-44
室内“绿色设计”概念 住在城市水泥方盒子中的人们向往自然,提倡绿色食品,喝天然饮料.用自然材料,渴望住在大自然绿色环境中。这种回归自然的绿色趋势.反映在室内设计活动中可称为室内“绿色设计”。它与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一样,其总目标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类与地球可持续发展,设计具有高科技加情感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浅谈哈尔滨市近自然森林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近自然森林经营的方法培育森林是促进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总结12年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深入探索了这种先进的森林培育方法对改善森林现状、提高森林质量、促进绿色发展的适用性,介绍了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基本概念、主要技术特点和12年的实验成果,对改善森林经营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程度不断增高,许多市民对自然回归的渴望越来越强烈,而郊野公园就是为都市的人们提供远离喧闹尘嚣、享受自然清新、感受绿色生活的场所。  相似文献   

8.
在广袤的大地上,无数的绿色森林使人类居住的地球多情而美丽。森林中,一个个涌动的生命向我们展示了自然的勃勃生机。走进森林,我们不仅可以和自然对话,清洗都市的烦躁和不安,还可以和自己的心灵低语。偶尔传来的鸟鸣天籁让我们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找到了自己心灵的家园。  相似文献   

9.
《林业与生态》2014,(4):13-14
绿色发展,本质上就是把发展投资转向自然资本,追求绿色财富,同时也要修正关于财富、福利、安全等传统认识。201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第二次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里约+20”)提出了要通过绿色发展的途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浅谈花卉的水养陆炳雄久居闹市的人们,接近绿色接近自然的机会很少,渴望自己的周围充满绿色,让自己的心在绿色中得到自然的回归。于是,业余时赏花养草便成为一种时尚。传统盆栽花卉,用泥土作培养基质,多摆放于室外(如阳台)。若摆放于室内几案上,黑黑的泥土既不雅...  相似文献   

11.
《中国林业产业》2014,(11):48-51
生态旅游是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游客们不仅能观赏美景、体验特色娱乐项目,还能参与到许多环保活动,完美地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整个旅程之中。身在青山绿水中,都市生活引起的紧张和压力被荡涤得一干二净,回归大自然的生态旅游让不少游客倍感地球之宝贵,并且日益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2.
游浪头山     
浪头山位于玉溪市区东面十公里处,与东风水库紧紧依偎。沿着弯曲幽静的山路,越过一座又一座山岭,这一天我来到了浪头山。浪头山峰林叠翠,林密菁深,绿色苍茫,碧波浩荡,流水欢歌,朵朵白云在湛蓝如洗的天空中随心所欲地飘逸,走进浪头山,亲近自然、贴近自然、拥抱自然、融于自然的感觉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13.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青海石油人始终秉承的生态理念,是油田基地绿化工作始终坚持的目标,也是青海油田社区管理中心一如既往坚持履行的社会责任.为建成千万吨规模高原油气田,建设绿色美丽和谐舒适现代的新油城,一代又一代青海石油人,发扬沙漠胡杨精神,不屈不挠,薪火相承,顽强追寻“石油梦”,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油城绿色家园.  相似文献   

14.
古树是绿色“活文物”,是自然文化遗产中的奇葩。其独特的生态价值、观赏价值、生命科学研究价值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海淀区绿化生态建设的现状以及国外城市绿化经验,提出建设绿色生态型海淀的建议:1、引入自然,森林的概念,让大面积的森林发挥良好的绿化生态效果,提供给人们自然的清新。2、重视乡土树种,发挥野花野草的优势,达到节约能源,减少投入增加植物的生态作用。3、综合考虑海淀区的生态与文化因素,在保持海淀区文化,自然的特色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型的绿色空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生存。  相似文献   

16.
彭国祥 《云南林业》2006,27(5):36-36
春末夏初的一个双休日,受朋友之邀,乘车前往大关县木杆镇境内的三江口自然保护区春游。小车沿着213国道行驶,2小时后便顺利到达目的地。刚一下车,大家就被那广袤无垠的绿色和蓝天相映成趣的自然和谐景色所感染。  相似文献   

17.
淄博体育中心环境景观设计,将地域特征和历史人文,融入景观设计之中,紧扣绿色人文的主题,在整体形态和情感空间中,把淄博体育中心设计成一个绿色的社区,一个可以充分呼吸自然和享受自然,与大自然无缝衔接的体育公园。  相似文献   

18.
自然优先是指在景观设计和建造过程中,以自然为中心和主体,通过自然做工促进场地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既能保障自然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又能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支撑和服务。以广西金钟山自然教育基地设计为例,选择自然场地为基址,尊重和适应场地景观格局,因借自然展开总体布局;展馆建筑规格和造型与场地空间尺寸和山林轮廓线相呼应,整体景观与山林环境融为一体;采用边坡、植被和水系生态修复及就地取材等技术途径,探讨将自然优先理念融入自然教育基地的方法,以期为自然教育基地规划与建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海淀区绿化生态建设的现状以及国外城市绿化经验.提出建设绿色生态型海淀的建议:1,引入自然、森林的概念.让大面积的森林发挥良好的绿化生态效果.提供给人们自然的清新。2、重视乡土树种,发挥野花野草的优势.达到节约能源、减少投入增加植物的生态作用。3、综合考虑海淀区的生态与文化因素,在保持海淀区文化、自然的特色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型的绿色空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20.
由云南省林业厅、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共同发起组建的云南省绿色发展基金会7月2日在昆明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