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季牧草充足,适宜家兔的繁殖和发育,是发展养兔业的黄金季节,但是夏季天气炎热,空气潮湿,细菌、病毒极易繁殖,故夏季养兔必须把好“六关”。 (一)温度关 家兔适宜的温度是15~20℃,如超过30℃时,就应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可在兔舍外搭凉棚。如遇干热天气,地面上要喷洒些凉水,以达到降温的目的。 (二)湿度关 兔舍内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0%~65%,如相对湿度大于80%,兔就会发生各种疾病。如患胃肠炎、球虫病等。如遇阴雨天要在兔舍内洒一些沙土或草木灰。 (三)饮水关 夏季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当兔舍内环境温度达到20℃时,兔的饮水量开始增加,…  相似文献   

2.
1、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兔舍应荫凉通风、阳光不能直射兔笼。室内笼养兔要安置纱窗,使空气对流,舍内温度不应超过25℃。笼内温度超过30℃时,可采用地面泼水降温的办法。露天养兔要及时搭盖凉棚,及早种植南瓜、扁豆、丝瓜、葡萄等作物来遮阴防暑。  相似文献   

3.
1防暑降温 适时提前剪毛。笼养兔,应把兔笼放在阴凉、通风处:露天兔舍,可在兔舍周围搭建凉棚或种植遮阴树木、花草等。如果舍内温度过高,可在地面泼些凉水降温.也可经常铺垫于沙、炉渣或石灰,还可以在兔舍内放一张距地面8-10cm的木板条床,引兔上床,以防兔舍潮湿而诱发疾病。  相似文献   

4.
<正> 1.温度关:兔最适宜的温度为15—20℃,超过30℃时,兔舍外要搭凉棚。干热天气,地面上可适当洒些凉水降温防署。2.湿度关:兔舍内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0—65%。如相对湿度大于80%,兔就往往发生疾病。兔舍内除及时通风换气外,干热天气应将水洒在垫草上。垫草要勤换,遇有连阴天,要在舍内洒一些干沙土,干石灰或干锯末等。3.饮水关:当环  相似文献   

5.
1.防暑降温.适时提前剪毛.笼养兔,把兔笼放在阴凉、通风处;露天兔舍,可在兔舍周围搭建凉棚或种植遮荫树木、花草等.如果舍内温度过高,可在地面泼些凉水降温,也可经常铺垫干沙、炉渣或石灰,还可以在兔舍内放一张距地面8~10厘米的木板条床,引兔上床,以防兔舍潮湿而诱发疾病.  相似文献   

6.
1防寒保暖家兔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0~25℃,所以冬季要修好兔窝、兔笼,使兔舍内的温度尽量保持在5~10℃以上。2保持干燥兔舍潮湿不利于保暖,并且很容易导致呼吸道疾病和皮肤病发生。家兔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如地面潮湿,可撒些草木灰、生石灰,既可驱湿消毒,又可保暖。3备足草料天气寒冷加大了兔体热量的消耗,所以冬季兔的日粮供给一般应增加20%以上,尤其应增加玉米、麸皮等高能饲料。饲喂次数及精料量都要增加,21∶00时左右宜增喂1次精饲料。还要多喂些胡萝卜、白菜、豆芽、萝卜叶等青饲料,保证维生素营养充足…  相似文献   

7.
对于有条件的兔场,可以建造温室或在兔舍内安装升温设施以增加舍内温度,使兔舍内温度控制在10℃~25℃之间。不具备这个条件的农户和专业养兔户,可以在保证适当的空气流动的情况下对门窗进行封闭,避免寒风直接吹向兔笼内,保证产仔箱内的温度至少在15℃以上。经验做法是封闭全部兔  相似文献   

8.
正1防暑降温夏季兔舍应保持阴凉、干燥且通风。为了避免阳光直接照晒,露天养殖的要搭建凉棚;室内笼养的要利于通风,让空气形成对流。舍内温度超过35℃时,可向地面泼洒冷水或喷雾降温,此方法需在通风良好的条件下进行,最好用吹风机或电风扇降温。否则,舍内高温高湿的环境对兔的危害更大。在伏天到来之前,笼养兔可转移到阴凉的树下或瓜架下饲养。2科学配料、精心管理夏季炎热易导致兔食欲不振,建议早晨提前饲喂,推迟晚上的饲喂时间,夜间多喂。兔食欲下降后,应饲喂适口性好,营养性高,水份含量低的饲料,可饲喂清热解毒的饲草,  相似文献   

9.
<正>1防暑降温1.1人工喷雾凉水,降低兔舍温度每天中午12时以后,向兔舍地面泼洒一些凉水,同时打开门窗,加快空气对流,以防因高湿而引起的不利影响。1.2隔热降温,减少热量入舍一是在兔舍内距兔体1m高处用2cm左右的白色泡沫塑料做一层天花板,可将大量热气隔在天花板上面。二是在兔舍的屋顶上覆盖一层10~15cm厚的稻草或麦秸,洒上凉水。  相似文献   

10.
(一)防暑降温1.人工喷雾凉水,降低空间温度。每天中午12小时以后,向兔舍地面泼洒一些凉水,同时打开门窗,加快空气对流。2.隔热降温。在兔舍内距兔体1米高处用2厘米左右的白色泡沫塑料做一层隔热天花板;在兔舍的屋顶上覆盖一层10~15厘米厚的稻草或麦秸,洒上凉水;在窗户上搭遮阳棚;在兔舍边种  相似文献   

11.
高温对兔尤其是长毛兔的生长发育、繁殖能力、毛的产量和质量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高温季节必须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1.通风降温:兔舍的门窗最好昼夜敞开。舍内空气干燥时,午间可在舍内地面(水泥地面)喷洒凉水降温。天气闷热最好使用电风扇降温。当阳光辐射特别强时,应在兔热舍屋顶(笼顶)喷洒凉水,降低舍内的温度。还  相似文献   

12.
夏季气候炎热,如何使蛋鸡保持持续高产是广大养鸡户共同关心的问题。为了达到保持高产的目的,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温度产蛋最适宜的温度是13~20℃。环境温度超过21℃,采食量开始减少,蛋壳变簿,蛋白变稀,蛋量下降;超过29℃时,产蛋量显著下降,超过32℃时,产蛋量急剧下降,甚至停产;再高就有中暑的危险。因此,夏季必须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才能提高产蛋率。应注意增加舍内通风换气,产蛋箱(窝)必须通风良好。  相似文献   

13.
在炎热的夏季,当温度达到30℃以上时,就会引起家兔生理机能异常,严重时还会导致死亡。畜牧生产中,要想克服高温对家兔的不利影响,养殖户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采取以下综合措施。1防暑降温1.1人工喷雾凉水.降低空间温度每天中午12时以后,可用高压喷雾器将刚从井里打上来的凉水进行空间喷雾,视舍内温度情况每隔2-4h喷雾一次,一般可使舍内温度降低4-7℃。1.2地面泼洒凉水,增加蒸发散热舍温太高的时候,可以向兔舍地面泼洒一些凉水,但要求同时打开门窗,加大对流通风,否则舍内湿度过高同样会加重高温的不利影响。l、3减少热量入…  相似文献   

14.
(一)防暑降温 1.人工喷雾凉水,降低空间温度。每天中午12小时以后,向兔舍地面泼洒一些凉水,同时打开门窗,加快空气对流,以防因高湿而引起的不利影响。 2.隔热降温,减少热量入舍。一是在兔舍内距兔体1米高处用2厘米左右的白色泡沫塑料做一层天花板,可将大量热气隔在天花板上面。二是在兔舍的屋顶上覆盖一层10~15厘米厚的稻草或麦秸,洒上凉水。三是在窗户上搭遮阳棚,阻挡  相似文献   

15.
炎热的夏天能引起鸡的强烈热应激。众所周知,蛋鸡最适宜的温度为17~23℃;对其生产影响不大的温度大致在7~27℃。但山东夏季气温经常超过35℃。实验证明,舍内温度持续30℃以上,公鸡精子减少,母鸡性成熟推迟,受精率下降60%以上,蛋鸡产蛋率普遍下降。同时,由于血钙下降,酸碱平衡失调,易诱发其他疾病。肉食鸡由于体型大,易沉积脂肪和散热困难等原因,决定其对热应激的耐受性更差。因此,在夏季高温天气,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轻者能导致鸡的生产性能降低,重者发生中暑死亡。防暑降温可采取下列措施:1舍…  相似文献   

16.
在炎热的夏季,当温度达到30℃以上时,就会引起家兔生理及精神上的一系列不良反应,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如果按下述方法进行操作,就会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1.防暑降温 人工喷雾凉水,降低环境温度.每天中午12时以后,可用高压喷雾器将刚从井里打上来的凉水进行空问喷雾,视舍内温度情况每隔2~4小时喷雾1次,一般可使舍内温度降低4~7℃.  相似文献   

17.
夏秋季节一般气温高、雨水多、较潮湿,是各种细菌生长繁殖最快的季节,也是兔病多发饲养难度大的季节。因此,搞好夏秋多雨季节家兔的饲养管理,是养兔获取高产高效的重要保证。 (一)准确掌握和控制舍内湿度 在兔舍墙壁0.7~1.0米高处挂一块干湿温度表,饲养人员要经常注意观察和记录舍内的湿度变化情况,及时调节舍内的干湿度。一般皮兔的相对湿度可控制在55%~65%,长毛兔应保持在50%~60%。  相似文献   

18.
<正>盐城市地处苏中沿海,夏季不仅天气温度高、而且环境湿度大,易造成鸡舍内小环境气温高、湿度大、空气污浊,导致鸡群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加,抵抗率下降、发病率增高,产蛋量和产蛋率降低、次品蛋增加。为使高产蛋鸡在夏季能维持较高生产水平,应着力抓好4个关键环节。1做好防暑降温,控制鸡舍温度盛夏季节,由于外界环境持续高温,鸡舍的温度也随之上升。当舍内温度超过28℃以上时,就会造成蛋鸡的生产性能下降。因此,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是夏季蛋  相似文献   

19.
夏秋一般气温高,雨水多,较潮湿,是各种细菌生长繁殖最快的季节,也是兔病多发难养的季节,因此,搞好夏秋多雨季节家兔的饲养管理,是获取养兔高产高效的重要保证。1 准确掌握和控制舍内湿度 在兔舍墙壁0.7~1m高处挂一块干湿温度表,饲养人员要经常注意观察和记录舍内的湿度变化情况,及时调节舍内的干湿度。一般皮兔的相对湿度可控制在55%~65%,长毛兔应保持在50%~60%为  相似文献   

20.
家兔的季节性管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夏季饲养管理 家兔汗腺不发达,散热功能差,常因天气炎热引起生理上的一系列不良反应,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家兔夏季饲养管理的要点:一是防暑降温。要打开门窗,加大通风对流,降低舍内温度。当室温超过35℃时,可用凉水泼洒地面、空间喷雾。 二是合理饲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