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林业工程是林业资源持续发展的重要工程技术,能够有效保证苗木质量和成活率,有效降低林业资源发展成本。随着我国各领域的快速发展,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林业发展需求越来越大。因此,文章从林业工程角度对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进行梳理分析,以提高绿化造林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黄土高原水资源现状分析,提出了采用消能淤泥坑,通过直接、间接将路面雨水引入农田"土壤水库"或时空可调节的自压式集流水窖等贮水设备中,并采用一定的耕作农艺措施将路面雨水利用到农田中的方法和技术.多年的甘肃定西试验和实践表明,使用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天然降水的利用效率,而且简单易行,是黄土高原地区农业雨水资源利用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该技术具有防止水土流失和改善旱区农业生态环境的效应.  相似文献   

3.
集流抗旱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汇集径流,改善树穴土壤的水分状况,对发展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事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其技术关键主要在于:紧紧抓住影响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及林木生物产量的主要因素——土壤水分这一环节。由于干旱区旱地土壤水份奇缺、致使栽入土壤后的林木幼苗,失去了生存的唯一条件,影响生存的主要矛盾得不到解决,因而,大大制约了干旱地  相似文献   

4.
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对径流的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小流域平行对比观测法,分析了黄土高原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保持对流域地表径流量及暴雨产流过程的影响,表明:(1)在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减少小流域产洪次数,降低了流域地表径流模数和径流系数,尤其以少雨年最显著;(2)使小流域地表径流模数的年际变率增大;(3)在洪水产理措施区土壤水分含量降低,根据生物气候、土壤及区域拦蓄水量特征,推测黄土高原沟壑区,以造林为主的水土保持措施拦蓄径流的作用难以使地表径流转化为地下径流或增加地下水。  相似文献   

5.
不同技术措施对梭梭免灌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别于2009年、2010年春季,在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选取了迎风坡、丘间平地、背风坡作为研究样地,采用不同的技术措施(保水剂、生根粉和液体地膜)进行梭梭免灌造林试验,以确定这些技术措施是否能有效提高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区免灌造林成活率。结果表明:实施这些措施后,不同立地条件之间梭梭免灌造林成活率存在显著差异;水分是限制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梭梭免灌造林成活的关键因子,土壤理化性质对梭梭免灌造林成活率影响不显著;三种造林措施对梭梭免灌造林成活率有一定作用,但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半干旱地区霍林河流域径流演变及其影响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霍林河流经内蒙古东部和吉林西部 ,处于生态环境脆弱带上 ,是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具有典型意义的内流河 ,其径流特征及演变规律对区域环境演化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霍林河近半个世纪以来径流资料的分析 ,采用 Kendall趋势分析及关联度分析定量研究了径流演变的规律 ,分析了径流变化的驱动机制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候干旱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 ,霍林河径流演化具有阶段性、突变性和非线性的特点 ,流域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是导致水文情势变化、水域功能消退的主要驱动力。探讨内流河径流演变的规律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具有积极现实的意义 ,为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态势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结合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半干旱退化山区生态农业建设技术与示范”专项,以小流域为单元,以雨水资源为研究对象,根据宁南半干旱退化山区典型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和相关雨水集蓄资料,计算了彭阳中庄小流域雨水资源潜力,结果表明:(1)示范区雨水资源最大理论潜力为5491000m3,目前就地利用、异地利用和叠加利用3种利用方式的比例分别为36.85%∶1.47%∶61.67%;(2)示范区雨水资源可实现潜力为5479732.3m3,占全流域雨水资源潜力的99.79%;(3)目前试区雨水资源现实潜力量为3863997m3,仅占可实现潜力量的73.43%。从试区雨水资源的可实现潜力来看,还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干水在沙旱生灌木造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干水造林技术在干旱沙区造林中的应用 ,为干旱沙区植树造林和生态环境建设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干水造林技术在干旱沙区应用中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并对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干水凝胶盒向土壤中持续输送水分长达 4个月之久 ,能明显提高土壤含水率和苗木成活率 ,使土壤含水量始终保持在 2 .0 %以上 ,有时达 5 .0 %以上 ,促进苗木在生长季节的旺盛生长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生态脆弱带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内蒙古干旱、半干旱区生态脆弱带 ,通过对内蒙古大青山干旱阳坡、绿色通道和山前冲积、洪积平原农田防护林等三个类型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的构建 ,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 ,选择适宜树种、营养杯或带土托大苗 ,采用了保水抗旱造林技术措施 ,使得干旱阳坡造林成活率达到了 85~ 95% ;绿色通道林造林成活率为 80 -1 0 0 % ;农田防护林造林成活率为 90~99.8%。且绿色通道林和农田防护林已初见成效 ,发挥了较好的绿化、美化和防护效益。  相似文献   

10.
对城市雨洪的合理利用,有助于城市防止内涝、减少灾害、改善水环境,同时能够解决缺水城市水资源短缺,有助于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文中从雨水径流模型、降雨量分析、雨洪资源利用政策方法等几个方面总结了国内外雨洪资源利用的主要研究成果,分析了目前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缺水城市雨洪资源利用技术经济浮价以...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化加剧了黄土丘陵区生态建设的严峻性,通过农地、林地、草地等土地利用类型0-20cm、20-100cm和20-180cm土壤贮水量的分析,研究得出:(1)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贮水量变化趋势相似,与降雨具有极大的相关性,都是在土壤解冻后下降,然后随着雨季的到来逐步升高,或者升高后在降低的趋势,主要以"V"型为主进行波...  相似文献   

12.
黑河流域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17  
对黑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生态环境恶化状况及其成因进行了深入地分析 ,并着重研究了流域水文条件与水资源对生态环境的制约与影响 .结果表明 ,土地沙漠化和盐碱化是该流域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植被的退化贯穿于其中 ,其结果不仅直接威胁下游天然绿洲的存亡 ,而且制约中下游人工灌溉绿洲的稳定与发展 .此外 ,水体污染在局部地带也是十分严重的环境问题 .所有这些问题都是以水资源为核心要素的生态问题 ,是由于水资源总量不足而且分配不均衡所导致的负面效应。由于事关民族稳定和发展及国防建设等重大问题 ,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尤其是下游绿洲的维护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据此 ,提出了若干改善黑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阴山北麓不同用地方式下春季土壤表层水分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阴山北麓属于农业生产环境脆弱区,影响农业的主要因素是低温和水资源的不足。其中水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制约性最大,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物理分析,对阴山北麓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水分进行动态监测。其结果表明:土壤表层含水量受海拔高度、地形状况、地表植被盖度、地下水位、土壤质地、土地利用状况、坡面朝向以及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初春时期,受低温的影响,土壤深层水处于固结状态,土壤表层含水量主要取决于土地利用方式决定下的表土物理性质。随着地温的升高,土壤中的固态水逐渐融化,其往地表输送的同时增加了土壤表层的含水量。随着春季气温的升高,该区风力不断加强,近地面的蒸发随之加大,所有的土地类型其土壤表层的含水量均明显降低。在今后的土地利用中,应扩大林地面积,涵养土壤水源。农地实行免耕有利于保持土壤含水量,所以每年秋收后不应很快将土地翻耕。阴山北麓地区以西北风为主风向,西北风来自内陆干冷地区,风中含水量低,且风速大,迎风坡地区应尽量减少耕地,增大草地及灌木林面积,以减小风对土壤水风的蒸发。  相似文献   

14.
宁夏土壤侵蚀动态变化与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吴永红 《干旱区研究》2004,21(3):259-262
通过对 1990年和 1999年两次土壤侵蚀遥感普查数据的对比 ,从类型、面积、强度、分布等方面对宁夏土壤侵蚀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 :宁夏回族自治区各类型区水土流失面积有所减小 ,土壤侵蚀的剧烈程度普遍减弱。初步分析认为 ,土壤侵蚀变化的原因 ,除两次普查存在方法上的系统误差外 ,水土保持的作用功不可没。针对不同类型区土壤侵蚀的特点 ,提出了今后应采取的相应防治方略。  相似文献   

15.
西北村镇集雨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由于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西北村镇目前存在诸多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质量问题。以庆阳市西峰地区作为示范区,本课题选用土路面、学校砖地面、庭院砖地面、油毡屋面、瓦屋面及沥青路面为集雨饮用水源地,通过研究西北村镇集雨水源地水质评价体系,评价确定出了示范区集雨水环境的污染程度与特征。结果表明:示范区集雨饮用水源地水质以高有机负荷、高浊度为特征;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要求的集雨饮用水源地为油毡屋面和瓦屋面;评价结果符合示范区集雨饮用水源地实际情况,结果客观、切实,能为该地区水资源规划、利用、开发和环境系统优化提供更为客观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历史时期,人类通过土地利用的方式对黄土高原施加影响,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地貌演变与土壤侵蚀的方式与过程,以致带来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同时,水土流失又限制了人类对土地有限资源的有效利用,增加了环境的压力,造成生态环境的进一步破坏。清代米脂县东沟河"水冲"现象是在当地居民长期从事土地利用所引发的一种自然现象,伴随着当地居民对土地利用强度的增强,"水冲"现象出现的频率加强,同时,当地居民出于保护农田、维护城池的目的,对东沟河进行不断的整饬。在此过程中,其修建时间、维修动机以及施工力度都处于逐渐加强的趋势,甚至咸丰年间的连续两次修渠行为被视为重大转折时期。这一明显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过程中"生态恶化-水土流失-土地不合理利用-水土流失加剧-生态恶化加剧"的实质。  相似文献   

17.
基于水资源的陕西生态安全基尼系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量化的方法来衡量陕西省的水资源与耕地资源、GDP和人口布局等的匹配程度,进而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中如何确保生态安全提出对策。参照洛伦兹曲线原理及基尼系数计算方法,通过计算得到水资源与耕地资源、GDP、人口匹配的基尼系数分别是0.6015、0.6573、0.5687,都远超出了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得出了陕西水资源与耕地资源、GDP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的结论。因此今后必须统筹安排陕西的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