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继华  德兴  杨光 《油气储运》2007,(1):38-38
近年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涌现出许多带动乡亲们发展生产、增收致富的“好点子”。为了使广大农民朋友开肩增收致富的大门,建设新农村,山东电视台农科频道联合四川新朝阳公司,特举办“硕丰481”致富金点子大奖赛。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阜宁县吴滩镇通阳村68岁的蒋守惠,人称“菜王”。从1996年以来,他靠1.4亩(1亩=1/15公顷)承包田一年四季滚动种菜,年收入都达到了1万元以上,2002年纯收入达到1.5万元。他的“真经”主要有以下一些。 1.好种出好苗,良种产量高 1995年以前,他种菜也不“精”,采用老祖宗露地种植的方法,1年种豆菜类七八个品种,产量低,色泽差,口感不好,卖不出好价钱。1995年10月他通过参加县、镇农技校学习和听致富典型介绍,深感不换脑筋没法种菜致富,于是他订阅致富类报刊认真学习。1995年12月,他从报刊上得知中国农科院良种繁育组供种信息,便邮购回“…  相似文献   

3.
现任四川省川椒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炳金 (电话 : 0813- 7201553)是一位全国闻名的 “ 辣椒大王” , 他研究培育的川椒系列品种不仅在 “ 湘椒”占统治地位的四川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 而且乘胜追击走出盆地 , 植根全国 30多个省、市、自治区 , 推广面积达 150万公顷 . 目前 , 他把主要精力放在杂交育种上 , 他先后在海南三亚、安徽亳县、河北邯郸和四川 , 按不同气候、不同土质建立了育种基地 , 形成了辣椒产前、产中、产后的一条龙服务 . 陈炳金在辣椒王国里遨游 , 他撰写的 < 辣椒病毒病综合防治 > 、 < 辣椒秋种冬收的栽培技术 > 等 30多篇论文发表在全国、省级报刊上 , 有 20多个杂交辣椒组合的上百个品种在全国推广 . 他先后被评为 “ 四川省农村科技致富能手”、 “ 全国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 . 为了让 “ 川椒”成为全国走红的品牌 , 成为更多农民朋友致富的摇钱树 , 陈炳金一点一滴地介绍了辣椒施肥管理的技术要点 .  相似文献   

4.
张昌武是河北宣化县江家屯乡申家屯村村民,他家院子的角落罩至今还堆着一垛辣椒。这些辣椒用包装网袋袈着,多半已变成干红色。和他家情况一样,全村还有许多村民家都存有前年丰产的这种名为“韩国红”的辣椒。这些曾承载着他们致富希望的辣椒,如今却成为废物一堆。用之不能,弃之不忍。触景生情。再次勾起张昌武沉重的同忆……  相似文献   

5.
在承包的林地内养“溜达鸡”,使家鸡成了“绿鸡”,卖上了好价钱。这就是辽宁省台安县洪家乡农民郑镇坪的致富招法。  相似文献   

6.
一个住在山旮里的庄稼人,在自家责任田里,因地制宜种起了山药,不仅使自家走上了富裕之路,还带动全村210户年年种山药致富,使该村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山药专业村,该村年年也被市、镇两级评为先进村。由此,他不仅被人们号称“山药王”,而且10余年来,被中共武穴市委、梅川1镇党委先后授予“模范致富能手”等荣誉称号。他就是湖北省武穴市梅川镇栗山村2组山药种植大户李树根。  相似文献   

7.
"种正星辣椒.帮你脱贫致富",是河南省正阳县广大菜农通用的一句名言,创造这句名言的就是正星蔬菜研究所所长代子星.目前他已繁育推广西瓜、辣椒等新品种36个,推广面积3万公顷,带动全国各地近万户菜农走上了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8.
三五分钱一棵的红薯秧。一元钱一把的辣椒、茄子、黄瓜、西红柿秧,这些在别人眼里看不上限的小秧苗,在河北省临西县田庄村王双臣的手里却变成了“摇钱树”,让他发家致富。[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江苏金湖县陈桥镇新桥村梁晓军在金湖县开创了人工养殖狐狸的先河,被评为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全国致富明星、淮安市首届“十大青年致富能手”、淮安市“创业明星”、江苏省“科教兴农带头人”、江苏省“十大养殖致富能手”。中央电视台“乡村大世界”栏目特邀他为嘉宾。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平度市田庄镇东潘家埠村致富不走“独木桥”,各唱各的“拿手戏”,各打各的优势仗,涌现出各类专业户220户,占全村总户数的78%,是当地有名的富裕村。 大棚不歇地 东潘家埠村共有各类蔬菜大棚220个,户均0.8亩。近几年来,在蔬菜大棚生产中,村民们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增效益,摸索出了一条蔬菜大棚立体种植模式。村民刘登良种植了一亩简易蔬菜  相似文献   

11.
如今的忻定盆地正成为一个“聚宝盆”。眼下正是辣椒成熟的季节,在定襄县邱村看到,一袋袋红红的辣椒,从大田里运到了地头的农用车上。定襄县邱村党支部书记高秀文说,今年靠辣椒制种这一项,预计全村人均收入能轻松实现8500元,收入最少的农户也能有两三万元,而忻州市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也大致如此。他们致富的“金钥匙”就是“一村一品”。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武汉金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金禾圣”复合生物有机肥在辣椒上的应用效果,我们对“金禾圣”复合生物有机肥在辣椒上的应用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鄄城县什集李庄村村民刘玉成,“文化水”喝的不多。发家致富的“小九九”却算得倍儿清。他不但在种养上效益好,而且他的致富“三论”还很有哲理性。  相似文献   

14.
在有“灰鹅之乡”美称的江西兴国县梅窖镇.有位养鹅致富的农民,短短十年间.靠养鹅供孩子上了大学、建了新房.他就是48岁的养鹅能手廖章。  相似文献   

15.
范杰 《农村新技术》2009,(10):55-55
“种正星辣椒,帮你脱贫致富”,是河南省正阳县广大菜农通用的一句名言,创造这句名言的就是正星蔬菜研究所所长代子星。目前他已繁育推广西瓜、辣椒等新品种36个,推广面积3万公顷,带动全国各地近万户菜农走上了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16.
《农村新技术》2022,(8):58-59
<正>在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白龙桥镇董村薛家自然村是出了名的“辣椒村”。在这里,全村90%的农户种植辣椒,年种植大棚辣椒1200余亩,年产量3000余吨,不少村民靠种植辣椒实现了致富。而董村薛家自然村辣椒产业大面积规模化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一位带头人——鄢继琼。从“农业小白”到“辣椒大王”2000年初,金华小伙薛丽萍和四川妹子鄢继琼在深圳打工时相识结婚,两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山东省武城县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立足京津冀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定位,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特别是要加快发展辣椒产业。武城县依托山东省农科院(武城)辣椒产业技术研究院,积极探索复合种植模式,形成了“小麦—辣椒—玉米”套作种植模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2022年全县推广“小麦—辣椒—玉米”套作种植模式共310亩,亩均产小麦、辣椒、玉米分别为502、2 250、250 kg,亩净收益4 500元,是“小麦—玉米”传统种植模式经济效益的3倍。  相似文献   

18.
在辣椒生产过程中,落花、落果、落叶,以及炭疽病、病毒病、软腐病和烟青虫是影响辣椒产量的主要原因。那么,怎样防治“三落”、“三病”和“一虫”呢?  相似文献   

19.
一、推进农村“双强”党支部建设,增强农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以培育“双强”型支部书记为重点,选好经济发展领头雁。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能人经济。农村能富不能富,关键要有一个好支部,一个好支部关键是要有一个高素质好支书。“选好一个人”就能“振兴一个村”。在村干部的选拔上,乡镇党委要放宽视野,通过走访群众、摸透村情,全方位、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在基本政治素质保证的前提下,一定要选“能人”来当家,选“强者”来执政,把个人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双强”型党员培养选拔为村党支部书记。这样才能使群众…  相似文献   

20.
在山东省平度市兰底镇河岔村,提起“黄瓜大王”陈吉波,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种的”步岛君成”黄瓜产量高,品质好.是当地市场的抢手货,吸引着青岛市内的商贩纷纷上门采购。成为市内大型超市专供商品。他的黄瓜为什么种得好,效益高呢,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只有相信科技,靠农业新技术.才能实实在在的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