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DPW-CPV-Ⅱ剂型病毒,是一种新型微生物农药。与DPW-CPV普遍制剂相比,防治松毛虫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1992年在石屏以1010CPB/亩进行大田试验,其结果为:DPW-CPV-Ⅱ剂型的防治效果为84.3%。DPW-CPV普通制剂的防治效果为74.5%。试验证明:DPW-CPV-Ⅱ剂型的杀虫效果不但比普通制剂提高9.8%,且性能稳定。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杀虫剂。  相似文献   

2.
应用文山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CPV) ,于1991 年、1992 年、1994 年,在坝心林区防治文山松毛虫,面积达1 729-27 h m2 ,松毛虫死亡率分别为90-78 % 、85-7 % 、89-6 % ;示范林内固定样地的松毛虫校正死亡率达93-29 % ,有虫株率由98-6 % 下降到27-66 % ,虫口密度由14-24 头/ 株下降到0-618 头/株。病毒能流行传染持续控制松毛虫的危害,最佳防治虫龄是3 ~5龄,林间空气湿润的季节,林木郁闭好和林下植被覆盖度高的林分持续控制时间长  相似文献   

3.
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CPV)制剂是广泛使用的杀灭松毛虫的生物农药,在施用该制剂的林分内,残留马尾松毛虫虫蛹的死亡率为未施药区的2—5倍,成虫产卵量仅为健康成虫的26.7%-65.7%。CPV制剂是有效控制马尾松毛虫种群数量的重要生物因子。  相似文献   

4.
在采用天然饲料养虫,塑料围栏式集虫、林地集虫及林间高虫口密度接毒增殖病毒的方法,解决了病毒批量生产的基础上,为适应云南大面积防治松毛虫的需要,进一步开展了DPWCPV剂型的研制。选用8种辅助剂进行文山松毛虫幼虫生活力试验及DPWCPV病毒毒力的影响试验。筛选出辅—1、辅—5、辅—6、辅—7等辅助剂作为DPWCPV病毒剂型研制的主要辅助原料;研制出DPWCPV—Ⅰ、DPWCPV—Ⅱ及DPWCPV—Ⅲ3种剂型。经对文山松毛虫幼虫毒力比较试验,选择出DPWCPV—Ⅱ剂型为林间大面积应用推广剂型。经大面积防治松毛虫试验,防治效果达851%,比普通水液制剂提高98%。通过剂型产品储藏效果测定及安全性检测表明剂型产品有效保存期为1年,不含对人畜有害的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及弧菌等致病菌,证明该剂型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对松毛虫CPV及菌毒复合剂Ⅰ、Ⅱ号防治马尾松毛虫的药效调查结果,CPV具有在林间水平、垂直传播、扩散的特点,对马尾松毛虫幼虫、蛹等虫态均有毒杀作用。用药量为1200~2400亿PIB/hm2时,防治效果好,持效期长,是一种极具开发前景的高效生物杀虫剂  相似文献   

6.
应用文山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CPV),于1991年、1992年、1994年,在献词主林区防治文山松毛虫,达1729.27hm^2,松毛虫开遍率分别为90.78%、85.7%、89.6%,示范林内固定样地的松毛虫校正死亡率达93.29%,有虫株率由98.6%下降到27.66%,虫口密度由14.24头/株下降到0.618头/株。病毒能流行传染持续控制松毛虫的危害最佳防治虫龄是3~5龄,林间空气湿润的  相似文献   

7.
文山松毛虫和昆明小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系我国首次发现。前者多角体呈不规则形,大小0.75—1.17u,病毒粒子多粒包埋,大小104—174nm×389nm。后者多角体亦呈不规则多边形,以不规则圆形居多,大小1.08—1.75u,病毒粒子为多粒包埋,大小75—140nm×360nm。  相似文献   

8.
试验表明:应用松毛虫质形多角体病毒感染文山松毛虫,可使松毛虫体内正常的微生物区系组成遭致破坏,从而影响松毛虫正常的代谢机能,提高了CPV的致病效果。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CPV)生产中的增殖方式、接种浓度、复制世代、采收时机、切片次数、离心机进液速度及应用中的使用方式、防治时机进行了探讨,依据多次的试验结果及生产应用中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解决这些技术问题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松毛虫CPV的增殖、提取及应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室内、林间的卵块增殖和套笼、挂笼、围栏、林间等4 种幼虫增殖上详细介绍了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的复制技术。通过对虫尸干燥粉碎法、中肠提取法、虫尸磨浆法和整虫切碎提取法等4 种感病虫的病毒提取方法, 以及影响病毒回收率因素的介绍, 系统地记述了感病松毛虫的CPV提取技术。还对病毒的林间应用技术,防治效果的检查方法和评价标准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在研究玉溪市北山林场文山松毛虫生活习性的基础上 ,于 1997年对其进行了烟剂防治 ,通过烟剂防治有效地控制了该害虫的发生。取得了连续 4年云南松有松毛虫株率控制在 1%以下的显著效果。本文介绍了玉溪市北山林场文山松毛虫各虫态的生活习性以及烟剂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2.
经Bt 2× 10 7、 4× 10 7、 6× 10 7、 8× 10 7、 1× 10 8孢子 /mL5种浓度对 4龄文山松毛虫的室内生测 ,筛选出松毛虫死亡率达 70 %的最佳浓度为 2 0× 10 7孢子 /mL ;以此浓度的Bt与DCPV复配试验 ,选择残存虫DCPV感染率 5 0 %的DCPV最低浓度为 6 0× 10 5PIB/mL。林间应用最适的Bt +DCPV复配浓度是 6 0× 10 7孢子 /mL +4 0× 10 5PIB/mL ,其防治效果为 82 0 8%。  相似文献   

13.
应用印楝素乳油进行了松毛虫、松小蠹的室内防治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 0 3%印楝素乳油 4 0 0倍“触杀 +胃毒”处理松毛虫 ,施药后 2 0天 ,防治效果达到 88 5 % ;用 0 3%印楝素乳油 10 0倍“触杀 +胃毒 +内吸”处理松小蠹 ,施药后 15天 ,防治效果达到 95 6 %。观察发现 ,施用印楝素后 ,使松毛虫 2龄幼虫产生较强的拒食作用 ,并能抑制其生理发育。  相似文献   

14.
在Dpt CPV防治后的德昌松毛虫林区内,通过林间调查及室内镜检连续观测松毛虫的带毒率及感病死亡率。结果 Dpt CPV的持续效果明显,Dpt CPV能通过带毒成虫产卵传给子代,并引起幼虫大量感病死亡,蛹重,羽化率,产卵量明显下降;与化防区相比天敌昆虫明显增加,能控制松毛虫5年以上有虫不成灾,郁闭度大的林分已长达12年;  相似文献   

15.
在云南松人工林中选择9株样株,对文山松毛虫第1代4 500粒卵加以标记,经过幼虫、蛹和成虫不同虫期的存亡状况的跟踪观测,获取不同虫期的存活率,组建自然种群生命表。由生命表得出,文山松毛虫第1代种群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外界环境条件制约,整个世代死亡率高达99.87%。通过30头第1代幼虫室外套笼饲养、食叶量测定的结果表明幼虫期单虫的总食叶量为4842cm;不同龄期幼虫的单虫食叶量不同,1-3龄较少(为601cm)、5龄最多(为1 589cm),6龄次之(为1 311cm),5~6龄为暴阶段。生命表组建和食叶量测定,为可持续控制文山松毛虫危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松毛虫在临沧地区危害较为严重 ,1992~ 2 0 0 1年发生面积为 10 0 4 19 5hm2 。自 1995年开始引进和应用CPV和NPV病毒防治松毛虫 115 13 3hm2 ,防治率达 6 9 82 %。其中在 4月份防治效果较好 ,防治率达72 85 % ;8月份较差 ,防治率为 6 7 2 7%。应用该病毒防治松毛虫 ,能有效地控制松毛虫危害 ,达到持续控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文山松毛虫生物学特性及两种生物杀虫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观察了文山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enshanensis Tsai et Liu一年发生1代的生物学特性,测定了室内外各龄幼虫的取食量。跟踪观测了文山松毛虫各虫期的存亡状况,研制出一个完整世代自然种群生命表,整个世代死亡率达99.90%。应用Bt乳剂和文山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pwCPV)防治文山松毛虫的试验表明,Bt和DpwCPV防治5龄幼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应用思茅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 Dendrolimus kikuchii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Virus(Dk CPV)防治思茅松毛虫 Dendrolimuskikuchii和文山松毛虫 D.punctatus wen-shanensis的实验证明用 Dk CPV粉剂防治 3~ 5龄幼虫效果达 97% ,且具有显著的扩散流行和持续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根据森林害虫可持续控制的理论和目标以及马尾松毛虫的发生规律和特点,提出了马尾松毛虫可持续控制的理论、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苏力精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毒力效价为32000DPIU/mg含菌数为2000-3000亿/g的苏力精原粉、微胶囊的粉,以1:40-80(轻质碳酸钙):0.16-0.32(苯甲酸钠)的配方防治马尾松毛虫,每公顷施药量为2.25kg防治后第10天虫口 率为70.9-91.1%,防治后第25天虫口减退率为83.6-98.3%;平均达94.0%,校正防治效果为68.9-96.8%,平均达88.6%。苏力精防治以毛虫个有用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