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特优航1号是由福建省农科院利用航天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利用强恢复系航1号与龙特甫A配组而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于2003年年初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2006年在福建莆田地区试种、示范,其产量、品质、抗性等各方面均优于汕优63、汕优016。  相似文献   

2.
Ⅱ优航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Ⅱ优航1号是福建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用Ⅱ-32A与恢复系航 1号配组而成的三系晚籼型杂交稻新组合, 200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被确定为全省重点示范品种,已成为各地作为替代Ⅱ优 86组合的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3.
特优航1号系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龙特浦A与航1号杂交选育而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3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委员会审定,2006年被福建省农业厅确定为超级稻的主推品种。2005年我县开始引进试验、示范,2005~2010年作再生稻、早中稻、单季晚稻种植,每亩产量600~700千克,高的超过750千克。现根据近几年来的试验、示范情况,将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Ⅱ优航1号亲本特性及其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Ⅱ优航1号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利用航天育种技术创造的新恢复系航1号与不育系Ⅱ-32 A配组而成的三系籼型中晚稻新组合,于2004年1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4003).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05023).该组合2004年夏季制种,平均产量4.4 t/hm^2;2005年在福建省沙县基地制种12.3 hm^2,平均产量4.6 t/hm^2,高产田块达5.1 t/hm^2.  相似文献   

5.
利用DPS数据统计软件,对Ⅱ优航2号的6个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相关分析、通径分析以及Eberhard and Russell模式分析.结果表明,穗数对Ⅱ优航2号产量的作用最大,结实率和穗实粒数对产量也有较大影响.高产栽培策略是在确保足够有效穗的前提下,适度促大穗,提高结实率.笔者还对该组合的丰产稳产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Ⅱ优航2号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都优于对照,是一个较为理想的迟熟杂交稻新组合.  相似文献   

6.
和两优1号在浦城县栽培,表现出生育期适中、米质优、产量高且性状稳定等特点,尤其是抽穗期耐热性强、分蘖力旺盛,稻桩再生能力强、耐机械碾压等性状优势突出。对和两优1号中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7.
Ⅱ优明86是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用Ⅱ-32A与自选新型恢复系明恢86配制而成的高产、抗病、中熟超级杂交稻,并授权安徽隆平高科种业公司独家许可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8.
两优培九在永嘉县试种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盛定建  陶开战 《种子》2002,(3):79-80
两优培九具有穗大粒多、茎秆粗壮、适应性强、后期青秆黄熟等特点。在栽培上应注意该组合对低温的敏感性和防止后期缺肥早衰现象的发生,同时围绕以提高该组合成穗率和防止颖花退化为中心;发掘其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9.
超级稻Ⅱ优航1号再生高产栽培的库源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索再生稻的超高产特性,以超级杂交水稻组合Ⅱ优航1号为供试材料,调查了再生稻超高产的库源结构特征,结果:在产量4个构成因素中,头季以每穗粒数的变异最大(12.1%),与产量的相关最密切(r=0.8133^**);再生季却以每平方米穗数的变异最大(14.6%),与产量的相关最密切(r=0.8279^**)。再生稻超高产的库特征是具有较大的库容量。再生稻的产量限制因素,头季是每穗粒数,再生季是每平方米穗数。再生稻超高产的源特征是必须积累高额的生物产量。头季要实现超高产,必须注重在中期培育面积适当较大、姿态直立的冠层叶片,以提高中后期的群体生长率;再生季则必需依靠萌发更多再生分蘖,来扩大群体叶面积,大幅度积累干物质。  相似文献   

10.
Ⅱ优3229系福建省农科院遗传工程重点实验室配组育成的中籼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引进我区试种,2006年在全区布点示范种植。该品种表现超高产、稳产、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可作为我区杂籼稻区搭配品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Ⅱ优084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用Ⅱ-32A与镇恢084组配而成的杂交中籼稻新品种.表现为高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品质优良、栽培适应范围广、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2001年4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8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被列为农业部首批推荐种植超级稻品种之一。目前已在苏、皖、湘、赣、豫、鄂、浙、闽、川、桂、滇、贵等长江流域及华南稻区十几个省区大面积推广和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2.
超级杂交稻Ⅱ优航2号产量结构及高产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Ⅱ优航2号产量构成因素的统计分析,研究各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该品种产量构成因子中,以有效穗、穗粒数对产量直接作用最大,高产栽培技术上要主攻有效穗和穗粒数,在足穗、大穗基础上,增粒增重,从而夺取高产。  相似文献   

13.
深两优5814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深圳龙岗研究所,利用自育低温敏不育系y58s与丙4114配组育成的两系超级高产杂交稻新组合,2008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被农业部确认具有稳定优质、抗性优良的广适型超级稻品种;2010年引人福建省古田县试种,在2011年继续进行扩大试验和示范推广,面积达210hm2,其中仅平湖镇新坊村就建立了中稻示范区1个和7个超级稻新品种对比试验,2012年又在玉源村、钱坂村、玉库村建立了一季中稻示范区,示范推广面积376hm2。在古田县的种植中,该品种突出地表现了产量高、米质优、抗病性强等特点,深得当地农户喜爱。  相似文献   

14.
杂交水稻特优航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恢复系航1号是1996年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用强恢复系明恢86干种子通过卫星搭载进行高空辐射,F_2代分离类型丰富。重点突出抗倒性、穗型大、结实率高、株叶形态好、米质较明恢86有所改善,F_2代选择不同点的优良单株97个。F_3代开始,按系谱法到不同生态条件下进行穿梭育种选择和稻瘟病抗性鉴定,选择抗病性强,经济性状优良的单株进行定向培育,1998年获得优良株系3个。同年冬到海南与龙特甫A进行小面积制种,命名为特优航1号,2002年1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1试种表现五丰优615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五丰A/广恢615配组育成的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2012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汕头市濠江区2012年晚造试种,平均全生育期120d。有效穗250.8万/hm,穗长22.9cm,每穗总粒数176.5粒,结实率90.0%,千粒重23.2g,实收产量8520kg/hm2。该组合株型中集,分蘖力强,穗大粒多,田间抗性好,抗倒力强,后期熟色佳。  相似文献   

16.
D优527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用D62A与蜀恢527组配育成的大穗型杂交稻新品种,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泰顺县于2000年从四川省引进试种,表现米质优、抗病性好、产量高等特点,适合泰顺县山区作单季稻种植。2002—2005年在泰顺县示范与推广面积约在1万hm^2以上,是泰顺县山区目前重点示范推广的品种。2004年9月30日,温州市科技局、农业局的领导、专家,在泰顺县筱村镇长蛘村对D优527百亩示范园进行现场实割验收,平均667m^2产量达715.7kg,获得大面积高产,达到了超级稻第一期目标产量每667m^2 700kg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运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对Ⅱ优航1号进行秧苗4叶期喷施多效唑浓度、移栽期、插植密度、施N量、施K量5项农艺措施进行研究。对Ⅱ优航1号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明确了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和各因素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穗数对产量作用最大,每穗粒数、结实率对产量的影响程度较低。建立产量与5项农艺措施的回归模型。分析了农艺措施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产量的影响主要是多效唑浓度、移栽期、密度、施N量。并经微机模拟,其高产栽培[措施是:多效唑浓度为718.7~783.1mg/kg,移栽期为7月10—12日,每公顷插25.52~26.78万丛,施纯N 166.8~176.5kg、K2O 122.4~134.1kg。  相似文献   

18.
谢超有 《种子科技》2006,24(3):59-60
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航1号是由全国著名杂交水稻育种家、福建省农科院院长谢华安研究员利用航天育种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选育而成的感温型超级杂交水稻新组合,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05007)。2002年由广西区种子公司引进广西试种、示范并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9.
郑加诚 《种子》2005,24(7):102-103
中浙优1号系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省杂交稻种业有限公司共同育成的新组合,2003年引入我市试种4.66 hm2,表现出优质、高产、高抗、株型佳、长相长势好等优点,深受广大农户欢迎.2004年全市在13个乡镇迅速扩大种植面积(533.3 hm2),2005年预计面积将进一步扩大.该组合2004年4月已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浙江全省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1特征特性 "德优1号"西瓜植株长势较强,叶直立,主蔓伸长较快,节间短,株型紧凑.主蔓第1雌花节位出现在第5~8节,雌花间隔4~5节,早熟.果实圆形,果皮绿色,有墨绿色窄条带.单瓜重5~7kg,皮薄而坚韧,耐贮性好.瓤色深粉红色,肉质脆沙,汁多味甜,无粗纤维,口感好.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12%.全生育期90d左右,果实发育期26~28d,熟性早.产量稳定,单产6.0万~7.5万kg/hm2,有丰产潜力.适宜于春季早中熟栽培和与棉花等作物间作套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