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农民以开发农业特色产品为切入点,是一条参与市场竞争,增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然而,农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做优、做强、做大农业特色  相似文献   

2.
大悟县有适宜种茶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大悟农民有种茶的传统和积极性.多年来,我县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中稳步发展茶叶生产,取得了较好成效.今年初,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把茶叶产业作为县城经济和支柱产业,努力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3.
促进“三农”发展,立足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打造和市场接轨的龙头产品。从而巩固农业根基,是广大农民群众得到实惠。  相似文献   

4.
互助合作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有合作就有一定的组织形式,世界各国合作组织的形式主要包括合作社、协会以及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由这些组织集合而成就形成了特殊的社会经济形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与发展有其重要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程度的加深、小规模经营者的弱势地位、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等诸多客观事实,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长期生存、并不断发展的深刻根源。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合作经济。实践证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是农业和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是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参与激烈市场竞争,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的一种有效手段;是政府引导农民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把当地特色产品做大做强的有效载体;是组织农民开展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三门峡市农业畜牧局从全市特殊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出发,因地制宜,遵循规律,坚持"调结构、强特色、促融合、增收入",持续推进特色农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以果、牧、菌、药等为主的特色产业取得长足进展。特别是把发展苹果产业作为推动农民增收的支柱性产业,深入开展"管好标准园、管成精品树、管出高端果、做强果品业"活动,着力打造优势区域,  相似文献   

6.
农业产业化口号已提出多年了,许多农业企业家都在摸索与探讨,他们有的苦于没有“项目”,有的苦于没有“资金”,还有的是苦于没有“人才”等等。如何做强做大农业龙头企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2002年12月14日由省特色研究会和省企业策划中心为筹建“福建天生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而主办的一场以“产业化为小康提速”为主题的专家战略咨询会。与会专家对“福清天生油脂工业有限公司”在稳固油脂加工生产的基础上,创办“福清天生林艺花卉开发有限公司”,进而筹建“福建天生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事宜出谋献策。 福清天生油脂工业有限公司于2000年下半年注册成立,主要产品有“天生”牌一级花生油、平安健康玉米油、食用调和油等。2001年,油脂生产  相似文献   

7.
<正>涟源市通过实施特色农产品加工重点县建设、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两个"百千万"工程等一系列农业项目,大力提升了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立下了汗马功劳。1.突出重点,打造特色涟源市的湘中黑牛、蔬菜在湖南省有一定的影响力,湘中黑牛产业通过整合其他农业产业专项资金,落实种公牛投放、扩大基础牛群扶助政策,湘中黑牛基础牛群扩  相似文献   

8.
特色农业:农村致富产业中共上饶地委副书记王际贤1994年地委、行署确立发展农业主导产业的思路以来,我区特色农业异军突起,出奇制胜,在市场竞争中大放光彩、已成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中的一支生力军。今年,全区特色农业预计可达30.4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  相似文献   

9.
阳谷县总人口7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7万人,是鲁西地区的农业大县。近年来,阳谷县把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作为农业产业化的重点来抓,强化措施推动了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01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完成36.18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农业增加值13.31亿元,比上年增长2.4%,农民人均纯收入2385元,增加168元,农产品实现出口创汇4905万美元。 一、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在实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强化龙头企业建设,走出了一条龙头企业带动型的发展模式,逐步形成了以凤祥集团肉鸡深加工、金佛和一品公司蔬菜、水  相似文献   

10.
安岳县是一个典型的丘陵农业大县,地大物博、人杰地灵,自然资源丰富,生态条件很好,加工产品的原料充足,特色加工农产品历史悠久。做强特色加工产品既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需要,也是"四化(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需要。本文根据安岳县志、农业局志、媒体资料和调查研究材料,将我县比较有名气和影响而消费者又喜欢的部分特色加工产品作一简介,并提出发展建议。一、安岳竹编1.发展历史据清乾隆《安岳县志》记载,安岳产的竹席已销往保宁(今阆中)、仁寿。清光绪年间(1875~1908  相似文献   

11.
<正>安阳县把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一员,合作社在促进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安阳县在做大做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方面探索出五项措施供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培育和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特色农产品的开发潜力及市场需求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与农业发达地区相比,特色农业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约了特色农业的纵深发展. 1特色农产品基地规模小,农业标准化程度低虽然已基本形成了一大批特色农产品商品基地,部分特色农产品虽然有了品牌,但从总体上看,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基本仍处于传统的经验生产状态,农业标准化意识不强,农业生产标准的制定、规范、应用推广缓慢,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难以控制,检测体系不健全,农业标准化队伍和机构薄弱,部分蔬菜、水果农药含量超标,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难以参与一体化的大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13.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浙江省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农产品和乡镇企业产品处于买方市场的情况下,产品的结构性、阶段性相对过剩已成为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浙江各地农村充分利用互联网络积极做好农产品和加工产品特别是特色产品的上网工作,网上农产品虚拟大市场初现雏形,网上销售渐成气候。互联网已成为架设在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信息金桥,全面提高了我省农业、农村、农民的市场竞争能力。可以说,互联网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和魅力激荡着浙江农村传统的…  相似文献   

14.
长岭县长岭镇下辖8个行政村,有农业人口1万多人。发展蔬菜是长岭镇多年来的优势和特色。在新的形势下,必须使棚菜产业驶入快车道。为此,他们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在经营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突破,做大做强棚菜产业,使之在原来的基础上实现新的跨越。2003年,全镇新建大棚236  相似文献   

15.
《农家致富》2007,(18):18-18
江西省上饶县东山镇一位农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辟蹊径。他买来一台小型磨面机,将黑芝麻糊的原料: 黑芝麻、糯米、黑豆、红豆事先在家炒熟,然后用三轮车扭到菜市场,现做现卖起黑芝麻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丁勇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4):20-20,114
根据定远县特色农产品发展现状及优势,提出了如何做大做强定远县特色农产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包括:按照比较优势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着力培养大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农业科技推进提高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杨珍花 《现代农业》2011,(12):91-92
通过调研和分析,我认为忻州市在发展特色种植业上,首先应抓住玉米这一最有资源优势的特色产业,把它做大做强,发展建设成为山西省最大的优质特色玉米产业基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发展建设理由1.玉米是忻州市农业主要的种植品种。按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忻州市是一个以大秋作物为主及一年一熟制为主的农  相似文献   

18.
阐述根据地域特点发展差异化产品,以特色和精品实现农业增效;统筹整合涉农组织.在产业链的利润中维护农民利益;发展热带特色农业观光园区,服务国际旅游岛建设,提升农村的公共服务水平,从而在海南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进步的全民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9.
大珂 《新农业》2003,(11):5-6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存在的内在矛盾.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努力构筑起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新机制.概括地说,就是农民增收要"加、减、乘、除"一起做.  相似文献   

20.
郑敏 《中国农资》2011,(18):5-5
近些年,新型肥料备受青睐,随着国家对新型肥料产业的重视,很多企业在寻求突破发展的过程中,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新型肥料这片沃土,规望在推出新产品的步伐上领先一步。一时间,生态肥、专用肥、功能肥等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新产品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贡献和企业自身所取得的成绩也引人瞩目。人们常说,有梦的地方就有希望,有希望的地方就是沃土,新型肥料被肥料界誉为“沃土”。然而对于正在探索中前行的新型肥料产业来说,每迈出一步,风险都如影随行。新型肥料产品新、技术新、施肥方式也新,如何找准方向。研发出符合需要的产品?如何做好推广,让农民认识新产品?如何提供服务,帮助农民将新产品效果真正落到实处?将新型肥料的“三新”做深做透是所有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在发展新型肥料时的关注热点。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并多方收集资料,从研发、推广、综合应用三方面来解答疑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