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栽培因子对转基因棉F1和F2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转基因棉在丰产栽培模式,应用农业系统原理和方法,采用四元二次旋转组合设计,以密度、施氮量、施钾量、缩节安为决策变量,转基因棉产量及构成因素为目标函数,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剖析了密度、施氮量、施钾量、缩节安四项综合农艺措施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与产量的关系。分析表明,栽培因子对F1产量的影响大小顺序是:密度>缩节安>施氮量>施钾量。对F2产量影响大小顺序是:施钾量>施氮量>密度>缩节安。并寻求了定量生产水平下F1、F2的最佳农艺措施,即F1当密度为21500株/hm2、施氮量为450kg/hm2、施钾量为450kg/hm2、缩节安量为75g/hm2,可能取得最佳产量1556 kg/hm2,F2密度为15000株/hm2、施氮量为750kg/hm2、施钾量为300kg/hm2、缩节安量为135g/hm2可获得最高的皮棉产量1219.35kg/hm2。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夏直播棉花在增密、减氮和简化施肥(见花一次性施用)等措施下增密、减氮的适宜范围,2016-2017年在湖北省3个棉花主产区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高密度和低氮肥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以及纤维品质等的影响。结果显示,种植密度从7.5万株/hm 2提高至9.0万株/hm 2时,棉株中上部果枝长度在2年中分别变短1.3和1.8cm,中部果枝第一果节长度分别变短0.5和0.6cm,单位面积成铃数增加9.0万/hm 2,生育进程、实收皮棉产量和纤维品质均无显著差异;氮肥用量在135~255kg/hm 2范围内,棉花理论产量、实收产量、纤维品质和农艺性状均无显著差异。在本试验设置的高密度和低氮肥范围内,简化施肥夏直播棉可获得比较稳定的产量和品质。具体而言,湖北省棉花主产区实施这一种植模式时,密度可增至9.0万株/hm 2,氮肥用量可降至135kg/hm 2。  相似文献   

3.
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优化与解析,对杂交油菜品种金农油1号产量与密度、氮肥、磷肥、钾肥四因素的定量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4因素中,对金农油1号产量的影响效应大小依次为氮肥>密度>磷肥>钾肥;要获得≥250 kg/hm2的产量,其最佳栽培措施组合是:密度13.2万~15.0万株/hm2,施氮量262.5~330.0 kg/hm2,施磷量102.3~119.6 kg/hm2,施钾量102.3 ~ 129.2 kg/hm2 .  相似文献   

4.
氮用量对小黑麦东农96026群体生长及饲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晶  祖伟  吉彪  魏湜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7):141-144
为小黑麦东农96026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种植获得高的产量及较优的饲用品质,研究从栽培措施的密度及氮肥施用入手,采用裂区设计,4个密度水平(基本苗750万株/hm2,600万株/hm2,450万株/hm2,300万株/hm2),3个施氮水平(纯氮75kg/hm2, 150kg/hm2, 225kg/hm2),研究了不同密度和氮肥处理对小黑麦东农96026生长发育、产量及饲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密度和增加氮素营养水平利于提高东农96026的生物产量,并具有较好的饲用品质。在种植密度为450万株/hm2、施氮水平为150kg/hm2时产量结构比较协调,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5.
为使‘毕单17号’在高海拔地区获得高产,通过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对‘毕单17号’产量及其主要栽培因子--种植密度及N、P、K肥施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根据所得数据建立数学模型,解析各因子对产量的效应,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结果表明,‘毕单17号’产量≥ 9850.00 kg/hm2的栽培因子优化组合方案为:密度65805~70620 株/hm2,施纯N量449.85~485.1 kg/hm2,施P2O5量273.75~326.25 kg/hm2,施K2O量224.64~323.85 kg/hm2,且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密度 > 氮肥(纯N) > 磷肥(P2O5) > 钾肥(K2O),且氮、钾肥有一定的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健 《中国种业》2016,(1):51-55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玉米新品种三峡玉9号高产栽培数学模型,研究了玉米产量与种植密度、氮肥、磷肥、钾肥、锌肥5因素的定量关系,解析了各因素对总产量的主效应及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三峡玉9号产量的影响大小为:施钾量(X4)>种植密度(X1)>施氮量(X2)>施磷量(X3)>施锌量(X5),并筛选了每hm2产量8426.92kg以上农艺措施最优组合方案是:密度55404~57192株,施氮肥(尿素)495.96~518.16kg、磷肥(过磷酸钙)579.90~604.05kg、钾肥(氧化钾)103.688~109.425kg和锌肥(硫酸锌)2.589~2.834kg.  相似文献   

7.
氮钾肥对南粳44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了氮、钾肥对南粳44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氮、钾肥施用量为变量因子,南粳44产量为目标函数的二元二次数学模型。就品质而言,氮、钾肥显著影响南粳44的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其中较高的施氮量显著降低稻米的食味值,而一定的钾肥施用量则相应提高稻米的食味值。模型解析表明:氮、钾肥对南粳44的产量也有显著的影响,其中氮肥对南粳44产量的影响大于钾肥;氮肥、钾肥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氮(尿素)和钾(氯化钾)施用量分别小于750kg/hm2和366kg/hm2时,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经计算机模拟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南粳44产量超过9289.5kg/hm2的施肥量为尿素:325.5~750kg/hm2,氯化钾:228~366kg/hm2。  相似文献   

8.
对7个陆地棉品种(系)的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特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棉花品种(系)中H121060(YZ-1)的纤维品质表现较好,纤维长度达33.02 mm、断裂比强度34.50 c N/tex,但干物质累积和叶面积系数较低,籽棉单产不高,仅为370.4 kg/667 m~2;419(YZ-6)的纤维长度为29.04 mm、断裂比强度27.80 c N/tex、衣分41.1%,但籽棉单产较高,为450.4 kg/667 m~2。供试棉花品系中C9(YZ-3)平均绒长30.48 mm,断裂比强度32.70 c N/tex,籽棉单产426.7 kg/667 m~2,综合性状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9.
棉花双隐性核不育系杂交制种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其制种高产栽培技术,充分挖掘该系列不育系的制种产量潜力,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研究了氮(N)、磷(P)、钾(K)及密度对棉花双隐性核不育系2095-2A杂交制产量的综合效应。试验结果表明:(1)氮肥、密度、磷肥三因素对产量存在显著的影响,氮肥>密度>磷肥>钾肥;(2)最佳高产方案为:N 293.56~332.76 kg/hm2、P2O5 141.05~172.84 kg/hm2、K2O 130.05~188.99 kg/hm2、密度为2.6426~2.9382万株/hm2;(3)K和单铃重的相关系数为0.518,制种生产中应重视钾肥的施用量以提高种子质量;(4)公顷铃数与籽棉产量的相关性达极显著,因此,应把提高公顷铃数作为提高制种产量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0.
密度和施氮对转基因抗虫棉皮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均匀设计,对转基因抗虫棉皮棉产量的密度和施氮效应进行了组合研究,通过对皮棉产量模型的分拆,筛选出皮棉产量≥1350kg/hm^2的优化农艺组合;密度9.25-10.22万株/hm^2,施氮247.6-280.3kg/hm^2,同时提出不同肥力下密度的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11.
杂交棉稀植栽培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大田2.4万株/hm2的稀植栽培条件下,采用相同的氮磷钾配比,四个不同水平的氮磷钾施用量组合处理,对杂交棉予杂35群体的生长发育特点及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施肥量增加可明显地促进群体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增长,增加单株铃数和群体总铃数,显著地提高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但是,当氮磷钾施肥量达到每公顷施N:195kg、P2O5 : 97.5kg、K2O:136.5kg后,再增加施肥量则增产不显著,肥效降低,而且霜前花率和子棉经济系数降低。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滇南地区冬播亚麻氮、磷、钾合理施用技术,采用“3414”试验方案,在云南省勐海县进行田间试验,对冬播亚麻主要经济性状、原茎产量与氮、磷、钾施用量的效应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理施用氮、磷、钾肥能有效改善纤维用亚麻的株高、工艺长度、茎粗、每蒴果种子粒数、千粒重等主要经济性状,显著提高亚麻原茎产量和种子产量;3种肥料对亚麻原茎产量和种子产量的提升效应氮肥最大,磷肥次之,钾肥最低;根据氮、磷、钾施用量与原茎产量的三元二次肥料效应典型模型分析,在勐海县试点地区冬季栽培亚麻原茎最佳产量为7605 kg/hm2,相应的氮、磷、钾肥最佳施用量分别为纯氮272.86 kg/hm2、五氧化二磷77.48 kg/hm2、氧化钾128.67 kg/hm2,平衡施肥的养分配比为1.00:0.28:0.47。  相似文献   

13.
为给西葫芦制种高产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置4个因素5个水平试验,研究了配施氮磷钾肥和合理密植对西葫芦制种产量及因素间互作的影响。结果表明:4项措施不同量综合作用对西葫芦产量影响显著,单因素措施量分别与西葫芦制种产量呈一元二次抛物线关系,氮肥、磷肥和氮肥、密度相互作用对西葫芦制种产量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即互作涉及的两个因素之一的增产效应在另一个因素不同水平间有显著的差异。综合分析表明:本试验条件下,4个因素综合作用经济效益以氮肥量223~249 kg/hm~2,磷肥量152~174 kg/hm~2,钾肥量164~168 kg/hm~2,种植密度量39391~40456株/hm~2时最佳。  相似文献   

14.
转Bt杂交棉花新品种 ‘苏棉29’ 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客观分析杂交棉花新品种‘苏棉29’的性状,为棉花育种者制定合适的育种策略提供依据。基于江苏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数据,采用Excel、G—GE等统计软件系统研究了新品种‘苏棉29’的丰产性、稳产性、产量构成因素及纤维品质、抗性等性状。结果表明:在江苏省区域试验中2年(2010、2011)平均,‘苏棉29’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为4185、1737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泗杂3号’增产10.6%和8.5%;生产试验中(2012)平均籽棉产量达到4176kg/hm^2,皮棉产量1744.5kg/hm^2;‘苏棉29’纤维品质各项指标均达国家Ⅲ级以上标准,高抗棉铃虫,兼抗棉花枯黄萎病。该品种在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研究从表型数据初步解析了该品种高产、稳产、抗病虫机理,将为进一步推广利用该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适宜的氮磷硼肥配施基础上,连续3年进行了油菜钾肥不同用量试验,对油菜产量结构、籽产量、经济效益、钾肥利用率及土壤养分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氮磷硼肥配施下增施钾肥可促进油菜生长发育,对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具有显著提高,施钾90kg/hm2时产量和效益最高,增产26%,产投比达4.73。增施钾肥对油菜肥利用率具有显著影响,钾肥表观利用率和钾肥偏生产力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而下降,钾肥生理利用率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钾肥农学利用率随钾肥用量的增加先升后降,变幅分别为30.1-66.84%、8.95-20.09 kg/kg、3.97-6.59 kg/kg、21.02-55.3kg/kg。增施钾肥可明显提土壤速效钾含量,对土壤全氮、有机质有效磷含量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综合上述结果本试验条件下油菜生产中钾肥适用量为90 kg /hm2。  相似文献   

16.
氮钾配施对玉米产量和土壤钾素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氮磷钾不同配施条件下,钾肥的效应及土壤钾素的变化,结果表明:玉米施用氮、钾肥有显著的增产作用,氮、钾对玉米的影响程度为:N>K,钾素的盈余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施用钾肥对抑制土壤钾素的下降作用明显。郑州潮土区建议施钾量(K2O)为112.5kg/hm2,驻马店砂姜黑土区建议施钾量(K2O)为150kg/hm2。  相似文献   

17.
施肥和密度对苎麻纤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苎麻新品种0501的高产优质综合配套栽培技术,以该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施肥和密度等4个因素对苎麻产量(Y1)和纤维支数(Y2)的影响,建立了优化数学模型,Y2=2071.17-41.43X1+28.32X2+88.81X3-67.48X12+52.91X32。根据回归方程模拟寻优,筛选出最佳措施与策略,当4个因子的编码值X1=l.682、X2=1.682、X3=-1.682、X4=1.682时,原麻理论产量(三季麻)可达最大值5722.6 kg/hm2;当氮肥施用量为978.3 kg/hm2,有机肥施用量为3006.9 kg/hm2,钾肥为1666.6 kg/hm2,密度为24885株/hm2时,原麻理论纤维支数可达最大值2417.84公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