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糯稻新品种新稻1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稻15号是2007年1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的第一个优质糯稻品种.主要特点是稻米外观品质好、米饭糯性强、食味口感佳、适合做粘饭、八宝饭,糯米糕、粽子、醪糟等,该品种高产稳产,适合南北疆稻区种植,可作为加工企业的品牌品种.稻谷品质经专业部门测定,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该品种的主要栽培技术为壮秧稀植、早期促蘖、中期壮苗、后期保根及适期收割.  相似文献   

2.
在印度安得拉普拉德西一个主产水稻的沿海地区,由于频繁的风和大雨,常常洗劫尚未收割的稻子。但最近据报道,这种损失可通过干燥剂促进早熟以提前收割的措施而得到减轻。用0.1%的对草快(20%有效成分)作喷雾处理,能有效地干燥稻谷,喷后24小时,便可收割。其成熟期较对照田早9天,含水量仅为14%,稻谷中的残留药剂低于法定容许量。稻谷产量、稻谷脱落率、碾米率及烹调品质皆无显著差异。对草快每公  相似文献   

3.
对宁夏稻区采集的18个水稻品种(系)共计199份样本进行了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宁夏稻谷的垩白粒率、垩白度、整精米率变异系数高,是影响水稻品质的关键因子。根据国家标准GB/T 17891—2017,优质稻1级标准的样本比例为0.00%,优质稻2级标准的样本比例为6.53%,优质稻3级标准的样本比例为26.63%,表明参试样本优质稻比例偏低。分析参试18个品种审定时品质检测值发现,优质稻谷品种占88.89%;达到优质稻谷1级、2级、3级标准的理论样本比率分别比实际测定比率高24.12个百分点、47.74个百分点、58.80个百分点。说明宁夏生产优质稻谷比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品质关键因子垩白度、整精米率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大,因此,当前提高宁夏稻谷品质的措施主要为优化栽培技术、加强田间管理、实时收割等,以降低环境条件对稻谷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泰国大米加工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泰国是世界上大米出口的第一大国。泰国市场上销售的优质大米颗粒均匀饱满、油亮润泽、气味清香、滑软可口 ,受到人们的喜爱 ,在我国的高档米中占有很大的分量。泰国大米品质优良 ,除具有良好的水稻品种外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采用了科学的加工技术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一、大米加工前的预备工作1 稻谷收割泰国大米加工厂家对大米的质量控制从稻谷收割开始。过早收割稻谷灌浆不完全 ,成熟率低 ,加工出来的米垩白面大 ,光泽性差 ,食味品质下降。延后收割成熟过度 ,同样会造成米质下降 ,且米粒易碎。为保证稻米质量 ,泰国米厂通常要求农户对稻谷…  相似文献   

5.
<正>案例何某是湖南省某县何家村农民,前几年在广东打工的时候,见联合收割机的收割效果好、效率高、市场前景广,2013年回家后也买了1台,打算在农忙时从事稻谷收割业务。由于要办理各种手续,拖的时间有点长,等办下证来早已进入稻谷收割时节。何某一时雇不到联合收割机驾驶员,为了不错过当年的稻谷收割高峰期,何某在没有参加考试和培训的情况下,就自己开着联合收割机开始了稻谷收  相似文献   

6.
收割的稻谷被雨淋湿后若不及时处理,容易霉变发芽,降低米质,影响食用.以下介绍5种湿稻谷短期保存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优质籼稻的收割稻米的垩白粒率、垩白大小和胶稠度均随着收割期的推迟而增大,直链淀粉含量则随着收割时期推迟而降低,因此收割时期直接影响优质籼稻稻谷的商品价值。优质籼稻一般粒型较细长,谷壳较薄,成熟时间也相对较短。最佳收  相似文献   

8.
通过“久保田”联合收割机收割跟机作业测定稻谷含水量,霜前9月下旬收割的稻谷含水量在18%-25%之间,多数中熟品种低于19%,10月上旬收割的稻谷含水量在17%-23%之间,多在18%左右。由此提出宁夏水稻适宜收割期的稻谷水分霜前应在25%以下,即大多数品种适宜的收割期应在9月下旬,部分早中熟品种应在9月中旬。霜后稻谷水分急剧下降,须加快抢收。通过稻谷水分折算的习惯算法和标准算法比较,强调了标准算法的科学性和执行的必要性。通过对大米加工企业收购稻谷含水量的实测结果(平均为13.2%)分析,指出稻谷含水量低,对农民和加工企业均不利,由此强调宁夏稻谷科学保水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稻鸭共生田块成熟收割的稻谷米质优良,适时收获与科学贮藏尤其重要。就适时收割的判断,针对稻谷贮存的特点而采用控制水分、清除杂质、通风降温、低温密闭、缺氧、薄膜密闭、拌漂白粉密闭及喷施丙酸法等措施,从而保持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10.
(一)稻谷 1.稻谷的保管特点 稻谷的颖壳较坚硬,对籽粒起保护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虫害及外界温、湿度的影响,因此,稻谷比一般成品粮好保管.但是稻谷易生芽,不耐高温,需要特别注意. 大多数稻谷(如籼稻)无后熟期,在收获时就已生理成熟,具有发芽能力.同时稻谷萌芽所需的吸水量低.因此,稻谷在收获时,如连遇阴雨,未能及时收割、脱粒、整晒,那么稻谷在田间、场地就会发芽.保管中的稻谷,如果结露、返潮或漏雨时,也容易生芽.稻谷脱粒、整晒不及时,连革堆垛,容易沤黄.生芽和沤黄的稻谷,品质和保管稳定性都大为降低.  相似文献   

11.
优质水稻品种秋田39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优质水稻品种秋田39于2004年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该品种在南北疆一般单产10.5~11.25 t/hm2,最高可达12.0 t /hm2以上.九项指标达到国家优质食用稻米标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为培育壮苗,适期早插,早促分蘖,中期壮苗,后期保根,适期收获.  相似文献   

12.
从龙粳21的选育看黑龙江省超级稻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粳21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应用花培技术选育的超级稻品种,熟期适中,米质优,秆强抗倒,综合抗性好,适合机械化收割,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从龙粳21的选育,总结分析了黑龙江省的超级稻育种特点,提出今后黑龙江省超级稻育种应在保持多样性的基础上,重点选育适合水稻主栽区的早熟超级稻品种,并加强抗病和抗倒伏等抗逆性的选择、注重优质性,特别是整精米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钱光斌  吕孝林 《安徽农业科学》1997,25(3):234-234,264
皖稻61号从早籼213中系选而成。1992~1994年参加安徽省早籼区试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6750~7500kg/hm2,在推广与应用中产量高、性状稳、繁茂性好,穗大粒多、结实率较高、苗期耐寒性强、抗倒状,米质一般,抗白叶枯病,中抗稻瘟病,轻感纹枯病,施肥水平中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再生稻的产量差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阐明再生稻的产量差及影响因素,为揭示其生产潜力和制定高产高效栽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两个数据库,分别以“再生稻产量、品种、施肥、种植密度、留桩高度、种植方式和收割方式”和“ratoon rice,variety,fertilizer and China”为关键词检索,共收集目标文献119篇。总结再生稻头季、再生季和两季总的产量潜力和产量差,通过分析品种、施肥、种植密度、留桩高度、种植方式和收割方式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阐明再生稻产量差的影响因素及缩小产量差的途径。【结果】当前我国再生稻头季、再生季和两季总的产量潜力分别为11.65、6.90和17.10 t·hm -2,总样本平均产量仅分别实现了产量潜力的71%、53%和68%。籼稻和杂交稻的再生稻产量分别比粳稻和常规稻增产24%—19%和18%—8%;头季的最优施肥量约为N 168 kg·hm -2,P2O5 123 kg·hm -2,K2O 124 kg·hm -2;再生季的最优施肥量约为N 145 kg·hm -2,P2O5 50 kg·hm -2,K2O 200 kg·hm -2。再生稻头季的适宜种植密度为22.4—29.1万穴/hm 2;适宜留桩高度为40—50 cm;手栽种植利于再生季产量的提高因而总产量也最大;人工收割比机械收割的再生季产量高12%,虽然机种机收会减少产量,但差异不显著。【结论】我国再生稻头季、再生季及两季总产量的增产潜力分别为3.38、3.27和5.41 t·hm -2。合适的品种、肥料管理、种植密度、留桩高度、种植和收割方式可以缩小产量差,其中品种以籼稻和杂交稻为主;优化施肥量可以使头季和再生季分别增产9%和22%,优化种植密度则分别增产8%和17%;适宜的留桩高度为40—50 cm;机种机收更符合轻简化现代农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再生稻产量形成特点与关键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发展再生稻是充分利用秋季光热资源,提高稻田产出效益的一条重要途经。根据已报道资料,结合笔者20余年的研究结果,综述了再生稻产量形成特点及关键调控技术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1)头季稻中上部节的再生穗抽穗期比下部抽穗早、着生叶片数少、出叶速度快、生育期短、穗子小、成穗率和结实率较高。头季稻抽穗后光合物质主要供给穗部籽粒灌浆结实,分配给再生芽生长利用的光合物质极少,是齐穗后大量再生芽开始死亡的机理所在;改善头季稻抽穗期间植株行间的光照条件对再生芽生长的促进作用,必须在一定光合物质供给基础上才能显现。头季稻齐穗后品种间再生力取决于头季稻的叶粒比,强再生力品种头季稻单位颖花的绿叶面积占有量较大,其光合产物满足头季稻高产之后剩余量较多,对再生稻高产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杂交组合间再生力与穗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2)水稻品种再生力可分为4级,头季稻及再生稻两季高产品种的库源特征:穗粒数160-190粒、叶粒重比0.0737-0.0827 cm2·mg-1、有效穗232.12-249.40万/hm2、结实率81.54%-85.74%、千粒重28.58-30.07 g、单穗重4.13-4.43 g。(3)促芽肥提高再生力的作用,是通过施氮延缓了头季稻生长后期绿叶衰老速度,提高母茎叶片全氮含量及其净光合速率,增加叶片当时的光合产物向头季稻穗部输入比例,减少先期贮藏于母茎鞘中光合产物向穗部输入量,相对地提高了母茎鞘干物重而增强再生力。促芽肥对再生稻的作用效果在品种间的表现不尽相同,头季稻穗粒数较多的大穗型品种要提早施用促芽肥并增加施用量,才能获得较高的再生稻产量。利用杂交中稻齐穗期剑叶叶绿素计读数(SPAD值)可预测再生稻促芽肥高效施用量;通过防治纹枯病保护头季稻基部叶片和适度烤田提高根系活力,是再生稻高产的重要保证;头季稻收获期的成熟度与再生力呈极显著正相关,以头季稻完熟期再生芽开始破鞘现青时收割头季稻为宜,留桩高度以保留倒2节并高出5-7 cm处割苗即可。(4)针对目前再生稻生产上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即再生稻开花期的低温危害、再生稻大面积产量不平衡和机械收获头季稻对再生稻生产的不利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解决途经。(5)提出再生稻理论与技术的研究重点,包括“生态与农艺措施对头季稻后期冠层性状与再生芽生长的多因素互作机制”、“头季稻收割后再生芽停滞于母茎鞘中的原因及其调控途径”、“提高再生稻氮肥利用效率的技术途径”和“适应机械插秧与机械收割的杂交水稻-再生稻配套技术”4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良食味水稻品种新稻12号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食味优良的水稻新品种新稻12号2006年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为越光辐射变异后代(早熟突变体),主要特点是稻米外观品质优,食味口感好,多项品质指标达到国家一级优质稻谷标准.产量高于主栽品种秋田小町.主要栽培要点为掌握播期播量、合理施肥、适时烤田、节水灌溉、适期收获.  相似文献   

17.
挖掘水稻产量潜力是水稻研究最重要的方向之一。再生稻是一种利用水稻头季收割后稻桩上存活的腋芽,在适宜的光照、温度、养分等条件下萌发成蘖,进而抽穗成熟的水稻,在节约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时能够保证水稻产量与双季稻基本持平,对于稳定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已报道的水稻再生力相关QTLs位点,发现水稻再生力相关的QTLs位点贡献率偏低,相关研究不深入,与生产联系不紧密;总结了水稻再生力评价标准的现状,发现前期头季稻的SPAD衰减指数、中期再生稻的再生芽出鞘率以及收获后期的日产量和热量利用率是评价水稻品种再生力的重要指标,可用于筛选强再生力的水稻品种;概括了留桩高度对再生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提出再生稻的培育应聚焦优质、高产、抗病等水稻重要性状及强再生力相关性状,利用多组学分析挖掘新基因及其优异自然变异,开发功能分子标记,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分子模块育种技术相结合开展强再生力水稻种质资源精准鉴定、新基因发掘、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研究。  相似文献   

18.
对杂交晚稻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结实率与产量间呈极显著的相关,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高产栽培策略是:在协调穗粒结构的基础上,加强中后期田间管理,增加每穗实粒数,提高结实率。  相似文献   

19.
隆两优华占高产高效再生稻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5~2016年在湖南永州对隆两优华占再生稻进行了喷施"九二○"、增施促芽肥、机收时稻田土壤水分含量、留桩高度对比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隆两优华占两季总产量最高,生育期适中,再生力强,抗逆性较强,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再生稻品种;蓄留再生稻在前季稻齐穗后约15 d和再生稻破口期喷施"九二○"可明显提高产量;在肥力上等的田块增施促芽肥尿素10~12.5 kg/667m~2,在肥力中等和差的田块增施促芽肥尿素15 kg/667m~2,可显著提高再生稻产量;头季稻机械收割蓄留的再生稻产量低于人工收割蓄留的;蓄留再生稻以头季稻始穗后约18 d排水晒田再机械收割最适宜;机械收割留桩高度以25~30 cm为宜。  相似文献   

20.
以26个籼型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设施氮量、齐穗期疏花、剪叶处理,研究了施氮水平对杂交中稻整精米率的影响与组合间库源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施氮水平下整精米率的差值(低氮-高氮)分别与低氮和高氮下各组合相应的穗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原因在于,中小穗型组合在低氮条件下的叶粒比已经较高,籽粒灌浆速率较快,导致籽粒充实度差而整精米率不高;当施氮水平提高后,叶粒比和灌浆速率进一步提高,籽粒容重进一步下降,因而整精米率下降。大穗型组合在低氮条件下,不足以维持籽粒正常灌浆,籽粒容重和整精米率下降;当提高施氮水平后,叶粒比有一定程度提高,库源矛盾有所缓解,籽粒容重也相应提高以致整精米率增加。预测出在4.5叶左右按26.64 cm×19.98 cm规格、每穴栽双株和本田施纯氮150 kg/hm2的栽培条件下,当群体平均着粒数≥194粒的杂交组合,整精米率比低氮水平有提高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