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果园土壤中结合态腐殖质组成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化学分析方法研究延边地区典型苹果梨园盛果期土壤剖面中结合态腐殖质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A1层(0-22 cm)松结态腐殖质含量表现为苹果梨园>荒地,高出荒地42.61%,至A2层(22-53 cm)2种土壤松结合态腐殖质含量下降幅度分别60.79%,36.45%;苹果梨园土壤A1层的松结态腐殖质表聚现象比荒地土壤剧烈;在A1、A2层,松结态FA含量表现为苹果梨园<荒地,HA/FA比以苹果梨园明显高于荒地.(2)苹果梨园稳结态腐殖质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下降,荒地土壤呈先升后降再升趋势;A1、A2层稳结态腐殖质含量表现为苹果梨园<荒地;苹果梨园稳结态FA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呈现升一降一升趋势;苹果梨园稳结态HA含量随土壤深度加深而减小,且A2层稳结态FA含量表现为苹果梨园明显小于荒地;A2层HA/FA比表现为荒地>苹果梨园.(3)2种土壤紧结态腐殖质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A1层表现为苹果梨园<荒地,A2层表现为苹果梨园>荒地.(4)A1层松结态腐殖质相对含量表现为苹果梨园>荒地,A2层相反;A1、A2层稳结态腐殖质含量表现为苹果梨园<荒地;紧结态腐殖质含量相当.苹果梨园松结态腐殖质含量表现为A1>A2,稳结态腐殖质含量表现为A1<A2.松/紧比在A1层表现为苹果梨园>荒地,A2层表现为苹果梨园<荒地;苹果梨园土壤A1层松结态∶稳结态∶紧结态为3.4∶2.0∶4.6,A2层为2.1∶3.2∶4.7.  相似文献   

2.
红松人工林腐殖质组成及其结合形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野外调查与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红松人工林(林龄25、45、58、68 a)和红松混交林(林龄60a)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有机质含碳量、腐殖质组成与结合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阶段红松人工纯林、红松混交林土壤有机质含碳量、腐殖质各组分含碳量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降低,并且根际土壤高于非根际土壤。就土壤腐殖质组成而言,除林龄58a红松人工林根际土壤和45a红松人工林非根际土壤外,其他林型土壤胡敏酸含碳量均高于富里酸含碳量;胡敏酸与富里酸比值(HA/FA)在1.00~2.45之间;土壤重组腐殖质、松结态腐殖质、稳结态腐殖质含碳量大小顺序为林龄58>68>25>45a;红松混交林除紧结态腐殖质外,其他腐殖质各组分含碳量均高于红松人工林。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种植年限茶园土壤有机无机复合状况及结合态腐殖质组成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重组有机碳含量以及土壤有机无机复合量随着植茶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而复合度下降,这一结果与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及移动性的差异有关。自然土壤植茶后,茶园土壤各结合态腐殖质含量明显提高,且各结合态腐殖质的绝对含量为紧结态腐殖质松结态腐殖质稳结态腐殖质,松结态腐殖质和紧结态腐殖质构成了复合态有机质的主体。随着植茶年限的延长,松结态腐殖质的相对含量增加,紧结态腐殖质的相对含量则表现为减少,土壤腐殖质松/紧比值增加。土壤有机无机复合状况及腐殖质结合形态与土壤养分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是表征土壤肥力演变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长期施用有机肥或有机无机肥配施均能显著提高潮土、旱地红壤和红壤性水稻土耕层松结态腐殖质、稳结态腐殖质和紧结态腐质含量,但以有机无机肥配施的效果最好。有机无机肥配施能提高三种土壤耕层稳结态腐殖质和潮土耕层松结态腐殖质碳占重组有机碳的比例,降低三种土壤紧结态腐殖质碳占重组有机碳的比例。单施有机肥或化肥也能提高潮土耕层三种结合态腐殖质碳占重组有机碳的比例,降低旱地红壤和红性水稻土紧结态腐殖质碳占重组有机碳的比例。施肥还可以提高三种土壤耕层松结态腐殖质/紧结态腐殖质的比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水热条件渐变的地带性土壤中G1、G2组胶散复合体有机、无机物的化学组成及其结合特点。结果表明:G2组中铁有积累现象,游离态铁、铝氧化物含量为G2>G1,但均随土壤类型变化。松结态腐殖质(H1)为G1>G2,紧结态腐殖质(H3)则为G1<G2。可提取腐殖质中,松、稳结态腐殖质之比值H1/H2和胡敏酸、富里酸之比值HA/FA,除个别土壤之外,都相关不大。G1、G2两组复合体中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络  相似文献   

6.
选取正茬、重茬1年和重茬3年后的黑土,对其团聚体及腐殖质结合形态进行测定,探明大豆重茬对黑土团聚体及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茬相比,重茬3年后土壤5mm机械稳定性团聚体数量降低33.4%;重茬3年的重组有机质和复合有机质、有机碳、pH值分别降低8.3%,9.1%,10.5%,0.19;重茬3年后土壤解氮含量增加26.0%;速效钾降低16.4%。与正茬相比,重茬3年土壤的松结态腐殖质、稳结态腐殖质含量分别增加35.3%,64.3%;重茬3年的联结态腐殖质、紧结态腐殖质分别降低16.7%,37.5%;重茬3年的松结态胡敏酸增加62.5%,联结态胡敏酸减少15.8%。正茬土壤松结态胡敏酸的E4/E6显著高于重茬3年;而重茬3年稳结态胡敏酸的E4/E6显著高于正茬。综上,大豆重茬对黑土中5mm的团聚体数量及腐殖质结合形态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7.
连续九年施用有机肥料,紫色水稻土壤及<0.002mm的有机无机复合体中无定形铁,铝和铬合态铁,铝的含量呈不同程度的增加,铬合态铁和铝间具拮抗作用(r=0.7998n=7);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加主要是由于轻组有机质含量增加,而有机无机复合度下降,土壤重组腐殖质的含量为0.25-0.01mm><0.002mm>1-0.25mm>0.01-0.002mm;有机无机复合度及重组腐殖质中松结态与紧结态的比值  相似文献   

8.
不同施肥处理对棕壤几个肥力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3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全氮和碱解氮、生物氮量以:高量有机肥区>低量有机肥区>化肥区>对照。土壤C/N基本维持在11~16之间。单施化肥处理土壤微生物碳量降低,Kos值高于其它施化肥处理,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结合态腐殖质含量明显下降,松结态/重组腐殖质的比值和松/紧比值也有所降低。有机无机配施各处理土壤微生物碳量,以及土壤松结态、稳结态、紧结态腐殖质的含量显著升高,提高松结态/重组腐殖质和松/紧的比值;不同用量的施有机肥处理土壤微生物碳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Kos值下降,其他指标均升高。  相似文献   

9.
长期施用有机肥或有机无机肥配施均能显著提高潮土、旱地红壤和红壤性水稻土耕层松结态腐殖质、稳结态腐殖质和紧结态腐殖质含量,但以有机无机肥配施的效果最好。有机无机肥配施能提高三种土壤耕层稳结态腐殖质和潮土耕层松结态腐殖质碳占重组有机碳的比例,降低三种土壤紧结态腐殖质碳占重组有机碳的比例。单施有机肥或化肥也能提高潮土耕层三种结合态腐殖质碳占重组有机碳的比例,降低旱地红壤和红壤性水稻土紧结态腐殖质碳占重组有机碳的比例。施肥还可以提高三种土壤耕层松结态腐殖质/紧结态腐殖质的比值。  相似文献   

10.
水旱轮作条件下土壤有机无机复合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在黄棕壤和灰潮土上进行水旱轮作条件下土壤有机无机复合状况变化的研究表明:1.水改旱有利于促进土壤有机质与土壤矿质部分的复合,增加土壤有机无机复合量,旱改水则使游离态有机质增多。2.水改旱后,土壤所复合的腐殖质中紧结态的相对较多,同时松结态和紧结态腐殖质的易氧化部分增多,能促使结合态腐殖质的氧化更新;旱改水后,松结态腐殖质相对增多,以及松结态和紧结态腐殖质的难氧化部分增多。3.水改旱后可导致土壤腐殖质组分上的差异,即HA-B/FA-B的比值升高;HA-A/FA-A的比值下降。4.水改旱后土壤碳、氮含量除细粘粒复合体中有增加外,其他粒径复合体中的都减少了,而磷、硫含量在粗粘粒和细粘粒复合体中均有明显增加,说明水改旱有利于缩短土壤有机质以及氮、磷、硫养分的循环周期,促进其易矿化性。  相似文献   

11.
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对低产黄泥田的改良作用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低产黄泥田是一种发育程度低的水稻土,土壤贫瘠,作物产量低。本文研究探讨了小麦、 水稻、 油菜秸秆还田及配施秸秆腐熟剂后秸秆还田对低产黄泥田的土壤改良效果。【方法】在荆门市双季稻区设置了单施化肥(对照),化肥配施小麦、 水稻、 油菜秸秆,化肥配施小麦、 水稻、 油菜秸秆同时添加秸秆腐熟剂等七个处理的田间试验。取样分析了这些处理对双季稻产量、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团聚体组成、 土壤腐殖质组成及结合形态的影响。【结果】1)在早、 晚稻上秸秆还田配施秸秆腐熟剂增加了稻谷的产量,比单施化肥最多增产1423.2 kg/hm2,增幅为23.5%; 添加秸秆腐熟剂也能够增加稻谷的产量,比单独秸秆还田最多增产653.8 kg/hm2,增幅为9.6%。与对照比较,油菜秸秆+腐熟剂处理晚稻显著增产。2)土壤有机质、 全氮、 碱解氮、 有效磷、 速效钾含量、 阳离子交换量秸杆+腐熟剂处理高于对应的秸秆还田处理,而土壤容重则下降。3)与对照比较,秸秆处理5 mm土壤风干团聚体含量增加3.78%~8.62%,0.25 mm土壤风干团聚体含量也都增加,0.25 mm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下降。秸秆还田有利于>0.25 mm水稳定性大团聚体总量的增加,减少了土壤团聚体破坏率。4)与对照比较,秸秆处理的土壤水溶性物质、 土壤胡敏酸、 富里酸、 可提取腐殖物质总量、 胡敏素含量增加。添加腐熟剂后,胡敏酸与富里酸比值低于相对应的秸秆还田处理; 土壤松结合态腐殖质、 稳结合态腐殖质、 紧结合态腐殖质含量及结合态腐殖质总含量都有所增加。结合态腐殖质中松结合态腐殖质含量最高,所有的处理都在60%以上。【结论】秸秆还田配施秸秆腐熟剂不仅能够增加早稻和晚稻的稻谷产量,还提高了土壤有机质、 全氮、 碱解氮、 有效磷、 速效钾含量及阳离子交换量,降低了土壤容重。秸秆还田主要提高了>0.25 mm风干团聚体、 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减少了土壤团聚体破坏率。秸秆还田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松结合态腐殖质含量和结合态腐殖质总含量。秸秆还田配施秸秆腐熟剂可以提高作物产量、 提高土壤肥力、 改善土壤结构、 增加土壤腐殖质含量与活性,能够改良低产黄泥田。化肥+油菜秸秆+秸杆腐熟剂处理是一种良好的低产黄泥田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12.
稻草不同途径还田对土壤结构及有机质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年的田间定位试验,系统的研究了稻草不同途径还田对稻田土壤容重、孔隙度、团聚体、有机碳总量、腐殖质组成及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肥(CK)及纯施化肥(NPK)对照相比,稻草直接深埋还田(NPK+S)及利用后的菌渣、牛粪、沼渣深埋还田(NPK+FD、NPK+CD、NPK+BD)均能一定程度的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增加>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的数量和提高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有利于形成和保持良好的土壤结构;同时能提高土壤腐殖质中胡敏酸含量和HA/FA比值,增加松结态腐殖质含量和提高松/紧腐殖质比值,能一定程度的改善土壤腐殖质的组成、性质及结合形态,提高腐殖质品质,不过这4个处理间的差异不明显。稻草焚烧还田(NPK+S′)在以上方面效果均不显著,且带来严重的大气污染,并不可取。  相似文献   

13.
稻作制度对红壤性水稻土有机质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长期定位试验,比较3种稻作制度对红壤性水稻土有机质总量、有机无机复合状况、腐殖质结合形态、腐殖质组成、胡敏酸光学性质和总酸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冬泡制度比水旱轮作有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总量、重组有机质含量、胡敏酸含量和胡敏酸/富啡酸,而水旱轮作比冬泡制度有利于提高土壤松结合态腐殖质、松结合态腐殖质/紧结合态腐殖质、胡敏酸E4值和总酸度。由此说明,冬泡制度有利于土壤有机质总量和胡敏酸的累积,但不利于胡敏酸分子的增长,腐殖质品质较差。而水旱轮作条件下土壤有机质活性增加,胡敏酸分子结构趋于复杂,其氧化度和芳香度增加。因此,通过周期性的水旱轮作换茬,可使土壤有机质的腐殖化和矿质化过程比例协调,从而提高土壤有机质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不同种类有机物料及同种有机物料的不同形态对原生盐碱地土壤腐殖质结合形态及组成的影响。以吉林省西部地区原生盐碱地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3年的大田试验,通过大田取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研究。试验设颗粒秸秆(KL)、正常玉米秸秆(JG)、羊粪(YF)、牧草(MC)和对照(CK)5个处理,采用Anderson结合态腐殖质分组法提取土壤腐殖质,研究了不同有机物料对原生盐碱地土壤腐殖质结合形态及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加不同有机物料较CK处理均提高了原生盐碱地土壤腐殖质含量,促进土壤中各种结合形态腐殖质含量的增加,其中KL、MC、YF 3个处理间松结合态腐殖质含量差异不显著,但相比CK处理均差异显著。对联结合态腐殖质含量影响较大,各处理间均差异显著。KL处理与其他处理稳结合态腐殖质含量差异显著,其中JG、MC、YF 3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相比CK处理均差异显著。紧结合态腐殖质含量各处理同CK相比差异显著,KL处理同JG处理差异显著,其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2)不同有机物料均能提高松/紧比值和松/稳比值,有利于腐殖质的更新及土壤肥力的提高。(3)对胡富比(H/F)的影响则表现为各处理同CK处理相比差异显著,胡富比(H/F)的增加表征着富里酸的缩合转化,进一步形成结构复杂,芳香化程度高胡敏酸,增加了土壤胡敏酸含量,促进土壤腐殖质的聚合程度以及腐殖化度的提高。综合得出,有机物料能够增加原生盐碱地土壤腐殖质含量,提高各结合形态腐殖质含量。同种有机物料不同形态作用差异显著,中颗粒秸秆(正常玉米秸秆经过粉碎高温高压处理,长2cm、直径0.5cm的圆柱形颗粒)效果远好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5.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不同有机物料后黑土腐殖质结合形态含量及特征变化。结果表明,草本处理松结态腐殖质总量始终高于CK,并且在施用有机物料1a后差异显著,而动物粪便在施用5a后显著高于CK。各处理松结态腐殖质胡敏酸/富里酸(H/F)只在施用1a后表现出明显差异,光密度也只在施用1a后有明显差异,而各处理联结态腐殖质含量表现为施用1a后显著低于CK,随时间延长显著高于CK,施用5a后则无明显差异;光密度在施用5a后才表现出明显差异,草本残体、动物残体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木本残体、动物粪便、CK之间则无明显差异。各处理对于稳结态腐殖质含量的影响无明显差异,但对其组成影响并不相同。与CK相比,施用有机物料1a后,紧结态腐殖质含量显著提高,但有机物料之间差异不显著。各处理松/紧表现为,施用1a后,草本残体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木本处理、动物粪便处理显著低于CK,随时间的延长各处理则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不同肥料配合施用土壤有机碳盈亏分布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马成泽  周勤  何方 《土壤学报》1994,31(1):34-41
几种施肥处理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连续四年不施肥,土壤有机碳亏缺主要来自松结态有机无机复合体及缩合程度较低的腐殖质。因此,四年间土壤供肥能力明显降低。仅施化肥保持高产,土壤有机磷亏缺不多,亏损主要来自稳结态和紧结态腐殖质,由于残体“自然归还”的补偿,松结态碳尚有盈余,因此,对土壤复合体和供肥性能的不良影响较轻。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土壤有机碳均呈盈余平衡。土粪与化肥配合,盈余碳几乎在松结态与稳结态及  相似文献   

17.
采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风沙土不同有机组分对氨氮的吸附特征影响。结果表明,去除腐殖质后的风沙土对氨氮的吸附能力大大降低,其碳标化饱和吸附量Гmoc和吸附分配系数Koc分别只能达到原样的68.58%和28.24%,说明腐殖质是影响氨氮在风沙土上吸附特征的主要因素;轻组有机质是一类橡胶态胶体,氨氮在橡胶态胶体上的吸附以分配作用为主,其碳标化吸附分配系数为81.58;重组有机质对氨氮的吸附起主导作用,其碳标化饱和吸附量为3350.55mg.kg-1;重组有机质是一类玻璃态胶体,氨氮在玻璃态胶体上的吸附除分配作用外,还存在孔隙填充方式的吸附;重组有机组分中的紧结态腐殖质(胡敏素)对氨氮的吸附起关键作用,其碳标化饱和吸附量可达6626.30mg.kg-1,影响机制主要为稳、紧结态腐殖质是形成土壤疏松多孔团聚体结构的重要胶结物质。在其所形成的有机-无机复合体中存在着孔隙填充方式的氨氮吸附。考查土壤对氨氮的吸附能力不但要考虑有机质的含量,更要考虑有机质的存在形态,它也是影响土壤对氨氮吸附特征的重要因素。以重组为基准,轻组有机质、稳结态腐殖质和紧结态腐殖质携载吸附态氨氮可分别按重组的0.59、1.05倍和2.50倍估算。  相似文献   

18.
在荆门市双季稻区研究了不同的土壤改良措施对土壤腐殖质组成及结合形态、土壤理化性质、双季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改良措施均提高了土壤水溶性物质、胡敏酸、胡敏素含量、可提取腐殖物质总量,其中泥炭土、菇渣及生物有机肥处理增幅较大;不同土壤改良措施增加了土壤松结合态腐殖质、稳结合态腐殖质、紧结合态腐殖质含量及结合态腐殖质总含量,其中生物有机肥处理达到显著水平。各土壤改良措施均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早、晚稻产量,平均比单施化肥处理的早稻增产6.6%、晚稻增产9.5%;同时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与阳离子交换量,降低了土壤容重。各改良措施中,生物有机肥处理的增产幅度较大,早、晚稻分别增产10.13%和17.50%,且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效果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