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郑卫军 《农家顾问》2010,(12):41-41
鸡病毒性关节炎又称病毒性腱鞘炎,是一种由呼肠孤病毒引起的肉用型或肉蛋间用型禽类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关节滑膜、腱鞘和心肌损伤,胫和跗关节上方腱索肿大。  相似文献   

2.
鸡病毒性关节炎(Avian viral arthritis,AVA)是由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Avian viral arthritis virus,AVAV)引起的鸡的一种传染病,以侵害胫跖关节、趾关节及其肌腱为特征。本病分布广泛,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在急性发病鸡群中,特别是种鸡群,常因  相似文献   

3.
对疑似病毒性关节炎病鸡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和血清琼脂凝胶扩散试验进行诊断,发现病鸡临床症状表现为食欲减退、跛行、贫血、消瘦,胫关节、趾关节及连接的肌腱肿胀,单侧性或两侧性腓肠肌肌腱断裂。足关节扭转弯曲,严重者瘫痪。临床观察结果显示相关养殖场的鸡病毒性关节炎的发病率分别为10%、18%、32%、9%、22%。琼脂凝胶扩散试验采集了疑似鸡病毒性关节炎的病鸡血清50份.通过琼脂凝胶扩散试验检测血清抗体。试验结果表明,烟台市牟平区张红养鸡场、菏泽市杨秀红养鸡场、临沂市徐晓杨养鸡场、潍坊市王兴波养鸡场、济南市杨文广养鸡场的鸡病毒性关节炎阳性感染率分别为10%、20%、30%、10%、20%。  相似文献   

4.
<正>鸡病毒性关节炎又名腱滑膜炎,是由呼肠孤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本病以水平和垂直方式传播,主要特征是胫跗关节滑膜炎、腱鞘炎、腱鞘肿胀、腓肠肌破裂和心肌炎。1发病情况2017年6月初,文登区某镇张某饲养的2 000只40日龄三黄鸡出现精神不振、采食困难、跗关节处弯曲、双腿陷入网眼中无法拔出等症状。如发现及时,将其从网眼中小心抱出,单独喂药可勉强站立,但愈后不良,一般2~3天后死亡。找当地兽医  相似文献   

5.
黄胫丝羽鸡新品系生长曲线的拟合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ogistic曲线方程对黄胫丝羽鸡新品系0-12周龄体重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Logistic曲线方程可以很好地拟合黄胫丝羽鸡的生长曲线(公鸡:R2=0.998 28,母鸡:R2=0.995 57).10.14周是黄胫丝羽鸡新品系公鸡的生长转折点,10.16周是黄胫丝羽鸡新品系母鸡的生长转折点.  相似文献   

6.
黄羽麒麟鸡(卷羽鸡)体重与体尺性状指标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2周龄黄羽麒麟鸡的7个体型性状进行统计分析,将众多的性状综合成几个主成分,旨在了解体尺性状和体质量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为黄羽麒麟鸡体型性状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黄羽麒麟公鸡的体重、体斜长、龙骨长、胸深和胫围均极显著高于母鸡,黄羽麒麟鸡的胫长和胫围这两个性状变异系数较大,选育潜力大;体重与体斜长、龙骨长、胸深、胫长和胫围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他体尺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黄羽麒麟鸡的7个体型性状可简化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占信息总量的91.37%,提取的3个主成分所占信息的侧重各不相同,对黄羽麒麟鸡体型特征的选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鸡病毒性关节炎是由禽呼肠孤病毒引起的以跗、趾关节肿大、腱鞘发炎、腓肠肌断裂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研究根据哈尔滨及周边地区部分商品蛋雏鸡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等状况,采用鉴别诊断、实验室诊断等方法来诊断鸡病毒性关节炎,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控制病情发展,减少了养殖户的经济损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杨红  张勇  何琦  李俊  张雄  彭松 《广东农业科学》2016,43(6):156-162
以贵州特有鸡种高脚鸡、矮脚鸡和百宜黑鸡为试验对象,利用PCR-SSCP和DNA测序等方法检测了NKX2-5基因T563C、C675T位点在3个试验鸡群中不同基因型与胫长的关联性。T563C与胫长关联分析表明,高脚鸡群体中TT基因型个体胫长显著高于CC型,百宜黑鸡群体中TT基因型显著高于CT型,矮脚鸡群体中不同基因型个体间胫长差异不显著;C675T突变位点在3个鸡种中只有CC和CT两种基因型,且各鸡种不同基因型个体间胫长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四川山地乌骨鸡的肤色遗传变化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选用胫色、肤色均为深乌的四川山地乌骨鸡和黄肤、黄胫的岭南黄鸡作为参试品种,通过品种的纯繁和正反杂交,进行四川山地乌骨鸡肤色、胫色遗传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岭南黄鸡的肤色、胫色基因为纯合基因,四川山地乌骨鸡虽经四代纯繁选育,肤色、胫色基因仍未完全纯合,尚需进一步加强选育。在含有四川山地乌骨鸡血缘的组合(WW、WH和HW),初生雏鸡肤色、胫色尚未完全稳定,有随日龄发生转变的现象,说明控制肤色、胫色黑色素沉积的基因具有表达的时效性;用四川山地乌骨鸡(♂)与岭南黄鸡(♀)杂交,F1代10周龄时深乌个体几乎全为母鸡,而1日龄雏鸡依肤色或胫色尚不能进行雌雄鉴别;本实验结果也提示雏鸡体内的真皮黑色素含量似乎与雏鸡的死亡率有关。  相似文献   

10.
正禽呼肠孤病毒感染、鸡传染性贫血、鸡包涵体肝炎3种鸡传染病的共症是都表现为免疫力低下。禽呼肠孤病毒的感染可引起鸡病毒性关节炎或腿鞘炎、肠道疾病、呼吸道疾病、免疫抑制和吸收不良综合征、矮小综合征等多种疾病,其中以病毒性关节炎或腱鞘炎最为常见;鸡传染性贫血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其特征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症,全身淋巴组织萎缩;鸡包涵体肝炎  相似文献   

11.
金陵黄鸡     
金陵黄鸡属肉用型配套系,2009年通过了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新品种(配套系)审定. 品种特性:金陵黄鸡第一父本为性连锁矮小型,父母代母鸡为矮小型,具有耗料省、饲养成本较低的特点. 体型外貌:公鸡颈羽金黄色,尾羽黑色有金属光泽,主翼羽、背羽、鞍羽、腹羽均为红黄色或深黄色;冠、肉垂、耳叶鲜红色;喙、胫、皮肤皆呈黄色;冠大,胫细长.母鸡颈羽、主翼羽、背羽、鞍羽、腹羽均为黄色或深黄色,尾羽尾部黑色;冠、肉垂、耳叶鲜红色,喙、胫、皮肤黄色,胫细长.  相似文献   

12.
采用Logistic曲线方程对黄胫丝羽鸡新品系0~12周龄体重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Logistic曲线方程可以很好地拟合黄胫丝羽鸡的生长曲线(公鸡:R2=O.99828,母鸡:R2=0.99557)。10.14周是黄胫丝羽鸡新品系公鸡的生长转折点,10.16周是黄胫丝羽鸡新品系母鸡的生长转折点。  相似文献   

13.
畜禽良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油鸡产地(或分布):主产于北京市郊区。保种方式:保种场保护(中国农科院畜牧所、北京农科院畜牧所)。数量:存栏6000只。主要特性:属蛋肉兼用型鸡种。其中羽毛呈赤褐色(俗称紫红毛)的鸡体型偏小;羽毛呈黄色(俗称素黄色)的鸡体型偏大。初生雏全身披着淡黄或土黄色绒羽,冠羽、胫羽、髯羽也很明显,体浑圆。成年鸡的羽毛厚密而蓬松,有冠羽和胫羽,有些个体兼有趾羽。多数个体的颌下或颊部生有髯须,冠型为单冠,冠叶小而薄,在冠叶的前段常形成一个小的“S”状褶曲,冠齿不甚整齐。虹彩多呈棕褐色,喙和胫呈黄色,少数个体分生五趾。成年鸡体重:公20…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生长激素(GH)基因与鸡胫长之间的相关性及其表达规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胫长差异较大的高脚鸡、矮脚鸡和百宜黑鸡3个品种的心脏、肝脏、胸肌、腿肌中G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相同品种不同组织GH基因表达量均以腿肌最高;不同品种相同组织中,高脚鸡各组织的GH基因表达量均为最高.结果表明,GH基因在不同品种及不同组织间存在差异表达,且其表达量与鸡的胫长间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冯鹏 《农家参谋》2011,(2):22-22
鸡病毒性关节炎是一种由呼肠孤病毒引起的肉用型或肉蛋兼用型禽类传染病。其特征为关节囊及腱鞘发生急性或慢性炎症。本病在多数情况下呈亚临床感染,死亡率低于5%。  相似文献   

16.
正鸡病毒性关节炎是由于感染呼肠孤病毒而发生的一种传染病,该病感染率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低,导致病鸡淘汰率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尤其是当今随着养鸡业的快速发展,该病带来的经济损失也在不断增加,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养鸡业的一种鸡病。本文作者归纳了鸡病毒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根据工作实践经验总结出了防治方法,供参考:随着规模养殖业的发展,鸡病毒性关节炎已经成为养鸡业无法忽视的一种传染病,现主要对该病的病原、流行特点  相似文献   

17.
边鸡体质量与体尺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研究边鸡体质量与体尺之间的内在相关性,在330日龄选取同一饲养条件下的100只第7世代的边鸡(公母各1/2)进行体质量与体尺的性状指标测定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母鸡体质量与体斜长、胫长、胫围、头围、胸深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体斜长与体质量相关系数最大,达0.638,与胸宽、龙骨长相关性不显著;公鸡体质量与体斜长、胸宽、龙骨长、胫长、胫围、头围、胸深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公鸡胫长与体质量相关系数最大,达0.755;其他各体尺指标间也有不同程度的正负相关性。表明在边鸡选育过程中,母鸡优先考虑体斜长、胫围,公鸡优先考虑胫长、体斜长。  相似文献   

18.
作者根据广东省江门市某鸡场以破行鸡为主的鸡病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等,作出鸡病毒性关节炎的假定性诊断。 从病鸡的关节滑液中分离到一种病毒,该病毒能在鸡胚卵黄囊内、尿囊腔内和绒毛尿囊膜上生长并致死鸡胚,使鸡胚皮肤呈暗红色。病毒也能在鸡胚肾细胞、鸡胚成纤维细胞上生长并引起细胞病变。病毒对鸡红细胞无凝集作用,用含病毒的鸡胚尿囊液接种敏感鸡后,可复制出与临床所见相类似的疾病。 在电镜下观察,病毒直径为63~74nm,在感染的鸡胚绒毛尿囊膜上可见到胞浆内的包涵体,经测定,病毒含有双股RNA,对氯仿、乙醚、60~0C1小时有抵抗力,对胰酶敏感。 实验结果表明:被分离到的病毒为传染性关节炎病毒,因此江门市某鸡场所发生的以跛行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可以确诊为鸡病毒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19.
<正>鸡传染性呼吸道综合症又称多病因呼吸道疾病或复合病因呼吸道疾病,主要是病毒性如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白喉型鸡痘、禽流感〈温和型和高致病性〉、  相似文献   

20.
测定了用Anak-40公鸡与麻黄母鸡杂交的JFI代和用麻黄鸡回交的JF2代的羽色、胫色和早期生长速度.结果表明,JF1代为黄胫,38.0 2% 的母鸡表现为麻黄羽;JF2代中青胫比例占50%左右,且母鸡中麻黄羽比例也达到70.17% .用Anak-40杂交可显著提高麻黄鸡的早期生长速度,8周龄体重增加了24.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