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伪狂犬病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甲疱疹病毒亚科,而甲疱疹病毒亚科的主要特征是宿主范围广、有高度的细胞致病性、复制周期短、常在神经节内形成潜伏感染。伪狂犬病病毒的这些特征表现都很显著,所以猪一旦感染该病,伪狂犬病病毒就会定植于三叉神经节,造成猪只终身带毒,不定时排毒。笔者主要阐述某猪场乳猪伪狂犬病的整个诊断过程,并对近年猪伪狂犬病流行发生控制情况进行了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2.
猪伪狂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猪感染最为普遍。在猪场,伪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已感染猪排毒而传给健康猪,猪是伪狂犬病病毒的贮存宿主和传染源,发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生在寒冷的季节,其他季节也有发生。  相似文献   

3.
伪狂犬病病毒潜伏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近折来在伪犬病病毒潜伏感染方面研究的主要进展,其中包括三个部分,即伪狂犬病病毒感染的分子机理,伪狂犬病病毒潜优感染的诊及伪狂犬病病毒基因工程缺失疫苗的潜伏感染。  相似文献   

4.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 ,是以仔猪的发病死亡和怀孕母猪繁殖障碍为特征的猪病 ,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疫病之一。该病在世界上分布广泛 ,并有不断蔓延扩大的趋势。任何年龄的猪在耐过伪狂犬病病毒急性感染后均能形成潜伏感染 ,并可在体内终生潜伏 ,且不表现临床症状 ,在一定条件下 ,潜伏状态的病毒能被激活 ,引起复发性感染并向外散毒。这种伪狂犬病病毒潜伏 -激活循环机制决定了伪狂犬病病毒在猪群中的永远存在。猪一旦感染必须视为伪狂犬病病毒散播的潜在来源。因而对潜伏感染猪的剔除对于根除伪狂犬病病毒感染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对潜伏感染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鉴别血清学诊断、潜伏病毒的激活与检测、组织块培养技术、核酸探针技术以及PCR技术。本文主要综述了这几种方法的研究情况 ,并比较了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5.
猪伪狂犬病(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以发热、脑脊髓炎为主症的的传染病,PRV具有易感动物多、潜伏感染持续排毒、传播途径多等特征。文章从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技术等方面进行综述,重点介绍了病毒分离、病毒中和试验、琼脂扩散试验、酶联免疫吸附法、实时荧光定量PCR、环介导恒等温扩增法、微滴数字PCR、病毒DNA芯片等PR国内外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新疫苗评估、野毒感染调查、疫病监测净化及繁育精液质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以发热、奇痒(猪除外)、繁殖障碍、脑脊髓炎为主要症状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猪是伪狂犬病病毒的天然宿主,该病对猪危害性大,具有高度隐性感染的特点,可引起持续性感染,特别是耐过的母猪常呈潜伏感...  相似文献   

7.
猪伪狂犬病是由疱疹病毒科猪疱疹病毒属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多种畜禽及野生动物发生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猪是伪狂犬病病毒的天然宿主,且隐性感染猪和康复猪有长期带毒和在应激条件下又可排毒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伪狂犬病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伪狂犬病是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的一种重要传染病,猪为病毒的贮存宿主。该病一毒一旦感染动物则终生带毒呈潜伏感染状态,遇到外界应激则重新激活而向外界排毒,引起易感动物发病。为了加强进口检疫和优良种畜的推广,防止该病的传入,各国科技工作者根据常规的抗原抗体检测方法不能检测该病毒的潜伏感染情况,研制出各种检测伪狂犬病病毒核酸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本文就核酸探针杂交技术,常规PCR、鉴别PCR、鉴别与定量PCR等  相似文献   

9.
猪伪狂犬治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伪狂犬病是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都可感染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家畜中以猪发生较多.其病原体是伪狂犬病病毒.伪狂犬病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猪体内,并随鼻液、唾液、尿、乳汁及阴道分泌物向外排毒,因此,病猪是各种动物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10.
孙斌 《兽医导刊》2016,(2):146-146
猪伪狂犬病是由疱疹病毒科猪疱疹病毒I型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为二类动物疫病,感染病毒的猪可终身带毒,并且向外排毒,病毒可导致机体免疫抑制、免疫耐受,因此,临床上多见到猪伪狂犬病与猪瘟、猪圆环病毒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等混合感染,导致严重的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爆发,造成饲料报酬低,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猪场伪狂犬病进行防控和净化对提高养殖场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猪伪狂犬gE抗体ELISA检测在净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所引起的多种动物急性、热性传染病。临床上多以发热和神经症状为特征,主要引起种猪不育,妊娠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和木乃伊胎,新生仔猪和断奶仔猪死亡,育肥猪生长缓慢等,在临床上难以区分于慢性猪瘟和猪蓝耳病等等,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该病病毒为疱疹病毒科病毒,具有高度的潜伏性感染,这种潜伏感染随时都有可能被体内外和环境变化的应激因素刺激而引起疫病爆发,  相似文献   

12.
猪伪狂犬病是一种由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的感染病。2010年之前,猪伪狂犬病主要是地方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冬季和春季,损害较小。但随着猪伪狂犬病毒的不断变化,猪伪狂犬病已成为中国主要的传染病,成为猪最易感染的病毒之一。  相似文献   

13.
新型伪狂犬病疫苗及其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伪狂犬病病毒(PRV)为α疱疹病毒,能引起多种动物的伪狂犬病。该传染病遍布世界主要养猪国家。我国1947年首次发现本病,现已蔓延到十几个省市,给畜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免疫接种是防制伪狂犬病的主要策略。尽管疫苗不能完全阻止PRV强毒感染和排毒,但它...  相似文献   

14.
猪伪狂犬病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控制伪狂犬病,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如引种时的检疫、加强环境的消毒及灭鼠等。虽然接种疫苗并不能阻止猪感染伪狂犬病病毒,但免疫接种使得建立潜伏感染需要更多的病毒量和降低野毒的排出量。因而,免疫后能减少病毒的传播,阻止临床症状的发生,减轻感染后的症状严重性,减少经济损失等。在现阶段,伪狂犬病呈现高感染率和高发病率,疫苗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甚至消灭伪狂犬病的根本措施。目前用于预防该病的疫苗有以下几种。1灭活疫苗将分离的伪狂犬病病毒用BHK-21细胞或IBRS-2等传代细胞培养,当病毒的增殖滴度…  相似文献   

15.
猪伪狂犬病油乳灭活疫苗最小免疫剂量测定及区域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是由疱疹病毒科的伪狂犬病毒引起,主要引起种猪不育,公猪睾丸发炎、肿胀、萎缩,丧失种用能力;母猪返情,配不上种;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及弱胎;仔猪生后大量死亡,断奶仔猪发病死亡,育肥猪生长滞缓、增重减慢,造成较惨重的经济损失[1,2,3]。猪是本病的贮存者和传播者。伪狂犬病毒感染后能形成潜伏感染,,使病毒长期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在应激条件下被激活而导致本病的暴发[4]。免疫接种可以阻止临床症状的发生,降低经济损失,同时免疫后使猪减少向外排毒的数量,使环境野毒的数…  相似文献   

16.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都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重要病因之一。在我国PPV十分严重,几乎很难找到阴性猪场,猪感染后呈长期潜伏感染状态,临床表现为母猪屡配不孕,流产、产死胎和木乃伊胎等。猪伪狂犬病是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病性传染病,猪是该病毒的贮藏宿主和传染源,  相似文献   

17.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又叫猪疱疹病毒Ⅰ型)所引起的猪的一种发病急、传播迅速的烈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生在寒冷的季节,但其它季节也有发生,这是因为低温有利于病毒的存活。病毒主要通过已感染猪排毒而传给健康猪,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对生产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我国猪伪狂犬病的控制重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最古老的传染病之一,最早发生在1813年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个牛场,引起病牛极度瘙痒,因此也被称为“疯痒病”。其病原为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 PRV),属于疱疹病毒科甲疱疹病毒亚科,能感染除短尾猿以外的大多数哺乳动物,对猫、犬、羊等有致死性。猪是该病毒的自然宿主,病毒能够导致猪出现致死性感染、亚临床感染和潜伏感染,临床症状主要和猪的年龄、感染毒株的毒力、感染量以及免疫状态等有关。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猪群伪狂犬病的控制工作取得很大进展,部分地区的种猪场可以做到PR阴性,但是在2011年以后,我国猪群伪狂犬病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感染猪的临床特征为体温升高,呼吸系统症状;仔猪神经症状;妊娠母猪感染后可引起流产、死胎;无奇痒。本病具有长期带毒、散毒的特点而且这种潜伏感染随时都有可能被其他应激因素激发而引起疾病暴发。  相似文献   

20.
伪狂犬病病毒gE/gB PCR鉴别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检测伪狂犬病病毒(PRV)潜伏感染及确定病毒潜伏的主要部位,建立了能鉴别PRV野毒株和gE基因缺失疫苗株gE/gB的PCR诊断方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PCR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稳定性好,能用于病毒潜伏感染的检测;同时还确定PRV潜伏感染的主要部位是三叉神经节、扁桃体、嗅球、脑干、脑桥和咽黏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