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幼龄茶园间套种旱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建茶园3~4年茶苗才能成园和进行采叶制茶,因此在5年内未投产的茶园统称幼龄茶园。梁河县现有茶园面积0.35万hm2,其中幼龄茶园0.16万hm2。梁河县茶区大多分布在山区和半山区,人多地少,  相似文献   

2.
龚杰 《北京农业》2011,(4):10-12
茶叶是云南省广南县的传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现有茶园近2.337万hm2,但因受传统种植技术的影响,现有约低产茶园0.677万/hm2,进行低产茶园改造已成为该县茶叶产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从广南县的实际出发,论述了低产茶园形成的原因度改造技术措施,为广南县低产茶园改造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龚杰 《北京农业》2011,(6):196-198
茶叶是云南省广南县的传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现有茶园近2.33万hm2,但因受传统种植技术的影响,现有约低产茶园0.67万hm2,进行低产茶园改造已成为该县茶叶产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从广南县的实际出发,论述了低产茶园形成的原因及改造技术措施,为广南县低产茶园改造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黄雪  余安强 《农技服务》2011,28(6):892+899-892,899
为找出适合幼龄茶园套种花生的最佳密度,达到茶园既能管理,农民又能增收的目的,进行了幼龄茶园套种不同密度花生对花生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茶苗宽行中套种3行2、行和1行的平均产量分别为2 373.5 kg/hm21、988 kg/hm2和1 020.5 kg/hm2;花生按市场价5元/kg计算,其平均产值分别为11 867.5元/hm29、940元/hm2和5 102.5元/hm2。在茶苗宽行中套种3行花生的平均产值与单独种植玉米的相差不大,可以在茶园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镇安县茶叶生产始于清康熙年间 ,迄今已有30 0多年的历史 ,是我省的传统产茶县之一 ,全县年产干茶 1 8.5万 kg,年产值达 740万元。据调查 ,全县迄今茶园面积为 0 .1 2万 hm2 ,年均产干茶 1 0 .2 kg/667m2 ,其中年产干茶达 30 kg/667m2的茶园有 0 .0 2万 hm2 ,占茶园总面积的 1  相似文献   

6.
高山茶园冻害防控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北三江侗族自治县现有茶园6966.67 hm2,其中海拔高度在500~1000 m的高山茶园占1/3强,2008年1月中旬至2月初该县遭受50年一遇的严重雨雪冰冻灾害,经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专家调查评估,全县茶园受灾面积6400 hm2,涉及茶农2.5万户,预计茶叶减产2000 t以上,经济损失达1.5亿元.其中以高山茶园受灾最重,达到冻害三四级,预计减产50%~80%.  相似文献   

7.
茶业是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现有茶园近1.3万hm2,茶园建在平均海拔518 m的山地坡地,园地基础较差,管理粗放,低产茶园改造成为该县提升茶叶产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基于此,从三江县的实际出发,论述低产茶园的形成原因和对三江茶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提出一些可行的改造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了摸清南靖县茶园土壤养分状况,采集不同肥力的的茶园耕层土壤样品274个,测定了茶园土壤肥力的7项重要指标。结果表明,南靖县茶园土壤 pH值较低(3.9±0.36),土壤酸化严重;茶园土壤有机质(18.9±7.1 g/kg)、碱解氮(102.6±38.1 mg/kg)、有效磷(39.8±9.5 mg/kg)含量较高;茶园土壤速效钾(116.3±36.9 mg/kg)、土壤交换性钙(268.3±132.8 mg/kg)含量处于中等水平,且差异较大,分布不均衡;土壤交换性镁(21.8±8.4 mg/kg)含量﹤40 mg/kg(缺乏)的样品占85.5%,表明南靖县茶园土壤交换性镁总体含量处于偏低水平。在南靖县南坑镇金竹村开展茶园化肥投入定额制试点表明,“茶树专用肥+土壤酸化调理剂”施肥技术模式,茶园平均施肥量489kg/hm2,较农民习惯施肥减少238.5kg/hm2,产量增加158.3kg/hm2; “茶树专用肥+有机肥”施肥技术模式,茶园平均施肥量444 kg/hm2,较农民习惯施肥减少283.5kg/hm2,产量增加205.9kg/hm2。  相似文献   

9.
茶叶是贵州优势产业,六盘水市十大产业之一,水城县的主导产业,水城县现有茶园0.53万hm2,为加大发展力度,研究茶叶高产栽培技术。基于此,阐述了水城县茶叶产业的发展、规模、前景,茶树的生长外界环境,茶园建立、茶树种植、茶园管理以及茶叶采摘方面的问题,为茶叶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
生态观光茶园作为生态观光农业中的一个新亮点,已经成为集茶园观光、茶艺表演、自采和自制茶叶、餐饮娱乐购物等于一体的新型休闲观光场所。以四川名山牛碾坪的667hm2(万亩)生态观光茶园为例,阐述了生态观光茶园景观创建设计的内容,指出生态观光茶园应具备茶叶生产、观光休闲、茶树科学栽培管理以及园林美学要求,从而实现茶叶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针对福建省纯茶园地表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衰老和幼龄茶园光能利用率低、肥料过量偏施导致碳排放增加等茶叶生产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福建茶园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和茶园营养物质循环与贮存的减排潜力,提出适合福建茶叶优质稳产的立体生态茶园、复合生物循环茶园和因需施肥免耕茶园等增汇减排的低碳茶业经济技术构建模式。估算在福建20万hm2茶园的80%纯茶园中建立人工立体复合生态茶园,每年可增加生物固碳3.88×105t以上,增加土壤有机碳储量7.30×105t以上;优化施肥,有机碳储量可提高4.70×105t。通过技术构建,相当于固定CO2量5.82×106t以上,增强了山地茶园碳汇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探讨生物有机肥在茶园上的使用效果,在6年、3年生茶园设计不同的处理,以常规施肥为对照(分别为CK1、CK2),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施生物有机肥0.80 kg/hm2、休眠期后喷施生物菌液10 mL/hm2(分别为T1、T3),施生物有机肥0.80kg/hm2、休眠期后喷施生物菌液10 mL/hm2(分别为T2、T4),观测茶树乌牛早物候期、百芽重、发芽密度等指标。结果表明:无论是在6年生茶园还是3年生茶园,施用生物有机肥、休眠期后喷施菌肥对茶树物候期影响效果明显,与对照相比茶树芽萌动提前3~5 d;一芽一叶期和一芽二叶期比对照提早2~4 d;施生物有机肥、休眠期后喷施菌肥能显著提高春茶产量,与对照相比,T1、T2、T3、T4处理分别增产38.3%、13.6%、27.4%和17.1%,以T1处理芽萌发最早、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
《贵州农业科学》2006,34(2):130-130
种植业在克服严重春旱和伏旱的情况下保持稳步发展。全省种植业实现增加值215.27亿元,比上年增长2.8%。粮食种植面积达到307.37万hm2,比上年增长1.3%。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其中,烤烟种植面积20.66万hm2,比上年增长 9.9%;油料种植面积55.58万hm2,比上年增长4.6%;蔬菜种植面积47.33万hm2,比上年增长6.8%。年末果园面积11.89 万hm2,比上年增长7.8%;年末茶园面积5.97万hm2,比上年增长14.2%。主要农产品获得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1152.06 万t,比上年增长0.2%,是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油菜籽产量达76.51万t,比上年增长3.5%,创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4.
苏鹤 《河南农业》2011,(2):9-11
一、河南茶叶产业发展现状(一)取得的主要成效全省现有20多个县(区)、150多个乡(镇)、1400多个行政村有茶园种植,杀农100万人,杀业从业人员120多万,国有、集体、个体初制系场1200多个,茶叶加工企业300多家。据业务统计,到2010年底,全省茶园面积可突破10万hm2.可采摘面积6.67万hm2.茶叶总产量3.9万t.  相似文献   

15.
景东县低产茶园改造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对景东县13个乡(镇)165个村民委员会12 146 hm2茶园现状调查,得出低产茶园面积为5 333 hm2,占总面积的44%.低产的主要原因是茶园老化,生长势弱,种植不规范,管理粗放,品种良种化程度不高,采摘不合理等.同时提出了景东县低产茶园必须进行合理的规划、改造、管理,从而实现产品标准化和优质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无性系良种有机生态茶园建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2001~2008的研究,通过应用无性系良种,实施人工复合生态茶园等高种植、茶园地面覆盖、重施基肥、病虫草害综合控制及茶树多次矮化修剪等技术,使3.3hm2茶园年平均生产1芽1叶优质鲜叶9954.9kg/hm2,实现年平均产值48679.46元/hm2。土壤肥力得到明显增加,茶叶品质得到提升,安全性指标达到国家农业部有机茶标准要求,为云南省有机生态茶园的建立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正>光山县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茶叶之乡",产茶历史悠久,是古时淮南茶和信阳毛尖的主产区。全县宜茶面积2.13万hm2,现有茶园面积1.43万hm2,采摘面积0.77万hm2,其中无性系茶园面积0.52万hm2,良种化率36.3%,年产干茶613万kg,总产值6.145亿元;全县茶产业从业人员15万人,茶区农民人均茶叶收入3 000余元。茶产业已成为壮大县  相似文献   

18.
宁德市俗称闽东,是福建省最大的绿茶产区,全市茶园面积、产量、产值均占全省总产量的1/3强,其茶园面积、产量居全国产茶地(市)之首。目前全市已有适制乌龙茶或绿乌兼用良种茶园面积4600多hm2,约占茶园  相似文献   

19.
修水县地处赣西北,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73.5%,是全国首批20个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之一。现有茶园面积4000多hm2,其中可采摘茶园面积2600多hm2,2009年茶叶产量2500t,实现产值近亿元。  相似文献   

20.
1 漳州市茶叶发展现状 1.1 茶叶增产,农民增收据调查,2002年全市茶叶种植面积1.22万hm2,占全国的1.06%,产量1.9万吨,占全国的2.76%,产值5.676亿元,每667 m2茶园为茶农创收2000元左右.华安县仙都镇有茶园面积0.15万hm2,人均茶园533 m2,全镇茶叶总收入1.1亿元,人均纯收入2000多元,有50%的茶农户收入超过1万元.平和县九峰镇眉山村有茶园面积357 hm2,户均茶园0.8 hm2,人均茶园2000 m2,茶叶总产值800万元,人均茶叶纯收入3000元,茶叶收入万元以上的有380户、5万元以上15户、10万元以上4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