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利用组织切片对马铃薯瓢虫幼虫感染绿僵菌后的组织病理变化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在相对湿度95%与25℃的温湿度组合条件下,幼虫体表附着的孢子萌发后穿透体壁,在体腔内逐步形成菌丝体,进入体腔内的菌丝体,对寄主组织没有选择性。通常菌丝最初在侵染部位的血腔中生长,然后侵入邻近的脂肪体、肌肉,最后侵入消化道和丝腺等。  相似文献   

2.
蛴螬是重要的世界性地下害虫,绿僵菌是防治害虫的重要昆虫病原真菌,对蛴螬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对绿僵菌防治蛴螬的研究报道及商品制剂的研制和应用现状,讨论了温湿度和紫外线等环境因素对绿僵菌防治蛴螬效果的影响;指出助剂的筛选、混合制剂的研发、菌株退化机理和土壤抑菌作用的研究等是绿僵菌防治蛴螬的研究热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3.
蛴螬是重要的世界性地下害虫,绿僵菌是防治害虫的重要昆虫病原真菌,对蛴螬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对绿僵菌防治蛴螬的研究报道及商品制剂的研制和应用现状,讨论了温湿度和紫外线等环境因素对绿僵菌防治蛴螬效果的影响;指出助剂的筛选、混合制剂的研发、菌株退化机理和土壤抑菌作用的研究等是绿僵菌防治蛴螬的研究热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顾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060-5061,5064
用培养的金龟子绿僵菌对二十八星瓢虫幼虫进行毒力试验,并对死亡的成虫取样、制片、观察,结果是孢子浓度为1×108孢子/ml时,绿僵菌对不同龄期幼虫的毒杀作用明显,而成虫对高浓度绿僵菌更敏感。组织切片观察表明,绿僵菌主要通过孢子接触寄主表皮来感染成虫,感染后的虫体出现一系列组织病理变化,菌丝侵染各种组织器官,肌肉组织、中肠、马氏管、消化道等遭到破坏,脂肪组织崩解,虫体内有大量菌丝和孢子。  相似文献   

5.
重点介绍了用鳞绿泥杆菌对马铃薯瓢虫幼虫体内的几种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表明,鳞绿泥杆菌对于马铃薯瓢虫体内几种酶的活性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共毒系数分析表明,绿僵菌和白僵菌混合使用对马尾松毛虫幼虫的毒力比单独使用提高了1.75倍.林间防治试验结果也表明,绿僵菌与白僵菌混合使用对马尾松毛虫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7.
应用绿僵菌防治椰心叶甲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椰心叶甲是近年来传入我国的危险性有害生物,严重危害椰子、槟榔等棕榈科植物,利用昆虫寄生真菌绿僵菌防治椰心叶甲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综述了绿僵菌的分类现状、对椰心叶甲的入侵机理、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应加强对高毒力绿僵菌菌株的筛选,在防治害虫时尽量减少温湿度、紫外线等对绿僵菌防效的影响,并尽量避免与防治真菌病害的杀菌剂接触,以提高绿僵菌对椰心叶甲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用绿僵菌不同剂量配制比例进行防治葡萄小蠹虫药效试验,并与52.25%农地乐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绿僵菌原液与稀释液之比1∶2进行涂干,对葡萄小蠹虫防治效果好,对成虫、幼虫和蛹都有效,且持效期长。  相似文献   

9.
小云斑鳃金龟(Polyphylla laticolla laticollis Lewis)是近年来云南省危害马铃薯块茎的地下害虫之一,发生危害严重。本试验在室内测定了从棕色金龟子(Holotrichia titanis Reitter)幼虫体上分离的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Metschnikoff (Sorokin)] MA0107对小云斑鳃金龟(P. laticolla laticollis Lewis)幼虫的毒力,并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进行了模拟分析,同时对该菌种在土壤中的宿存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绿僵菌菌株对小云斑鳃金龟幼虫具有较强的毒力,剂量效应参数为0.74;该绿僵菌分生孢子在土壤中的宿存量随接种后时间的延续而下降,每克土壤中的成菌落数的对数与处理后的天数成线性相关关系,其有效杀虫成分的分生孢子在土中的半衰期为17天。由此在马铃薯整个生育期内,在土壤中施放该菌种防治小云斑鳃金龟幼虫时,放菌次数应为2~3次。  相似文献   

10.
虫生真菌在农林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简要回顾了虫生真菌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列举了虫生真菌所属的32个属,并对研究和应用较多的白僵菌属BeattveYia和绿僵菌属Metarhizium等9种虫生真菌的特性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雕蚀菌属Coelomornyces适合于防治蚊Culicidae幼虫;白僵菌属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成功的虫生真菌,它可用来防治玉米螟Pyrausta nubilalis和松毛虫属Dendrolimus等多种农林害虫;绿僵菌在防治土居害虫方面如金龟子属Anisoplia幼虫有着独特的效果等。分析了虫生真菌的侵入机制,最后讨论了应用虫生真菌防治农林害虫的优势和不足。优势主要是昆虫病原真菌能侵染害虫的各个发育阶段和能引起疾病的流行等,而不足则是虫生真菌的施用效果受环境中的温湿度影响较大,且防治效果较慢等。表1参24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对甜菜夜蛾二龄幼虫的致病性,为该菌株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开发应用及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浸渍法,测定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不同孢子浓度对甜菜夜蛾2龄幼虫的致病性。[结果]在4.5×10^5、4.5×10^6、4.5×10^7、4.5×10^8个/ml浓度下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对甜菜夜蛾2龄幼虫的LC50分别为1.367×10^7、3.245×10^6、3.202×10^5和7.803×10^4个/ml。[结论]用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对甜菜夜蛾有较强的致病性,因而对甜菜夜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顾丽嫱  李春香  刘凤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600-12601
[目的]采用浸叶法和浸虫法测定金龟子绿僵菌在不同浓度下对小菜蛾的室内毒力。[方法]以小菜蛾3龄幼虫为供试虫源,用浸叶法和浸虫法研究金龟子绿僵菌在2种侵染途径下对小菜蛾的室内毒力,并对感染反应的时间与剂量效应作综合分析。[结果]在2种方法处理下。10^5~10^9个孢子/ml浓度的金龟子绿僵菌孢悬液对小菜蛾均有杀伤作用,同一浓度下浸虫法优于浸叶法。在浸叶法中,金龟子绿僵菌对小菜蛾第3天的LD。对数剂量为15.48,第8天的加。对数剂量为11.93;在浸虫法中,金龟子绿僵菌对小菜蛾第3天的凹。对数剂量为9.25,第8天的蛾.对数剂量为8.73。10^9个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处理的小菜蛾在第8天校正死亡率达到92.86%,其£%为1.95d。[结论]该研究为田间应用金龟子绿僵菌防治小菜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宁夏天牛病原真菌的种类和致病力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土壤和野外感病死亡昆虫体上分离培养了13 种( 菌株) 天牛病原真菌,利用其中12 个菌种( 菌株) 对光肩星天牛幼虫进行致病力测定,初步筛选出了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等5 个对光肩星天牛幼虫具有较强致病力的菌种( 菌株) ,其中球孢白僵菌最高致病死亡率达100 % ,金龟子绿僵菌致病死亡率为70 % .利用球孢白僵菌和引进的日本布氏白僵菌,对光肩星天牛的成虫进行致病力测定,日本布氏白僵菌致病死亡率达78 .3 % .利用无纺布培养布氏白僵菌,网箱内防治光肩星天牛成虫的试验显示,带菌无纺布枝挂法对成虫的感染率为12 .5 % .影响其效果的因素较多,其中湿度、无纺布上菌种分生孢子产生的数量是影响感染试验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饲养天蚕温度与幼虫生长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25℃和30℃,稚蚕1-3龄期,相对湿度70%,大蚕4~5龄期,相对湿度75%,饲养天蚕幼虫,探讨天蚕幼虫在不同温度下的食叶量、消化量以及消化率,对天蚕幼虫的生长发育速度以及茧质等方面进行试验调查。结果表明:25℃区的各项指标优于30℃区和20℃区。5龄期叶丝转化率,雌、雄平均茧层率25℃区8.0%〉30℃区7.5%〉20区6.7%。可确认适宜的饲养温度:1-3龄的稚蚕为25℃~28℃,湿度70%;4~5龄的大蚕为22℃-24℃,湿度为75%。  相似文献   

15.
异色瓢虫对烟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及密度干扰效应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异色瓢虫各龄幼虫及成虫对烟蚜的日捕食量差异较大,在相同的烟蚜密度条件下,异色瓢虫Ⅳ龄幼虫的捕食量最大,其次为成虫和Ⅲ龄幼虫。异色瓢虫各龄幼虫及成虫的功能反应均属HollingⅡ型。异色瓢虫自身密度对其捕食作用的干扰效应明显,对烟蚜的日捕食量异色瓢虫密度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6.
金龟子绿僵菌对浙江双栉蝠蛾幼虫的感染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应用5种不同金龟子绿僵菌菌株对浙江双栉蝠蛾幼虫进行室内感染试验。结果表明,在5种金龟子绿僵菌菌株中,Ma1291-2菌株对浙江双栉蝠蛾幼虫的感染效果最佳,校正死亡率达76.67%,其LT50值为5.4 d。不同浓度M a1291-2菌株悬浮液对浙江双栉蝠蛾幼虫的感染试验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加,致病力加强,10 d内的LC50为1.98×105孢子.mL-1。该菌株的致死中时间随着浓度的增加而缩短,5.05×108孢子.mL-1浓度处理下的LT50最短,为1.8 d;而1.05×105孢子.mL-1浓度处理下的LT50最长,为8.7 d。该菌株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紫茎泽兰乙醇提取物对美国白蛾幼虫的生物活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寻求新的美国白蛾生物防治方法,本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紫茎泽兰乙醇提取物处理4龄美国白蛾幼虫,采用微量点滴法和夹毒叶片法分别测定提取物对4龄美国白蛾幼虫的致死率,研究紫茎泽兰提取物对美国白蛾幼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各级浓度提取物乙醇溶液对美国白蛾各龄级幼虫均有不同程度的杀灭效果,5.0、2.0、1.0、0.5和0.25 g/L紫茎泽兰乙醇提取物溶液处理的4龄美国白蛾幼虫24 h后,校正死亡率为64.85%、63.15%、53.77%、34.56%和3.89%。  相似文献   

18.
茭白田二化螟越冬代幼虫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了茭白田二化螟越冬代幼虫的种群年龄结构、幼虫存活率以及它们在茭白残株上的分布情况,并对其冬后取食行为和化蛹动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二化螟越冬代幼虫龄期极不一致,幼虫存活率为78.62%;越冬幼虫大多身体蜷缩成半圆形或圆形,位于离泥土面0~5 cm的茭白苔管处;4~6龄越冬幼虫均有取食现象,且不同龄期幼虫取食比例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未取食的个体化蛹进度快于取食个体,未取食个体以4龄幼虫的化蛹时间较早。  相似文献   

19.
在人工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50%、0.75%、1.00%、1.50%的水杨苷或0.20%、0.40%、0.60%、0.80%的单宁,饲喂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幼虫,用湿质量称量法测量其营养指标,分析植物次生物质对美国白蛾食物利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单宁各处理组随着幼虫龄期的增长,幼虫的取食量和排粪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先促后抑;食物消耗率、转化率和食物利用率在4龄时多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5~6龄时,食物消耗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食物转化率与利用率多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在同一质量分数处理组随龄期的增加与对照的差异越来越大。水杨苷处理,多数处理组4~6龄幼虫的取食量高于对照组,排粪量随龄期的增长逐渐减少;食物消耗率,1.00%处理组在4~5龄显著低于对照(P<0.05),6龄时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处理组在4~5龄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P>0.05),6龄时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食物转化率和利用率,0.50%处理组4~6龄均低于或显著低于对照;0.75%处理组,在各龄期与对照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1.00%处理组,在4~5龄时高于或显著高于对照(P<0.05),6龄时低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P>0.05);1.50%处理组在4龄、6龄时低于或显著低于对照,5龄时显著高于对照(P<0.05)。说明单宁对美国白蛾幼虫的食物利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水杨苷对其食物利用的影响与剂量有关,质量分数0.75%无明显影响,1.00%有促进作用,0.50%和1.50%表现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