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立足黄花菜生产是庆城县特色产业的县域特点,依托全膜双垄沟播具有节水、保肥、保墒等技术优势,我们对传统黄花菜栽培技术进行了改进和综合开发,通过多次试验研究和探索,初步形成了以秋季全膜覆盖、留膜免耕、多年使用、保墒节水为特点的全膜双垄沟播黄花菜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原州区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条件下玉米新品种展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全膜双垄覆盖沟播技术是集垄面集水、覆盖抑蒸、垄沟种植为一体的高效旱作农业技术,选出抗旱、高产、稳产品种是提高该项技术增产潜力的重要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3.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已成为甘肃省旱作农业生产中一项重要技术。近几年来,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每年以百万亩的速度发展,2010年全省已种植1000万亩。由于此项技术的带动,促成了甘肃成为全国的玉米生产大省,对于保障全省乃至全国的粮食安全、促进农业产业新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甘肃农业科技工作者近年来研究探索出的一项旱作农业新技术,具有充分纳蓄降水和抑制土壤水分蒸发的双重功效。为了进一步细化技术,做到因地制宜,于2009年在临夏州的广河县开展了玉米不同覆膜方式试验,以测定不同覆膜方式对旱地玉米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利用农业经济评价方法,对旱地全膜覆盖双垄沟播"一膜用两年"种植模式经济适应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全膜覆盖双垄沟播"一膜用两年"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和综合生产能力高,且它的生产能力比其他种植模式更具有稳定性和抵御外界变化的能力.因此,旱地全膜覆盖双垄沟播"一膜用两年"种植模式不仅能够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而且有助于该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静  张天佑 《作物杂志》2011,27(4):85-88
在推广应用旱地全膜覆盖双垄沟播"一膜用两年"种植模式基础上,利用农业经济评价方法,对其成本收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膜覆盖双垄沟播"一膜用两年"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和综合生产能力高,其生产能力比其他种植模式更具有稳定性,具有较强的抵御外界变化的能力。旱地全膜覆盖双垄沟播"一膜用两年"种植模式不仅能够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而且有助于该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赵军 《中国种业》2020,(10):102-103
笔者主要针对旱作农业藜麦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应用进行探究,结合多年藜麦试验种植结论和生产实践,分别从选地整地、茬口选择、施肥、划行起垄、覆膜、种子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总结概括一套适用于旱作农业的藜麦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以期为藜麦种植提供技术参数和技术指导,促进藜麦产业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8.
旱地冬小麦膜侧沟播技术是旱作农业的主要技术,主要采用单垄全地膜覆盖、集覆盖抑蒸、膜面集雨、垄沟种植、通风透光为一体,最大限度集雨、保墒、增温、增光、通风,是旱作农业中增产效果十分显著的一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玉米是甘肃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几年由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实施.解决了甘肃省旱作农业区玉米种植和提高玉米产量的难题.加速了玉米产业的飞跃发展。由于全省的气候条件比较复杂,不同生态区对玉米品种要求不同,决定了甘肃省玉米品种类型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旱地玉米不同覆膜方式以及不同时期全膜双垄沟覆膜栽培条件对土壤的温湿度、植株外部形态及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全膜覆盖栽培的土壤含水量、地温、叶面积、干物质等指标均高于半膜覆盖栽培,半膜栽培又高于露地栽培;在全膜覆盖下,全膜双垄沟秋覆膜各项指标均高于全膜双垄沟顶凌覆膜,而全膜双垄沟顶凌覆膜又高于全膜双垄沟播前覆膜和全膜平铺顶凌覆膜.同时,全膜双垄沟播具有良好的增产效果,尤其全膜双垄沟播秋覆膜的增产效果更加显著,相对于露地、全膜双垄沟顶凌覆膜、全膜双垄沟播前覆膜、全膜平铺顶凌覆膜分别增产313%、9.22%、17.61%、27.40%.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推动原州区旱作农业新品种选育及示范推广工作,加速农作物新品种更新换代步伐,在原州区彭堡镇河东村进行玉米种植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全膜覆膜的玉米植株的高度和穗位高均高于半膜覆盖和对照,说明全膜覆盖玉米植株生长量大;穗粒数和百粒重等性状表现为全膜覆盖高于或接近半膜覆盖,且明显优于露地栽培。因此,在作物单产水平低的旱作区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旱作农业新技术,对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陇中黄土高原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后,实现了春种玉米、秋播小麦、一膜两年用、免耕少耕、费少效高,使旱作区粮食的生产实现了新突破。该技术的核心是通过起大小双垄全地面覆盖地膜,充分接纳降雨,保证春季玉米正  相似文献   

13.
安贵 《种子世界》2012,(2):10-12
1存在的问题1.1 种子生产基地建设方面一是大部分农田水利设施老化,机井年久失修,出水量严重不足.二是大田节水农艺措施推广滞后,玉米全膜双垄沟播、膜下滴灌等农田节水技术应用率较低,制种基地旱情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4.
玉米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的第二大农作物,其年播种面积1.5万hm2,其产量的变化对秦州区的粮食生产影响较大。近年,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推广应用,改变了玉米的生长环境和种植区域,使玉米的产量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玉米的种植密度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因时因地的合理密植是玉米增产的关键,良种良法配套才能使玉米增产增收。为此,选用秦州区的主栽玉米品种沈单16号,在做了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不同密度的种植试验,旨在找出适宜于秦州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5.
旱地食用向日葵双垄覆盖集雨沟播技术效益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膜双垄覆盖沟播栽培技术在旱作农业上应用,从根本上解决了土壤水分无效蒸发的问题,但不同时期不同覆膜方式其产量效益不同。试验验证了全膜双垄覆盖和半膜常规覆盖及不同时期覆膜使食用向日葵增产效果显著,各产量之间差异显著,其顺序是秋季全膜增产效率(效益)>早春全膜>播前全膜>秋季半膜>早春半膜>播前半膜。  相似文献   

16.
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秋覆膜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张雷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2):142-145
在推广应用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基础上,从进一步减少冬春季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提高土壤含水量、改善玉米经济性状、提高玉米产量入手,进行了全膜双垄沟播秋覆膜对旱地玉米产量和降水利用率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全膜双垄秋覆膜沟播栽培可明显减少冬春季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增加土壤水分含量、玉米的经济性状明显改善,玉米产量比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播种前覆膜和半膜覆盖栽培分别增产16.13%和46.08%,增产效果明显;水分生产率比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播种前覆膜和半膜覆盖栽培分别提高34.5%和57.8%。  相似文献   

17.
临夏州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接壤地带,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000m以上,年均气温6.3℃,无霜期130~180d,粮食生产以旱作农业为主。这一地区年降水量在300~450mm左右,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种植早熟玉米、马铃薯、小麦、胡麻、荞麦等作物,单产低,群众收入少,生活困难。严酷的自然环境严重制约着旱作地区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已成为制约全州经济发展的“瓶颈”。自2006年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以来,我州的旱作农业掀起了一场“白色革命”。  相似文献   

18.
<正>西北旱作农业区玉米全膜双垄播种(简称"全膜玉米")技术已推广应用多年,虽然取得不错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地膜数量投入较大、玉米生产成本较高、影响农田生态环境等。为使该技术更加完善,我们经过反复实践,成功试验出全膜玉米留茬、留膜、留秆,即"三留"过冬续种技术,将过去玉米秋收后立即灭茬收拾地膜的耕作方式改为将玉米根茬、旧地膜、秸秆全部保留过冬。该技术是对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体系的延伸,对提高旱地农业降雨利用率,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瑞峰  杨凯华 《种子世界》2021,(10):0003-0005
玉米是作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的支柱性产业和重要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对保证一个地区的粮食安全有很大帮助。新时期为了更好的解决干旱对玉米生长发育造成的不良影响,当地农业部门积极推广地膜覆盖垄沟栽培管理技术,该项技术集合了抑制水分蒸发,开沟增温,免耕施肥,籽粒精细化播种,播种后镇压技术为一体的生态型环保型创新技术,可以利用各种覆盖物起到蓄水保障的作用,更好地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提高土壤含水率,缓解旱作地区春季干旱少雨,玉米播种难度相对较大,出苗时间较长,夏季干旱严重的问题。从 2010 年开始,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旱作农业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和应用,旱作地区的玉米产量显著提升,为自治区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后茬冬油菜免耕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合理 《中国种业》2009,(12):24-24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甘肃省大面积推广以来,为全省的粮食生产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前茬作物收获后,如何有效利用保留的完整地膜,成了农技人员探索、研究的课题。齐寿乡农业中心在生产实践中根据现有的资源,因地制宜,通过多年多点试验、示范,总结出了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后茬免耕冬油菜丰产栽培技术。该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合理采用免耕栽培,减少了工作量。节约了土地投入成本;另一方面地膜周年覆盖。减少了蒸发,增加了土壤墒情,增强了抗旱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