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Ⅱ优航2号(Ⅱ-32A×航2号),属中籼三系杂交稻组合,具有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等优点。现将Ⅱ优航2号的特征特性及作烟后稻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产量表现Ⅱ优航2号2004年参加福建省中稻组区试,平均产量602·33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27%,达极显著水平。2005年续试,平均产量570·54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8·27%,达极显著水平。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29·98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7·69%。2006年在尤溪县西城镇音头村连片种植7 hm2,经专家验收,平均干谷产量763·6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3·02%。2主要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2.
香型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宜香131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香1313系四川省宜宾市农科所用自育籼粳交强优恢复系宜恢1313与优质不育系宜香1A组配而成的香型杂交稻新组合。2003—2004年参加四川省区试,平均产量8.33 t/hm2,比汕优63增产5.73%,2005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该组合丰产稳产,米质较优,抗性较好,有较强的适应性,广泛适用于中国南方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宜香101是四川自贡市农科所用优质香稻不育系宜香1A与自育重穗型强恢复系贡恢101配组育成的香型杂交水稻新组合。2004—2005年参加四川省区试,2 a平均单产8.19 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6.78%;2005年参加四川省生产试验,平均单产7.84 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7.88%。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抗高温、耐干旱能力强等特点,2006年4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4.
株两优58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株两优58是用广亲和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株1S与恢复系测58选配而成的两系杂交中晚稻新组合。1998,1999两年怀化市中稻区试平均产量7893kg/hm2,比汕优63增产4%,全生育期128d,比汕优63短6d;同期参加株洲市晚稻区试平均产量7209kg/hm2,比威优46增产2%,全生育期116d,比威优46短2~3d。1999年通过怀化市农作物品种审定,2000年通过株洲市农作物品种审定。为了加速其推广,1998年以来对其高产制种技术进行了研究,1999年在怀化鹤城制种1hm2,平均单产3619.5kg/hm2,2000年靖州制种3.5hm2,平均单产3678kg/hm2,2001年靖州制种16.7hm2,平均单产3652.5k…  相似文献   

5.
宜香2084系四川省宜宾市农科院用优质不育系宜香1A与优质恢复系宜恢2084组配而成的高产香型杂交稻新品种。该组合具有丰产、稳产、品质较优、抗病、适应性好等特点。2004—2005年参加四川省区试籼迟熟B2组试验.每hmz平均产量7.988t,比汕优63增产4.09%。2006年四川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184t,较对照汕优63增产7.17%。2007年5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审稻2007010)。  相似文献   

6.
Ⅱ优936(Ⅱ-32A/福恢936)系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选育的高产杂交晚稻新组合,2005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2002年参加福建省晚稻新品种筛选试验,平均产量459.28kg/6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4.93%,抗性鉴定为中感稻瘟病.光泽县2004年试制种32hm2,收种子0.99万kg,平均产量206.3kg/666.7m2.其中制种户刘金保试制0.2hm2,生产种子900kg,平均产量300kg/666.7m2,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II优936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无性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协优371由浙江大学核农所用协青早A与新371配组育成,1999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金华市自1995年引入,经1995~1998年的区试、生产试验和试种示范,表现出高产、稳产、熟期较早、抗病性强、米质优等特点。一、产量表现协优371于1995年参加金华市晚杂区试,平均产量6438kg/hm2,比对照汕优64增产10.1%,比汕优10号增产5.4%;1996年续试,平均产量7318.5kg/hm2,比对照汕优64增产7.4%;199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010.8kg/hm2,比对照汕优64增9.3%。从1996年开始,进行多点试种和大面积的示范,协优371产量为7000~8000kg/hm2,不乏单产…  相似文献   

8.
培两优93是岳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中籼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于2002年、2004年分别通过湖南、广西审定.湖南省中稻区试平均单产9190.5kg//hm2,湖南省超级稻区试平均产量10398kg/hm2,一般产量9000kg/hm2,米质好,搞稻瘟病,全生育期132d左右,比汕优63短5.7d.  相似文献   

9.
Ⅱ优339系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以不育系Ⅱ-32A为母本,明恢339为父本育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于2006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了更好地配合推广利用,现将其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产量表现2003年参加福建省中稻B组新品种(组合)区试,9个试点平均产量611·1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9·64%,增产达极显著,产量居参试组第3位。2004年参加福建省中稻A组续试,9个试点平均产量555·5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6·09%,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产量居参试组第7位。2 a区试平均比对照增产7·92%。2005年参加省中稻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10.
宜香1979系宜宾市农科所用宜香1A与宜恢1979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香型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中国南方稻区作中稻种植,2006年8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国审稻2006026)。  相似文献   

11.
超级稻两优616在沙县作烟后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2013年在福建省沙县建立3个百亩两优616烟后稻高产栽培示范片,两优616均表现高产稳产,2a平均产量639.2kg/667m^2,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42.3kg/667m^2,增幅7.1%,增产极显著。介绍了超级稻两优616在沙县作烟后稻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2.
天龙优1340是四川西科种业股份公司与河南省信阳市农科院以三系不育系天龙13A为母本,与高生物量、高配合力恢复系天龙恢140配组,共同选育而成的三系杂交中稻新组合。2012-2013年参加豫南稻区中籼稻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85.5 kg/667 m~2,比对照Ⅱ优838平均增产6.9%,达极显著水平。2014年参加豫南稻区中籼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08.4 kg/667 m~2,比对照品种Ⅱ优838增产7.0%,增产点次达100%。2015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两优多系1号是三明市种子站、福建旺穗种业有限公司、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共同选用SE21S与多系1号配制而成的晚稻新组合。具有大穗、高产、米质较优、适应性好等特点,2006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2006年大田县种子站引进两优多系1号新组合在全县作晚稻种植33·33 hm2,经田间现场验收,平均干谷569·3 kg/667m2。现将两优多系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产量表现两优多系1号2004年参加福建省晚稻组区试,平均产量473·06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7·88%,达极显著水平;2005年续试,平均产量471·74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  相似文献   

14.
两优3773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用37S与R173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7年1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2006年在武夷山市的武夷、洋庄乡等地试种,2007年在北部山区大面积推广,表现产量高、米质优、稳产性好、抗逆性强等优点。1产量表现根据两优3773的生育期特点,它能充分利用武夷山市北片三大乡镇稻田的光温条件,2006年在武夷山市洋庄乡设3个示范点:其中洋庄村示范0·15hm2,平均产量612·0 kg/667m2,比汕优63增69·4kg/667m2,增产12·8%;大安村示范0·14 hm2,平均产量542·6 kg/667m2,比汕优63增48·0 kg/667m2,增产9·7%;东村…  相似文献   

15.
杂交水稻新品种两优688在建瓯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优688系南平市农科所用不育系SE21S与南恢688配组选育而成的优质晚稻新品种,于2009年2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闽审稻2009007).2006年省区域试验初试,平均产量497.88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3.6%,达极显著水平,居第1位.2007年省区试续试,平均产量470.12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9.65%,达极显著水平,居第1位.2008年引进福建省新品种中试基地的建瓯市小松湖头村生产示范种植,种植面积0.133 hm.,平均实割产量为573.10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3.5%,表现产量高、综合抗性好.现将其在建瓯市的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Ⅱ优936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选育成的杂交晚稻新组合,200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尤溪县2006、2007年引进示范推广,并在城关镇示范展示,表现良好.2008年参加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经实割验收,平均产量582kg/667m2,比对照品种谷优527增产81 kg,/667m2,高产田块达623 kg/667m2,增产增效显著.现将Ⅱ优936作瓜后稻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泸香8134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利用自育香型不育系泸香078A与自育恢复系泸恢134配组的迟熟杂交稻新组合。该品种具有产量高,适应范围广,米饭适口性好等特点。2007-2008年参加重庆市区试,平均单产572.06 kg/667 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7.20%;2009年参加重庆生产试验,平均单产574.20 kg/667 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8.90%;2010年2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主要介绍了泸香8134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Ⅱ优辐819是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用Ⅱ-32A与南恢辐819配组育成的重穗型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2000~2001年参加福建省水稻新组合区域试验,比对照汕优63增产7.58%,增产达极显著.米质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检测中心测定:米质12项指标中有11项指标达二级以上优质米标准.2003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建阳市2003~2004年制种136hm2,平均每666.7m2产量200.8kg.其中制种户林建生制种0.47hm2,生产种子2 133.3kg,平均每666.7m2产量302.6kg.现将其高产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Ⅱ优216系福州市农科所以Ⅱ-32A为母本,重穗型恢复系榕恢216(红脚粘∥IR24/圭630)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晚稻新组合。经罗源、闽侯两县区试及福州、三明、龙岩等地试种,该品种已展露出优质、高产、抗病的苗头。1 产量表现Ⅱ优216在罗源县1998年杂交晚稻区试中,产量668t/hm2,比汕优63(ck)增产100%,增产达极显著水平。1999年继续参加区试产720t/hm2,比汕优63增产87%。1997、1998年在福州市农科所的品比试验中比汕优63平均增产56%。1998年在闽侯县试种067hm2,平均产731t/hm2;在罗源县试种06hm2,平均产767t/hm2。2 特征特…  相似文献   

20.
中浙优8号(中浙A/T-8)是中国水稻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2003—2004年参加浙江省杂交水稻晚籼稻区试.平均每hm^2单产7440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2.3%:2005年参加浙江省生产试验,平均单产8050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4.4%。200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06002号),适宜在浙江全省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