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的商务模式,使人们摆脱了时空的限制,降低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传递成本,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并将成为21世纪的基本商务形式。在基础弱,效益差等自身条件和加入世贸的双重压力下,茶叶企业只有痛下决心,致力革新,只有善于面对互联网经济带来的巨大商机和挑战,克服障碍,跟上时代步伐,才能获得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带来了通讯技术的革新,也带来了商务技术的发展。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让电子商务这一新兴商务交流手段成为了时代的宠儿。茶业界也致力于构建电子商务平台以促进自身的发展。而且,为了解决在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商务数据更新缓慢孚致商务纠纷等处理起来耗时耗力的问题,茶业界决定以云计算为基础支撑,构建电子商务平台,本文即针对这一想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刘嵩 《茶叶通讯》2009,36(3):46-48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的商务模式,使人们摆脱了时空的限制,降低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传递成本,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并将成为21世纪的基本商务形式。那么对中国的茶企而言,选择怎样的电子商务模式才能给企业带来最大的利益呢?  相似文献   

4.
茶叶是中国重要的贸易输出产品,在中国的农产品贸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中国进出口的贸易顺差带来了很大的优势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茶叶商务贸易在全球范围日渐繁荣。英语作为一门国际化的语言,活跃在世界交流交际的舞台上。学好英语有利于与世界各国人民进行友好交流,有助于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更促进了中国商务贸易走向世界的交流发展。  相似文献   

5.
移动商务是以智能化、开放化、低成本等特点,在现在新的时期下占领了一席之地。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异常迅猛,尤其是茶叶类产品的移动商务成为了最近几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叙述了茶叶类产品的移动商务发展的六个背景,探究了茶叶类产品的移动商务发展的四个层面现状,研究了茶叶类产品的移动商务框架体系。对其茶叶类产品的移动商务网络零售模式进行深入了研究,并分析茶叶类产品的移动商务多种支付创新形式。最终得出我国茶叶类产品的移动商务正处于"发展期"的结论,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现代都市的商务茶馆具有特定的消费者人群和特定的功能,其对环境设计也有着独特的要求。本文探讨了茶文化视觉元素在商务茶馆环境设计中的应用,从"四艺"和琴棋书画两个大方面提炼了茶文化视觉元素的具体载体,重点研究了商务茶馆环境设计中时阐纬度的处理和视觉元素的控制,认为对时间纬度的处理和把握是商务茶馆环境设计中茶文化视觉元素应用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英语在我国教育领域中地位突出,从小学一直到走入大学,英语教育是重要的学习科目。尤其是在国际商务交往、人文艺术交流里,英语成为人际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智能手机的普及促使茶元素APP种类多样化,这不仅为茶文化开拓市场带来了机遇,而且还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模式创新提供了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8.
构建商务英语专业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体系是顺应时代发展和贯彻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选择,也是培养综合型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文将从"一带一路"战略下跨文化商务交际现状以及问题出发,指出"一带一路"战略下商务英语专业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围绕培养理念、培养内容、培养环节三个方面指出了"一带一路"战略下商务英语专业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体系构建的策略,旨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需求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综合性跨文化商务人才。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茶叶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得到广泛的出口,其中日本就是我国茶叶出口国之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茶贸易已经逐渐成为中日贸易的重要类型。要想更好的将我国茶叶出口到日本,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语言,只有更好的将商务日语应用到中日茶贸易当中,才能进一步推动中国与日本之间的茶贸易,本文主要探讨研究的就是中日茶贸易环境下商务日语的应用和扩展。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促使跨文化商务活动愈加频繁,各国之间文化差异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否则有可能出现误会,甚至直接的影响商务沟通效果。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由于各国文化发展背景存在着差异促使文化因素在其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中西茶文化差异作了分析,提出了中西茶文化差异背景下跨文化商务沟通对策,为提升跨文化商务沟通有效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茶贸易已成为中日贸易主要类型。中国作为茶贸易中的出口方,能否运用商务日语进行交流,使得询盘、发盘、洽谈、交割等顺利的进行。中日之间茶贸易中良好的交谈更加能够促使贸易关系更好达成。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国内企业作为出口方在运用商务日语进行茶贸易商务交流时存在着诸多问题,中日文化虽然有一定相似性,但诸如忽视文化差异,随意性交谈等问题需要得到避免与解决。本文将对与中日茶贸易中商务日语交流进行具体研究,并对如何更好运用商务日语在贸易环境下进行交流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8月26日,受中国茶叶学会委托,由广东省茶叶学会、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主办,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承办的"第三届全国茶艺职业技能竞赛广东省选拔赛"在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隆重举办。广东省茶叶学会秘书长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秘书长张黎明,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校长吴浩宏、副校长陈一萍、副校长石发良,以及裁判员、参赛选手和相关单位负责人  相似文献   

13.
茶文化不仅是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支撑我们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将茶文化应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不容小觑的价值作用。为充分发挥茶文化在高校商务日语教学中的价值作用,从而拓展日语教学的内容,丰富日语教学的内涵,提高日语教学的实效性。本文对茶文化在高校商务日语教学中的作用与价值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探析,并在此基础上全面而深入的探究了实现茶文化在高校商务日语教学中作用与价值的策略,给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国际商务合同是指在商务交易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交易方为了划分彼此的权利和义务而正式依法制定的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书。商务英语合同通过英语在商务语境和法律语境中体现其特殊用途,是一种既涵盖商务英语文体特点又具有法律英语语篇特点的独特契约型文体。语法隐喻现象不仅局限于词汇层面,也经常发生在文体的语法层面。合同的语言包含了大量的隐喻词化,其中名词化、形容词化和动词化的隐喻是商务合同中最常见的三种类型,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对茶产品商务英语合同中所出现的语法隐喻现象进行分析,并探索其中所体现的概念功能和语篇功能,为茶产品企业制定商务英语合同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互联网和网络经济时代,电子商务模式业已演变为我国传统行业主流商务模式,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国茶叶企业应紧抓电商模式发展机遇,选择适当的电子商务模式,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积极构建茶叶企业现代商务模式,以电商模式促进茶叶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高级国际商务人才提出新的要求。由于茶叶在"一带一路"商务活动中地位独特、具有一定教育功能以及茶文化是国际交流的重要符号,茶文化融入国际商务专硕培养很有必要。但是目前国际商务硕士培养存在文化缺失、跨文化教育较少等问题,因此,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探索茶文化融入国际商务专硕培养路径是一种有益地尝试。  相似文献   

17.
移动商务环境下,茶叶品牌的市场竞争日益增大,茶叶企业要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就要加强茶叶和茶文化的营销活动。开展茶文化营销对于提高茶叶企业知名度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研究了在移动商务环境下,茶叶企业的茶叶与茶文化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1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对我国精制茶加工业的产业关联与产业波及效应进行测度与分析,结果发现:我国精制茶加工业与国民经济绝大部分部门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关系较弱,对农产品部门以及商务服务部门的拉动作用显著,对商务服务、餐饮、房屋建筑等部门的供给推动作用相对显著;商务服务、货币金融和其他金融服务、金属制品等部门属于精制茶加工业的环向关联产业;我国精制茶加工业的感应度和影响度系数小于平均水平,对经济的辐射力和带动力相对较弱,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茶世界》2008,(11)
2008年11月21日,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主办,广州市越秀展览有限公司承办的2008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国际茶业交流会在广州琶洲中洲中心举行。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先生、斯里兰卡驻华商务参赞Alexi Gunasekera先生、肯尼亚驻华商务参赞George K.  相似文献   

20.
中西方茶文化共性与差异对于英语翻译的隐性逻辑具有重要的影响,茶文化的共性特征使得商务英汉翻译变得简单,但是,茶文化上的差异使得商务英汉翻译过程存在一定的障碍。特别是不同种族社会属性、发展历史以及日常生活方面的习惯性差异,导致我国与西方欧美国家之间存在一定的茶文化差异,这会造成中西方在语言表达习惯和思维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包含对词汇的解释和使用、词汇的含义表达、词汇的联想阐释等方面。对此,需要在深入分析中西方茶文化冲突和差异基础上,借助隐性逻辑分析理论,对商务英汉翻译过程进行研究和探讨,并做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