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黑纹粉蝶滞育蛹体内过氧化氢酶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作者系统研究了黑纹粉蝶越夏蛹和越冬蛹体内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滞育蛹在滞育期间CAT活力与温度密切相关,越夏蛹在越夏期间CAT活力处在低水平是夏季高温所致,而越冬蛹在越冬期间CAT活力处在高水平是冬季低温所致。滞育蛹的CAT活力明显低于同期的非滞育蛹。本试验结果有助于理解高温能够抑制该虫滞育的发育,而低温则促进了滞育的发育这一生理现象。  相似文献   

2.
光周期和温度对黑纹粉蝶滞育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南昌郊区(28°46’N,115°50’E)研究了光周期和温度对黑纹粉蝶滞育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1)夏季滞育和冬季滞育分别被校长日照和短日照诱导,而非滞育的发育仅出现在一段较短和中性的光照范围内(12h~13h15min)。因此,该虫基本属于一种中性日照型的昆虫。(2)在诱导滞育的光周期范围内,在较高的温度下,较长日照对滞有诱导的作用明显减弱,而短日照基本保持不变。(3)2龄末和4龄初的幼虫是感应光周期最敏感的时期。在自然条件下,田间种群的临界光周期在日平均气温20.5℃时为12h30min。(4)高温在一定程度上既能抑制短日照诱发滞育的作用,也能够抑制长日照诱发滞育的作用,减少滞育发生比例。  相似文献   

3.
系统研究了黑纹粉蝶越夏蛹和越冬蛹体内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1)越夏蛹在越夏期间CAT活力处在低水平,CAT活力的降低与夏季高温密切相关,(2)越冬蛹在越冬期间CAT活力处在高水平,CAT活力的升高与冬季低温密切相关;(3)滞育肾的CAT活力比同期的非滞育肾明显要低,但在它们的幼虫期和预蛹期,CAT活力没有显著差异。这一生化现象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为什么高温能够延缓滞育的发育,使越夏代成虫趋于分散羽化,而低温能够促进滞育的发育,使越冬代成虫趋于集中羽化,以及为什么越夏蛹的死亡率比越冬蛹明显更高。  相似文献   

4.
系统观察了黑纹粉蝶PierismeleteMenetries在室外养虫网室中8个世代的滞育变化。结果表明:?夏季高温和长日照明显抑制了滞育的发生,在日平均气温为27℃的6月份,仅有15.9%的个体进入夏季滞育,在日平均气温29.5℃的7月份,夏季滞育则完全消失。!春季逐渐上升的日长(13h24min~14h21min)配合较温暖的气温(日平均19.1℃),诱导了99.6%的个体进入夏季滞育;秋后逐渐缩短的日长(11h53min~11h20min)配合较低的气温(日平均16.5℃),诱导了100%个体进入越冬滞育。秋季逐渐缩短的日长(14h12min~11h53min)配合较高的气温(日平均27.7℃)和较温暖的气温(日平均22.9℃和18.7℃),能满足大部分个体非滞育的发育。试验结果亦表明,黑纹粉蝶具有在夏季繁殖的潜在能力,虽然这种能力在自然条件下没有表现出来。文章最后讨论了该虫夏季带育诱导的光、温机制的适应意义。  相似文献   

5.
温度对棉铃虫越冬蛹滞育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以蛹滞育越冬。由于越冬蛹春季发育至眼点开始移动后,抗寒力明显下降,易受低温影响而死亡,故掌握其眼点移动进度和温度的关系,不仅可以提前越冬代蛾发生期的预测,还有助于分析春季低温对越冬蛹存活的影响程度,为该虫冬后有效虫源分析提供依据。李锦华等(1988)曾报道四川棉铃虫越冬蛹滞育解除与3  相似文献   

6.
二化螟越冬幼虫滞育后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15、20、25℃和30℃的恒温条件下,对南昌二化螟田间越冬幼虫滞育后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在上述各温度条件下,50%个体化蛹时间分别为66.3、41.8、26.0 d和19.9 d。由回归方程估算出二化螟越冬幼虫滞育后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9.3±1.1)℃和(411.0±14.2)日.度。田间自然条件下,越冬幼虫在4月初始蛹,5月下旬终蛹,1998、2004年和2005年田间累积50%越冬幼虫化蛹时的有效积温分别为377.8、417.5日.度和375.4日.度,3年平均为390.2日.度。利用该理论有效积温,参照当年2~4月的气温,可预测田间越冬幼虫50%个体化蛹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梨小食心虫滞育过程中几种代谢酶活力的相关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是一种重要的蛀果害虫,以老熟幼虫滞育越冬。为明确梨小食心虫滞育幼虫对低温的生理适应性,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双试剂法及代谢酶活力测试盒分别测定了梨小食心虫幼虫体内海藻糖酶(trehalase,TRE)、山梨醇脱氢酶(sorbitol dehydrogen-ase,SDH)及己糖激酶(hexokinase,HK)、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的活力变化。在低温条件下,滞育幼虫体内各酶活力明显不同,TRE活力在滞育初期显著提高,而后随滞育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SDH活力总体变化较为平缓,变化量较小;HK、PK和ALP活力在滞育前期均显著降低,且随后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滞育期间,5种代谢酶的活力均与滞育发育及温度有关;通过相关代谢酶的调节,梨小食心虫的代谢速率维持在较低水平,提高了虫体的耐寒能力,从而顺利完成滞育。  相似文献   

8.
棉铃虫滞育的诱导因素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作者以河南省新乡县棉铃虫为材料研究了我国北方棉区棉铃虫滞育的诱导因素,结果表明,食物质量对棉铃铃虫滞影响不大,光帮温度是诱导该虫滞育的主要因素,以12:12(光照时数:黑暗时数)光周期诱导作用最强,高温对滞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幼虫是感受滞育信息的敏感虫态,不同虫龄间感受程度差别不大。在22℃、12:12光周期下幼虫以少一半时间接受短光照处理才能产生滞育个体,处理时间越长滞育率越高。供试棉铃虫在22  相似文献   

9.
二化螟滞育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二化螟是我国水稻上一种重要的钻蛀性害虫,以幼虫滞育越冬.本文总结了二化螟滞育生物学特性的总体研究进展,包括滞育诱导、滞育的维持和解除、滞育后的发育、越冬滞育幼虫的年龄组成、越冬滞育幼虫抗寒性与越冬存活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烟青虫滞育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研究了烟青虫Helicoverpa assulta(Guenée)安徽凤阳种群滞育诱导和解除的基本特性。结果表明,在24和26℃下,滞育临界光周期分别为13h11min和12h 04min。6龄幼虫为主要敏感虫期。以7和16℃下处理60天以上为滞育解除的适宜条件。春季越冬蛹眼点移动后的发育起始温度为15.24℃,有效积温为152.03日度,眼点移动和羽化进度可用Stinner的累积率曲线来描述。  相似文献   

11.
寄生蜂的滞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寄生蜂在农林害虫生物防治中至为重要,调控其发育对提高产品贮存期、延长控害时间、适时防治等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列举并分析了127种寄生蜂的滞育特点,总结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展,归纳出:(1)温度与光周期是影响滞育状态的关键因子,寄主及营养状态会影响滞育;(2)滞育敏感虫态多为滞育虫态的前一个发育时段;(3)部分种类存在母代效应,其子代抗逆性与适应力更强;(4)通过滞育延长寄生蜂产品的货架期是可行的,滞育贮存期最长可达16个月;(5)滞育后生物学研究表明,滞育解除后当代及子代的生防性能提升,但也付出种群死亡率增高的代价。在此基础上对寄生蜂滞育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温度(11℃、16℃、21℃、26℃和31℃)和光周期(16L:8D、14L:10D、12L:12D、10L:14D和8L:16D)对小黑瓢虫Delphastus catalinae(Horn)滞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光周期及二者的相互作用均对小黑瓢虫滞育有显著影响。低温和短光照诱导成虫进入滞育。26℃和31℃时,测定的5个光周期均不能诱导滞育;而11℃、16℃和21℃时,滞育率随温度降低或光照时长缩短均呈升高的趋势。11℃和光周期8L:16D是诱导滞育的最适条件。11℃和光周期8L:16D诱导40 d,成虫进入稳定的滞育状态,滞育率高达95.44%。同时发现,滞育成虫产卵前期随温度降低或光照时长缩短而延长。11℃和光周期8L:16D有利于维持滞育,延长成虫产卵前期。21℃和光周期14L:10D加速滞育的解除,缩短成虫产卵前期。  相似文献   

13.
瓢虫滞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滞育是瓢虫规避不良环境、使其发育与环境同步的重要策略。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瓢甲科昆虫滞育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已开展滞育研究的28种瓢甲类昆虫的滞育表现:滞育虫态多为成虫;滞育时期多在冬季;滞育诱导因子主要是光周期,其中夏季滞育者受长日照诱导,冬季滞育者受短日照诱导;若干种类瓢虫的不同地理种群间其滞育特征存有差异,其滞育表现较复杂。此外,分析了滞育判断、滞育调控、滞育后生理与生化特征等相关内容,并对深入研究瓢虫生殖滞育调控机理及相关应用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平腹小蜂滞育诱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平腹小蜂是果树蝽类害虫的优势天敌,对重要果树蝽类害虫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商品化生产的平腹小蜂已广泛应用于多种果树蝽类害虫的生物防治。为精确控制平腹小蜂的羽化时间和提高防控效果,本文对室内不同温度条件下不同龄期平腹小蜂的滞育诱导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平腹小蜂的滞育虫态为预蛹,从卵期开始至预蛹前期,对其进行低温和短光照刺激均可以诱导其进入滞育。短光照(6L:18D),17℃条件下,处于卵期、1~2龄期和2~3龄期的平腹小蜂发育至预蛹期,滞育率分别为76.37%、81.51%和60.28%,其中卵期开始诱导和1~2龄开始诱导的处理之间,滞育率无显著性差异,且卵期处理组和1~2龄处理组的滞育率显著高于2~3龄处理组的滞育率;短光照条件下,当温度降低到11℃和14℃,对1~2龄和2~3龄期的平腹小蜂诱导滞育,滞育率显著下降到20%以下。综合而言,短光照条件下,温度在诱导平腹小蜂进入滞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龄期平腹小蜂在17 ℃持续处理后,预蛹的滞育率不同。在本研究中,17℃结合短光照,对卵期和1~2龄期的平腹小蜂进行诱导,可获得较高的滞育率。  相似文献   

15.
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中红侧沟茧蜂亲代经历不同温度及光周期条件对其子代滞育的影响。设置亲代经历的不同环境条件分别为:①在23℃下中红侧沟茧蜂成蜂经历L∶D=0h∶24h、4h∶20h、8h∶16h、12h∶12h、16h∶8h、20h∶4h、24h∶0h七种不同光周期处理;②亲代经历3种不同温度(16℃2、0℃、24℃)和3种不同光周期(L∶D=10h∶14h、12h∶12h、14h∶10h)的组合处理;③不同日龄滞育茧蜂与发育茧蜂的成蜂寄生寄主粘虫。其子代在3种不同温度(16℃、20℃、24℃)和光周期L∶D=10h∶14h、12h∶12h、14h∶10h下饲养,观察子代的滞育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为23℃时,成蜂经历不同光周期可显著影响子代的滞育率;亲代经历不同的光周期与温度也可显著影响子代的滞育率;交配后不同日龄的成蜂寄生寄主粘虫对其子代的滞育率影响不显著。在中红侧沟茧蜂的生活史中,温度与光周期的共同作用可影响其子代滞育的产生,亲代经历在子代滞育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但能否进入滞育还是由其子代的环境条件来决定。  相似文献   

16.
对草地螟幼虫过冷却点和冰点测定的结果表明,光照、温度、幼虫滞育的深度以及虫体含水量均可以影响草地螟幼虫的抗寒能力。长光照(16 h)条件下发育成的非滞育幼虫过冷却点、冰点均显著低于短光照(10 h)发育而成的滞育幼虫;无论是非滞育幼虫还是滞育幼虫,经低温处理后抗寒能力都会上升。经4℃处理1 d的非滞育幼虫冰点为-2.28℃,而处理25 d的则降低到-4.76℃,过冷却点可从-13.97℃降低到-21.47℃;经4℃处理25、35 d的滞育幼虫,其过冷却点分别为-25.82、-26.79℃,冰点分别为-5.59-、9.13℃。滞育幼虫的过冷却点、冰点与其体重不相关,但与其体内的含水量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意大利蝗Calliptamus italicus是新疆草原主要优势危害种,以滞育卵越冬.为弄清意大利蝗越冬卵发育及滞育过程的抗寒机制,本研究检测了自然条件下越冬卵的糖类、多元醇、脂肪和氨基酸等主要抗寒物质的含量变化,分析蝗卵发育过程不同阶段抗寒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意大利蝗卵在越冬过程中,除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外...  相似文献   

18.
利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vestalis滞育茧在不同正己烷浓度、不同温度下暴露不同时间后对该蜂滞育解除、以及滞育解除后成虫羽化率和成蜂繁殖力的影响,分别建立了茧.成虫羽化历期、羽化率、单雌产卵量对正己烷浓度、暴露时间、温度3因子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正己烷可以有效促进该蜂解除滞育,显著缩短羽化历期,提高羽化整齐度;但正己烷浓度、暴露时间和温度水平的过高或过低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滞育解除后成蜂的繁殖力,过高的温度处理还会显著降低成虫的羽化率。基于回归模型的优化组合分析结果,提出将滞育茧置于27-29°C下、1.5mL·L。的正己烷蒸气中暴露10~15min,对该蜂解除滞育后的生物学特性的不良影响将会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