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前,我国鲜食葡萄生产应用的多数品种为早中晚熟品种,极早熟葡萄品种较少,并且多为引进品种。生产上应用的极早熟品种,有的外观性状好,但内在品质差,有的品种内在品质好,外观质量差,抗病性弱,综合性状不理想,严重影响其经济价值,不适合进行保护地栽培,进而阻碍着极早熟葡萄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葡萄生产应用的多数品种为中晚熟品种,早熟葡萄品种和保护地专用葡萄品种较少,并且多为引进品种。这些品种多数产量不稳定,抗病性差,综合性状不理想,不适合进行露地早熟栽培和保护地栽培。近年来,葡萄保护地栽培和避雨栽培方式的兴起,对极早熟、大粒、优质、抗病品种,以及短低温品种需求增加,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葡萄新品种选育课题组以此为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3.
杂交育种是葡萄育种的常规方法,它对提高葡萄品质、抗性、产量等方面的品种培育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自50年代初,我国就开始葡萄杂交育种工作[1].如利用山葡萄与欧亚种葡萄种间杂交培育出北醇、北玫、公酿一号、公酿二号、熊岳白、左红一等抗寒酿酒葡萄新品种[2,3,4],以及欧亚种种内杂交培育出京早晶,早红、早玫瑰等鲜食葡萄品种[5].通过自身实践,将葡萄杂交技术具体应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世界葡萄抗寒育种的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近2个世纪,通过选种和杂交育种,世界葡萄抗寒育种在抗寒性与果实优质性状的结合方面取得了突破,育成许多抗寒性极强(耐-30~-40℃低温)、品质优良的鲜食、酿酒和制汁品种。由于葡萄的抗寒性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杂交后代的抗寒性基本呈以亲中值为峰顶的正态分布,所以我国应积极引进这些品种,在华北、西北等葡萄主产区试验、推广露地越冬栽培的同时,利用它们与现有抗寒性较弱的主栽品种(抗寒性-15~-18℃)杂交,培育适合我国冬季气候条件的抗寒品种(抗寒性在-25℃左右),迅速提高我国葡萄抗寒育种水平。  相似文献   

5.
近20年来葡萄栽培面积在我国迅速增加,优良品种葡萄售价高、经济效益好。我国葡萄生产中需要适应性强、品质优良的鲜食品种,为满足生产需要,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葡萄育种课题组和昌黎县金田苗术有限公司以选育综合性状优良的葡萄鲜食新品种为目标,开展葡萄杂交育种工作,并选育出葡萄晚熟鲜食新品种金田0608。  相似文献   

6.
巨峰葡萄是用美洲种品种石原早生与欧亚种品种森田尼杂交育成的四倍体鲜食品种,具有穗大、粒大、适应性、抗病性强的特点,成花易、产量高、综合性状优良.巨峰及巨峰系品种的栽培面积约占葡萄栽培面积的一半,巨峰葡萄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仍是葡萄栽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生产经营中,不少巨峰种植户重产量、轻质量、滥用激素、超前早采,导致巨峰葡萄品质下降,落果、烂果严重,价格低,效益差.近几年来,我们在全市巨峰葡萄产区大力推广提质增效栽培技术,取得了明显成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巨峰葡萄是用美洲种品种石原早生与欧亚种品种森田尼杂交育成的四倍体鲜食品种,具有穗大、粒大、适应性强、抗病性强的特点,成花易,产量高,综合性状优良。巨峰及巨峰系品种的栽培面积约占葡萄栽培面积的一半,巨峰葡萄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仍是葡萄栽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生产经营中,  相似文献   

8.
为了丰富北方地区中早熟鲜食大粒葡萄品种,满足规模生产和市场的需求,文章采用杂交育种培育出了粒大、味香浓、超短枝形、抗病强及栽培管理省工省力的葡萄新品种———短枝玉玫瑰(玉波三号),该品种是由达米娜与紫地球杂交育成的鲜食大粒短枝型中早熟葡萄品种,栽培中表现出外观性状好,内在品质优,超短枝形,抗病性、抗逆性及综合性状强等特点,适合大面积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9.
近几十年来,我国鲜食葡萄生产蓬勃发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很多农民因种植葡萄而脱贫致富。但近些年葡萄新品种大量出现,更新速度加快,鲜食葡萄市场难以揣测,不少果农由于盲目引种,蒙受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提高果农的经济效益,发展我国葡萄产业,现将近10年来我国新育成的鲜食葡萄品种及其果实经济性状和育种途径等作一简单的介绍,供果农及育种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马丽 《北方果树》2014,(6):54-56
辽宁省葡萄栽培仅次于苹果和梨,是我国葡萄生产大省,鲜食葡萄产量居全国第一位.葡萄栽培基本遍布全省,形成了以大连、营口为主的辽南葡萄带,以锦州、朝阳、葫芦岛为主的辽西葡萄带,以沈阳、铁岭、辽阳为主的辽宁中北部葡萄带.鲜食葡萄品种仍以‘晚红’‘巨峰’等从国外引进的老品种为主.近年来,‘香悦’‘醉金香’‘巨玫瑰’‘着色香’等品种面积逐年扩大,优新品种比例逐渐上升,品种结构的优化得到重视,市场对优新品种也更加期待.我省从事葡萄育种工作的有十余个单位,从上世纪50年代起到目前,先后通过审定、鉴定程序的优良鲜食葡萄品种23个,其中芽变选种2个,实生选种3个,杂交育种18个.可能统计的不够完全,但也基本上反映了我省培育优良葡萄品种的情况.现具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葡萄生产应用的多数品种为中晚熟品种,早熟葡萄品种和保护地专用的葡萄品种较少,并且多为引进品种。为此,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葡萄新品种选育课题组以极早熟、优质、大粒、专用为主要育种目标,经过杂交、初选、复选、区域试验和连续10a(年)的培育.从绯红和玫瑰香的杂交后代中选出葡萄优良新品系——夏至红(中葡萄2号).现将其主要特性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新郁是通过里扎马特与红地球杂交选育的葡萄品种,具有粒大、肉脆、风味好、产量高等优点,是我国西北地区主栽的晚熟鲜食品种之一,深受消费者喜爱.由于产量高、植株生长茂盛,且吐鲁番地区紫外线弱、栽培管理技术粗放等因素,果实着色不太理想.为改善果实着色,生产中多采用铺设反光膜、环剥、减少负载量、摘叶、套袋等技术措施,这些措施费时...  相似文献   

13.
巨峰葡萄是日本葡萄育种家大井上康氏用石原早生 (大粒康拜尔 )和森田尼杂交育成的四倍体欧美杂交种 ,几十年来 ,一直是日本鲜食葡萄的主栽品种。引进我国后 ,也成为东部、包括我省的主栽品种。但巨峰品种幼树阶段树势不稳定 ,落花落果较普遍 ,成熟期遇高温转色差 ,果粒偏软不耐贮运。为解决此问题 ,日本近年培育推广了一批巨峰系品种 ,其综合或单项性状优于巨峰 ,我市已引进下列品种 ,现介绍如下。1 高妻 欧美杂交种 ,是日本长野县山越幸男氏从先锋×森田尼的杂交后代中选育的新品种 ,比先锋更易栽培 ,品质更好。改变了巨峰品种容易落花…  相似文献   

14.
我国鲜食葡萄育种的种质基础与种质创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崇怀  孔庆山  潘兴 《果树学报》2002,19(4):256-261
对我国所育成的48个鲜食葡萄品种(系)的种质基础和种质利用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玫瑰香、葡萄园皇后、莎巴珍珠、巨峰、无核白、无核紫等是作为亲本利用较多的葡萄种质;玫瑰香×莎巴珍珠、玫瑰香×京早晶、葡萄园皇后×无核紫、沈阳玫瑰×巨峰等有性杂交组合及巨峰系四倍体品种的实生选种为葡萄种质的主要利用模式。尽管我国自行培育的很多鲜食葡萄品种在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我国葡萄育种的遗传基础相对狭窄,葡萄种质利用的模式较为单一。对葡萄种质的扩增、改良和创新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巨玫瑰葡萄,属欧美杂交种,四倍体.大连农业科学院用大粒沈阳玫瑰与巨峰杂交育成,2002年8月27日通过同行专家评定,一致认为该品种是我国目前具有浓郁玫瑰香味的优质丰产大粒鲜食葡萄新品种,综合性状好,并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6.
层次-关联分析法在引种鲜食葡萄品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吐鲁番地区近年引种的18个鲜食葡萄品种为试材,通过比较17项葡萄品质相关性状指标,并应用灰色关联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吐鲁番地区引种鲜食葡萄品质,为筛选适宜当地栽培的优良品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应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发现,风味、固酸比、糖酸比、粒质量是影响鲜食葡萄品质的主要性状,其权重依次为0.119、0.115、0.115、0.096。在此基础上,根据18个品种的灰色关联度值进行优良度排序和分类,加权关联度排序与专家鉴评结果排序基本一致,秩相关系数为0.899;优选出风味佳、糖酸比、固酸比适中、果粒大,外观、内在品质均表现优良的葡萄品种4个,内在品质优良、部分外观品质性状表现突出的葡萄品种5个。应用灰色关联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对鲜食葡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7.
对新引进的4个鲜食葡萄品种开展对比试验研究,通过物候期观察、病害调查、果实经济性状比较和内在品质检测分析,筛选出适宜的主推品种,为鲜食葡萄品种引进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葡萄无核性状遗传与胚挽救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葡萄无核性状遗传以及无核葡萄胚挽救技术是葡萄无核育种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无核葡萄胚挽救技术已经成为葡萄无核育种主要手段,在无核葡萄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胚挽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突破了传统的无核葡萄育种方法,极大地拓宽了葡萄无核品种育种的范围和效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无核葡萄的类型、无核性状的遗传以及现在生产上应用的无核葡萄无核性的来源,胚挽救技术在培育葡萄无核品种、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缩短育种周期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同时,对影响胚挽救成功的因素如品种、培养基类型及成分、接种时期及珠被处理等进行了探讨。最后对葡萄胚挽救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无核葡萄品种资源性状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国家果树种质郑州葡萄圃内的37个无核葡萄品种的16个描述性状和11个测量性状进行了调查,借助SPSS10.0统计软件对结果聚类分析,根据其性状相近程度,将供试的无核葡萄品种划分为3个品种群和5个亚群。同一品种群或亚群内的品种在形态特征上较为相似,遗传背景较为近似,利用不同品种群间的品种进行杂交有望提高无核葡萄育种效率。聚类分析结果可为无核葡萄育种中无核品种×无核品种杂交组合的亲本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优化葡萄品种结构,近年新疆吐鲁番产区先后引进了不少葡萄新品种。对近年引入的5个香味葡萄品种(阳光玫瑰、秋红宝、瑞都脆霞、沈农香丰、莫丽莎无核)及当地主栽的香味葡萄品种无核白鸡心的主要栽培性状和果实品质进行了比较调查。6个品种在综合性状表现方面各有千秋,总体而言吐鲁番产区集香味、大粒、丰产性好优良性状于一体的葡萄品种,特别是无核品种依然缺乏,应继续加大香味葡萄品种的引种、育种力度,特别是鲜食、制干兼用的无核葡萄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