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栽培密度对开县夹沙田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在重庆市开县南门镇进行了夹沙田水稻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栽培密度对水稻有效穗影响较大,对其他性状影响不大,对水稻的产量影响非常大,各密度区间水稻增产效果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
水稻增产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就是水稻杂交技术,在栽培杂交水稻过程中,对水稻有重要影响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水稻栽培技术运用以及防治病虫害的情况。我国粮食安全与水稻产量密不可分,因此,很有必要对杂交水稻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精准栽培中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作为水稻种植栽培大国,栽种水稻面积也是最大的。随着水稻栽培面积的扩大及水稻多样性的出现,导致水稻病虫防治也出现多种多样的情况。病虫害的发生,是影响水稻栽培技术以及水稻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原因。影响水稻栽培种植质量和产量的最大原因,就是病虫灾害的出现,只有提高水稻病虫防治能力,能够有效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高产的影响,论述我国水稻栽培的实际情况,在指出改进水稻栽培培育技术对水稻高产的影响同时,分别从水稻栽培种子选择、种子处理、田间种植管理等方面,详细阐述水稻栽培技术的实践要点。分析可知,在水稻栽培技术应用的环节中,严格做好种子的选择以及栽培方案的确定和后期栽培的田间管理工作,能够切实的将水稻的产量提升,这对促进农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免耕栽培对桂西北稻区水稻各生育性状即水稻生育期、水稻分蘖状况、水稻有效穗数、穗长、穗粒数、千粒重以及产量的影响。2010年在南丹县开展了不同耕作方式对水稻生长与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免耕栽培促进水稻分蘖,缩短生育期,有利于水稻的早生快发,较常规翻耕栽培相比,株高、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理论产量分别提高0.57%、0.49%、0.96%、0.11%、0.18%、1.72%、1.90%,水稻增产1.90%,产值增加1.90%,净利润提高14.11%。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免耕栽培对桂西北稻区水稻各生育性状即水稻生育期、水稻分蘖状况、水稻有效穗数、穗长、穗粒数、千粒重以及产量的影响.2010年在南丹县开展了不同耕作方式对水稻生长与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免耕栽培促进水稻分蘖,缩短生育期,有利于水稻的早生快发,较常规翻耕栽培相比,株高、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理论产量分别提高0.57%、0.49%、0.96%、0.11%、0.18%、1.72%、1.90%,水稻增产1.90%,产值增加1.90%,净利润提高14.11%.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稻米产量占世界总量的35%。水稻是我国广西地区的主要粮食,而水稻高产是保障国家秩序稳定的基础。因此,通过分析影响广西地区水稻高产栽培产量的因素,从栽培技术的角度,结合水稻高产栽培全过程,分析提升广西水稻产量的对策,同时阐述防治水稻病虫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 前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进行水稻节水栽培研究,探讨了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生长、产量的影响,以及在不同灌溉条件下水稻对氮的吸收利用。研究表明,水分条件对水稻生长、产量和植株、土壤中营养元素的行为都有明显的影响。为了探讨我省滨海地区盐碱土种稻条件下,不同灌溉措施对土壤氮和肥料氮有效性的影响,1984年利用~(15)N 示踪技术进行了本项研究,为科学制订水稻节水高产技术提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粮食大国,受传统文化、生活习惯和地理位置的综合影响,我国一直以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所以长久以来我国对水稻的产量、品质及相关病虫的预防和治疗十分关注。针对我国南方高产水稻栽培与高产水稻的相关病虫的治疗与预防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0.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过程中的产量和质量,对我国农业以及国民经济整体水平都具有一定影响,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积极加强水稻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的应用研究至关重要。基于此,探讨水稻高产栽培要点,并详细分析了水稻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的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热量是影响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主要因子。本文用热量条件分析云南省水稻安全栽培的上限高度。首先求得不同高度上的热特征量,然后与水稻常规品种所需要的热量作比较,从而划分水稻安全栽培高度的垂直带并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
栽培方式对寒地水稻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构建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进行了不同栽培方式对寒地水稻产量及光合特性影响的研究。于 2017~ 2018年,在大田条件下,以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 3种栽培方式,即当地农民栽培方式(FP)、高产栽培方式(HY)和超高产栽培方式(SHY),其中以 FP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栽培方式下寒地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叶面积指数、光合特征参数、群体生长特征、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等的差异。结果表明,与FP相比,HY和 SHY的增产幅度在 2年间分别为 9.85%~ 24.78%和 12.76%~23.54%;HY和 SHY显著提高了各时期水稻叶面积指数及水稻高效叶面积率;HY和 SHY显著提高了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降低了胞间 CO 2浓度;HY和 SHY在分蘖盛期至齐穗期的光合势和群体生长率均显著高于 FP;HY和 SHY显著提高了水稻群体干物质重及叶、茎、鞘的物质输出率、转化率。可见,高产栽培方式和超高产栽培方式通过提高水稻群体物质生产能力,从而实现了水稻高产。  相似文献   

13.
水稻强化栽培下不同氮肥管理对产量与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籼型单季超级杂交稻中浙优1号为材料,研究水稻强化栽培氮肥管理对产量与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强化栽培与常规栽培对照比较,增产达11.1%-15.2%,氮肥回收率比对照高5.3%~26.9%,农学利用率比对照高67.2%~92.2%,生理利用率比对照高6.0%~80.5%。因此,在水稻生产上应用水稻强化栽培可以提高氮肥的利用,降低氮肥在环境中积累及对环境造成污染。此外,本文对水稻强化栽培下氮肥管理的高产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不同栽培法对高蛋白饲料稻籽粒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分析探讨了水稻高蛋白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体系、三壮三高栽培法、常规栽培法对湘丰早119(早稻)和培两优288(晚稻)稻米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栽培法相比,水稻高蛋白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体系能明显促进灌浆中后期水稻功能叶和籽粒中谷草转氨酶和天冬氨酸激酶的活性,明显提高糙米氨基酸、赖氨酸、苏氨酸、蛋氨酸、人体7种必需氨基酸、猪11种必需氨基酸、鸡14种必需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产量和蛋白质产量;能促进水稻功能叶、籽粒中谷草转氨酶和天冬氨酸激酶活性和提高糙米蛋白质产量。研究说明,水稻高蛋白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体系能满足高蛋白饲料稻高产优质栽培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在水稻种植和生长中,会出现一些病害,给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导致农民的收入减少。基于此,为了提升水稻栽培的产量和质量,对水稻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了水稻主要病害和相应的防治技术,包括稻瘟病及其防治技术、立枯病及其防治技术、稻曲病及其防治技术、白叶枯病及其防治技术等。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我们通过深入分析洞庭湖区水稻综合栽培特点,利用SAS软件分析了不同因子对产量的影响,建立了湖南省洞庭湖区水稻优质多因子产量预测模型,同时运用ASP等软件技术,开发了水稻优质稻产量智能化预测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水稻精量侧深施肥技术的效果,设计3种不同的施肥量进行水稻栽培,探讨机械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方式下不同施肥量对水稻长势、穗粒结构、产量、节本增效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侧深施肥处理的水稻产量均高于常规施肥处理;侧深施肥技术中基肥量过大会造成分蘖过多,导致肥料和温光资源浪费;在前期侧深施肥减量的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收益,后期可以进行追肥处理,要保证产量。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水稻插秧机高产栽培技术、归纳水稻栽培方法和经验,选择本地某水稻种植基地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同种类型的两块田地作为水稻栽培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田地主要采用水稻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对照组田地则采用传统的移栽方式和栽培技术,对比分析两组水稻的种植效益。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水稻的栽培速度更快,病虫害的发生率更低,施肥和浇水成本更低,水稻稻米品质和产量更高,667 m~2产量增加比例高达25.3%。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应用水稻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有助于提高水稻栽培速率,降低水稻种植成本和病虫害发生率,同时也有助于显著提升水稻种植品质和产量,值得在水稻种植中进行大力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9.
针对宁夏引黄灌区水稻磷肥施用不合理的问题,探索水稻增产与养分高效的磷肥供应与相应的栽培模式之间的关系,以指导该地区水稻生产。通过在宁夏引黄灌区进行的田间试验,研究插秧和直播两种栽培模式下不同供磷水平(P2O50、45、90、135、180 kg/hm2)对水稻产量、不同器官氮磷钾养分含量、累积量及其分配比例、水稻磷肥利用效率及磷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插秧栽培较直播栽培水稻实粒增产15.6%,瘪粒产量降低184.0%。两种栽培方式下,水稻产量随着施磷量增加而增加,插秧栽培增产幅度为64.6%~68.7%,直播栽培增产幅度为24.2%~42.6%。施磷量和水稻籽粒产量之间有极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插秧水稻最高产量施磷量为158.5 kg/hm2,最佳经济产量施磷量为146.7 kg/hm2,比直播处理降低11.42%、8.9%。与直播处理相比,插秧处理实粒、地上部的氮素累积量分别提高12.3%、12.01%,磷素累积量降低6.39%、2.61%,钾素累积量提高了11.67%、17.87%。直播处理100 kg籽粒氮磷钾消耗比例为1∶0.35∶0.6,插秧处理为1∶0.30∶0.64。插秧处理水稻磷肥利用效率、偏生产力、农学利用效率、生理利用效率较直播处理分别提高了17.4%、8.6%、38.4%、4.6%,两种栽培方式下,当施磷量超过135 kg/hm2后水稻磷素携出量开始下降,施磷处理磷肥表观平衡均表现为盈余。综合考虑提高水稻产量、效益、磷肥当季回收率及维持土壤磷素平衡等因素,在本试验条件下,插秧处理最佳施磷范围为P2O5146.7~158.5 kg/hm2,直播处理为P2O5159.8~176.6 kg/h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0.
为提升水稻栽培管理水平,从栽培地点、品种选择、种植密度的合理把控等诸多角度出发,针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展开详细分析;同时,针对现有的各种病虫害,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尽可能避免病虫害对水稻质量、产量造成严重威胁,以此保证水稻质量和产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