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宇 《湖北农机化》2022,(3):108-110
传统村落在悠久的中华历史和农耕文明传承中逐渐形成,具有明显的地域传统文化、建筑技艺和村镇空间格局等特征,是古代农耕文明留下的宝贵财富.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也开启了旅游发展之路,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破坏性也极强,火灾事故频发,多个历史悠久、具有极高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被毁于一旦.因此,研究并制定传统村落...  相似文献   

2.
传统村落是在长期的农耕文明传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文化传承,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价值。传统村落也是发展乡村旅游、创新农村农业发展道路的基础,是广大农民社会资本的有效载体。因此,传统村落文旅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笔者以黔东茶园山为例,通过田野调查,分析了茶园山传统村落资源现状,提出了文旅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传统村落是地域环境及文化的综合产物,有重要的价值。挖掘其中的物质与精神价值内涵与逻辑关系,营造特色空间环境,对传承地方文化,探寻传统村落发展出路十分必要。文章从空间环境的活力提升入手,对冀北堡寨村落特色空间营造进行分析,为传统村落的特色空间营造与村落的振兴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
王舸泓  王晨斐 《南方农机》2023,(21):121-125
万载古城以其非遗文化和赣派特色建筑风貌为核心载体,加之保留大量较为完好的明清时期古祠堂群落,是江西旅游文化的活字招牌。课题组以万载古城为例,根据景观基因理论和识别方法,从村落选址布局、传统民居构造、主体性公共建筑、民俗文化等多角度来进行基因识别,梳理提炼其保护手法和特色景观风貌营造手法,对研究结果进行概括性总结,并提出指导性建设策略。结果表明,以创建历史文化名城为契机,结合江西地域历史和特色,立足生态本底,构建多元生态宜居体系成为传统村落留住原住民、实现发展新跨越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5.
覃婷婷  蒋荣  潘斌  谢依玲 《南方农机》2023,(20):121-123+131
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底色,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引领和精神源泉。在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存原始农耕文化的传承主体、话语体系、价值体系,传承优秀的农耕文化,培养少数民族人才,重塑民风民俗,建设特色生态村落等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课题组以怀化少数民族地区农耕文化为切入点,探讨了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的内在联系与互动条件,分析了怀化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的可行性。研究表明,怀化农耕文化资源丰富,种类、空间分布以及现有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等都已形成初步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资源融合的可行性。在尊重农耕文化底色、遵循乡村旅游开发规律的基础上,促进传统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有助于推进乡村旅游、农耕文化传承与群众多元需求持续对接。  相似文献   

6.
雷丹玉 《南方农机》2024,(5):118-122
特色保护类村庄是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自然历史文化特色资源保护利用的重要主体之一。山西省特色保护类村庄在生态、农业、人文资源方面优势较为明显,但也存在产业基础不牢固、空心化、老龄化等劣势。在乡村振兴战略、传统村落保护战略推进以及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特色保护类村庄应从盘活资源、夯实产业、传承文化、健全设施、人才振兴等层面发力,结合自身实际选择具有针对性的策略和规划,以实现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燕 《南方农机》2022,(17):123-125
传统村落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人文景观,是中国农业文明遗留下来的最大遗产。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由于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中国大多数传统村落逐渐被人们遗忘。笔者以河南地区的典型传统村落为例,从信阳郝堂村当地景观入手,研究乡村振兴过程中传统村落景观保护与发展的策略,以更好地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目前我国"三农"事业的重点工作。夯实经济基础,注重减少城镇乡村之间发展的不协调,成为乡村发展的新要求。笔者以膺选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牧笛溪村为例,参照现实政策并通过实地调查当地经济发展现状,探讨了目前传统民族特色村落发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旨在探寻传统民族特色村落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经济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李岳 《南方农机》2022,(6):175-177,188
鲁南G村"银娃娃"传说体现了其村落社会重视道德伦理、强调公序良俗的文化特色,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突显了村民的主体性,同时也增强了村民对于地方文化的认同感.因此,乡村治理过程中要注重村落文化传统所具有的凝聚力,以此加强村落共同体意识建设,提高村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深化村民自治.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融入公序良俗的引导教育,在良...  相似文献   

10.
王娟  李梦婷 《南方农机》2017,(18):175-176
传统村落的聚集具有地域性以及多样性,其空间未经历过规划,但是其空间的形成以及功能性又与当地的民风民俗、生活习性息息相关。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当地村民对现代生活的追求,传统的村落公共空间现已无法满足村民日益丰富的生活习俗。在积极响应国家"美丽乡村"的政策下,我们在改善村落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为村民营造出一些舒适、悠闲的功能区域。  相似文献   

11.
金萍 《湖南农机》2008,(3):192-194
风景旅游型区域城镇应抓住风景名胜区与风景旅游镇的特点,结合其产业和环境特色,重视镇区和风景区相互关系的协调,注重村镇传统风貌的保持,确立共同的发展目标,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协调区域内各村镇间的职能定位、产业定位、空间布局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旅游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新领域,也是一种新的旅游产品,是指包括农、林、牧、渔在内的大农业,即以野生生物和农业生物为载体,以农业科技为依靠,向社会提供观光、休闲或风情感受、技艺欣赏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一定特色并具有旅游价值的农  相似文献   

13.
风景旅游型区域城镇应抓住风景名胜区与风景旅游镇的特点,结合其产业和环境特色,重视镇区和风景区相互关系的协调,注重村镇传统风貌的保持,确立共同的发展目标,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协调区域内各村镇间的职能定位、产业定位、空间布局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旅游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新领域,也是一种新的旅游产品,是指包括农、林、牧、渔在内的大农业,即以野生生物和农业生物为载体,以农业科技为依靠,向社会提供观光、休闲或风情感受、技艺欣赏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一定特色并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场所。主要包括生态旅游、观光旅游、休闲旅游、民俗旅游、都市旅游、科技旅游等形式。  相似文献   

15.
余丹 《南方农机》2017,(18):129-130
传统村落是承载和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重要载体,更是中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文化基石,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近年来,在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中政府显然加大了力度,但也面临许多问题,需要政府加强在地方立法、保护机制、管理方式和宣传教育等方面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16.
韩竹 《南方农机》2019,(3):182-182
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外国人士中明确提出国际社会中既有你也有我,应当是命运共同体。结合我国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形势以及全球性问题,无论是哪个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所以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我国必须进一步开发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模式,才能够体现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以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我国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与传统的旅游开发模式有一定的差异,所以本文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简要分析如何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并提出具体的发展策略,以进一步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的创新与拓展增强相关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建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加速四川藏区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和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序衔接。通过近年脱贫攻坚的大力扶持,丹巴县的180多个乡村在道路、住房等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善,丹巴县嘉绒藏族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为丹巴县发展乡村旅游创造了良好的基础,为此,笔者建议可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弘扬藏区民族文化,推进乡村全域旅游。  相似文献   

18.
村镇用地整理是新农村建设非常重要的一面.为了有序地开展村镇用地整理,应该对区域范围内所需开展整理的村落进行优先排序.为此,以县域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根据居民点现状、劳动力转移、当地财政等因素,提取了村镇用地整理经济驱动因子和社会驱动因子,并进一步利用主成分分析的分类功能,根据所提取的主成分因子把评价单元进行了优先度排序.  相似文献   

19.
张逸风 《南方农机》2023,(4):113-116
平顶山乡村旅游是平顶山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产业支撑。虽然平顶山乡村旅游已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市场潜力巨大,但是仍然存在乡村旅游项目没有整体规划、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从业者素质不高以及旅游产品特色优势不足等问题。基于此,笔者建议从突出乡土文化特色、健全旅游监管体制、吸引年轻人才入乡、创新特色产品着手,为平顶山乡村旅游的发展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措施,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0.
<正>6月5日,沙河市供电公司安河供电所员工张建与同事一起来到王硇村,深入农家乐、旅游景点等,开展节后安全用电检查,为即将到来的端午小长假安全可靠供电做好准备。王硇村坐落在河北省沙河市西部山区,曾是沙河市典型的贫困小山村。随着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王硇村已由一个不知名的小山村入选中国第二批传统村落名录,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十大"美丽河北·最美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