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在配电台区中 ,变压器担负着配电和送电的重要任务 ,是配电台区的中心枢纽 ;配电台区的线路网络则为变压器的传输电能的通道。科学、合理的线路网络结构是变压器的安全、优质和低损供电的重要保证。而三相负荷平衡既是衡量台区线路网络结构合理性的重要依据 ,也是变压器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三相负荷能否平衡 ,不仅关系到变压器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而且关系变压器供电的损耗率。1 三相负荷平衡降损的原因三相负荷平衡降损的实质就是通过改善或改变配电台区线路网络的结构 ,使三相负荷平均分配 ,从而达到减少变压器损耗的目的。这一点 ,…  相似文献   

2.
正1三相负荷不平衡治理概述1.1治理原理为解决配电台区三相负荷不平衡问题,本文在研究当前配电台区三相负荷产生的原因及造成的不良结果的基础上,设计一套用于治理配电台区三相负荷不平衡的方案。三相负荷不平衡治理的核心是台区控制器,实施主体是智能换相开关(以下简称换相开关)。台区控制器是三相负荷不平衡治理的核心执行装置,负责收集配电变压器  相似文献   

3.
正1三相不平衡情况原因巩义市属于典型的豫西浅山丘陵区,农村电网供电情况复杂。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城乡居民分布不均匀、农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农村单相负荷用电量增长很快,造成了部分农村配电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三相不平衡情况。2三相负荷不平衡解决对策治理变压器三相不平衡,就是挖掘变压器的潜在容量,补偿功率因数,增加变压器容量。两者综合考虑,可  相似文献   

4.
正1利用采集信息系统对配电台区监测(1)实现集配电台区设备状态参数检测、无功补偿本地/远程控制投切、保护监测管理、谐波监测、三相不平衡监测、电能量抄录、远程通信等功能于一体,实行实时监控,把梳理出来的三相不平衡度大于15%的台区进行调整,对不能调整的台区增设无功补偿柜。(2)实现配网的电能质量问题(无功补偿、谐波治理和三相不平衡治理等)综合治理,降低电网损耗。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国网山东高密市供电公司在国家电网公司建设智能电网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全面推进农网智能化建设,0.4kV智能配电台区实现了遥测、遥信、遥控、遥调、遥视"五遥"应用功能。1智能配电台区建设目标建成集配电变压器参数监测、保护、计量、通信、动态无功补偿控制、谐波抑制和三相不平衡治理于一体的数字化、智能化台区,实现动态补偿无功功率,消除谐波畸变,治理各相电压不对称,消除电压波动和闪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达州电业局在推进农网智能化台区改造工作的过程中,引进了低电压监测与三相负荷平衡自动调整系统,该系统通过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对配电台区进行科学的低电压及相关数据监测,并对三相负荷平衡进行自动调整,有效地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降低了线损,提高了经济效益。1系统应用背景当前农村配电网三相负荷不平衡及低电压综合治  相似文献   

7.
三相负荷不平衡对低压线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复忠 《农村电工》2005,13(5):36-36
网改后农村低压电网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网结构薄弱环节基本解决,供电能力大大增强,电压质量明显提高,大部分配电台区的低压线损率降到了11%以下。但仍有个别配电台区因三相负荷不平衡等原因而造成线损率居高不下,给基层供电所造成较大的管理困难,下面针对这些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孟俊 《农村电工》2011,(12):26-27
1三相负荷不平衡产生的原因1.1农村电网单相用电设备多农村电网具有三相负荷与单相负荷同时供电的特点,而且在农村配电台区,单相用电负荷占绝大多数。随着近年来农村经济的较快发展,农村家庭大功率家用电器逐渐增多,其中电热设备和空调器等单台功率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我国农村配电网漏电保护器安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农村配电台区接地方式、三相不平衡负荷与容性电流对分级保护的影响等,并提出了正确安装使用漏电保护器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配电台区计量装置在运行中时常发现以下故障:一次线烧毁、电能表罩壳烧毁、电能表电流线圈绝缘层老化等现象,结合目前供电企业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管理和技术两方面的不足,为此,建议对配电台区计量装置实施改造。  相似文献   

11.
配电台区网络是农村电网的主要组成部分,如何合理的构建配电台区供电网络,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是供电企业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该文介绍了构建配电台区供电网络有关技术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我国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在配电变压器采用三相四线供电接线时,由于低压单相负荷不可能完全地平均分配,又由于电网中存在大量的感性负荷,这样就避免不了在低压配网中出现三相负荷不平衡和功率因数偏低的问题,导致出现电网损耗增加、电能质量下降和缩短设备使用寿命等问题。目前只有分相无功补偿装置对负荷电流中的无功部分进行补偿,这种方法只能将电网中的无功电流补  相似文献   

13.
三相不平衡问题是引起配电网电能质量下降的主因之一。介绍三相不平衡度计算方法,剖析配电网三相不平衡原因及其危害,设计一种基于不平衡电路应用换相开关的治理原理图,使用MATLAB软件对配网三相不平衡状态进行仿真设计。仿真分析表明,原相电压较低的负荷相可通过补偿使其负荷相电压达到允许范围,从而实现低压配电网的平衡运行。  相似文献   

14.
卢麒麟  王胜利 《农村电工》2009,17(12):34-34
配电台区计量装置在运行中,时常发生一次线烧毁、电能表罩壳烧毁、电能表电流线圈绝缘层老化等故障。结合目前供电企业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管理和技术两方面的不足,建议对配电台区计量装置实施改造,笔者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相似文献   

15.
正低压配电柜是农村0.4 kV配电台区安全可靠供电的管理中枢,配电柜故障直接关系到农村配电台区用电客户的安全可靠用电,对配电柜烧损故障原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有利于配电台区管理人员进一步加强配电柜日常运行的检查维护,杜绝或减少配电柜烧损故障的发生,提高农村配电台区的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正>1建设原则科学规划。科学制定智能配电台区的研究方向及技术路线,确定农村电网智能化发展的建设原则。试点先行。在对现有技术充分评估论证的基础上,选择典型地区建设试点工程,为全面推进智能配电台区建设提供经验。注重实效。按照智能化建设目标,解决好农网智能设备少、技术水平低、网架不坚强、通信不完善等问题。集成创新。充分共享和利用现有的先进、实用技术成果,通过进一步优化完善,逐步满足电网智能化建设要求。2建设目标实现集配变参数监测、保护、计量、通信、动态无功补偿控制、谐波抑制和三相不平衡治理于一体的数字化、智能化台区。以动态补偿无功功率、消除谐波畸变、治理  相似文献   

17.
正居民住宅小区采用的是0.4 kV三相四线制供电方式,因单相家用电器如:电饭锅、电磁炉、电水壶等用电设备功率较大,不能均匀分布在三相线路上,用电时间不同步,导致三相用电负荷不平衡,并且三相电流大小在变化中。目前已有一些三相负荷不平衡补偿措施,因系统所含谐波分量及其他因素的存在,补偿后的效果不尽相同。不能因三相负荷不平衡,就逐条线路进行补偿,这不是长久之策,并会增加日后维护工作量,降低供电可靠率。为此  相似文献   

18.
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配电台区建设及运行紧密联系着用电用户的用电质量,提升配电台区智能化水平迫在眉睫。讨论分析一种智能化配电台区建设模式,以发电车“零”停电智能感知接入装置为基础,配合一体化智能综合配电箱,建立以配电台区低压关键设备检修移动助手软件为基础的智能配电台区自感知机制,以全面提升配电台区智能化运营建设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刘强 《农村电工》2014,(2):36-36
<正>每年夏、冬季节,随着气温的骤升骤降,居民大量使用空调器等大功率电器,用电负荷猛增,都会导致农村乡镇偏远地区有一些配电台区不同程度地发生季节性低电压。低电压的形成多是因为配电变压器容量不足、低压线路线径小、超供电半径供电、三相负荷严重不平衡等情况造成,这些情况有可能独立存在,又可能组合出现。1消除低电压的具体措施解决低电压,必须究其原因,对症下药。正常的农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北京地区农网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农村配电台区60%~80%以上时间空载或轻载状态运行,空载损耗偏高;负荷波动大,时段性高峰一般出现在每日早饭时段和晚娱乐时段,季节性高峰主要为农灌负荷、夏季制冷负荷和冬季采暖负荷,同时以春节为代表的节假日突增负荷对台区运行也有较大影响。农网配电台区长期小负荷运行,传统补偿装置电容最低级差10~20 kvar不能投入,补偿装置利用率低。电压合格率低,配网末端客户距变电站远,电压低,设备无法正常运行。为提高末端电压,需调整变电站出口电压,致首端电压轻载时过高,用电设备寿命缩短。1调容变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