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铁、锌、硼肥在玉米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在合理施用氮、磷、钾肥的基础上增施铁、锌、硼肥对复播玉米产量的影响效果较为突出,不施氮、磷、钾肥的复播玉米减产45.8%,在配氮、磷、钾的基础上增施铁、锌、硼肥分别增产4.7%、5.9%、4.6%。  相似文献   

2.
过氧化钙及硅钙肥改良潜育化稻田土壤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潜育化水稻土是我国最主要的低产水稻土类型,长期渍水导致的土壤缺氧及活性还原物质过度积累是其最主要特征,这严重影响了水稻的根系发育和产量提高。本研究以鄱阳湖区潜育化稻田土壤为对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过氧化钙和硅钙肥单施或配施对潜育化稻田土壤的改良效果,旨在为探索潜育化稻田的轻简化改良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田间试验于2012 2013年在鄱阳湖区潜育化双季稻田进行,试验设单施化肥(T1)、化肥+硅钙肥(T2)、化肥+过氧化钙(T3)和化肥+硅钙肥+过氧化钙(T4)4个处理。通过2年4季的田间试验研究了过氧化钙和硅钙肥单施或配施对鄱阳湖区潜育化稻田水稻产量、土壤还原物质总量及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分析了过氧化钙和硅钙肥改良潜育化稻田土壤的效果和应用前景。【结果】过氧化钙和硅钙肥单施或配施均可以提高潜育化稻田的水稻产量,二者配施每季可以提高水稻产量1.06 t/hm22.06 t/hm2,并可促进磷、钾养分向籽粒转移。施硅钙肥对土壤还原物质总量没有明显影响,而施过氧化钙可以显著降低土壤还原物质总量,二者配施可以减少耕层土壤还原物质总量1 cmol/kg以上。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还原物质总量呈增加的趋势。硅钙肥与过氧化钙配施可以明显提高小于10 mm的中小团聚体的含量。施硅钙肥或过氧化钙对土壤养分含量没有明显影响,但二者配施可以明显提高土壤有机碳、速效磷的含量,但对腐殖质碳、速效钾和全氮含量影响不明显。【结论】施用硅钙肥可以提高潜育化稻田的水稻产量,但对土壤还原物质总量没有明显影响。施用过氧化钙既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又可以降低潜育化稻田的潜育化程度。而硅钙肥和过氧化钙配施不仅可以明显提高水稻产量、降低潜育化稻田的潜育化程度,还可以改善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和土壤结构。因此,施用过氧化钙和硅钙肥可以作为改良鄱阳湖区潜育化稻田土壤的一种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西南地区冷泥田的水稻生长不良可归因于多种障碍因子,包括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因子。本文针对冷泥田影响水稻生长的土壤化学障碍因子,研究了不同肥料或改良剂对冷泥田水稻生长、养分吸收和土壤性质的影响,旨在为这类土壤的培肥、改良利用和水稻高产提供科学依据和实用技术。【方法】试验地点选在四川省东南地区冷泥田集中的泸县,试验历时2年。试验设无肥对照(CK)、全量化肥(NPK)、NPK+泥炭(NPK+Pe)、NPK+商品有机肥(NPK+COF)、NPK+鸡粪(NPK+CM)、NPK+硅肥(NPK+Si)、NPK+石灰(NPK+L)、NPK+硅钙肥(NPK+Si Ca),NPK+锌肥(NPK+Zn)9个处理。在水稻收获前采集代表性植株样,调查水稻农艺性状,分析水稻对氮、磷和钾的吸收量;水稻收获后采集土壤样品,测定不同处理的土壤p H、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还原性物质总量、活性还原物质以及亚铁和亚锰含量。【结果】结果表明,在所有处理中,NPK+L和NPK+Si Ca处理可改善水稻的产量构成因子,稻谷产量比NPK处理显著提高15.40%和10.64%;而其他处理的增产效果则均不显著。NPK+L和NPK+Si Ca处理的土壤p H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土壤还原性物质总量和活性还原物质(含Fe2+和Mn2+)含量显著降低;NPK+L和NPK+Si Ca处理可增加土壤养分的有效性,促进水稻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改善土壤的化学性质。同时,土壤分析结果表明,该试验土壤的有效钙和有效硅均缺乏,而NPK+L和NPK+Si Ca处理增加了土壤的有效钙和有效硅,对提高水稻产量有重要贡献。有机肥对土壤相关性质的影响与石灰和硅钙肥相反,特别是鸡粪。施用锌肥对水稻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但差异不显著。水稻收获后土壤中氮、磷、钾养分残留量与施肥量和水稻吸收携出量密切相关。【结论】对长期淹水地势低洼的酸性冷泥田来说,石灰和硅钙肥是比较理想的土壤改良剂,能同时起到改善土壤性质和提高作物产量的效果;而有机肥,特别是未腐熟的有机肥或有机物料,则不宜在冷泥田中施用或大量施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冀东平原水稻土壤氮、磷、钾、锌、硼等大量和微量元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阐明了养分限制因子,提出了增产措施。按照NY/T 497—2002《肥料效应鉴定田间试验技术规程》,采用田间小区肥料试验方法,对氮、磷、钾、铜、铁、锰、锌、硼、钼九种营养元素进行缺素对比,找出限制因子。施用氮肥比对照增产明显,产量差异极显著,说明氮肥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除氮肥外,其他肥料作用与全素比较差异不显著,说明还不是限制因子;缺氮处理与对照比产量差异不显著,说明在氮素缺失情况下,其他肥料综合作用不明显。通过对水稻营养元素限制因子的研究,初步了解了水稻生产中各种营养元素对产量的影响,为今后水稻科学施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肥处理对秋植茄子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氮、磷、钾肥对秋植茄子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开展了"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对秋植茄子均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秋植茄子施氮最高增产45.8%,施磷最高增产30.9%,施钾最高增产35.8%。氮、磷、钾肥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配合施用能提高肥效,三因素对茄子产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氮钾磷。本试验条件下,三元二次方程拟合结果表明,达到经济最佳产量时的氮(N)、磷(P2O5)、钾(K2O)施用量分别为164.9、107.1、186.3 kg·hm-2。  相似文献   

6.
大白菜氮磷钾肥料配施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3414"试验设计方案,研究了不同氮、磷、钾施肥处理对大白菜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及肥料效应。结果表明:合理施用氮、磷、钾肥能够产生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空白区产量<缺氮区产量<缺钾区产量<缺磷区产量;氮的增产效应>钾的增产效应>磷的增产效应;单位养分增产量,全肥区>缺钾区>缺氮区>缺磷区;氮、磷、钾互作效应最高,其次为氮、钾和氮、磷,磷、钾互作效应较差。通过模型分析得氮(N)、磷(P2O5)、钾(K2O)的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95、110和265 kg/hm2,可获得理论产量为82 162 kg/hm2。  相似文献   

7.
施氮量对双季稻产量及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双季稻产量、氮磷钾积累量及氮磷钾利用率的影响,同时探讨双季稻吸收利用氮、磷、钾素三者间的相互关系。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施氮量不同、磷钾投入量相同条件下的双季稻产量、双季稻氮、磷、钾积累量、双季稻氮、磷、钾素利用效率及磷钾吸收利用与氮吸收利用的关系。结果表明:双季稻产量在一定范围内(早稻0~105 kg/hm~2,晚稻0~146 kg/hm~2)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之后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本试验施氮条件下,早稻产量最高的处理为75%N(105 kg/hm~2),比CK(不施化肥)增产58.1%;晚稻产量最高的处理为100%N(146 kg/hm~2)处理,比CK增产67.6%。施氮水平对双季稻植株氮、磷、钾养分积累量有显著影响,早、晚稻稻谷氮、磷、钾积累量均以100%N处理最高。不同施氮水平对氮、磷、钾养分利用效率也有显著影响。适宜的施氮量可以增加双季稻产量,促进水稻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同时提高双季稻的氮、磷、钾素利用效率。综合考虑双季稻产量效应及氮磷钾养分的有效吸收利用,双季稻施氮量为105~146 kg/h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适量施用硅钙肥能促进小麦对氮、磷、钾、钙、镁等营养的吸收并能改善小麦的生物学性状,具有显著的增产效应,但施用过量则会得到相反效果.硅钙肥对小麦锰、锌的吸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用量增加而增强.小麦对硅的吸收主要发生在拔节期以后,植株中硅的含量随处理量的增加而持续上升,直至出现毒害.该毒害主要表现在分蘖能力受抑制、茎蘖数下降、植株矮小、千粒重下降,最终导致产量降低.本试验条件下,施用硅钙肥750~1500kg/hm2能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与此对应的植株SiO2含量,在初花期叶片中约小于0.8%,在成熟期秸秆中的硅含量约为2.0%.  相似文献   

9.
长期减量化施肥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减量化施肥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对巢湖流域连续10年减量化施肥和秸秆还田定位试验后的水稻产量、土壤有机质、有效氮磷钾、有效铜锌铁锰含量及土壤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长期减氮30%或减磷50%处理对水稻产量无明显降低作用,减量+秸秆还田有增产作用,但增产不显著;减氮30%或减磷50%会降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中速效钾、碱解氮含量,减磷50%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显著降低,减量+秸秆还田会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速效钾、碱解氮、有效铜锌铁锰含量,对有效磷的增加效果不显著;较不施肥相比,施肥能够明显提高土壤的酶活性,减少氮磷肥会一定程度地降低土壤中的酶活性,减量+秸秆还田对脲酶的增加效果不明显,但会显著增加土壤中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土壤酶活性与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综合考虑减量化施肥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可提出在巢湖流域实施减量化施肥+秸秆还田处理来代替高产施肥。  相似文献   

10.
小麦施用硅钙肥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适量施用硅钙肥能促进小麦对氮,磷,钙,镁等营养的吸收并能改善小麦的生物学性状,具有显著的增产效应,但施用过量则会得到相反效果。硅钙肥对小麦锰,锌的吸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用量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11.
长期稻草还田对紫色水稻土肥力和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39,自引:5,他引:39  
通过8年淹水条件下一季中稻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稻草还田以及稻草与不同化肥配合施用对紫色水稻土生产力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与N、P、K化肥配合施用能维持或提高紫色水稻土的生产力和土壤肥力;水稻获得了持续高产,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增加,速效钾与试验前基本平衡。纯化肥处理尤其是N、NP、NK处理水稻产量、土壤氮和钾含量逐年降低,不能维持系统生产力和土壤肥力。稻草还田对翌年水稻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8年平均稻草还田处理比对照增产39.5%,稻草的增产作用还随着稻草还田时间的延长而逐年升高。稻草还田携入的钾与化学钾肥具有相同的营养功效,稻草可替代部分化学钾肥。  相似文献   

12.
磷钾硼锌肥对百合、白术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营养元素对百合、白术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两年结果表明,在河沙土和灰泥土上,施用磷、钾、硼和锌肥的百合产量分别平均增产5.1%、33.5%、22.3%、16.3%和16.2%、12.5%、2.1%、6.1%,在灰泥土上,白术产量分别平均增产8.6%、34.6%、9.1%、5.8%,百合施用钾、硼和锌肥的增产效果大于白术,而白术施磷的增产效果大于百合。施磷肥能促进百合和白术对氮、磷、钾和硼的吸收,而降低对锌的吸收;施钾、硼和锌肥能增进百合和白术的氮、磷、钾、硼和锌养分的吸收量。百合和白术吸收的养分量表现出钾>磷>锌>硼。百合和白术吸收的氮、磷、钾和锌主要分配在鳞茎和根状茎部分,吸收的硼主要集中在茎叶部分。平衡施肥可提高药用部分(鳞茎和根状茎)的磷、钾和锌养分的分配比率。  相似文献   

13.
氮、磷、钾、锌配施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应用“416-B”最优混合设计,研究了氮、磷、钾、锌肥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施用氮、磷、钾、锌的增产效果为氮〉锌〉钾〉磷。氮与磷、钾、锌配施有利于小白菜增产和品质的改善。在本试验条件下,小白菜高产、优质施肥方案为每千克土施N0.26g、P2O5 0.11g、K2O 0.42g、Zn0.017g,目标产量790.7g/盆FW,鲜小白菜中含锌81.9mg/kg,可溶性糖1.63%,Vc117.9mg/kg,硝酸盐809.5mg/kg。  相似文献   

14.
糜子氮、磷、钾肥的效应及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揭示糜子氮、 磷、 钾肥效应,并提出最优推荐施肥量组合,本试验采用3414不完全正交回归设计,对糜子氮、 磷、 钾肥合理配比施肥效应进行研究,同时对糜子产量进行肥效模型拟合,得出最优经济效益氮、 磷、 钾推荐施肥量。结果表明, 施用氮、 磷、 钾肥, 糜子增产效果显著,最高增产率可达52.31%,缺氮和高氮处理增产率最低,说明适宜的氮肥施用量是影响糜子产量的关键因子。氮、 磷、 钾肥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配合施用能提高肥效,三因素对糜子产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氮>磷>钾,任一因素过量施用均会导致产量显著降低。根据一元二次肥效模型得出糜子氮(N)、 磷(P2O5)、 钾(K2O)的最优推荐施肥量分别为121.61、 78.09、 24.23 kg/hm2,适宜的氮、 磷、 钾施肥比例为1∶0.64∶0.20。  相似文献   

15.
采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针对氮、磷、钾、锌四种肥料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效应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氮磷对产量都达显著正效应,氮对湿面筋含量达极显著正效应,磷与湿面筋含量呈显著负效应,钾锌对产量和品质效应微弱,四种肥料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氮>磷>锌>钾,对湿面筋含量的影响顺序为:氮>磷>钾>锌。小麦产量和品质都较理想的施肥区间为氮252 8~294 2kg/hm2,磷111 0~139 1kg/hm2,钾145 8~153 0kg/hm2,锌9 8~12 1kg/hm2,合理的配比为N P2O5 K2O ZnSO4=1 0 46 0 55 0 04。  相似文献   

16.
施肥模式对双季稻产量、养分吸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水旱轮作田间定位试验条件下研究了连续4年(20052008)不同施肥模式对双季稻产量、养分吸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配施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增产效果明显。定位4年后,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早稻和晚稻平均产量分别比未施肥处理增产135%和130%。随着产量的增加,稻草与稻谷中氮、磷和钾养分吸收量呈增大的趋势,表明水稻植株养分吸收量与稻谷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施肥模式显著影响水稻稻草、稻谷中的氮、磷、钾养分含量。氮磷钾肥配施处理,特别是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稻谷的养分吸收量最高,在土壤中的氮、磷盈余也最少。肥料配施虽增加了支出,但提高了经济产出,其纯收益相对较高,以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的纯收益最高。双季稻生产实践中,有机无机肥配施模式值得推荐且需合理增施磷、钾肥。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锌肥对水稻农艺与经济性状的影响,推荐适合水稻生产中锌肥的施用量,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锌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氮、磷、钾同等施肥水平下,每667 m~2增施硫酸锌1.5 kg的水稻田干谷单产最高,增产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8.
硅、磷配施对玉米氮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土壤通报》2015,(6):1489-1496
以耐低磷品种(正红2号)和低磷敏感品种(正红115)为材料,研究低磷土壤条件下,不同硅、磷肥料组合对玉米氮、钾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耐低磷品种和低磷敏感品种成熟期植株氮和钾积累总量无显著差异,耐低磷品种籽粒氮积累总量、籽粒中氮分配比例和经济产量均显著高于低磷敏感品种,而耐低磷品种籽粒中钾积累量和籽粒中钾分配比例均明显低于低磷敏感品种。两个品种磷肥、硅肥以及硅、磷肥配施处理成熟期植株氮和钾积累总量、籽粒中氮和钾积累总量及经济产量均显著增加,表现出一定的硅、磷促氮钾的效应,而且还表现出一定硅磷协同作用;硅、磷配施处理灌浆结实期叶片氮转运量会降低,灌浆结实期茎叶钾素转运量会增加;耐低磷品种硅、磷配施处理籽粒中氮素分配比例增加不显著,籽粒中钾素分配比例显著增加,而低磷敏感品种硅、磷配施处理籽粒中氮素分配比例明显增加,籽粒中钾素分配比例增加不显著。综上所述,选择耐低磷品种并进行硅、磷肥配施能显著增加玉米生育前期对氮、钾养分的积累量,优化生育后期氮、钾的转运和分配比例,最终提高氮、钾利用效率及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田间和盆栽试验,探讨了水稻在常规施用氮、磷肥基础上,配施硅、硫、锌、锰肥对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配施硅、硫、锌、锰肥对大米碾磨品质、外观品质有一定的改善,并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以每公顷配施Si61 1~122 2kg、S30~45kg、Zn3 4kg、Mn4 0kg用量组合效果较佳,硫锌锰、硅锌锰、硅硫锌配施好于其它组合。  相似文献   

20.
氮锌互作对水稻产量及籽粒氮、锌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为探明氮锌互作对水稻产量及氮、锌含量的影响,以镇稻11号为供试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2个氮肥用量(N 200、300 kg/hm2)下6个施锌水平(ZnSO47H2O 0、10、25、50、100、150 kg/hm2) 对水稻产量及成熟期植株氮、锌浓度及累积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在本试验条件下,锌肥的施用对水稻产量的增加不显著,但施锌能显著提高水稻各部位的锌浓度和籽粒锌累积量,并能提高水稻籽粒的氮浓度和粗蛋白含量,且表现出随施锌量的增加籽粒的氮浓度和粗蛋白含量增加的趋势; 高施氮量有利于水稻的增产及对锌的吸收与累积。因此,氮锌配施具有增加籽粒锌富集和提高蛋白质含量的双重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