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耕地棕壤酸碱缓冲性能及酸化速率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辽宁省耕地棕壤自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酸化趋势明显,pH整体平均值从第二次普查时期的6.42降至5.73。对辽宁省4个典型地区(昌图、沈阳、瓦房店、清原)的耕地棕壤耕层(0-20cm)缓冲性能、酸化速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酸碱缓冲容量变幅为29.66~39.87mmol/kg.pH unit,其中辽宁北部和中部地区酸碱缓冲容量明显高于辽南和辽东地区。酸化速率以辽南地区下降速率最快,其值为2.69H+kmol/(hm2.a),而速率最慢的地区为辽东,其酸化速率为1.44H+kmol/(hm2.a)。土壤初始pH、阳离子交换量、颗粒组成及有机质含量均是影响酸碱缓冲容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北部和中部质地以粉(砂)壤土为主,阳离子交换量、盐基饱和度及粘粒含量均高于南部和东部地区,因此缓冲性能也较强。施肥及其他人为因素对辽宁耕地棕壤酸碱缓冲容量及酸化速率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明确我国南方典型母质发育水稻土的剖面酸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稻田土壤酸化有效防控及治理提供理论依据.选取湖南长株潭区域不同母质(板页岩、第四纪红土、花岗岩、河流冲积物、砂岩、石灰岩及紫色砂页岩)发育的潴育性水稻土剖面,分别测定耕作层(A)、犁底层(P)、潴育层(W)及母质层(C)各层次的土壤pH,利用A与C层间pH的变...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余江县水稻土面积约三十余万亩,其中红壤性水稻土面积最广,约占55%,冲积性水稻土约30%,冷浸性水稻土约15%。除部分肥力较高的冲积性水稻土合磷稍多外,普遍缺磷。近年来,我县大量推广各种化学磷肥,效果显著,如1962年粮食总产量比1961年增加8.5%,1963年虽遭严重旱虫在害,仍比1962年增产8%。  相似文献   

4.
太湖流域水稻土的磁化率剖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磁学是一门新兴的土壤学分支学科。它以研究土壤磁性为中心内容,把现代磁学理论以及磁测、磁查和磁诊断等研究手段和方法应用到土壤学中来[2]。土壤磁性的强弱,可用磁化率作为指标。土壤磁化率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含铁矿物的种类和数量,特别是强磁性矿物(亚铁磁性的磁铁矿Fe2O3·FeO和磁赤铁矿γ-Fe2O3)的数量。  相似文献   

5.
程励励  叶炜  文启孝 《土壤》1995,27(4):195-198
对比研究了两种水分条件下的土壤胡敏酸以及新形成胡敏酸中的氨基酸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1.水分条件对胡敏酸的氨基酸组成无显著影响;2.胡敏酸酸解残渣中的氨基酸组成和第一次酸解液的有明显的不同3.胡敏酸中已检测出的各类氨基酸氮量占全氮量的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6.
尿素氮添加对黑钙土酸化速率及酸中和容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革  李甜  冯雪  刘梦霖  姜勇 《土壤通报》2022,53(1):172-180
[目的]探讨尿素氮添加对草原黑钙土酸化指标的影响及交换性盐基离子的酸缓冲机制.[方法]依托内蒙古额尔古纳草甸草原尿素添加试验,测定了尿素添加(加N量0、2.5、5、10、15、20 gm-2 a-1)4年后的黑钙土酸化参数.[结果]研究发现随尿素氮添加量的增加,表层(0~10 cm)土壤pH和交换性盐基总量(SEB)显...  相似文献   

7.
邢世和  吴金奖  林景亮 《土壤》1988,20(4):196-198
研究了福建省南亚热带赤红壤区的水稻土及其起源土壤的磁化率及其剖面“形态”特征。试图将土壤磁化率剖面作为划分水稻土亚类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水稻土磷素在剖面的分布与移动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稻麦轮作黄泥土施肥试验始于1980年,共布置不施肥、纯化肥、有机肥(猪粪或菜籽饼)、化肥加有机肥、氮肥加秸秆、氮肥加有机肥加秸秆等14种处理。2003年11月麦季取土壤样品分析结果表明:(1)与无肥处理相比,施磷处理和有机肥处理耕层土壤全磷(TP)含量皆有显著增加,并且表现出向下迁移的迹象,有机肥配施NPK化肥处理土壤磷的迁移可达30 cm深度,其余施磷处理均至25 cm。(2)大部分施磷处理在表层0~25 cm内无机磷(I-P)总量发生显著性变化,Ca2-P由于其溶解性强可迁移到30 cm以下,Al-P、Fe-P、Oc-P(闭蓄态磷)的迁移可达25 cm,Ca8-P至20 cm;Ca10-P含量只在有化肥P输入的6个处理的0~15 cm耕层土壤中有显著性增加。(3)土壤有机磷(O-P)含量的变化小于无机磷的变化,只有无机磷配施有机肥的3个处理和仅施PK化肥的处理,其耕层土壤有机磷发生显著性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按土壤剖面发生层分析水稻土有机碳剖面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测定湖南省58个水稻土剖面各发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分析水稻土剖面有机碳分布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解析水稻土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结果】(1)湖南省水稻土剖面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为9.30 g kg-1,其在发生层上的分布表现为耕作层(22.94 g kg-1)>犁底层(15.09 g kg-1)>底土层(6.93 g kg-1)。(2)不同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中,石灰岩风化物发育的水稻土发生层有机碳含量最大;不同质地的土壤中,水稻土各类发生层有机碳含量整体上表现为随粉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大。(3)各发生层有机碳空间分布均呈现西南高,东北低的格局。(4)地理探测器结果显示,容重对各发生层水稻土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异解释程度最高,且与其他因子交互之后解释力显著增强。【结论】湖南省水稻土有机碳含量在不同剖面发生层存在显著性差异,其空间分布是由多因子交互作用形成的,容重对各发生层有机碳解释力最高。  相似文献   

10.
土壤有机碳及养分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研究土壤肥力的演变规律对提升地力、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参照第二次土壤普查和2002年采样背景资料,通过田间采样分析及对比研究,探讨江西省余江县高产水稻土有机碳、养分、pH及阳离子交换量(CEC)的状况及其近40年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余江县域内上表层水稻土(0~10 cm)有机碳、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是(27.3±1.3)g·kg-1、(2.9±0.2)g·kg-1、(40.5±3.8)mg·kg-1、(148±7.9)mg·kg-1,土壤肥力处于较高水平。与1980年背景资料对比发现,有机碳和土壤养分均有显著提升;尤其自2002年以来,近15年0~10 cm层次水稻土有机碳、全氮及速效钾的增幅分别达35%、40%和34%,但有效磷含量变化并不显著,而在10~20 cm层有效磷含量显著增加了56%。与2002年采样结果相比,0~10 cm、10~20 cm和 20~40 cm pH显著降低,而CEC显著增加。长期植稻过程中施用化肥,尤以近15年来,土壤有机碳、养分及CEC显著提高,但同时造成土壤pH下降。  相似文献   

11.
不同pH降雨淋溶对原状水稻土土壤酸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原状土柱定时定量淋溶的方法,用pH为2.5,4.5和6.5的模拟降雨淋溶了太湖地区典型的水稻土-黄泥土.淋溶量为5 L/柱,研究原状土柱土壤淋溶后酸碱性变化及盐基离子的淋洗规律.结果显示,不同pH降雨淋溶后,土壤仍处在初级缓冲体系,即阳离子缓冲体系,但大量的盐基离子被淋溶出土体,淋出液的pH都在7.4以上,各淋溶处理淋出量最大的是Ca2+,淋出率最高的则为Mg2+,Na+和K+淋出量明显小于前两者,K+淋出量则最小,各处理间的各盐基离子的淋出量随淋溶液pH的降低而上升.淋溶后的土柱土壤pH和酸碱缓冲容量都出现下降,与淋溶前土壤相比,PH 2.5的处理0-10 cm土层和10-20 cm土层,土壤pH下降0.65,0.30个单位;PH 4.5的模拟降水处理降幅分别为0.42,0.04个单位;PH 6.5的模拟降水降幅为0.08,0.15个单位,各处理20-40 cm土层的pH则受模拟降雨的影响较小;同时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了初级缓冲体系下各处理土壤的酸碱缓冲容量,结果显示0-10 cm土层,土壤酸碱缓冲容量降幅最大,和试验前处理土壤对应的土层相比,pH2.5,4.5,6.5的降雨处理降幅分别为31.83%,19.58%,15.59%,各pH 2.5,4.5,6.5的降雨处理10-20 cm土层降幅分别为23.93%,14.73%,7.17%.而各降雨处理20-40 cm土层降幅都小于5%.研究表明,虽然模拟半年度不同pH降雨淋溶处理下,大量盐基离子从土体表层被置换淋洗,导致表层土壤pH的降低,相比之下,不同pH的模拟降雨对土壤的酸化作用随pH的降低而上升.虽然淋溶后各处理土壤仍处在初级缓冲体系,但其表层土壤酸碱缓冲容量的下降必将加速土壤的进一步酸化.  相似文献   

12.
近40年余江县高产水稻土有机碳及养分含量的演变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土壤有机碳及养分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研究土壤肥力的演变规律对提升地力、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参照第二次土壤普查和2002年采样背景资料,通过田间采样分析及对比研究,探讨江西省余江县高产水稻土有机碳、养分、pH及阳离子交换量(CEC)的状况及其近40年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余江县域内上表层水稻土(0~10 cm)有机碳、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是(27.3±1.3)g·kg–1、(2.9±0.2)g·kg–1、(40.5±3.8)mg·kg–1、(148±7.9)mg·kg–1,土壤肥力处于较高水平。与1980年背景资料对比发现,有机碳和土壤养分均有显著提升;尤其自2002年以来,近15年0~10cm层次水稻土有机碳、全氮及速效钾的增幅分别达35%、40%和34%,但有效磷含量变化并不显著,而在10~20 cm层有效磷含量显著增加了56%。与2002年采样结果相比,0~10 cm、10~20 cm和20~40 cm pH显著降低,而CEC显著增加。长期植稻过程中施用化肥,尤以...  相似文献   

13.
黄景  顾明华  徐世宏  杨为芳  江立庚 《土壤》2012,44(4):696-703
为探讨免耕抛秧栽培对土壤剖面形态特征的影响,分别对连续2年和7年结合稻草还田的常耕和免耕试验的土壤剖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常耕对土壤剖面形态特征影响不明显。免耕改变了耕作层亚层的剖面形态特征,且表层土壤疏松和pH值变小;水稻根系向土壤表层集中和裂隙出现部位增高。普通免耕形成的耕作层构型是Aa1-Aa2-Aa3,疏松表层较薄、亚表层有变坚实的趋势。稻草还田免耕形成的耕作层构型是O-Aa1-Aa2-Aa3,鳝血斑的数量增加、土壤颜色加深、疏松和体积质量降低。以稻草还田免耕抛秧形成的土壤剖面协调土壤肥力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可溶性有机氮(soluble organic nitrogen,SON)在土壤剖面的分布状况,选取中亚热带地区发育于相同母质的黄泥田、灰黄泥田和灰泥田3种不同类型水稻土为对象,研究不同类型水稻土剖面中SON含量、组分及主控因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水稻土SON、游离氨基酸氮(FAA-N)、酰胺氮(AN-N)和可溶性蛋白氮(SP-N)含量具有明显的剖面分异,均表现为0~20 cm土层>20~40 cm土层>40~60 cm土层。不同类型水稻土SON及各组分含量差异主要表现在0~20 cm土层,均表现为灰泥田>灰黄泥田>黄泥田,灰泥田SON、FAA-N、AN-N和SP-N含量分别高于灰黄泥田50.5%、41.7%、44.8%和2.1%,高于黄泥田196.5%、200.9%、180.4%和76.5%。0~20 cm土层3种不同类型水稻土FAA-N和AN-N分别占SON的54.4%~58.7%和45.5%~48.1%,而底层(40~60 cm)FAA-N和AN-N分别占SON的33.1%~55.7%和50.3%~52.8%,说明FAA-N和AN-N具有向下累积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太湖地区典型水稻土FDA水解酶活性的剖面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主要对太湖地区12个典型水稻土剖面的荧光素二乙酸酯(FDA)水解酶活性及其它相关酶活性进行了分析。耕作层的FDA水解酶活性最高,随土层加深活性明显下降,其中部分土壤在犁底层已经很难检测到其活性。部分样点的酶活性在剖面中呈明显的梯度下降趋势。高产水稻土壤表层FDA水解酶活性差异较大,在50~100g/(g.h)范围内,多数为60~80g/(g.h)。土壤酶活性最高与最低间的差异达到近一倍左右。同时FDA水解酶活性与-葡糖苷酶、脲酶、脱氢酶、酸性磷酸酶和芳基硫酸酯酶活性之间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碱性磷酸酶呈显著相关(P0.05);与土壤养分指标如全氮、全磷、速效氮、有机碳之间有极显著相关性,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P0.01)关系。  相似文献   

16.
酸沉降与我国南方森林土壤的酸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模拟酸沉降土壤连续浸泡试验,研究了我国南方5种森林土壤的酸化过程,并讨论了影响土壤酸化的几个因素。结果表明,土壤对酸沉降H^ 的中和能力,对酸沉降阴离子(SO4^2-和NO3^-)的吸附,土壤阳离子(Ca^2 ,Mg^2 )等盐基离子以及Al^3 )的风化,土壤pH和BS的变化,都在土壤酸化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同时,酸沉降的酸度(pH值)是决定土壤酸化的主要因素,而酸沉降中高含量的盐基离子可能缓解土壤的酸化过程。结合土壤本身物理化学基本特性可以得知,福建土壤对酸沉降引起的酸化最为敏感;江西、湖南土壤次之;重庆土壤的酸化敏感性较弱;而贵州土壤对酸沉降不太敏感。  相似文献   

17.
古水稻土与现代水稻土硝化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根据最新的考古发现,中国种植水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多年。据考证,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昆山市正仪镇绰墩山古水稻土遗址的地下42~57cm与100~116cm均为古水稻土层,历史耕作时间分别距今约3320a和6280a。硝化细菌在耕作土中的数量及其硝化强度被认为是土壤肥力的指标之一,在土壤氮素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氨氧化细菌在硝化作用过程中将铵氧化为亚硝酸盐,实现亚硝化作用,是硝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同时也是其限速反应。本试验比较研究古水稻土与现代水稻土硝化活性的差别,观察氨氧化细菌沿土壤深度的分布规律,对揭示古水稻土在长期埋藏于土壤深层后的硝化功能演变具有积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大气酸沉降与土壤酸化问题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相似文献   

19.
太湖地区几种水稻土对重金属的缓冲能力的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集了太湖地区典型水稻土土种,实验室分析了土壤酸碱缓冲能力,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特性以及吸附解吸动态与缓冲速率,指出不同土种间土壤对重金属污染的缓冲能力差异较大,肥力较高的爽水型水稻土-黄泥土的缓冲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土壤湿润速率对土壤磷素淋溶的影响,以国家紫色土土壤肥力与肥效监测基地的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室内磷素淋溶模拟分析以及田间原位监测试验。结果表明:自然存水条件下的水稻土磷素淋溶主要发生在2h快速湿润速率下,有机肥配施氮磷钾肥和单施氮磷钾肥处理最高全磷(TP)浓度相当,比无肥和单施有机肥处理高14.97%,土壤湿润后的微生物生物量碳在2h时出现最低值,且随湿润速率的减缓逐渐升高,但土壤在不同湿润速率下淋洗出的磷浓度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间无线性负相关,说明该土壤湿润后淋洗出的磷主要来源于土壤胶体,表明吸附的磷或者土壤溶液中的磷淋洗程度主要取决于土壤磷素状况;田间原位监测试验指出,经过48h后田表水TDP、可溶性有机磷(DOP)、钼酸反应磷(MRP)浓度显著降低,MNPK、NPK、M、CK处理的TDP浓度分别降低了32.66%,15.76%,12.83%,57.07%;DOP在室内淋洗液和田间田表水中所占的比例均高于MRP,有机肥配施氮磷钾肥增强了稻田磷素淋失的风险,农业生产过程中应注重有机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