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方水稻是我国农业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病虫害的传播直接影响水稻种植的质量。水稻黑条矮缩病作为一种新型病害,不仅会给水稻的健康生长带来不利影响,还会使水稻的产量显著降低。因此,分析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规律,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其能减少黑条矮缩病导致水稻生产量降低的问题发生,为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黑条矮缩病是粤西地区水稻种植的常见病。梳理相关的研究文献,分析其发生情况、发生原因,并采取相关的防控措施,以控制黑条矮缩病的发生,为粤西地区水稻种植的稳产、高产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水稻黑条矮缩病是一种常见的水稻病害,具有扩散速度快、范围广、突发性强等特点,很容易造成水稻产量下降,给农民群众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基于此,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病原因进行剖析,总结当前水稻矮缩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以保证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更加科学、高效。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水稻是最常见的农作物,实际的种植面积广泛。而水稻病虫害的发生会对水稻产量造成直接的影响,不利于水稻整体质量的提高,制约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基于此,以水稻种植为研究重点,以南方黑条矮缩病、颖枯病、跗线螨虫病为例,阐述具有可行性的防治方式,希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玉米粗缩病病原病毒的RT-PCR检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玉米粗缩病毒和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均可由灰飞虱传播并侵染玉米使其发生粗缩病.两种病毒相似之处较多,常规方法很难区分.本研究根据以往已发表的这两种病毒的核酸序列,分别合成了两病毒的特异引物,利用一步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建立了玉米粗缩病病原病毒的快速检测和诊断的方法.对江苏省盐城地区田间自然感病玉米的RT-PCR检测结果和扩增片段序列分析表明:在该地区玉米粗缩病病样中只检测到水稻黑条矮缩病毒一种病原,所测核酸序列与日本所报道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有92.4 %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6.
我国玉米粗缩病株上发现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玉米粗缩病近年来在我国的主要玉米产区迅速蔓延,流行成灾,已成为影响玉米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根据病毒粒子的形态、基因组结构及其生物学特性,国内多数研究结果认为玉米粗缩病的病原为玉米粗缩病毒(MRDV).虽然国外有少数学者根据病毒的寄主范围与MRDV存在差异, 而与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相似,怀疑引起玉米粗缩病和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病原均为RBSDV,但缺乏充足的证据.本研究利用RT-PCR和序列测定方法,获得了来自我国不同地区的玉米和水稻上的相关分离物的第十条基因组片段(S10)的全序列,为我国玉米粗缩病病原的鉴定提供了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江苏玉米粗缩病病原病毒的RT—PCR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粗缩病毒和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均可由灰飞虱传播并侵染玉米使其发生粗缩病。两种病毒相似之处较多,常规方法很难区分。本研究根据以往已发表的这两种病毒的核酸序列,分别合成了两病毒的特异引物,利用一步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TR-PCR)建立了玉米粗缩病病原病毒的快速检测和诊断的方法。对江苏省盐城地区田间自然感病玉米的RT-PCR检测结果和扩增片段序列分析表明:在该地区玉米粗缩病病样中只检测到水稻黑条矮  相似文献   

8.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引起的新水稻矮缩病近年在越南北部和我国南方各省爆发,准确快速地检测病毒是病害预测的关键。本文针对该病毒的S10序列设计了一对新的引物S10F/S10R,利用一步法RT-PCR,对2010年5~8月间湖南省下属各县送来的疑似感染该病毒引起的水稻矮缩病样本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新引物能有效地区分阳性样品和非阳性样品。同时对PCR产物进行了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序列均与已发表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序列(登录号:EU523360和EU784840)达约99%的同源性。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发现SRBSDV湖南、广东和海南分离物病毒位于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研究发现相对以往的巢式RT-PCR,本文采用的新引物及一步法RT-PCR能快速检测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简化了操作步骤,缩短了检测时间,适合在SRBSDV检测和病害预测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防治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大面积发生,本研究通过室内大量饲养无毒灰飞虱,饲毒后对浙江省20个主栽水稻品种进行传毒,人工接种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 后移栽田间,观察病苗症状,测量株高,统计发病率并分析病毒含量。结果表明,籼稻品种深两优5814和Y两优302的抗性较强,粳稻品种淮5和秀水14的抗性较弱。此外,病毒侵染后,籼稻品种深两优5814和Y两优302的OsMYC2和OsNPR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粳稻品种淮5和秀水14。上述结果表明,籼稻品种深两优5814和Y两优302抗病毒能力与其体内茉莉酸(JA)和水杨酸(SA)激素水平相关,这为今后筛选抗RBSDV材料提供了新的策略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水稻叶鞘腐败病是一种严重威胁水稻生产的真菌病害。多年的试验和调查分析表明,水稻分蘖晚、分蘖期雨水过多、种植密度大、氮肥过多均有利于水稻叶鞘腐败病的发生,水稻的品种、栽培制度和田间长势对该病的发生有很大影响。同时,本文还筛选出了抗病品种、防治药剂及其防治浓度和最佳防治时期,为水稻叶鞘腐败病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受气候异常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种子市场放开、农产品流通贸易、耕作制度变化等因素影响,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异常,表现为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重大病虫暴发频繁,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等次要病虫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等新病害时有发生并逐年加重;细菌性条斑病、稻水象甲等检疫性病虫害传入文山市的危险越来越大。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工作任务加重,难度加大,使病虫测报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基于此,重点分析了文山市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现状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们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编码的外壳蛋白P10在该病毒侵染过程中的作用了解甚少。本研究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以P10为诱饵钓取拟南芥cDNA文库,得到与P10互作的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IF5A-2。通过分别构建猎物和诱饵载体共转化酵母,结果表明P10与AteIF5A-2在酵母中互作。利用农杆菌转染烟草表皮细胞瞬时表达体系发现,P10和AteIF5A-2形成融合荧光蛋白后,荧光主要形成囊泡状的结构。通过荧光共定位实验分析发现,P10与AteIF5A-2能够共定位。本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13.
水稻种植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病虫害问题,这会降低水稻产量,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绝产,影响水稻种植户的经济效益。从现阶段水稻种植情况来看,水稻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基于此,针对病虫害防治中遇到的难题,依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水稻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农作物之一,在其种植过程中,多种病害会影响到水稻的健康生长。例如,稻瘟病是水稻生长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病害,有多种类型,会对水稻不同生长期造成不同的影响,进而造成水稻减产的情况。在水稻种植中,应结合地方的自然气候条件,积极做好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措施,提升水稻产能,促进当地农产经济的发展。基于此,结合勐腊县地区水稻稻瘟病发病症状及防治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水稻种植和生长中,会出现一些病害,给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导致农民的收入减少。基于此,为了提升水稻栽培的产量和质量,对水稻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了水稻主要病害和相应的防治技术,包括稻瘟病及其防治技术、立枯病及其防治技术、稻曲病及其防治技术、白叶枯病及其防治技术等。  相似文献   

16.
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病虫害问题会对其产量和质量造成很大影响。基于此,对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目前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防治水稻病虫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水稻纹枯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会对水稻产量造成很大影响。综合防治水稻纹枯病,可以最大程度减轻其对水稻的影响,对促进粮食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减少水稻纹枯病的为害,对广西田东县水稻纹枯病的发病原因、发生特点与症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便为水稻纹枯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其种植的安全性是我国粮食供应的重要保障。稻水象甲是一种生活在水稻田中的害虫,主要以水稻的叶片和根为食,严重影响了水稻的生产和发育,且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稻水象甲虫害疫情一旦大规模暴发,将会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一定影响,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基于此,分析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水稻稻曲病作为水稻生产中较为常见的一类病害,不仅对水稻结实率和千粒质量有较大影响,其病菌中所含的毒素还会致使人畜慢性中毒,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水稻稻曲病。基于此,结合稻区的水稻生产实际情况,对水稻稻曲病的发生规律进行探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控策略,有效防止稻曲病发生,降低稻曲病对水稻的影响,在促使水稻优质高产、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为人们的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防治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满足当今社会基本生活需要的重要保障。但是近年来,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频发,具有流行性、暴发性和毁灭性等特征,严重降低了水稻的种植品质和产量。基于此,简要分析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症状及影响因素,并就防治措施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