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多途径扩大种植面积。大豆烘储及精选加工工艺的研究作为大豆振兴计划的一部分,对于调整农业供给侧结构,优化农业结构,夯实农业基础,对实施好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升国产大豆自给水平,促进大豆产业化发展具有重大社会意义。1主要研究内容1.1商品大豆(精品豆)精选加工成套设备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为了积极应对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中国采取政策、科技、投入等综合措施振兴国产大豆,即"国产大豆振兴计划"。而东北地区,凭借自身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其大豆种植面积、最终产量以及质量方面,在我国大豆种植产业中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也是其他地区无法与之比拟的。来自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的薛继存,正是资深的大豆种植户。试验对比,彰显富岛肥料高能效1999年,薛继存成为了一名八五三农场的农民工。从那开始,薛继存便开始了  相似文献   

3.
<正>1月10日,农村农业部下发《大豆振兴计划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明确从2019年开始,我国将实施新的大豆振兴计划。"扩面、增产、提质、绿色"是目标,实施重点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安徽、山东、河南、四川等传统大豆种植区。那么这个"大豆振兴计划"对农资行业意味着什么呢?从目标看,该计划包括:一是扩大面积。到2020年,全国大豆种植面积达到1.4亿亩。到2022年,全国大豆种植面积达到1.5亿亩,达到本世纪以来最高水平;二是提高单产。到2020年,全国大豆  相似文献   

4.
主编速递     
<正>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产业振兴是动力引擎。启动产业振兴引擎,助推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驶向快车道的保障,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产业振兴,政策扶持是导向。《大豆振兴计划实施背景下中国大豆市场分析及未来展望》认为,随着大豆振兴计划的深入落实,我国对大豆种植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未来10年大豆种植面积预计将稳步提升,大豆产量稳步提升,国内大豆消费渐增,进口需求止降回升,大豆价格将保持平稳。《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产业扶持体系构建思路》建议,健全农业产业扶持的管理保障体系,完善农业生产扶持的投入  相似文献   

5.
大豆又称为黄豆,属于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富含丰富的植物蛋白质营养,用途广泛,常常被用于豆油的提取、豆制品的制作以及酱油的酿造。在我国各地都有种植栽培,是我国农业经济中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国家为了扩大大豆的种植面积,提高大豆的产业经济,改善大豆的质量,提升有效的大豆市场经济,加强我国大豆种植产业在农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农业农村部决定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对此颁发了《大豆振兴计划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6.
涡阳县处在南北气候过渡带,涡河由西向东贯穿县城北部,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涡阳大豆特有的品质,“涡阳大豆”2017年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豆种植历史悠久,大豆种植面积是仅次于小麦的第二大粮食作物。近几年,在国家提出大豆振兴计划的大环境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发展“涡阳大豆”产业。  相似文献   

7.
<正>国产大豆减产近几年大豆的种植效益低于玉米,农户为了增加收益,纷纷弃大豆而种玉米,导致大豆的播种面积自2008年以来逐年减少,国产大豆产量整体上也呈现下降趋势。2013年在种植面积缩减及天气灾害的共同影响下,国产大豆产量下滑。国家收储政策利多2013年11月15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在东北地区继续实行大豆临时收储政策,大豆(国标三等)临时收储价格为2.3元/公斤。目前市场收购价明显低于2013年临储  相似文献   

8.
<正>国产大豆减产近几年大豆的种植效益低于玉米,农户为了增加收益,纷纷弃大豆而种玉米,导致大豆的播种面积自2008年以来逐年减少,国产大豆产量整体上也呈现下降趋势。2013年在种植面积缩减及天气灾害的共同影响下,国产大豆产量下滑。国家收储政策利多2013年11月15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在东北地区继续实行大豆临时收储政策,大豆(国标三等)临时收储价格为2.3元/公斤。目前市场收购价明显低于2013年临储  相似文献   

9.
中国政府提出了大豆振兴计划,为识别出在大豆产业振兴上是"效率优先"还是"面积优先",本研究基于2004—2016年大豆主产省份大豆种植的投入产出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了大豆种植的技术效率,并从技术效率提升视角和播种面积扩大视角分别计算了大豆的增产潜力。研究发现:①中国10个大豆主产省份大豆种植技术效率的均值为0.862,处在相对较低水平。②在技术效率提升视角下和播种面积扩大视角下,10个样本省份大豆产量平均还可以分别增加20.53万t和12.40万t。③大豆市场价格、种植技术、种植规模、地区种植结构、灾害发生率等会显著影响大豆种植技术效率。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措施建议以提升大豆种植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种植面积占全国50%左右,是我国大豆产业持续发展的压舱石。为确保黑龙江省大豆高产高效,本文介绍了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大豆条带少耕种植技术、玉米茬原垄卡种大豆免耕种植技术、大豆垄三种植技术、大豆窄行密植高产高效种植技术以及大豆大垄窄行种植技术,以期为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大豆节本增效以及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和依据,为黑龙江省大豆产业持续发展和国家大豆振兴计划的有序实施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1.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大豆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低价进口大豆冲击中国大豆市场,大豆产业竞争力减弱,中国逐渐从世界最大生产国转变为世界最大进口国。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使中国大豆产业面临新的挑战,提升大豆产品质量和自给水平成为新时代中国大豆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为应对复杂多变的贸易环境,推进中国大豆产业健康发展,农业农村部决定自2019年起实施大豆振兴计划,以扩大种植面积、提升单产水平、改善产品品质为目标,努力提升中国大豆供给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结合大豆振兴计划重点实施路径,对当前中国大豆市场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大豆市场走势进行了预判。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大豆主产区黑龙江2011年种植面积预计缩减两成,农民更愿意种植水稻和玉米".原因是,在进口大豆库存高企的冲击下,国产大豆加工企业出现低利润甚至亏本,这将减少对国产大豆的需求,进一步对大豆种植业造成打击.  相似文献   

13.
预计2010年国内大豆种植面积将较2009年增加,种植效益好转,将激发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2009/2010年度中国大豆临时收储政策在上一年度的基础上有所完善,国产大豆进入国储数量将减少,留在流通  相似文献   

14.
《新农业》2019,(10)
<正>摘要(节选)2019年,农业农村将优先发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深化。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农业供给体系的保障能力和质量效率进一步提升。3种粮食(稻谷、小麦、玉米)播种面积稳定在14.38亿亩(9 586.7万公顷),生产保持基本稳定,低质低效区水稻、小麦种植面积适当调减,非优势产区玉米结构调整成果得以巩固。随着大豆振兴计划实施,大豆面积有望增加1 000  相似文献   

15.
大豆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但是对外依存度很高,振兴国产大豆,保障粮食安全成为迫切之需。基于中国2013—2020年大豆主产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国家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对大豆产量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生产者补贴政策实施对大豆产量产生正向显著影响,大豆总产量的增加主要来源于生产者补贴政策实施带来的大豆种植面积的扩大而非单产的提高。建议扩大政策补贴实施范围,提高大豆单产水平,提升大豆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日本是大豆消耗量较大的国家,但种植面积却从战后最高的1954年的43万公顷减少到七十年代的8万公顷。这是因为大豆单产低,农民获利少而不愿种植;另外,日本1961年实行大豆输入自由化后,美国大豆大量涌进日本市场(约占总输入量的90%),压低了国产大豆价格,农民更不愿种植大豆。  相似文献   

17.
大豆是黑龙江省主栽农作物,种植面积大,栽培模式多样,八十年代主要栽培方法是平播后起垄,九十年代初引进大豆垄三栽培技术,近五、六年来,先后引进、推广了平作窄行密植、行间覆膜、平播等栽培技术,这些技术目前在嫩江县都有一定的应用面积,垄三栽培应用面积约占大豆种植面积的50%;窄行密植栽培应用面积约占大豆种植面积的30%;行间覆膜应用面积约占大豆种植面积的7%;平播栽培应用面积约占大豆种植面积的8%。通过近三年的调查,将嫩江县大豆不同栽培栽培模式的技术要点、效益分析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据市场人士分析认为,国产大豆收储补贴政策10月份将继续,且补贴幅度将高于2009年同期水平。另外,2010年大豆种植面积减少,不利的天气造成大豆预期产量减少,下半年国产大豆价格很有可能出现上涨。  相似文献   

19.
《新农业》2012,(20)
近几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不断萎缩。作为国内最后一块国产大豆生产基地,黑龙江等东北三省的大豆产业链也已陷入难以为继的困局:种植户大面积弃种大豆、改种玉米;80%的豆油压榨企业停工;下游饲料加工企业高成本运营……面对进IJ'转基因大豆的冲击,国产大豆接连溃败,命悬一线。这个被业内人士视为国产大豆最后的“堡垒”随时有沦陷的危险。国产大豆的出路在哪里?该如何拯救颓势之中的国产大豆呢?让我们关注微博上的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东北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今年肯定减少。”黑龙江省逊克县一大豆种植大户杨长轩告诉记者。过去三年来,国产大豆价格持续低迷,和玉米相比没有价格优势,大部分农户已经开始减少种植大豆,今年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