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在农村,农户常常遇到母牛拒绝给犊牛哺乳的现象.母牛拒绝给犊牛哺乳有三种可能,一是有些母牛由于胆小,较神经质,这类母牛一般人畜难以接近,产犊后较易出现拒绝给犊牛哺乳的现象;二是母牛患乳房炎,乳房局部红肿热痛,故拒绝给犊牛哺乳;三是母牛缺奶或奶水不足,犊牛因吃不到奶而表现饥饿,常常缠住母牛吃奶,如缺奶现象长久下去,母牛也会出现拒绝给犊牛哺乳.遇母牛拒绝哺乳时,应分析原因,然后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农村,农户养牛常常遇到母牛拒绝给犊牛哺乳的现象.据分析,母牛拒绝给犊牛哺乳有三种可能,一是有些母牛由于性情胆小,较神经质,这类母牛一般人畜难以接近,产犊后较易出现拒绝给犊牛哺乳;二是母牛患乳房炎,由于乳房局部红肿热痛,母牛则拒绝给犊牛哺乳;三是母牛缺奶或奶水不足,犊牛因吃不到奶而表现饥饿,常常缠住母牛要吃奶,如缺奶现象长久下去,母牛也会出现拒绝给犊牛哺乳.遇母牛拒绝哺乳时,应分析其具体原因,然后再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3.
犊牛腹泻是哺乳期阶段小牛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腹泻会导致犊牛抵抗力降低,严重的可威胁生命。本文从妊娠母牛饲养、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及寄生虫感染4个方面来阐述犊牛出现腹泻的病因,为了能更好地治疗犊牛腹泻,提出治疗措施,希望能为治疗犊牛腹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本文分析和讨论了关于新生犊牛饲喂3方面的问题。在探讨奶犊牛的饲养时,出生是个起始点,但新生犊牛的健康和精神状态主要取决于母牛在分娩前60 d的营养状况。犊牛直到60日龄时,具备瘤胃机能的微生物才开始定居瘤胃,此阶段要给犊牛提供特殊的饲喂方式。在1周龄时应给犊牛饲喂开食料,为断奶做准备。1犊牛的第1个关键时期的饲喂在探讨奶犊牛的饲养时,出生是个起始点,然而,事实上新生犊牛的健康和精神状态主要取决于母牛在分娩前  相似文献   

5.
<正>肉用犊牛的断奶时间一般是生后5~6个月,属于母牛哺乳下的自然断奶。由于产后2.5~3个月的母乳哺乳量已不能满足犊牛生长需要量的四分之一,犊牛恋奶又不放弃哺乳,因此不但影响母牛发情,还严重影响犊牛的生长。1增产效益情况自然断奶情况下,往往母牛推迟发情2~3个月,犊牛体重少增长15~25kg,这两项因素无形中会给母牛养殖带来600元以上的损失。因地制宜制作简易犊牛栏可以防止犊牛恋奶,促进早期采食草料,挽回上述损失。2技术要点2.1简易犊牛栏的制作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肉牛一般采用自然哺乳方式饲养犊牛,犊牛随母吮吸母乳。腹泻是哺乳期犊牛易发且常发的一种胃肠道疾病,一般出生1周开始发病,在大群饲养时,犊牛腹泻发生率常达90~100%,死亡率最高可达50%以上,给养殖牛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在了解散养自然哺乳的肉犊牛发生腹泻的病因情况下,做好关键的预防工作,同时,在发生腹泻的情况下,做好积极的治疗工作,使经济损失降到最低,可大大提高养牛业的经济效益。1发病原因1.1营养性1.1.1母牛饲养管理不当母牛妊娠期间日粮营养水平不平衡,缺乏运动,发生营养代谢紊乱,可导致新生犊牛发育不良,易患腹泻。母牛患  相似文献   

7.
犊牛奶泻是指吮乳小牛发生腹泻的一种病症,1月龄犊牛最易发病.1.发病原因本病多因母牛产后瘀血未尽,恶露持久不净;或外感热邪,以致热毒入血,传之于乳汁,犊牛吮后,热积胃肠,清浊不分,粪奶交杂而下;或因母牛使役之后喘息未定,犊牛急吮热乳,停于胃肠不化,发生热泻;或因饲养管理不善,受贼风或穿堂风吹袭,致使犊牛外感风寒;或饮污浊冷水,寒湿人侵脾胃,寒湿困脾而致寒泻;或犊牛在胚胎时期由母体胎盘感染犊新蛔虫,而致虫泻.另外,幼犊误食粪便或其他污物,或母畜患有乳痈等疾病时,也可引起本病.  相似文献   

8.
为弥补牛奶中缺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本试验为哺乳犊牛设计了牛奶或酸化奶补充料——"乳佳",以普通酸化奶为对照组,添加乳佳的酸化奶饲喂犊牛为处理组,记录犊牛采食量,测量犊牛各阶段体重、体尺,并监测犊牛腹泻发病情况。结果表明:乳佳的添加对3~45日龄和46~60日龄犊牛酸化奶采食量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增加了60日龄犊牛体重,并将犊牛腹泻率降低了3.75个百分点,说明在酸化奶中添加乳佳饲喂犊牛能够促进犊牛生长同时降低腹泻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犊牛腹泻是造成其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一种临床综合症,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其病因复杂,根据病因不同,在临床上分为中毒性腹泻和单纯性腹泻。中毒性腹泻是由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感染而引起的,特别是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危害最大。单纯性腹泻主要由于母牛营养不良,犊牛饲养管理不当,犊牛发育不健全而引起的,发病以1月龄以内为最多,致命腹泻多发生在出生后的头两个星期。生产实践中由于饲养管理不当而使犊牛易患中毒性腹泻。  相似文献   

10.
用幼畜腹泻双价基因工程苗以两种剂量(正常免疫剂量和1/2免疫剂量)分别免疫接种怀孕母牛和怀孕母羊,待其分娩并保证其所产幼畜(犊牛,羔羊)采食初乳后,经口灌服致幼畜腹泻的强毒活菌,结果,正常免疫剂量组,犊牛腹泻发病率为14.3%,死亡率为零;羔羊腹泻发病率为15.8%,死亡率为2.7%,1/2免疫剂量组,犊牛腹泻发病率为30.7%,羔羊腹泻发病率为24.4%,死亡率为12.2%,未接种疫苗的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奶犊牛的可塑性很强,为了确保犊牛健康成长,达到日后母牛成为高产、稳产的骨干力量,除了精心喂养外,还要加强奶犊牛的管理工作。笔者在管理奶犊牛方面积累了十条经验,即接、去、切、动、勤、修、纠、教、净、消。现介绍如下:一、接—预防接种这是防止各种疾病发生的根本措施,对此绝不可忽视,一定  相似文献   

12.
犊牛新蛔虫病是由大型线虫犊新蛔虫寄生于4—5月龄以下犊牛小肠而引发胃肠症状的寄生虫病。水牛、黄牛及其乳牛均可被寄生。本病流行很广,死亡损失也极严重,尤以1月龄、2月龄以内犊牛受害最烈。 犊牛新蛔虫有两种感染方式:一是母牛吞食侵袭性虫卵后,虫卵在母牛体内发育为幼虫。当母牛怀孕8个半月左右、体内的幼  相似文献   

13.
<正>犊牛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症状为腹泻和败血症,且多合并发生病毒性腹泻,病死率很高,常给养牛业造成很大损失。一、流行特点大肠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动物粪便、牛舍垫料、污水沟、水源、母牛乳头和地面等处都有存在,主要经消化道感染犊牛,亦能经子宫和脐带感染。7日龄内未哺乳的犊牛最易感病,但随着日龄的增加,犊牛感染该病的概率会逐渐降低,10日龄以后就极少发病。饲养  相似文献   

14.
正一、概述犊牛腹泻是规模化、集约化养牛生产条件下最常见的一种典型的多因素性疾病,也是造成犊牛生长缓慢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本病多发生在出生至3月龄的犊牛,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以夏末秋初多发,其中4周龄以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二、发病原因一是妊娠母牛营养不良,抗病力降低,母体代谢紊乱,影响到乳汁的品质造成犊牛腹泻;二是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犊牛应激反  相似文献   

15.
犊牛腹泻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犊牛出生后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抵抗力差,容易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腹泻发生,约占犊牛发病率的80%,给养牛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地影响着奶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犊牛腹泻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中西医相结合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正>母牛终生有两个任务,一是正常生产,即每年产一个犊牛,且产的奶够犊牛吃2个月;二是维持自身生命和健康,寿命10年产8头犊。如果饲养管理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母牛终生  相似文献   

17.
肉用牛应包括部分转为肉用的役用牛,做肉牛用的奶公牛犊和淘汰的奶牛、优良的肉用品种牛、肉牛和本地牛的杂交牛。它们的生长速度和营养需要等不尽相同,但在生理特点和饲养管理上都有相同之处。它们的饲养管理要点如下: 一、犊牛的饲养犊牛的饲养分三种方式:全奶方式;全奶与代用乳结合使用方式;全奶与犊牛料结合方式。全奶方式是指犊牛出生到7个月断乳期间全由母牛哺乳或用全奶喂养。此法耗奶量高达500—800公斤。降低了商品乳的供应量,且用料变奶,再用奶变肉的效率低,因而限制了肉用牛的发展。用早期断乳给犊牛补料的方法可解决这一矛盾。山西省农垦局和山西农大用100公斤乳,哺乳45天,并从十日龄  相似文献   

18.
犊牛吮吸癖专发于奶牛犊,是人工哺乳条件下特发的犊牛怪癖. 一、发生原因 犊牛有在哺乳时碰撞母牛乳房的天性,在用人工奶壶给犊牛喂奶时,仍保持这种天性,碰撞时可将壶中奶汁溅出许多.喂完奶后,溅于口鼻头面等处的奶水,诱使犊牛一边互相舔食一边寻找乳头,寻不到乳头则含入可含的部位吮吸,久而久之形成“吮吸癖”. 二、主要表现 两头犊牛相互吮吸,或数头犊牛交叉吮吸,吮吸的部位多为能含入口中的凸起部分,如耳朵、肘头、脐部、阴囊等,动作酷似吮吸乳头,嘬咂有声.  相似文献   

19.
<正>奶犊牛消化不良性腹泻由胃肠粘膜表层乃至深层的炎症引起,是犊牛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初春及夏末秋初多发,出生后3周龄以内的新生犊牛多发生,一个月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是造成犊牛生长发育不良和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给养牛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多年来,笔者共治疗奶犊牛消化不良性腹泻病22例,治愈21例,疗效显著,现将治疗  相似文献   

20.
犊牛腹泻是多因素引起的犊牛常见消化道疾病,此病发病率高,给养牛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犊牛腹泻病因复杂且病原之间容易发生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明确病因合理用药十分重要。国内外已研发出多种疫苗来预防此病,我国还没有商品化疫苗。本文介绍了此病的病因、治疗与防控方法,希望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