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研究了温度和赤霉素处理对胭脂花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胭脂花种子在15~25℃均有较高发芽率,且在20℃有最高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30℃的种子发芽率显著低于其它各组。赤霉素能促进胭脂花种子萌发,但各浓度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赤霉素浓度为250mg/L时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最高,而处理浓度为350mg/L时的种子发芽指数最高。综合认为:在胭脂花播种繁殖时,可采用25℃培养条件下250~350mg/L的赤霉素处理或单用20℃温度对种子进行预处理,促进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沙地云杉种子萌发特性,研究了温度、光照、浸种时间、赤霉素浓度对沙地云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地云杉种子最适发芽温度为25℃,发芽率为80.00%。15℃、20℃和30℃温度条件下,种子发芽率显著降低。在有无光照的条件下沙地云杉种子均可萌发,但全光照和光照-黑暗条件下发芽率显著高于全黑暗条件,说明适当光照有利于沙地云杉种子萌发。浸种12 h可在萌发初期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但是与对照相比,12~48 h浸种处理在发芽期结束时均未能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低浓度的赤霉素对沙地云杉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用100 mg·L-1赤霉素处理12 h,种子发芽率可达81.33%。  相似文献   

3.
为了给落叶女贞快速繁殖提供理论依据,以落叶女贞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纸上发芽法,研究了不同赤霉素浓度、温度、光照和土壤湿度对落叶女贞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25℃是落叶女贞种子的最适发芽温度,发芽率达92%,有光时的种子发芽率高于无光时的,但落叶女贞种子在有光和无光时发芽率差异不显著;200mg/L赤霉素处理落叶女贞种子的发芽率最高,达78.56%;在土壤湿度为20%时,落叶女贞种子发芽率最高,达93.52%,萌芽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4.
观光木播种繁殖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观光木的种子先后进行采集、处理、播种,并采用4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对照进行了播种繁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层积沙藏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达72.6%,且发芽时间明显提前。经其他3种处理方法处理过的种子发芽率高低依次是经赤霉素处理的种子,经冷藏处理的种子及未经任何处理的种子,并对观光木的种子在贮藏、播种、防治病虫害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播种前对‘中串红’种子进行15d的光照处理,将‘中串红’种子发芽温度进行185d的光照处理,将‘中串红’种子发芽温度进行1832℃处理,观测不同光温处理对发芽率、发芽势以及发芽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前对‘中串红’种子进行332℃处理,观测不同光温处理对发芽率、发芽势以及发芽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前对‘中串红’种子进行34d的光照处理能提高发芽率15%左右,‘中串红’种子适宜相对高一些温度环境,在28℃左右,发芽率、发芽势均高于对照15%。  相似文献   

6.
开展滇楸(Catalpa fargesii)种子不同发芽温度、不同浸种时间、不同浸种温度和不同赤霉素浓度处理的发芽实验。结果表明,滇楸发芽的最适温度为30℃,浸种能提高滇楸种子的发芽率,始温50℃清水浸种为最适浸种温度,赤霉素处理能显著提高滇楸种子的发芽率,最适宜赤霉素浓度为0.01%。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观光木的种子先后进行采集、处理、播种,并采用4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对照进行了播种繁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层积沙藏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达72.6%,且发芽时间明显提前。经其他3种处理方法处理过的种子发芽率高低依次是经赤霉素处理的种子,经冷藏处理的种子及未经任何处理的种子,并对观光木的种子在贮藏、播种、防治病虫害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比较分析乌饭树和短尾越橘种子的发芽特性,就不同温度条件下不同浓度赤霉素GA3溶液浸种处理对乌饭树和短尾越橘种子萌发的影响情况进行了恒温培养试验。结果表明:GA3溶液对打破乌饭树和短尾越橘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缩短发芽时间有显著的效果,发芽率比未经处理的高出3~5倍;处理后的乌饭树和短尾越橘种子对温度有很高的敏感度,25℃是最佳发芽温度,温度升高发芽率则降低,25℃时的发芽率是27℃时的3~5倍,是30℃时的10至几十倍;GA3溶液的浓度变化对乌饭树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不大,在25℃恒温条件下,用浓度分别为200、600、1 000 mg/L的GA3溶液浸种后的种子其最高发芽率分别为60%、65%和64%;而短尾越橘种子的发芽率随GA3溶液浓度不同而有所变化,用浓度为1 000 mg/L的GA3溶液处理后的种子其发芽率始终最高,在25℃时,用浓度分别为200 mg/L、600 mg/L、1 000 mg/L的GA3溶液浸种后的最高发芽率分别为41%、25%和57%。(4)提高温度,对两者的发芽都有抑制作用,30℃时,乌饭树几乎不发芽,而短尾越橘最终发芽率为16%。说明短尾越橘种子休眠更深,这可能与其自身种皮密实、坚硬等物理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赤霉素对2个玛咖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色玛咖和黄色玛咖的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0 mg/L、50 mg/L、100 mg/L、200 mg/L、400 mg/L)浸种24 h,测定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根长等指标,比较不同浓度赤霉素对玛咖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均能提高玛咖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根长等指标,当赤霉素浓度为200 mg/L时,对黄色和黑色玛咖种子发芽效果最佳。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后,黄色玛咖种子萌发的各项指标均大于黑色玛咖种子。  相似文献   

10.
通过5组不同温度处理和赤霉素(GA3)、聚乙二醇(PEG)、细胞分裂素(6-BA)、磷酸二氢钾(KH_2PO_4)处理,研究不同条件对天人菊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变温25/15℃处理下,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83.67%、72.83%、6.88。由此可得:变温25/15℃是天人菊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在25℃恒温处理下,分别施用不同的激素,得到天人菊种子最适发芽浓度分别为300mg/L赤霉素(GA3)、10%PEG、100mg/L细胞分裂素(6-BA),但KH_2PO_4对天人菊种子萌发的影响并不显著。由试验可得:100mg/L的细胞分裂素(6-BA)对天人菊种子的萌发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的处理对野火球种子萌发的影响,测定了不同赤霉素浓度对野火球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长度、胚芽长度以及出苗率的影响。研究结果为: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对野火球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同,从总体上看野火球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长度、胚芽长度及出苗率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赤霉素浓度达到300mg/L时野火球种子的各项平均指标达到最高,与对照相比,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长度、胚芽长度及出苗率分别提高了45.9%、73.3%、90.9%、110.8%、300.0%和53.8%;但当赤霉素溶液浓度高于500mg/L时,野火球种子的各项指标则低于对照,说明赤霉素溶液处理对野火球种子有一个最适浓度,超过此浓度,野火球种子的发芽会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2.
在三明市三元区研究草珊瑚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与光照、温度和沙藏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光照、温度和沙藏时间对草珊瑚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影响极显著,最高发芽率是最低的3.10倍,最高发芽指数是最低的8.63倍.有光照的草珊瑚发芽率显著高于无光照的发芽率;随着温度的增加,草珊瑚种子发芽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25℃时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沙藏时间对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影响最大,沙藏90 d的种子发芽率在90.00%以上.影响草珊瑚种子发芽率的各因素作用大小依次为沙藏时间>光照>沙藏时间×光照>温度>沙藏时间×温度,影响发芽指数的各因素作用大小依次为沙藏时间>光照>温度>沙藏时间×温度>沙藏时间×光照.因此,草珊瑚种子宜分批采种、晾干后即沙藏,3月底到4月间播种,播种时宜浅播.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0mg/kg、100mg/kg、200mg/kg、300mg/kg、400mg/kg、500mg/kg、600mg/kg)分别浸泡沙冬青、金叶莸和化香树种子,通过比较其发芽率来确定种子萌发需要的最佳赤霉素浓度;进而在各自最佳赤霉素浓度下设定不同的浸泡时间(12h、24h、36h、48h),观察其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最后,在各自最佳赤霉素浓度和最佳浸泡时间下,在不同盐浓度(0%、0.2%、0.3%、0.4%、0.5%、0.6%)的盐碱地上进行播种。结果表明:(1)经过赤霉素浸种后,种子发芽率显著提高,沙冬青种子发芽率在赤霉素浓度为200mg/kg时最高,金叶莸种子发芽率在赤霉素浓度为600mg/kg时最高,而化香树种子最适宜的赤霉素浓度为400mg/kg;(2)沙冬青、金叶莸和化香树最佳浸泡时间分别为12h、24h和36h;(3)通过沙冬青、金叶莸和化香树播种后在盐碱地上出苗的直观表现,初步确定耐盐性分别为0.6%、0.3%和0.2%。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浸泡沙滩黄芩种子,观察比较其发芽率,从而确定出对种子萌发影响效果最佳的赤霉素浓度;同时研究了提前用蒸馏水浸泡与否及赤霉素不同浸泡时间对沙滩黄芩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处理浓度在100~600mg/kg对种子发芽率均有明显提高且各处理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以500mg/kg赤霉素处理效果最佳,发芽率最高,达到75%;在最佳浓度500mg/kg下,以处理72h的种子发芽率最高,可达84.7%。试验还表明,直接用赤霉素而不用蒸馏水浸泡处理种子发芽率更高。  相似文献   

15.
研究沙藏催芽处理和不同浓度赤霉素对圆齿野鸦椿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以及不同基质播种育苗的差异和不同播种量对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圆齿野鸦椿种子沙藏催芽至第3年的2-3月份春播,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均能显著促进其发芽,发芽率最高达75%,出苗快而整齐;以沙壤土加竹炭粉为播种基质,播种量为6.0g.m-2的Ⅰ、Ⅱ级苗产量最高,生长均匀整齐,是最佳播种育苗组合。  相似文献   

16.
以观赏植物紫藤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不同温度的蒸馏水处理并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测定紫藤种子的日发芽量及发芽率。结果表明:紫藤种子在100℃蒸馏水处理时、赤霉素浓度在75 mg/L时对种子萌发均有促进作用,发芽率明显高于对照,从而为利用有性繁殖大量生产紫藤的苗木,补充园林绿化上的供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不同浸种时间及药剂处理对思茅松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浸种时间和不同浓度药剂浸种对思茅松种子进行发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浸种12 h、24 h可以缩短种子萌发时间,提高萌芽整齐度及种子发芽率,而干粒直接播种不利于种子萌发;赤霉素、生根粉1号、2,4-D、吲哚丁酸浓度为0.5 g/L的4种药剂对思茅松种子萌发抑制作用明显,而浓度为0.05 g/L的赤霉素对思茅松种子萌发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不同浓度赤霉素和不同浸种时间对沙枣种子发芽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浓度和浸种时间都对沙枣种子发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时间和浓度呈现交叉影响,长时间浸泡和高浓度赤霉素会降低种子的发芽率。最终确定200 mg/mL的赤霉素浸种8 h的效果最好,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平均发芽天数分别为96.55%,30.00%,22.19,4.19天。  相似文献   

19.
赤霉素对七叶树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赤霉素(GA3)浸种对七叶树种子萌发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对种子,对其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A3能促进七叶树种子的萌发。经150mg/L的赤霉素溶液浸泡后的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均达到最高,分别为82%、156%、1.33。  相似文献   

20.
以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的霸王(Sarcozygium xanthoxylon)种子作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盐分类型(中性单盐NaCl、碱性混合盐NaCl+Na2CO3和中性混合盐NaCl+Na2SO4)、不同盐分含量胁迫下的种子萌发试验,测定统计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平均发芽速率,分析盐胁迫对霸王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盐分类型对霸王种子萌发的影响无显著差别,但不同盐分含量对其种子萌发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霸王种子发芽率随盐分含量增加呈降低趋势,对照条件下发芽率为95.11%;低盐分含量(5 g·L-1)种子发芽率为93.55%,与对照处理差异不显著,中盐分含量(10 g·L-1和15 g·L-1)种子发芽率有所下降,平均为77.11%;高盐分含量(≥20 g·L-1)种子发芽率呈断崖式下降,发芽率不足23.72%。霸王种子萌发的盐分含量阈值上限为20 g·L-1,超过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