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转型、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文章在分析苏南旅游型乡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共生理论为切入点,从共生环境、共生单元、共生模式3要素出发,总结出苏南旅游型乡村的规划理念框架;然后以苏州黎里镇星谊村为案例,提出苏南旅游型乡村更新规划策略,即,优化内部地域环境、构建整体游憩格局,协调农旅两大单元、构建多元复合空间,优化多方参与模式、构建利益协调机制,以期为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乡村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阐述社区居民参与的含义及其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的重要作用。社区居民可通过资源产品化、产业多样化、服务专业化等途径参与旅游开发,对旅游社区的发展分担责任、共享成果。以大理州漾濞县金牛村的乡村旅游规划为研究案例,从村级集体产业规划、乡村旅游产业规划、服务专业化以及乡村旅游规划效益等方面进一步阐明乡村旅游开发中社区居民参与的途径及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以乡村民宿产品在旅游扶贫中的重要作用为出发点,结合民宿旅游产品的独特价值,分析了其在带动村民致富、实现乡村振兴方面的突出作用。以南京江宁汤家家民宿村为案例,建立了民宿旅游产品扶贫效应综合评价体系,对指标因子进行了分析评估,对民宿产品未来发展提出了优化路径,以期更好地促进民宿扶贫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社区是旅游发展中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社区支持意愿对乡村旅游发展意义重大。以云南省那柯里村为研究案例,基于实地调研及二元Logistic模型方法探究了社区旅游发展支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那柯里社区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支持意愿较为复杂,在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群体中表现出不同的支持意愿;社区对乡村旅游发展支持意愿主要受政策、文化、资源环境、经济、居民关系等因素影响。研究分析了社区旅游支持意愿的影响因素,从政府主导、社区基础建设、人才引进、产业融合、文化振兴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及管理举措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居民社会经济因子、旅游影响感知、社区依附和居民对旅游发展态度的相关关系,实证研究当地社区居民对生态旅游开发持有态度之关系.研究发现居民人口统计特征因子对旅游影响感知有显著性差异;居民社会依附对旅游影响有显著性差异;居民社区依附程度不同,对生态旅游发展态度有显著性差异;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差异与生态旅游发展态度两者之间显著相关.并从社区居民培训、居民受权、社区赢利和共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蒋敬 《林产工业》2019,46(6):I0005-I0005
《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典案例》一书由中国农业出版社于2018 年出版发行。为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发展,作者在综合考虑地域差异、资源禀赋、经济水平及政策制定落实等因素的情况下,从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广泛搜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案例,委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休闲农业研究所结合实地调研情况,选取了91 个案例加以分析研究,编辑成《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典案例》,内容丰富,图片精美,既能为城乡居民休闲度假景点选择提供参考,又能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从业者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7.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社区居民对不同阶段的旅游影响有着不同的认知。本文以竹林生态旅游热点地——蜀南竹海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座谈法,通过主成分分析,对33项指标变量进行公因子提取,再通过聚类分析及判别分析划分出对旅游发展持不同态度的3类居民,并对其进行了旅游影响感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社区居民对旅游发展普遍持积极的支持态度,尚未形成反对者。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居民作为旅游城镇重要组成部分,对旅游城镇化产生的影响感知有着举足轻重作用。以武隆区仙女山镇为案例,采用实地调查法,利用SPSS统计软件,重点对居民对仙女山镇旅游城镇化的经济、环境、社会生活正负面影响的感知进行了比较均值分析,提出了促进仙女山镇旅游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旅游地营销以市场需求为起点,以优质的旅游产品满足旅游市场需求为终点,因此乡村旅游目的地必须在分析市场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进行营销。在充分理解乡村旅游含义的基础上分析了乡村旅游及其市场的特点,并进一步探讨了乡村旅游营销主体、客体及内容、营销工具几个方面,提出了基于4P的乡村旅游目的地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0.
当前"乡村旅游"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以山东省肥城市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对象,对其发展的主导思路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将"文化灌注"作为其发展的关键,走亦农亦旅、农旅结合的复合性开发之路,降低投资风险,同时找准目标市场,构建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接待系统,推动肥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选取河南省有代表的禹州市乡村旅游地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研究,首先对问卷所得数据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然后对其进行了均值和差异性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了有些乡村的餐饮卫生和价格有待规范、有些地区的乡村环境和乡村氛围需要改进和提升,以及住宿方面等一些问题,最后提出了几点具体的解决措施,以期为禹州市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乡村植物景观是乡村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居民对乡村植物景观的感知评价对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山东济南28个美丽乡村为研究对象,依发展类型分为农业主导型、商旅服务型、均衡发展型;通过实地调研、SD法和现场访谈,研究乡村居民对乡村公共空间植物景观的感知评价及其影响因子,以期为不同发展类型乡村的植物景观优化设计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济南美丽乡村居民对乡村植物景观满意度较高,持满意态度的人数占比为70.94%;各类型乡村的SD评价存在差异,农业主导型的突出评价为空间丰富、植物种类少、植物四季变化小等,商旅服务型的突出评价为植物种类丰富、四季变化大、互动体验不足等,均衡发展型的突出评价为植物种类多、充满自然野趣、富有美感等;氛围因子对植物景观的感知评价影响最大;均衡发展型、商旅服务型、农业主导型的乡村植物景观感知评价综合得分依次为31.00、21.81、-31.53分。因此,不同发展类型乡村植物景观存在不同特点与问题,乡村植物景观建设应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与当地特色相结合、针对性解决存在问题,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中国的乡村旅游发展已经进入了"科学化、精细化、个性化"的新常态发展阶段。以南京代表性乡村旅游景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系统化的评价因子及模型,梳理了村落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宜于南京乡村旅游未来发展的优化策略,以期为同类型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乡村旅游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发展乡村旅游业不仅可以带动乡村经济,还可以促进乡村农业产业转型。选取105个辽宁沿海经济带乡村旅游地作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其空间结构及类型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其影响要素。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旅游重点村数量最多,主要分布在盘锦;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村和乡村旅游示范村次之,重点聚集在营口、丹东和盘锦;休闲渔业示范点村主要在大连、盘锦和丹东集聚。辽宁沿海经济带乡村旅游地空间布局受交通条件、水系分布、旅游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客源市场等因素影响较大。通过分析辽宁沿海经济带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布局,以期对辽宁沿海乡村旅游业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由于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着力点,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场,如何创新乡村旅游建设,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是乡村旅游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乡村旅游建设的三个必经阶段,在对苏南乡村旅游发展的分析中进一步确定了"农旅融合""社区共生"对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以陕西蜀河古镇为例,在对其资源、文化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艺术农业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在未来发展中需遵循整体意境和与古镇互动的田园三生空间不变的发展原则,为其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采用SPSS定量研究和因子分析的方法,对保定农业生态园游客体验式旅游的满意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影响游客满意度的相关要素中,基础设施体验因子中的景观完整性要素对游客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旅游产品体验因子中的员工服务态度要素对游客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在景区要素重要程度因子同其满意程度的对比分析中发现,园内管理及设施体验因子、旅游产品体验因子、景观要素体验因子3个因子满意度均值分别为3.64、3.25、3.70,明显低于相对应的重要程度均值4.13、3.54、3.87。对此,提出从加强特色以突出差异性、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游客管理、提高游客参与度、合理定价、加强宣传等方面入手促进保定市农业生态园建设的措施,以此提升保定市农业生态园游客体验式旅游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林区乡村旅游开发探讨--以桂林资源县牛栏江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区乡村旅游开发是林区居民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是林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当地居民长久脱贫致富的保障.文章以广西资源县林区乡村牛栏江为例,对林区乡村的旅游开发进行了规划探索,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旅游开发措施.  相似文献   

18.
良好的外部环境能够给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力和推动力。选取2010~2018年四川省旅游总收入及消费需求、人力资源和技术水平等相关数据,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旅游业与各外部环境因子的关联性强弱。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水平、政策支持、信息资源和消费需求因子与旅游总收入的关联度较高,较好地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但人力资源和基础设施因子与旅游总收入的关联度较低,未能发挥好对旅游业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新兴大众旅游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森林旅游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极具生态效应、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对乡村振兴战略有着非同寻常的促进作用。乡村振兴主体发展主要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基础,包含有农村文化、民生、生态、治理等元素在内的乡村发展水平及其整体性的提升。根据泸溪县森林旅游与乡村振兴发展现状,结合县森林旅游发展的特点,分析了森林旅游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并针对发展森林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加深对森林旅游与乡村振兴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20.
乡村中的自然环境、聚居空间和人文景观等已逐渐成为消费者日益青睐的消费场所。文章以旅游消费为视角,通过对苏南乡村旅游地现状的解读后发现,苏南乡村景观的再生产过程正逐渐被地纳入到城市的消费体系中,乡村的景观空间呈现景观同质化、聚落异质化与村民边缘化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再以昆山市斜塘村为具体案例,根据消费的行为模式与特点提出乡村景观在自然、聚落及人文景观上的更新策略,以期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