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对四川省的碳排放量进行了核算,并运用LMDI模型分析了人口规模、经济发展、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能源强度和碳排放系数对碳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规模的增加、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消费结构是引发2000~2010年四川省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对四川省的碳排放影响甚微,能源强度的降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碳排放量增势。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是工业的能源消费,研究城市工业能源消费碳排放特征和影响因素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以合肥市为例,首先从能源消费量、CO_2排放量、能源结构及能源强度等指标分析了2000~2014年合肥市工业碳排放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LMDI方法构建了合肥市工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模型,定量分析了合肥市工业33个行业的经济发展、能源效率、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因素对合肥工业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是合肥市工业CO_2排放量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同时,能源效率、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变动都不同程度地抑制了CO_2排放量增加。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城镇化对碳排放影响,以Kaya恒等式为基础建立了LMDI模型,将碳排放变动分解至6种效应。结果表明:能源强度效应、人口城镇化效应对碳排放有负向作用,能源强度效应负向作用显著;产业结构效应、收入城镇化效应、土地城镇化效应对碳排放有正向作用,城镇化因素中与经济相关的收入城镇化效应正向作用最为显著;"十二五"时期较"十一五"时期城镇化进程速度与GDP增速都呈下降趋势,"十二五"时期碳减排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核算了我国31个省区旅游住宿碳排放量,并分析了其时空动态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该碳排放在2000~2003、2004~2006及2007~2010年间分别经历了起伏、线性与起伏3个增长阶段。两次起伏可能是由于"非典"疫情及金融危机的影响作用。2分省区看,北京总量和人均量均最大,表明其旅游住宿资源开发最为齐备,未来可开发的空间相对较小。同样地,海南、广东和上海也较小。但海南的碳排放强度总最大,表明其经济增长对旅游业依赖性最大。相反地,北京经济增长越来越不依赖旅游业发展。碳排放密度则西北小,东南大,呈现类"胡焕庸线"特征。3影响因素按大小可依次排序为:交通活动、研发活动、电信配套设施建设活动、宏观经济活动、城镇化建设活动、教育活动、传媒活动、医疗卫生活动及人口增长活动。据此,提出了一些降低旅游住宿碳排放的对策建议供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依据建筑业碳排放特点,对2005~2019年湖北省建筑业直接与间接碳排放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运用LMDI模型方法将建筑业碳排放因素分解为能源消费直接碳排放强度、单位面积能耗、单位产值创造能力、间接碳排放强度、建筑业经济规模5个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省建筑业碳排总量呈现先大幅上升再缓慢下降的趋势,间接排放...  相似文献   

6.
以临安市为研究案例,根据2003-2013年的统计年鉴数据,借鉴IPCC提供的碳排放相关数据及估算法,计算得出临安市近11年的工业碳排放量呈坡形曲线变化、先升后降,表明前5年的工业迅速增长及后6年的碳减排已收到成效;利用LMDI模型进行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结果表明总人口数、人均生产总值、能源利用效率是临安市工业碳排放的推进因素,工业化率、能源结构是临安市工业碳排放的衰减因素;结合计算结果的图表分析提出,作为一个中等城市,临安市应控制城市人口规模,加强能源结构调整,推进农村建设和产业结构优化,使工业碳减排成为城市良性发展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7.
王亚峰 《绿色科技》2013,(3):172-173
研究了1995~2010年江苏省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江苏省能源结构以单一的煤炭消费为主,原煤是江苏省的主要能源,对经济增长发挥着巨大作用;江苏省人口规模、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碳排放三者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指出了人口数量和经济增长是影响能源消费碳排放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山东省17地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采用地理探测器研究了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得出了如下结论:(1)近年来,山东省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在不断提高,省内区域经济差异比较平均;(2)山东省逐渐形成西北、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空间分布格局;(3)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有对外合作、历史基础、人力资本、产业结构等。  相似文献   

9.
依据问卷调查所得数据,采用计分模型对游客的环境意识水平进行了测量,并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游客环境意识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游客的浅层环境意识较强,但深层环境意识较为薄弱;(2)游客的环境意识平均得分为69.63,处于中等水平;(3)学历与收入是影响游客环境意识水平的最主要因素,反映出影响游客环境意识的深层和本质原因是社会和经济因素;(4)游客的环境意识水平受环境态度的制约。针对以上结论,为更好地实现提高游客环境意识的目的,笔者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0.
借鉴《浙江省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中的核算方法,以杭州市为例,核算了2005~2017年全市城市废弃物处理碳排放量,分析了碳排放时空变化特征,利用改进的Kaya恒等式和LDMI加和分解法,探讨了废弃物处理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005~2017年,受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治理力度的影响,杭州市城市废弃物处理碳排放量呈先升后降两个显著的变化区间,重点排放区域拱墅区和富阳区的排放量也分别呈上升和下降趋势;对废弃物处理碳排放具有正向驱动效应的是经济产出效应(ΔY)、城市化水平效应(ΔU)和人口规模效应(ΔP),具有负向驱动效应的是废弃物排放强度效应(ΔWIt)。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对通辽市塞外红苹果(Malus pumila′Saiwaihong′)产业发展现状指标进行权重分配,并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结果显示:(1)在准则层中,各部分对产业发展水平的影响程度为:经济系统>资源系统>社会系统>环境系统;(2)在指标层中,单位产量居于主导,其次为塞外红苹果种植面积、进出口额、森林覆盖率、人均GDP等;(3)通辽市塞外红苹果产业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4)城市化水平影响产业发展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12.
进入80年代以来,世界旅游业相继出现了“生态觉醒”、“回归大自然”的热潮,森林旅游已成为当今旅游业的时尚。建设森林公园和发展森林旅游事业,不仅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也是调整林业产业结构、进一步深化林业改革的需要,是林业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建设森林公园和发展森林旅游业,不但使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搞活了国有林场经济。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随着高山草场旅游的蓬勃发展,草场环境问题也随之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以放马坪景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游客的环境意识进行了调查,经统计得出3方面的结论:(1)多数游客具备浅层环境意识,但深层环境意识较弱,环境责任感较缺乏;(2)游客环境感知较高;(3)游客环境意识与受教育程度紧密相关;在此基础上对景区提出了三点建议:(1)合理安放垃圾桶的位置与数量,在环境敏感区设置环境保护提示牌;(2)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3)制定相应的游客行为管理条例,对游客的不当行为进行管理与约束,以提升景区游客的环境意识,促进景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萌萌 《技术与市场》2022,(8):154-156+159
为把握山东省工业旅游空间布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优化全省工业旅游空间布局,运用最邻近点指数、核密度估计、缓冲区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此进行探究。得出如下结论:山东省工业旅游点呈明显的凝聚型分布特征,工业旅游空间分布不均衡,总体呈现“多核”特征且构成“青-烟-威”和“济-淄-泰”两大集聚区;山东省工业旅游空间布局受区域经济基础、交通便利性、旅游业发展水平以及工业发展基础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建议,旨在为全省工业旅游发展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旅游收入作为衡量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鉴于此,收集了2009~2019年宁夏国内旅游收入的相关数据,运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了未来6年宁夏国内旅游收入,并构建了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揭示了宁夏国内旅游收入主要影响因素,依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服务;加强景区特色化建设,倡导生态旅游;提高游客接待能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三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对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碳排放的影响。利用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了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城市碳排放影响的传导机制,利用门槛效应模型探讨了数字经济发展和碳排放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降低长江经济带城市碳排放,且产业升级和绿色创新是其重要机制;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和碳排放之间存在倒“U”形的非线性关系,数字经济水平低于0.0991时会增加碳排放,高于0.0991会减少碳排放。研究还表明,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的碳排放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对下游地区和中心城市起到了碳减排作用。因此,要因地制宜制定数字经济的发展战略,加快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数字经济发展引领产业升级和绿色创新,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碳减排效应。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对能源消费碳排放进行定量分析与测算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一项基础工作。基于2005~2015年时间序列的统计数据,采用LMDI因素分解方法从能源结构、能源效率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定量分析了湖北省一次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影响因素,然后根据湖北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减少能源消费碳排放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业系统碳汇和碳源的省域差异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碳汇、碳源测度方法总结整理,估算出2000-2011年各省市农业系统碳汇碳源量,采用聚类方法对碳汇、碳源区域进行归类研究,并采用回归分析法对碳汇、碳源影响因素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系统碳增汇量26个省份大于零,除受自然条件影响外,还与经济发展水平呈5%显著性负相关关系;各地区碳汇水平影响因素有明显的地方特征,其中农作物的固碳能力高于草原、果园等;各地区影响碳排放水平因素主要是农业能源,其次是畜禽饲养、秸秆燃烧和农业投入品。研究结果对各地区制定和发展低碳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调查了游客对乐山休闲旅游的认知度、体验度及满意度,结果表明:1乐山休闲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游客认知度,乐山大佛与峨眉山是乐山休闲旅游核心竞争景区;2游客体验度整体水平可观,游客个体因素对旅游体验评价存在主观性;3游客对乐山旅游满意度较好;4个人月收入、乐山休闲旅游文化品牌、工作人员服务态度等因素影响游客重游乐山意愿。建议:1重点打造乐山特色休闲旅游产品品牌;2建立休闲旅游景区链;3完善相关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能力;4建立以游客需求为导向的营销体系。提出了乐山休闲旅游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以云南省陆良县为研究区域,采用问卷调查、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究我国西部农村家庭生活碳足迹现状,剖析其影响因素,旨在将低碳生态理念贯彻应用到农村环境治理体系中,为改善农村生活耗能方式、降低农村碳排放量,恢复农村自然生态提供决策参考。结果表明:(1)研究点农村居民人均每年因家庭生活的直接消费及间接消费产生684kg的碳足迹,其中以直接能源的消耗所产生的碳排放为主;(2)城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城镇居民间接消费碳足迹的比重高于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城镇;(3)农村家庭生活碳足迹与居民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饮食结构、交通出行方式、家庭能耗方式、家电类型以及用水习惯等因素显著相关;(4)针对研究点农村居民家庭生活碳足迹的特征,提出当前应改善居民生活能源消耗结构、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引导农村居民践行低碳节能生活方式等措施,可以对农村居民碳足迹增长起到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