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控排企业是碳排放权交易的重要参与主体之一,也是碳市场中林业碳汇的关键需求载体,研究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意愿的形成过程,识别影响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意愿的核心因素,对于科学引导控排企业选择绿色履约方式,实现市场化、生态化森林生态补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框架和企业自然资源基础观,探究碳交易背景下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意愿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3个维度影响因素来源的理论根基和深层逻辑关系,构建出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意愿理论模型,利用396份控排企业实际调研数据,选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实证检验各因素对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选择意愿和需求程度的影响。【结果】绝大多数控排企业在有林业碳汇选择意愿的前提下,会尽可能多地使用林业碳汇减排量。管理者环境观念、绿色企业文化、林业碳汇双重优势、合作伙伴、减排成本和政策支持对控排企业林业碳汇的选择意愿有显著影响;管理者环境观念、林业碳汇双重优势、合作伙伴、消费者、减排成本和政策支持对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程度有显著影响;管理者环境观念、林业碳汇双重优势、合作伙伴、减排成本和政策支持构成影响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意愿的核心因素。【结论】从管理者环境伦理、利益相关者驱动和企业减排压力的视角为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意愿形成过程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解释方案,扩宽了计划行为理论在企业绿色减排研究中的适用范围,明确了碳交易情境下影响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意愿的核心因素,为推进控排企业选择林业碳汇实际需求和促进林业碳汇市场化价值实现提供理论参考与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2.
谢婷  王帅 《绿色科技》2024,(1):232-238
基于2019-2021年A股上市战略性新兴企业面板数据,对战略性新兴企业ESG表现、企业中长期信贷与企业绩效之间基于杠杆率的门槛效应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当战略性新兴企业ESG表现越好,其在追求利润的同时越注重环境社会责任担当,能够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可能性越高,从而企业能从信贷类金融机构获取更多的中长期信贷越多,缓解战略性新兴企业融资困境;(2)战略性新兴企业获取中长期信贷后更能对周期较长的研发投产创造产能绩效,进一步提高企业高质量创新发展能力,同时中长期信贷过多会导致企业杠杆率过高,企业还债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会导致企业绩效持续下降。进而找寻到一个适度杠杆阈值来约束企业杠杆率增减,使得企业在此参考杠杆阈值内将企业中长期信贷作用最大化,以此获得企业绩效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针对CSSCI数据库中企业绩效领域1998~2018年共21年的期刊来源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国内企业绩效研究概况与热点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国内企业绩效研究可划分为萌芽、探索发展、成熟3个阶段;研究对象主要为新创企业与民营企业,研究方法多结合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热点涉及企业绩效与探索式创新、差异化战略、研发投入、组织合法性、高绩效工作系统等的关系研究;未来,企业绩效与技术及其创新、商业模式及其创新、制度环境等的关系有可能成为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4.
陈柔霖 《吉林林业科技》2012,41(4):30-32,43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99.8%,解决中小企业的高污染、高消耗和依靠资源问题,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小企业发展低碳经济主要障碍是企业规模小、技术薄弱和融资困难。采取的主要策略是:加快企业转型,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施兼并重组,实现优势互补;加大资源回收力度,减少资源浪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展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实施林纸一体化战略过程中存在的林木原料供应不足和资源整合利用效率偏低的现状, 在对资源进行分类的基础上, 借鉴资源生态思想构建林纸企业不同资源投入与产出的评价指标体系; 以岳阳林纸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计算各类资源的投入、消耗、保有和产出, 分析林纸企业的资源结构及其与绩效的关系; 提出通过积累无形资源和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等手段来持续利用林木资源和促进林业、纸业与环境三者协调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系统分析"十五"以来林业总投资和中央林业投资规模、结构和效果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中央林业投资运行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为有效配置财政资源,提高资金使用绩效,提出政策建议:加大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支持林业防灾减灾;完善林业公共财政政策体系,扩大政策覆盖面;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破解林业融资难题,增加林业信贷资金投入;优化林业产业发展环境,吸引社会资本流入林业;加大改善民生投入,支持深化林业改革;深化林业部门预算体制改革,完善资金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7.
国有林业企业作为以森林资源为对象的经济实体组织,面临的社会责任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从国有林业企业社会责任内涵入手,以黑龙江省国有林业企业为例,剖析国有林业企业社会责任层次,从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提出国有林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路径,以期为推动国有林业企业社会责任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林业企业社会责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森林资源是林业企业经营的主要对象, 林业企业兼具发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重属性, 因而林业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 肩负着特殊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文中首先针对林业企业的经营特点探讨林业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其次, 分析林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历史必然性; 再次, 研究林业企业在履行社会义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 从可持续经营、节能减排和增加碳汇等角度, 指出林业企业实现社会责任的路径。最后, 从经营环境的视角提出推动林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夏倩  王帅 《绿色科技》2022,(4):249-254
以2012~2019年中国207家上市的新经济企业为样本,通过门槛回归模型,探究了在不同杠杆率水平、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1)杠杆率给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带来时滞性;(2)企业杠杆率对研发投入与企业长期绩效关系存在双门槛效应,杠杆率较低的企业,其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为正相关,而杠杆率水平较高的企业,其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为负相关;(3)在适度的杠杆率水平区间内,研发投入才会提升未来企业的绩效,而一旦超过警戒值,研发投入的持续增加会严重影响企业绩效,甚至可引发财务危机。为此,针对不同杠杆水平的新经济企业,从政府及企业自身两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林业生态工程有别于一般工程项目,其要素投入、资源经营与工程绩效之间呈现灰色系统“信息不完全”的典型关系特征,对优化工程决策、强化工程管理和过程控制、改进工程绩效等形成严峻挑战。文中以我国天保工程为例,基于对投入产出体系灰色特征的理论解析,利用灰色系统的方法学工具分别构建天保工程投入产出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效益互动模型,得到了要素投入、资源经营与工程绩效之间的作用关系,验证资源经营变量在投入产出体系里的中介效应,探明了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之间的内在关联机制,总体实现了对林业生态工程灰色投入产出系统的白化目标;基于实证研究结果,进一步分别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提出促进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启发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以2011-2018年山东林业贴息贷款数据为样本,经过构建模型、回归分析、模型检验等步骤,实证分析了财政贴息对社会投资的拉动及效益。结果表明,政府贴息与社会投资间具有线性正相关关系,可拉动26.1746倍社会投资用于林业生产建设。林业贴息贷款在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服务林业生态建设、带动林业基地发展、安置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发挥出了良好效益。  相似文献   

12.
李潇  周明 《绿色科技》2021,(6):265-266,269
本文指出了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要实现成功转型,就需要以生态环境为突破口,把人与自然和谐作为转型目标。从政府环境审计视角入手,探究了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环境审计的积极作用与路径。提出了资源型城市要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应发挥政府环境审计的预警、财务、绩效的利器作用,将环境审计作为城市成功转型的科学依据,进而给出了可行性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晋城市在发展林业产中为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强化林业产业建设、促进绿色转型中,进行一系列产业结构调整:以发展核桃干果经济林为重点,实现规模化、基地化;花卉苗木业园区化、工厂化;林下种养业家庭化、合作化;森林旅游业企业化、公园化;产业加工业企业化、品牌化。同时指出,当前林业产业中存在低、散、弱、缺、短等问题,实现绿色转型必需强化政策引进和科学规划。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中国森林公园近40年发展嬗变的历程、路径和动因,从中总结实践启示,为森林公园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和理论参考。【方法】借助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综合分析法,将森林公园的发展纳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中进行分析,在国家与林业发展战略转型及森林公园价值转向的多重路径中划分森林公园的发展阶段;并结合森林公园数量变化、建设资金来源结构、职工工资收入水平等量化分析,总结归纳森林公园发展嬗变的内在逻辑。【结果】1)近40年中国森林公园经历了“林业多种经营项目(1982—1991年)—林业第三产业(1992—1997年)—多维度发展的林业绿色产业(1998—2010年)—自然保护地和社会公共事业(2011年至今)”的嬗变历程。2)中国森林公园近40年的嬗变路径可以归纳为:“旅游目的地—自然保护地”的属性变迁;“经济产业—社会公共事业”的功能演变;“逐利—逐绿—逐义”的价值转向;“封闭—开放—融合”的格局转化。【结论】1)中国森林公园近40年发展嬗变的主要动因可以归结为:追求社会公正的变革、实现生态可持续的愿景和“好生活”图景。2)中国森林公园依然面临政府主导地位缺失带来的管理复杂化、与...  相似文献   

15.
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 ,对区域林业社会、经济、环境如何实现协调发展进行了科学分析,重点探讨了影响区域林业协调发展的相关因素,通过数学方法建立ISM模型,划分区域林业协调发展的管理层次,并针对每个管理层次进行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环境有了更高的追求,森林康养产业应运而生,它是在结合森林旅游与健康养生理念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新的业态。从当前林业产业转型发展的形势来看,森林康养产业有可能成为林业产业转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路径。辽宁省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发展康养产业奠定了资源基础。文章借鉴国内外森林康养发展状况,在分析辽宁省森林康养产业发展需求及条件的基础上,提出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毛益民  叶梦津 《绿色科技》2023,(21):228-234
基于116个城市的相关数据,借助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从技术-组织-环境3个方面考察了智慧环境治理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其实现路径。实证分析表明:智慧环境治理是技术、组织、环境3个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5种条件组态有助于实现高水平智慧环境治理,大致可归纳为“技术赋能型”和“内外联动型”两类:前者凸显技术基础设施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协同,后者强调组织与环境之间的有效互动。提出了存在5种阻碍智慧环境治理的条件组态。其中,技术基础设施薄弱是所有这些不利情形的共同成分,而公众环境关注低、环境财政投入不足也是构成多个路径的必要因素。因此,为了有效推动智慧环境治理,建议城市政府需注重多元因素之间的适配性;对于身处低水平智慧环境治理的城市而言,完善技术基础设施是破解转型困局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低碳社会建设时期林学专业培养模式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建设低碳社会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为了充分发挥林业在低碳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必须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林学专门人才。因此,要结合低碳社会建设的特点,对林学专业培养模式进行调整。在林学专业培养目标方面,提出将林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由以森林培育为主调整为以森林培育、森林经营管理、森林碳汇为核心。在林学专业课程体系方面,提出增加有关森林碳汇的专业基础课;将森林碳汇作为林学专业的方向之一,增加有关森林碳汇的选修课;课程设置要体现林业区域性和森林分类经营等特点,各林业院校要重点建设适应本地区林业发展的相关课程。在林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方面,提出增加有关森林碳汇的技能培训和低碳生活方式的训练。  相似文献   

19.
文中从社会网络视角分析我国东北国有林区职工、家庭及林业企业知识转移的过程和影响因素,以期通过社会关系和网络结构促进林业企业转型。应用知识转移基本理论构建东北国有林区多层次知识转移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从社会网络视角分析林区职工、家庭和林业企业3个层面的知识转移机理。研究表明:增强林区知识转移个体与利益相关者的联系程度、占据更多的结构洞位置以及提高个体网络中心度和凝聚程度有利于知识获取和内化;林区待岗职工与利益相关者的弱联系有利于其获得更多就业机会;国有森工企业由于过度嵌入社会网络,知识内化和创新动力不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解决我国生态林业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平衡林业资源环境与林业绿色生产之间的矛盾,提升林业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效率。【方法】基于绿色发展背景,以我国生态林业生产为研究对象,挖掘整理2013—2017年我国31个省份林业生产数据,建立包含绿色生态指标的DEA模型,全面评价我国林业生态效率。选取影响林业生产的关键性因素,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我国林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通过实证分析找到提升林业生态效率的政策切入点。【结果】我国在节约资源投入、提升期望产出、限制非期望产出方面有所改善,大部分地区呈现规模效率递增状态,反映出区域内林业产出的增长速度略快于资源、能源的消耗速度,在控制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并保证林业产量的前提下,可适当扩大林业生产规模,以规模效益带动林业经济效益发展。回归结果显示:林业旅游休闲对我国林业生态效率具有正向显著性影响,在加快推动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同时,需要严格控制监测林业生态建设保护、森林生态补偿、林业防治方面的投入。【结论】政策建议如下:1)控制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与旅游规模化生产协同发展;2)加快推动林业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3)严格控制监测林业生态建设保护、森林生态补偿、林业防治方面的投入,为我国乃至世界生态林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