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转谷氨酰胺酶(TG酶)催化过程中,鲢肌原纤维蛋白凝胶性能的变化,进一步提升鲢鱼糜制品特性和营养价值。对不同催化时间(0、15、30、60 min)后鲢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的交联度、凝胶强度、白度、持水性、微观结构及消化特性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TG酶诱导蛋白胶凝后,蛋白凝胶交联度显著提高。在TG酶催化过程中,随交联时间的延长,白度值增加、持水性提高。通过扫描电镜分析,发现凝胶网络孔径变小,结构变得更加致密。在催化时间30 min下,交联度、白度值及持水力显著提高,弛豫时间T22显著减小。TG酶催化后的蛋白凝胶在消化初始阶段水解程度较低,因为交联度提升,蛋白网络结构越来越致密,降低了胃蛋白酶对其水解位点的可及性。蛋白消化90 min后,网络遭到破坏,导致其水解速率明显提高。研究表明,在适当的交联时间下,有助于提升蛋白凝胶的凝胶特性。该研究为TG酶对鱼肉制品品质及消化特性的改善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使以鲢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为原料的水产预制菜在加工过程中获得良好的保鲜品质,探索了一种新的冷冻方法。研究了0.6% (w) 褐藻寡糖结合2 mT低磁场冷冻对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以−20 ℃下无处理为空白组,在此基础上分别加入褐藻寡糖、褐藻寡糖+低磁场作为实验组,并在−30 ℃下添加褐藻寡糖作为常规冷冻组,同期冷冻鲢肌原纤维蛋白共28 d。通过测定溶解度、浊度、表面疏水性、巯基含量、热稳定性、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以及内源性荧光光谱,综合比较冷冻后肌原纤维蛋白的结构和性质。结果表明:−20 ℃下的3种冷冻方式之间浊度无显著性差异;常规冷冻组蛋白质溶解度较高 (94.11%);经褐藻寡糖+低磁场处理后,减少了疏水基团的暴露,表现出较高的总巯基质量摩尔浓度 (15 mmol·kg−1),并能减少色氨酸残基的暴露,有效保护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显示褐藻寡糖修饰后肌原纤维蛋白变性程度最低,α-螺旋含量较高,二级结构更加稳定。研究表明,0.6% (w) 褐藻寡糖协同低磁场处理可更好地维持鲢肌原纤维蛋白的稳定性,这为褐藻寡糖在冷冻水产品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并可为进一步研究低磁场冷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超高压对秘鲁鱿鱼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秘鲁鱿鱼(Dosidicus gigas)是一种高产量、低价格、低品质的海洋渔业资源,由于其肉质粗糙,还有酸、苦、涩等不良风味,使秘鲁鱿鱼的资源化利用成为一个难点问题。本研究以秘鲁鱿鱼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的硬度、弹性、电泳图谱等,研究了超高压对其凝胶特性的影响,并比较了其与热诱导凝胶的差异。结果表明,超高压300MPa、10min时,秘鲁鱿鱼肌原纤维蛋白凝胶弹性达到最大值1.43;超高压300MPa、25min时凝胶弹性为1.42;超高压400MPa、25min时凝胶硬度达到最大值52.5g;300MPa、保压25min时凝胶强度达到最高值68.4g。不添加TG-B型谷氨酰胺转氨酶(TGase)时,秘鲁鱿鱼肌原纤维难以形成热诱导凝胶;添加了2%TGase的热诱导凝胶硬度较高,可达到74.74g,但凝胶弹性仅为0.90,凝胶强度为67.0g,与超高压诱导凝胶的强度相近。研究表明,超高压具有促进凝胶形成和改善凝胶特性尤其是凝胶弹性的作用,可以成为替代热处理的一种秘鲁鱿鱼鱼糜制品生产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从鳙(Aristicktkys nobilis)肌肉中提取肌原纤维蛋白,在蛋白溶液中加入10%(W/V)蔗糖、山梨醇混合物(质量比1:1)或10%(W/V)海藻糖。蛋白溶液在-18℃下冻藏30d,测定冻藏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盐溶性、Ca^2+-ATPase活性、活性巯基含量、总巯基含量、表面疏水性变化和冻藏结束时的SDS-PAGE。测定结果表明,蔗糖、山梨醇混合物和海藻糖都抑制了冻藏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盐溶性、Ca^2+-ATPase活性、巯基含量的降低和表面疏水性的升高,延缓了鳙肌原纤维蛋白的冷冻变性。海藻糖比蔗糖、山梨醇混合物有更好的抗冷冻变性效果。[中国水产科学,2006,13(4):637—641] 相似文献
5.
鲢酶解物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通过测定酶解物对Fenton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的清除效果,从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枯草杆菌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5种酶中,筛选出木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作为酶解鲢制备具有较高清除羟自由基活性酶解物的理想水解酶;用正交试验L9(3^4)对两种酶的水解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最佳酶解条件下得到的酶解物进行Sephadex G-25凝胶柱分离,洗脱液分别在波长280nm处比色,测定酶解物中主要抗氧化活性肽的分子量分布。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在温度50℃、酶解时间15min、pH=6.5、酶质量分数1.50%、底物:水=1:2的水解条件下,酶解物对羟自由基清除效果较好,清除率为88.2%;胰蛋白酶在温度55℃、酶解时间60min、pH=8.0、酶质量分数0.25%、底物:水=1:2的水解条件下,酶解物对羟自由基清除效果较好,清除率为84.2%。木瓜蛋白酶酶解物在最大洗脱峰时有最大羟自由基清除率峰,清除率为95.1%,在最大峰处酶解物中活性肽的分子量为2.2kDa;胰蛋白酶酶解物在最大洗脱峰时也有最大羟自由基清除率峰,其清除率为89.6%,该峰处活性肽的分子量为14.2kDa。 相似文献
6.
蛋白质磷酸化修饰可影响肌肉品质,为探究外源酶添加对罗非鱼肌原纤维蛋白蛋白质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向罗非鱼肌原纤维蛋白溶液分别加入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P)进行体外孵育,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荧光染色测定不同时间段内的磷酸化水平变化。此外,通过将罗非鱼肌肉浸泡在不同浓度ATP 溶液中测定其肌原纤维蛋白蛋白磷酸化水平以探究ATP对其影响。结果显示,在0~72 h,PKA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AP组,PKA组整体磷酸化水平从0 h的0.35±0.01上升至12 h的0.37±0.01而后下降至72 h的0.29±0.01,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肌球蛋白重链磷酸化水平和肌动蛋白磷酸化水平分别从0 h的0.73±0.01、0.86±0.01下降至72 h的0.58±0.02和0.68±0.01(P<0.05)。当孵育时间为0、4、24和48 h时,3组磷酸化水平均具有显著差异。在外源添加0.3 mol/L ATP后,结果显示肌原纤维蛋白整体磷酸化水平(0.46±0.001)显著高于对照组(0.42±0.01)。PKA可促进罗非鱼肌原纤维蛋白磷酸化修饰,而碱性磷酸酶则使其去磷酸化。研究表明,宰后罗非鱼肌肉中的ATP含量、PKA及AP活性水平是影响蛋白质磷酸化水平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可为探明罗非鱼品质变化机制与调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尼罗罗非鱼肌原纤维蛋白在贮藏过程中降解的抑制作用,实验采用质量分数为0.002 5%、0.01%、0.02%、0.03%的EGCG对罗非鱼肌肉进行处理,考察不同浓度EGCG对贮藏过程中罗非鱼肌肉肌原纤维蛋白盐溶性的影响,并采用SDS-PAGE凝胶电泳结合质谱技术筛选EGCG抑制降解靶向蛋白质。结果显示,实验条件下不同浓度的EGCG对肌原纤维蛋白降解均有抑制作用,质量分数为0.01%的EGCG抑制效果最佳,肌原纤维蛋白质含量由贮藏初期的(82.42±0.65)降至第12天的(51.89±0.68)mg/g(下降率37.0%),而对照组由(80.86±1.18)降至(35.33±1.16)mg/g(下降率56.3%)。研究表明,通过SDS-PAGE凝胶电泳及质谱技术鉴定,EGCG对尼罗罗非鱼肌原纤维蛋白降解的抑制作用靶向蛋白质分别为MHC、MLC与肌动蛋白,本结果对罗非鱼冷藏保鲜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复合鱼肉肌原纤维蛋白加热过程中理化特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及其以质量比1∶1复合的肌原纤维蛋白的浊度、Ca2+- ATPase活性和巯基含量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三种蛋白溶液的浊度呈S型曲线增加.复合肌原纤维蛋白的增加模式与小黄鱼肌原纤维蛋白的增加模式相似,不同于鲢肌原纤维蛋白的增加模式.鲢肌原纤维蛋白和小黄鱼肌原纤维蛋白的Ca2+- ATPase活性随温度的升高逐渐下降.复合肌原纤维蛋白的Ca2+ - ATPase活性在20~35℃略有上升,而后剧烈下降,55℃时活性完全丧失.复合肌原纤维蛋白的总巯基含量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当温度在30~60℃时下降缓慢,高于65℃时剧烈下降. 相似文献
9.
浸渍冻结对调理草鱼冻藏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浸渍冻结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冻藏过程蛋白质变性的影响,对蛋白质溶解性、巯基、Ca2+-ATPase活性、肌原纤维的降解及二级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浸渍冻结的肌原纤维蛋白的溶解度、总巯基含量、活性巯基总量和Ca2+-ATPase的活性均比空气冻结的高,冻藏150 d后分别比空气冻结的高17.51%、14.20%、4.86%和28.73%。初步表明浸渍冻结更有利于减缓蛋白质变性。电泳结果表明,冻藏过程中浸渍冻结的肌球蛋白重链的电泳条带颜色比空气冻结的深,原肌球蛋白的电泳条带颜色比空气冻结的浅,说明浸渍冻结可减缓调理草鱼块蛋白质的降解。红外光谱的结果进一步发现浸渍冻结的肌原纤维蛋白的α-螺旋含量的下降程度较空气冻结的小,β-折叠、无规卷曲和β-转角含量的增加程度无空气冻结的明显。结果揭示了浸渍冻结更有利于维持冻藏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的二级结构。总的来说,浸渍冻结更有利于减轻蛋白质变性而引起调理草鱼块品质下降的问题。
相似文献10.
为探究渗透处理在提升罗非鱼肉冷冻干燥效率、改善干制品复水后品质的影响,为罗非鱼肉冷冻干燥产品开发提供理论支持,使用食盐、丙二醇、复合渗透剂(食盐+丙二醇)预处理罗非鱼肉,再结合烫漂处理后进行冷冻干燥,分析了渗透剂预处理对其肉蒸煮损失、冷冻干燥特性、复水率和肌原纤维蛋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食盐、丙二醇和复合渗透剂均能降低罗非鱼肉的蒸煮损失,提高其干燥效率。复合渗透处理冷冻干燥用时最短(19 h),食盐和丙二醇渗透处理后鱼肉干燥时间(20 h)较对照组(24 h)明显缩短。丙二醇与复合渗透剂显著提高了干制鱼肉的复水性(P<0.05),其中丙二醇渗透处理干制鱼肉的复水率最高(71.11%),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食盐渗透对干制鱼肉复水后的质构影响显著(P<0.05),其中对硬度和弹性影响最大,分别为(94.3±3.9) g和(3.44±0.23) mm;丙二醇添加对鱼肉硬度无显著影响,但可提高鱼肉弹性。添加食盐加速肌原纤维蛋白氧化,肌原纤维蛋白质量浓度和巯基质量摩尔浓度分别下降0.32 mg·mL-1和0.47μmol·g-1,表面疏水性和羰基质量摩尔浓度分别...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选用水煮、油炸和红烧3种烹饪方式分别处理凡纳滨对虾,并且对烹饪后的虾肉进行体外模拟唾—胃—肠液连续消化,以调查烹饪处理后过敏原原肌球蛋白的免疫活性变化状况。采用电泳、免疫印迹和间接ELISA方法评价样品中主要过敏原原肌球蛋白的变化情况。SDS-PAGE结果显示,3种烹饪处理虾肉样品中TM条带无明显变化,表明TM在烹饪处理时基本不发生降解;免疫印迹和间接ELISA结果显示,水煮、油炸和红烧3种烹饪处理虾肉中TM免疫活性分别降低2.08%、11.33%、15.56%;而烹饪后虾肉的体外模拟消化产物的免疫活性丢失显著,水煮、油炸和红烧处理的免疫活性分别下降86.90%、88.94%、97.39%。研究表明,虾类TM免疫活性的降低主要发生在肠液消化阶段,3种方式烹饪处理能够使TM免疫活性降低,并且红烧处理可明显降低TM的免疫活性。本实验为过敏原消减机制的研究和低致敏性水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海带粉饲料为对照(D1),在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饲料中等梯度添加3%(D2)、6%(D3)、9%(D4)、12%(D5)和15%(D6)的酶解海带粉(EKP),共配制6种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实验幼参初重为(11.40±0.04) g,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头幼参,每天投喂1次,养殖周期为56 d。结果显示,随着EKP添加量从0上升到15%,幼参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先升高后略有降低,添加6%以上EKP显著提高幼参WGR和SGR;添加12%和15%EKP显著降低了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添加6%~9%EKP显著提高了总磷和总能表观消化率;添加3%~9%EKP显著提高了幼参肠道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脂肪酶活性不受影响;随EKP添加水平的升高,肠道葡萄糖激酶(GK)、丙酮酸激酶(PK)、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GK和PK的活性在9%添加水平达到最大;PEPCK、ALT和AST的活性在12%添加水平达到最大。添加15%EKP显著提高了幼参肠道N... 相似文献
13.
酶解植物蛋白对建鲤生长、肝胰脏和肠道发育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考察了酶解植物蛋白对建鲤生长性能、肝胰脏和肠道发育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体质量为(9.18±0.21)g的建鲤900尾,随机分成6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分别饲喂酶解植物蛋白替代相应完整植物蛋白0、20%、40%、60%、80%和100%的试验饵料,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酶解蛋白替代完整蛋白40%时,生长速度最快,饵料系数最低,摄饵量、蛋白和灰分沉积率最高;替代比例在60%以下时,肠重和肠皱襞高度、肠道脂肪酶、碱性磷酸酶、Na ,K -ATP酶的活性随着替代比例的上升而显著增加;替代比例超过60%以后,生长速度显著降低、饵料系数升高,肠道酶活、皱襞高度、蛋白沉积率下降,而肝胰脏谷草转氨酶活性、血氨浓度和脂肪沉积率升高(P<0.05).结果表明,适宜比例的酶解植物蛋白能促进建鲤生长、肝胰脏和肠道发育,提高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