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对种植在7×10英寸黑色尼龙袋内的咖啡植株(每袋2株)施NPK比为20:20:0、18:46:0、15:15:15或46:0:0的颗粒肥(N是尿素),叶面喷施21:21:21的NPK,或施20:20:0的NPK水肥。进行了施肥配合比例和频率不同组合的试  相似文献   

2.
研究地面喷施"青牛黑液肥"中改良土壤的MLC、叶面喷施高效养分的青牛1号的不同用量对金柑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喷施500倍液的MLC 3000 mL·hm-2+叶面喷施500倍液的青牛1号3000 mL·hm-2的效果最好,平均单株产量最高,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叶面喷施沼液对油茶春梢生长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油茶为试材,研究了叶面喷施沼液对油茶春梢生长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沼液能显著提高油茶当年生叶片叶绿素含量;促进当年生叶片蛋白质代谢;提高硝酸还原酶的活性;促使春梢生长。其中,喷施50%沼液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对油茶的高效精准施肥,以普通油茶良种‘长林4号’盆栽大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施肥策略及复合肥不同氮、磷、钾配比对春梢生长及叶片主要矿质元素氮磷钾元素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肥和有机肥的施用量对春梢长度影响显著,而复合肥不同氮磷钾配比对春梢长度无显著影响;冬季有机肥的施用对春梢叶片氮磷钾矿质元素含量无显著影响,而不同复合肥施用量、氮磷钾配比和施用频次显著影响春梢叶片氮钾元素含量,对叶片磷元素的含量影响则不显著;冬季施用25 g/株有机肥、5月份施用N∶P2O5∶K2O配比为5∶1∶5的复合肥15 g/株,对促进油茶春梢生长、改善春梢叶片氮钾营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吕玉兰 《热带农业科技》2006,29(3):16-17,31
对出现缺镁症的台湾青枣树进行镁肥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施肥和叶面喷施硫酸镁均能提高台湾青枣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片氮、磷、钙养分含量。单株施镁量200~400g,叶片镁含量最高,株施400g时达到最大值,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2.14%、34.38%、25.31%、17.86%,并能促进叶片中氮、磷、钙、镁含量的均衡提高。  相似文献   

6.
对果桑幼树结果期叶面喷施多效唑、新梢摘心、结果母枝环剥等处理,叶面喷施多效唑可抑制新梢和叶片生长,果粒变小;摘心留叶数量对果粒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显著,留3片叶的果粒最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结果母枝环剥可明显提高果粒重和可溶性固形物。  相似文献   

7.
GHEM生物菌剂对红枣裂果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GHEM生物菌剂对红枣裂果进行防治试验,分别采用土壤施肥、灌根和叶面喷施3种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预防红枣裂果腐烂,使用500倍GHEM生物菌堆肥或500倍GHEM生物菌灌根或250倍GHEM生物菌糖液叶面喷洒,对防治红枣裂果,增加生长量,提高红枣产量产值均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赤霉素多效唑及摘心对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和多效唑溶液分别喷施薄壳山核桃容器苗叶面;用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涂抹薄壳山核桃容器苗茎基部;在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生长旺季初期分3个时期进行摘心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能显著促进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的株高生长,但对增粗生长无显著影响。不同溶度赤霉素溶液涂抹薄壳山核桃容器苗茎基部、不同浓度多效唑溶液喷施薄壳山核桃容器苗叶面及不同时期摘心处理,都能显著促进薄壳山核桃的增粗生长。以600 mg/L的赤霉素溶液涂抹茎基部对苗木生长效果最好,以300 mg/L的多效唑溶液喷施叶面、6月18日摘心对苗木的增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叶面喷施硅硼锰肥对四季桂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叶面喷施的条件下,硅,硼,锰以及配合对盆栽四季桂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肥较足的基础上,硼肥可以增加四季桂新梢长度以及新梢粗度,对于开花也有促进作用;施用硅肥可明显提高叶片功能,单独喷施锰肥效果不佳;混合使用,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在前期土壤分析的基础上对苏北杨树黄化苗木进行了施肥处理:根施硫镁复合肥+叶面喷施叶肥。通过对处理组与对照组不同部位、不同黄化级别的叶片内生化物质含量的分析表明:处理组对杨树黄化苗木各项生化指标均有影响,其中对叶片叶绿素含量、POD酶含量以及PPO酶含量的升高均有促进作用,施肥处理使得它们分别提高了2.3倍、3.6倍和2...  相似文献   

11.
多效唑在核桃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产唑对8年生晚实核桃嫁接树营养生长的抑制效应,随用药量的加大而增加,产量随用药量的增加而提高。综合考虑生长和产量两方面的结果,施用剂理以叶面喷施2000ppm和土壤浇施3g/株多效唑效果较好;施用时期以新梢生长早期处理为好;相同剂量以分次施用效果较好;土施效果优于叶面喷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酒泉市枣树管理中关键的秋施基肥、萌芽追肥、花期追肥、果实膨大期施肥以及综合管理等5项施肥措施及不同组合的试验观测,研究分析了不同施肥管理技术对枣树生长量和产量的促进作用及内在机理。结果表明,采取上述施肥管理措施的枣树,树干周长比对照增长3~6倍;新梢长度是对照的1.1~1.7倍;叶片纵横径、百叶鲜质量、叶片颜色等指标均有明显增长;单果质量提高了35.3%,株产量提高了53%。科学的施肥管理措施对枣树生长量和产量具有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银杏叶面增产素对银杏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喷施适宜浓度的银杏叶面增产素,可显著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及气孔导度,增加叶面积和比叶重,促进新梢生长,增加叶片产量。研究表明:喷施增产素是通过改善银杏叶片的光合性能来增加银杏采叶产量的。  相似文献   

14.
库区内农业种植施肥策略直接影响流域土地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成效。以长县县合溪水库库区为例,选择库区内香樟、银杏和榉树等3种主要种植苗木为田间试验对象,对比分析不同土壤肥量策略(常规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测土配方施肥+套种绿肥)与苗木生长和需肥的关系。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处理土壤碱解氮含量略高于常规施肥处理,但明显提高了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测土配方施肥和测土配方施肥+套种绿肥处理没有明显增加土壤碱解氮含量,有利于减少土壤氮素流失,但增加了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测土配方施肥和测土配方施肥+套种绿肥处理对于苗木茎粗、新梢粗度和新梢长度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提高苗木的生长速度,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
柿树早期落花落果严重,对当年产量影响极大,现介绍几种防治措施:a.加强土壤管理,合理灌水施肥 5月上旬至6月上旬,是柿树新梢生长、果实发育期,又是根系第二次快速生长期,要及时灌水施肥。在花期要进行叶面喷肥,可喷施0.2%~0.5%的硼酸或钼酸铵,也可喷施尿素或磷酸二氢钾。结合中耕,刨树盘。b.花期环剥据试验花期环剥的座果  相似文献   

16.
油茶栽培肥力配比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N、P、K三要素的不同配比施肥试验表明,不同配比的肥效显著不同,油茶产量差异很大。本试验以N、P、K的配比为1:2:2(单株施肥是0.75kg)的产量最高,效果最好.不同配比对油茶春梢生长、花芽及叶片数的增长均不一样,与产量的变化也不一致。对果的经济性状影响不大。最佳配比的增产效益高达11倍。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单产,保持稳产,我们于1998年5月在景洪市基诺山西番莲种植场用几种叶肥对西番莲进行促梢、促花、保果的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试验材料为两年生黄果西番莲,果园管理中等水平,试验设4种处理,3次重复,每处理2株。处理1:爱多收(日本旭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生产)8000倍液;处理2:BR—120(云南蒙自氮肥厂生产)3000液;处理3:磷酸二氢钾(云南澄江磷化工厂生产)250倍液;处理4:对照,清水。4种处理均作叶面喷施。5月16日,首次叶面喷施,每隔10d喷施一次,连续4次。观…  相似文献   

18.
通过茶树树龄、“必多收”喷施浓度及喷施次数、附加成分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茶树叶面喷施“必多收”,可使茶树新梢、一芽二叶梢长、第2片叶面积、芽长、百芽重分别增长22.13%、53.1%、37.14%、34.07%和22.86%。经综合平衡分析,影响以上5种性状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树龄、喷施次数、附加营养和喷施浓度,最佳组合是24年生茶树,喷施5000倍“必多收”液附加0.5%尿素,连续喷施3次  相似文献   

19.
氨基酸复合微肥对大豆增产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豆喷施氨基酸复合微肥可显著促进其生长发育,株高增长,株荚数增加34.5%,三粒四粒荚较对照增多51.7%,单株粒重增加32.8%,提高大豆产量因子构成水平。氨基酸复合微肥对大豆喷施的最佳浓度为350倍液。  相似文献   

20.
以黄桃树为试材,叶面喷施多效唑(MET),试验表明MET对桃树新梢生长、果实产量、果实品质均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是栽培桃树控梢保果技术的一种途径,对提高桃树果实产量和品质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