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VA菌根真菌和根瘤菌对大豆固氮和吸磷的合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磷和根瘤菌交互作用对大豆结瘤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阐明营养液中磷浓度和不同数量根瘤菌的交互作用对大豆结瘤和生长的影响,在营养液培养条件下,进行3种磷水平[P1-0、P2-4和P3-30(μmol P·I-1)]和3种根瘤菌浓度[RI-102、R2-103.5和R3-105(CFU·mL-1)]处理,培养大豆25 d,测定大豆生物量和根瘤性状指标.结果表明:在相同根瘤菌数量条件下,不同磷浓度对大豆总生物量的影响不大,对根冠比的影响较大营养液中接种的根瘤菌浓度越高,根瘤原基数量越夫,低磷明显抑制根瘤原基发育形成根瘤,进而减少了低磷处理大豆根瘤数量从P1到P3,R1恨瘤菌浓度处理根瘤原基形成根瘤的几率分别为:79%、86%和100%.营养液中磷浓度促进生物量向根瘤中分配,高磷处理相对根瘤生物量较高随着生育进程,大豆各组织器官含磷量逐渐降低,在所有取样时期含磷量均表现为根瘤>根>地上部;含氮量表现为根瘤>地上部>根.可见磷和根瘤菌对大豆生长和结瘤形成有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与间作种植模式对红壤上间作大豆磷素吸收利用及生长的影响,通过三室隔网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分室磷[不添加磷(P0)、有机磷(OP50)添加和根室不接种(NM)、根室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GM)]对大豆生长及磷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OP50处理下,无论何种种植模式,不接种处理下根长均显著高于接种处理,无论接种与否,单作处理下大豆根长均高于间作处理。在OP50处理下,接种GM处理地上部分生物量均明显高于不接种处理,在P0处理下地上部分生物量具有相同趋势。间作处理下,分室添加磷与不添加磷时,GM处理的植株生物量较NM处理分别提高了27.52%和48.76%。单作处理下,分室添加磷与不添加磷时,GM处理的植株生物量较NM处理分别提高了28.49%和27.65%。大豆植株根系磷含量在单作-GM-OP50组合处理下最高。在接种GM处理下,无论是否添加磷,间作大豆根系磷吸收效率均显著高于单作处理。因此,综合菌根侵染率、生物量、磷含量以及磷吸收效率等指标,接种GM和分室添加50 mg·kg-1有机磷处理能更有效地促进间作大豆的生长及磷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4.
“根瘤菌+Mo”菌剂和AM菌剂对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四川花生主产区酸性紫色土缺氮、磷、钼的现状,并依据“高效花生根瘤菌+Mo”显著的增产效果和丛枝菌根(AM)真菌高效吸磷特性,分别将R(高效花生根瘤菌)+Mo、AM菌剂(Glomus mosseae)、AM +R+Mo对盆栽花生进行处理。试验结果如下: (1)单接种G. mosseae 能显著提高土著根瘤菌的结瘤能力,极显著提高盛花期植株含磷量。植株盛花期干重、叶绿素、总氮、总钾量高于单接种花生根瘤菌Spr4-5(R)和CK,且与CK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单接种根瘤菌Spr4-5比单接种G. mosseae增产10.1%,差异不显著;分别比CK增产52.5%、38.5%,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Spr4-5和G. mosseae均是高效菌株。(2)Spr4-5和G. mosseae双接种比单接种Spr4-5或G. mosseae分别增产3.8%、14.3%,差异不显著;比CK增产58.3%,达极显著水平。(3)“AM+Spr4-5+钼酸铵”菌剂处理比等钼量的“Spr4-5+钼酸铵”菌剂的产量低,且达到极显著水平; G. mosseae 对钼敏感;与供试根瘤菌正协同效果最佳的钼酸铵浓度为2‰。  相似文献   

5.
通过盆栽模拟试验研究比较以Glomus mosseae(GM)和Glomus etunicatum(GE)为接种剂,设置不同根系分隔方式(不分隔,隔尼龙网,隔塑料膜)对间作玉米植株生长及磷素吸收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菌根真菌GM和GE对玉米根系的侵染效果相近,GM为玉米优势丛枝菌根真菌(AMF),接种GM使玉米根长、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地上部和根系磷含量、磷吸收量均显著提高;接种GE显著降低了玉米根冠比、株高和根系磷吸收效率。间作体系不同根系分隔方式对玉米的影响也不同,根系隔尼龙网处理显著降低了玉米根长和根系生物量,显著提高了根系的磷含量;根系隔塑料膜处理对玉米的地上部和根系磷含量、磷吸收量以及根系磷吸收效率均起显著降低作用。所有复合处理中,以GM不分隔处理组合对间作玉米的生长及磷素累积的促进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6.
接种根瘤菌对南疆春大豆结瘤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南疆结瘤能力强且对春大豆生长发育、产量有积极影响的大豆根瘤菌菌株,探讨大豆品种和根瘤菌的匹配性,以前期分离、鉴定、纯化的3株根瘤菌菌株为材料,对南疆地区3个春大豆品种进行了田间接种试验,测定大豆根瘤数、根瘤干重、大豆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分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不同根瘤菌均能促进南疆不同春大豆品种根系结瘤,促进结瘤效果存在差异,黑农61接种T6能显著增加中后期根瘤数、根瘤干重,新大豆8号和石大豆2号接种T6和SN7-2能显著增加结瘤数和根瘤干重,SN7-2在春大豆生育前期、T6在生育后期作用明显;黑农61接种SMH12,新大豆8号和石大豆2号接种T6和SN7-2能显著促进干物质积累;新大豆8号接种SN7-2、石大豆2号接种T6、黑农61接种SMH12能促进干物质向生殖器官分配.接种根瘤菌能通过增加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和百粒重提高春大豆产量,新大豆8号与SN7-2、石大豆2号与SN7-2、黑农61与SMH12匹配性最好.  相似文献   

7.
氮和根瘤菌交互作用对大豆生长、结瘤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根瘤菌拌种,以氮素及根瘤菌为试验因素设置处理,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氮和根瘤菌交互作用对大豆根瘤生长及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接入的根瘤菌能有效的增加大豆植株的结瘤数量,而施入大量的氮肥则产生抑制作用。根瘤菌的接入对大豆R3期生物量的积累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接入根瘤菌的条件下,施入氮肥单个根瘤体积增大;不施入氮肥,单个根瘤体积变小。产量构成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使得接种根瘤菌与施入氮肥相比,更能提高大豆的产量。  相似文献   

8.
根瘤菌和复合促生菌对大豆结瘤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不同根瘤菌和复合促生菌单独使用及复合后对大豆结瘤和生长的影响。采用大豆单独接种2种快生大豆根瘤菌、2种慢生大豆根瘤菌及根瘤菌分别与复合促生菌交叉接种,再种植的方法,观察大豆结瘤与生长情况。结果表明:(1)大豆结荚初期大豆快生和慢生根瘤菌处理的大豆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结荚数、豆荚鲜重等生物学性状显著优于其它处理;快生根瘤菌处理的大豆结瘤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慢生根瘤菌处理的总根瘤数和根瘤重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2)大豆结荚后期,对照处理的地上部鲜重、根鲜重显著高于其它处理,慢生根瘤菌和复合促生菌处理的根瘤数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快生根瘤菌剂处理的大豆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而复合促生菌处理的大豆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虽然快生根瘤菌两处理有利于地上部、地下部、有效根瘤数、土壤碱解氮的提升,但复合促生菌处理的大豆产量、土壤速效磷和土壤有效钾都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因此表明复合促生菌处理能增加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9.
氮肥与根瘤菌配施对南疆春大豆结瘤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最适合南疆地区的氮肥和根瘤菌配施方案,设置3个施氮水平(N0:0 kg·hm-2;N1:90 kg·hm-2;N2:180 kg·hm-2)与3种根瘤菌(SMH12、T6和SN7-2)拌种的田间试验,研究主栽大豆品种新大豆8号结瘤情况、干物质积累及分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对施氮及接种根瘤菌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施...  相似文献   

10.
11.
接种根瘤菌大豆的共生固氮与磷素营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种根瘤菌大豆的共生固氮与磷素营养的关系在混有沙土和磷肥的土壤上,在栽培大豆的生育期间进行实验,每百克土壤中磷肥的施用量为0、5、10、20和40毫克, ̄15N、K肥为4和20毫克的条件下,研究单独接种根瘤菌Bradyrhizobiumjapon-i...  相似文献   

12.
不同氮素水平下接种根瘤菌对大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在高氮素(73.80kg N/hm2)和低氮素(32.40kg N/hm2)两个水平下接种大豆根瘤菌,比较不同处理大豆花期植株地上部生物量的积累和籽实的产量及产量构成情况。结果表明,较高氮素水平条件下接种大豆根瘤菌对大豆植株地上部生物量的积累和大豆产量的增加都较为明显,与其他处理相比产量增加在8.4%以上,而低氮素水平下接种根瘤菌增产效果不明显。在不接种根瘤菌的情况下,高氮素水平下的产量低于低氮素水平产量。建议今后大豆生产上在保证适量施用氮肥的情况下应接种大豆根瘤菌,这样才能够起到增产及增加肥料利用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豆适应低磷胁迫的机理初探   总被引:20,自引:8,他引:20  
王应祥  廖红  严小龙 《大豆科学》2003,22(3):208-212
通过营养液栽培试验研究大豆适应低磷胁迫的机理,试图找出供试大豆在水培条件下对低磷胁迫下的适应性与田间表现的关系,为快速选育磷高效品种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实验数据。结果表明:在水培条件下,大豆在磷效率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基因型差异。在总体磷效率(以生物量为标准)方面和磷吸收效率(整株含磷量)方面,结果与田间试验表现基本一致。BX10和GD1属于磷高效对磷不敏感基因型,BD2属于磷低效对磷不敏感基因型,BX11和GD2属于磷低效对磷敏感基因型,BD1属于磷高效对磷敏感基因型,GD3和GD4表现不稳定。从磷的利用效率(单位磷所产生的生物量)来看,基因型间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即使在水培条件下,磷利用效率对大豆总体磷效率贡献也不大,大豆总体磷效率主要是由吸收效率决定的。与田间反应不同的是,水培条件下磷吸收效率高的基因型,具有较长的根长与较大的根表面积。说明在介质有效磷分布均匀的条件下,根形态性状对磷吸收效率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低温对玉米苗期根系生长及磷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盆栽实验研究了低温对春玉米苗期根系生长、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磷的有效性及玉米磷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抑制了玉米根系的生长,降低了玉米对磷的吸收。同时,低温胁迫下玉米苗期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有效磷均低于对照,且根际土壤磷素与非根际土壤磷素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以磷高效大豆BX10和磷低效大豆BD2为材料进行水培,比较了品种间磷的吸收和同化效率差异以及二氢茉莉酸丙酯浸种(PDJ)对磷的吸收和同化的调控效果。低磷减少大豆干物质和P的积累,BD2减幅大于BX10;低磷通过增加根系活跃吸收面积、Imax和α值,减小Km、Cmin和β值来提高磷的吸收和运输能力,不论在正常和低磷条件下,BX10都比BD2具有更强的P吸收能力,BX10比BD2根系活跃面积大,但吸收动力学参数并没有优势。低磷胁迫增强了P同化到干物质,BX10增幅大于BD2。低磷胁迫下,PDJ预处理促进大豆干物质和P的积累,对根系的效果好于地上部,对BD2的效果好于BX10。PDJ预处理增加了低磷胁迫大豆根系活跃吸收面积,但吸收动力学参数并没有改善,对磷的同化效率影响也不大。二氢荣莉酸丙酯浸种可以增加低磷胁迫大豆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同步增强磷吸收进而增加干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16.
无机磷形态对甜菜生长和磷吸收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液培和砂培法,进行了不同基因型甜菜对外源无机磷吸收利用研究。结果表明:1)生长介质中有效性无机磷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各参试甜菜品种磷的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且表现出明显的基因型差异;2)参试的3个品种对生长介质中不同形态无机磷的吸收表现出明显的生物多样性特点,并主要体现在Ca8-P以上形态的磷;3)在缺磷和足磷条件下,各参试甜菜品种根际周围的pH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但与品种的抗耐低磷胁迫能力关系不大,相差的pH值不足以显著增加土壤中Ca8-P以上形态磷的有效性。4)各甜菜品种须根系的长度与抗低磷胁迫指数呈高度一致性,是造成不同品种对难溶性无机磷胁迫抗耐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云南热区澳洲坚果种植区季节性干旱及先天性低有效磷的土壤特征,探讨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接种对具有排根的引种作物-澳洲坚果幼苗磷利用的影响,为外来物种的本地驯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在正常水分与水分胁迫条件下,对盆栽的澳洲坚果幼苗分别接种土著丛枝菌根真菌(native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测定接种不同AMF对澳洲坚果幼苗生长、菌根定殖、酸性磷酸酶活性、柠檬酸分泌及磷素吸收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土著AMF(N-AM)处理对澳洲坚果幼苗排根或非排根的侵染率显著高于接种摩西球囊霉(G-AM)处理,正常水分条件下N-AM处理的侵染率最高;两种水分条件下,接种AMF的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更高,正常水分处理下达到最大。菌根侵染率与排根产生量之间显著正相关,水分胁迫显著抑制了植株的排根产生量;与不接种相比,接种处理能显著提高排根产生量。接种AMF后根系对磷素的活化、吸收及转化能力显著升高,表现为接种的澳洲坚果幼苗根系、茎秆和叶片中全磷含量较高,两种水分条件下均表现为N-AM>G-AM>CK;菌根与排根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显著改善了澳洲坚果幼苗根系对磷素的活化和吸收能力,且菌根比排根发挥了更大作用,尤其在水分胁迫条件下。两种AMF均能与澳洲坚果幼苗建立共生关系,N-AM处理的幼苗各指标显著优于G-AM处理,可能是由于拥有多样性优势的土著AMF在澳洲坚果幼苗根系中定殖能力较强或是AMF真菌对外来物种澳洲坚果有正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甜玉米/鲜食大豆间作系统地下交互作用,利用MiSeq高通量微生物测序技术,研究间作2∶2和2∶3种植模式下(Ⅰm2s2、Ⅱm2s3)土壤氮磷代谢关键菌群固氮细菌和丛枝菌根真菌的组成和变化与甜玉米产量的关系。结果发现,间作处理显著降低Proteobacteria_unclassified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Aztobacter,Rhizobiales_unclassified和Bradyrhizobium的相对丰度。间作处理未改变丛枝菌根真菌群落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显著提高丛枝菌根真菌群落丰度指数(Chao指数),提高Glomeromycota相对丰度。间作处理对固氮细菌和丛枝菌根真菌的优化有利于增强地下根系与菌群的共生交互,显著增加土壤中碱解氮和有效磷的含量,提高甜玉米产量。Ⅱm2s3间作处理模式优于Ⅰm2s2间作处理。  相似文献   

19.
在盆栽条件下,以柑橘砧木枳(Fructus aurantii)幼苗为试验材料,在基质中接种从广西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不同丛枝菌根(AM)真菌菌株,探讨不同AM真菌对枳根系的侵染能力和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于试验的14个AM真菌菌株均能与枳根系形成共生关系,平均侵染率为36.16%,其中侵染率最高的菌株是黄雷德克囊霉(Redeckera fulvum, Rf),侵染率高达92.83%,侵染率最低的菌株是副冠球囊霉(Glomus coronatum, Gc),侵染率仅为0.23%;接种黄雷德克囊霉、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 Fm2)和副冠球囊霉这3个菌株处理的枳植株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和叶柄长均高于CK,是枳的优势菌株,能促进枳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大豆开花以前主要是吸收利用土壤氮和肥料氮,开花后则以共生固氮为主,到成熟期共生固氮占总氮量60%以上。不同大豆品种对接种的根瘤菌株表现为不同的选择适应性。接种根瘤菌可提高大豆生物产量、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接种菌根菌可促进磷的吸收,提高植株和籽粒P_2O_5含量及磷肥利用率。中豆19—61A76根瘤菌—G.masseae菌根菌联合共生体最佳,田间共生固氮能力、亩产和蛋白产量分别提高20%、17.8%和3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