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野外考察及相关文献查阅,调查分析了乐昌市现有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生长型、分布生境、入侵范围及危害程度.结果表明:乐昌市2013-2015年共有外来入侵植物104种,隶属于36科,81属.其中菊科(23种)、豆科(14种)、禾本科(8种)和苋科(8种)植物占乐昌市外来入侵植物总种数的50.96%.另外根据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自然地理分布、入侵范围及其所产生的危害,将乐昌市外来入侵种划分为5级:即恶性入侵类(1级,14种)、严重入侵类(2级,13种)、局部入侵类(3级,38种)、一般入侵类(4级,18种)和有待观察类(5级,21种).与周边其他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相比发现,乐昌市与香港地区共有种数最多,为72种;广州市与乐昌市共有种数百分比最大,为69.86%.  相似文献   

2.
云南外来入侵植物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丁莉  杜凡  张大才 《西部林业科学》2006,35(4):98-103,108
在查阅资料及多年实地观察的基础上,首次系统地对云南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了研究。明确了云南现有的外来入侵植物计有129种,经对这些植物进行种类、来源、性状的构成以及危害程度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的外来入侵植物有39科,86属。含5种以上的有8科,来源于南美热带的种类最多,达63种,占云南外来入侵植物种数的49%;草本植物97种,占云南外来入侵植物种数的75%。依据这些外来入侵植物在云南的分布情况和在其分布地的优势度并予赋值,以此划分它们的危害等级。具Ⅰ级危害程度的有6种,Ⅱ级危害程度的有34种,Ⅲ级危害程度的有89种。据此得出云南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数量居全国之首,已成为我国外来入侵植物最严重区域的结论。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防止危害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3.
辽宁外来入侵植物种类组成与分布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对辽宁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查,报道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并对外来入侵植物的原产地、分布特点、引入途径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目前有51种外来入侵植物:①隶属于17科35属。其中菊科为优势科,所含种数为11种,占外来入侵植物总种数的21.8%;②来自美洲的植物29种,占总种数的56.9%;来自于欧洲的外来入侵植物有10种,占外来入侵植物总种数的19.6%;③在辽宁的分布特点是大连地区分布种数最多为43种,其次是沈阳地区为40种;④有30种是人为有意引进,占外来入侵植物总种数的58.8%。15种是属于无意引进造成的,占总种数的29.4%。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广州市车陂涌河岸带人为干扰较少的 5 个河段的草本植物群落特征进行调查,分析河 岸带的物种多样性和影响河岸带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总结适宜广州河岸带生态护岸的草本植物。经统 计,河岸带样方内共有草本植物 57 种,隶属于 23 科 51 属,禾本科与菊科植物最多,分别占 10 种和 8 种。本土植物 47 种,外来入侵植物 10 种,存在外来生物潜在入侵危险。群落结构复杂,物种组成繁多。 结合生态护岸原则和调查结果,最终筛选出节节草 Commelina diffusa、柔枝莠竹 Microstegium vimineum、 红尾翎 Digitaria radicosa 等 10 种本土植物作为生态护岸植物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广西林业外来入侵植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根据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整理,研究广西林业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分布情况、生境类型、原产地和危害程度。结果表明:广西目前有林业外来入侵植物75种,隶属于24科56属。其中,菊科(Compositae)的种数最多(25种),远大于其他科;来源于美洲的种类最多(62种),占总种数82.7%。林缘和林区道路的外来入侵植物种类最多,所受危害程度最大;人工林中外来入侵植物的种数和危害都大于天然林。对本地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危害的外来入侵植物有14种,危害程度中等的有21种,较轻的有40种。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林业入侵植物提供了基础,也可为广西林业入侵植物的管理和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云南湿地外来入侵植物的实地调查,确定云南湿地外来入侵植物共有70种,隶属于24科54属;来源于5大洲,其中来源于美洲的植物种类最多,共47种,占67.1%;入侵途径以人为传入为主,占95.7%。按水分生态类型分,以中生植物为主;按生活型分,以草本为主;按繁殖方式分,以种子繁殖为主,但以无性繁殖为主的入侵物种扩散速度快,危害性大。外来入侵植物在云南省16个地州(市)129个县(区)的湿地均有分布,其中全省范围分布的有43种,占61.5%。  相似文献   

7.
GIS支持下滇池流域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滇池流域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选取坡度、地形起伏度、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强度和磷矿污染程度共5类关键性因子作为评价指标,运用GIS技术进行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滇池流域生态敏感性在空间分布上呈显著差异性,低敏感区主要分布在昆明市周边西山区、五华区、盘龙区和官渡区及嵩明县部分地区,土地面积约为1062 km2,约占流域总面积的36.39%,土地利用类型多为林地、草地,生态环境较好;滇池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不明显,基本符合滇池污染严重的现状,中敏感区土地面积约为1374 km2,约占流域总面积的47.05%;高敏感区的分布主要受到磷矿、采石场等污染源的影响,土地面积约为484 km2,约占流域总面积的16.56%.  相似文献   

8.
福建东山岛外来入侵植物调查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取线路调查与随机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东山岛外来入侵植物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东山岛现有植物种类总计约1 055种,其中本土野生植物632种,外来和栽培植物423种。423种外来和栽培植物中有外来入侵植物22科59种,种组成类以菊科最多,有16种,占27.1%;起源地以美洲最多,有45种,占76.3%;引入途径以无意引入最多,有32种,占54.24%。在分析外来入侵植物的来源、生境特点、入侵途径、生活型和危害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对外来入侵植物管理和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为更好地了解浙江海岛外来入侵植物的特征和习性,通过对嵊泗县花鸟岛外来入侵植物的实地调查及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对其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危害现状、原产地、生活型和入侵途径等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表明:花鸟岛现有外来入侵植物19种,其中菊科植物种类最多,有4种,占入侵植物总数的21.1%;其次是旋花科植物,有3种,占入侵植物总数15.8%;就危害程度而言,已造成严重危害的种类有5种,中等危害的有8种,轻度危害的有种6种。这些外来入侵植物中,生活型以草本植物为主,草本植物种类最为丰富(16种,占总数的84.2%);原产地以美洲为主(16种,占总数的84.2%);引入途径以人为有意或无意引入为主。嵊泗县花鸟岛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及分布特征与浙江省外来入侵植物有相似关联之处,也有其适应海岛环境的特殊性,对其防控应采取相应不同的方法对策。  相似文献   

10.
对益阳市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了野外实地调查,共发现外来入侵植物26种,隶属于17科25属,发现的入侵植物皆为被子植物,其中双子叶植物约占总数的84.62%,单子叶植物约占总数的15.38%,菊科(Compositae)植物构成了外来入侵植物的主体,占入侵植物总种数的34.62%。对外来入侵植物的物种组成、原产地、生活型、繁殖方式和危害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与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已入侵的外来植物的管理方式,以及对具有入侵可能的外来植物的预防措施,以期为外来入侵植物的系统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与参考供鉴。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外来入侵植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文献,研究了湖北省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原产地、生活型等。结果表明:当前湖北省共有外来入侵植物114种,隶属于28科,其中,在外来入侵植物中,菊科最多(34种),占总数的29.8%;豆科次之(14种);禾本科排第3位(11种)。从入侵湖北省的外来入侵植物总体构成来看,以来自美洲的外来植物种类最多(66种),占57.9%,其次为欧洲(29种),占25.4%,亚洲和非洲较少。笔者还对湖北省外来植物的入侵现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崔虎亮  高静  徐强 《广东园林》2021,43(5):87-91
对太原市河流生态廊道和道路生态廊道的草本植被进行调查,分析其植物种类构成和分布格局,探讨城市生态廊道植物多样性及景观效益。结果表明,太原城市生态廊道草本植物有 174 种,隶属于 41 科 20 属,其中乡土植物 107 种,所占比例 61.49%;外来植物 48 种,所占比例 27.59%;入侵植物 19 种,所占比例 10.92%。相关分析表明,距离城市中心越远,调查样点草本植物多样性越高,可见城市化进程降低了城市生态廊道的植物丰富度。总体来看,道路生态廊道草本植被多样性高于河流生态廊道。不同廊道中入侵种占比的分布规律并不一致,河流生态廊道入侵种比例随着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而增加;而道路生态廊道恰恰相反,距城市中心越近,入侵种占比反而越大。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外来入侵植物的状况,对外来入侵植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共有外来入侵植物33种,占黑龙江和东北入侵植物的50.77%和38.37%,隶属于l7科27属。其中大多数入侵植物是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并主要是种子和无性繁殖。从其原产地来看,入侵植物来自美洲的最多,有15种。从危害程度来看,恶性入侵的种有5个,严重入侵种有9个。公路是外来入侵植物分布最为集中的环境,这表明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外来植物入侵形势严峻,人为活动是导致外来植物入侵最重要的因素,而目前的管理措施不足以进一步控制外来植物的入侵,应该采取恶性入侵外来物种的监测等措施加强对外来入侵植物等预防和管理。  相似文献   

14.
对常熟市湿地入侵植物开展了实地调查、查阅文献资料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常熟市湿地高等植物中共有入侵类植物50种,就危害程度而言,一级恶性入侵类植物12种,二级严重入侵类植物10种,三级局部入侵类14种,四级一般入侵类14种;其中,以菊科入侵种类最多,达11种。并提出了针对不同入侵植物特性采取相应防控方法,从而有效抑制外来植物入侵,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开展南宁市城区园林绿地系统外来入侵植物风险评估,为建立外来植物入侵预警机制和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调查南宁市城区园林绿地系统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及入侵状况,并通过多指标综合评判,构建城区园林绿地系统外来入侵植物风险评价体系。结果显示,外来入侵植物有116种,隶属32科88属;以菊科最多(24属31种),其它种类较多的依次为豆科8属12种、禾本科8属9种、大戟科4属8种、苋科4属6种和茄科3属6种。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高危害风险外来入侵植物有22种,占18.96%;中等危害风险有67种,占57.76%;低危害风险有27种,占23.28%。南宁市城区园林绿地系统外来入侵植物种类繁多,危害风险大,建议相关部门重视外来入侵植物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为摸清滇池流域森林有害生物的种类、危害情况,研究防治对策,于2003年10月~2005年11月进行了滇池流域森林有害生物调查.结果为林业危险性有害昆虫19种,危害性病原微生物1种,检疫对象1种,外来入侵种1种,危险性林业有害植物12种,外来入侵植物17种.分析了有害生物的发生特点、成灾原因,提出了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7.
调查了骆马湖水生植物的种类及分布情况,共发现大型水生植物24种;其中,挺水植物分布主要集中在运河两岸、北部及西南部局部地区,浮叶植物主要分布在北部围塘区及西南部湖湾区;沉水植物分布广泛,是骆马湖的主要优势种群,主要集中在南部沿岸和北部运河入湖口;水生植物优势物种为微齿眼子菜、菹草和金鱼藻等沉水植物,发现沉水植物生长的样点数占总样点数的65.6%;骆马湖水生植物系列完整性极为欠缺,主湖区内全系列水生植物的区域极少,所有采样点中仅有6个样点具备全系列水生植物。与历史文献记载相比,全湖水生植物分布区域有所扩大,但群落结构简单,物种多样性降低。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地调查与查阅资料相结合,统计出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外来入侵植物112种,隶属38科88属;属环境保护部发布外来入侵物种5种;1级入侵种6种,2级11种,3级5种,4~7级90种。同时对112种外来入侵植物的原产地、生活型、入侵途径及入侵生态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对该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控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山市外来入侵植物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整理,初步确认中山市有外来入侵植物81种,隶属于30科63属,其中以菊科的种类最多,有18种。外来入侵植物来源于世界各地,以来源于美洲居多,有64种,占79.0%。入侵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有57种,占70.4%。外来入侵植物主要通过有意引入和无意传入等方式入侵中山。它们的入侵,特别是一些恶性杂苹的入侵,给中山市农业、林业、人民健康以及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加强对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查和评估,恢复当地植被和物种的多样性,开展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是防范外来入侵植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纳板河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状况调查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9月~2006年5月,采用线路调查法及样方调查法对纳版河流域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及分布状况等进行了调查.发现外来入侵植物有17科28属32种,分布方式有零星、斑块状及成片3种,入侵方式为人为有意引种及无意带入2种.分析外来入侵植物对保护区生态环境及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并提出了建立监测体系、制定长期的综合治理计划、加强对外来入侵植物研究等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