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群落优势树种重要值、生态位、种间联结等关系,研究了阔叶红松林群落优势树种的组成特征和种间相互作用。【方法】利用Levins指数(BL)、Shannon指数(BS)、Pianka重叠指数(Oik)、方差比率(VR)、χ2检验、联结系数(AC)及Pearson相关检验的方法。【结果】结果表明:红松、青楷槭和花楷槭是阔叶红松林群落的主要优势树种,红松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在11个优势树种55组种对中,生态位重叠大于0.50的共26对,占总数的47.27%,说明阔叶红松林群落中优势树种间的生态位分化程度一般;方差比率(VR)大于1,说明阔叶红松林群落中优势树种间整体上呈现正联结,群落处于相对稳定阶段;χ2检验、联结系数(AC)及Pearson相关检验均显示,种间联结的显著性较低,种间独立性较强。【结论】阔叶红松林群落优势树种对资源的利用较为充分,生态位分化程度一般。群落乔木层优势树种间负相互作用占优势,但这种负相互作用的强度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晰紫金山针阔混交林主要植物种群的生态位特征,可以了解物种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和相似性,为森林经营管理提供一定参考价值。【方法】在样地调查基础上,以调查样方为资源轴,运用Levins和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以及Pianka生态位重叠度的计算方法,对针阔混交林群落中10种乔木、10种幼树、7种灌木、6种藤本、8种草本的种群生态位进行定量研究。【结果】1)群落各层次生态位宽度最大的物种分别为乔木层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乔木更新层的白檀Symplocos paniculata与朴树Celtis sinensis、灌木层的山莓Photinia serrulata、藤本层的络石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草本层的苔草Carex chinensis。2)各层次生态位重叠度在0.00~0.85之间,最大生态位重叠度的物种对分别为乔木层的朴树与山胡椒Lindera glauca、乔木更新层的山胡椒和白檀、灌木层的六月雪Serissa japonica与黑果菝稧Smilax glaucochina、藤本层的络石与地锦Euphorbia humifusa、草本层的苔草与野青茅Deyeuxia arundinacea。3)各层次生态位宽度的标准差大小顺序为:藤本层灌木层草本层乔木更新层乔木层,生态位重叠度均值大小顺序以及各自的标准差分别为:乔木层(0.621,0.14)藤本层(0.430,0.20)乔木更新层(0.408,0.19)灌木层(0.406,0.22)草本层(0.364,0.16)。【结论】紫金山针阔混交林乔木层主要树种对生境资源的偏好和利用较为相似。  相似文献   

3.
《林业科学》2021,57(1)
【目的】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有我国唯一较大局域的南方铁杉种群,探究该地南方铁杉针阔混交林主要植物的生态位特征,旨在明晰群落内各种群的资源利用状况及不同种群间的竞争关系,为珍稀物种南方铁杉保护及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海拔1 800 m的长期监测固定样地植物调查数据,运用Levins生态位宽度、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及Pianka生态位重叠度计算方法,对混交林内乔木层、更新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主要植物的生态位宽度及种群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度进行计算比较,探讨南方铁杉在该针阔混交林中的地位。【结果】乔木层中,南方铁杉和青冈的生态位宽度最大,青冈是与南方铁杉生态位重叠度最高的物种,叶萼山矾和天目紫茎的生态位宽度最小,利用资源能力较弱。更新层中闽皖八角及多脉青冈的分布幅度较广,资源利用能力较强,生态位宽度最大;而南方铁杉的生态位宽度较小,在更新层中优势程度较差,云锦杜鹃和红麸杨与南方铁杉的生态位重叠度最大;老鸹铃、多脉青冈、红麸杨、叶萼山矾、云锦杜鹃、青冈和南方铁杉7个树种在更新层中的生态位宽度明显低于其在乔木层的生态位宽度。灌木层和草本层生态位宽度最大的物种分别为箭竹和求米草,箭竹由于数量多、分布广而对更新层物种生存产生不利影响。【结论】南方铁杉是该针阔混交林的建群种,在乔木层中只有青冈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南方铁杉幼树的更新状况较差,优势度较高的青冈有替代南方铁杉的可能。为维持南方铁杉原始林的稳定性以及完善南方铁杉的管理保护措施,可适当采用择伐等人为干扰措施优化南方铁杉的更新条件。  相似文献   

4.
在对千岛湖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群落野外调查基础上,采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基于2×2联列表的x2检验、联结系数及共同出现百分率的方法,分析了群落主要种群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群落中马尾松的生态位宽度最大,杉木的生态位宽度最小,生态位较大的物种间生态位重叠值也较高,马尾松与黄檀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要明显高于其他种群的,Schoener指数为0.750 3。马尾松与其他种群之间的联结性较显著,而且多数为正联结。种间正联结性越强,其对环境要求越接近,生态位重叠值越大。结合联结系数及共同出现百分率指标对其种间联结性的程度测定显示:各项指标对马尾松群落主要种群之间联结性关系总体上反映了大致相同的结果,但不同的测定方法可以相互弥补由于单一方法分析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采用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测定方法和生态位计算方法,对闽楠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乔木层主要树种的生态位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闽楠群落中乔木层物种有37种,灌木层65种,草本层及层间植物20种;乔木层中闽楠的重要值最大,为主要建群种和优势种,具有最大生态位宽度;乔木层主要树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以广西东兴市竹山村滨海天然群落为对象,采用物种重要值(IV)、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指数(H′)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Jsw)研究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采用方差比率法,通过基于2×2列联表对χ~2进行检验以及引入种间联结系数AC和共同出现率PC的方法,对乔木层的15个优势种群和灌木层的12个优势种群的种间联结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H′和D均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三者变化趋势较为一致;乔木层Jsw最高,灌木层次之,草本层最低;乔木层主要种群总体上表现为负关联,灌木层则表现为正关联,均达到显著水平。不同的检验结果表明,乔木层主要树种间负相关的种对多,灌木层则相反,乔木层和灌木层植物种间联结性不显著的物种对较多,联结强度也不高,本区木本植物种对间独立性较强,在种间关系上表现松散。  相似文献   

7.
青海云杉群落植物种群生态位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土壤水分、海拔2个资源位、7个资源水平,采用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计测公式,定量计测了祁连山青海云杉群落主要优势植物的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值。结果表明,土壤水分资源位对物种生态位宽度的影响大于海拔变化对物种生态位宽度的影响;群落的优势种和建群种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具有较宽的生态位,群落优势种平均生态位宽度为0.958 6~0.203 2,很好地表征了物种的生态适应性和分布的幅度;在土壤含水率、海拔资源位上,物种间生态位重叠发生的种对分别占90.72%、86.72%,表明植物种在土壤含水率资源位上存在着潜在的竞争。这种结果与生态位宽度的分析结果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对滇中高原昆明金殿滇油杉群落进行了调查,分析其物种组成和各主要物种生态位,并绘制了建群种滇油杉的生命表和存活曲线。结果表明,昆明金殿滇油杉群落共有种子植物70种,隶属38科63属。生活型分析表明高位芽植物占比最大,为60%,说明该地区气候大多时候是温湿型。科属的区系分类结果表明滇油杉群落以热带科和温带科为主,其中热带科最多。属则以温带属最多,热带属次之。表明滇油杉林的区系成分以热带起源为主,属于亚热带植被即暖温性针叶林。生态位的宽度重叠结果表明,在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中具有最宽生态位的物种分别为滇油杉、小铁子和紫茎泽兰。各层重叠宽度主要集中在0.38~0.70、0.00~0.57和0.14~0.97之间。这表明灌木层各物种生态分化较大,可能对群落物种共存有重要作用。滇油杉生命表和存活曲线表明,当滇油杉种群在达到既定年龄,即位于龄级8后死亡率才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光幼屿典型植物群落中各物种在群落中的功能地位,为海岛植被保护与恢复提供借鉴,2018年9月对光幼屿上典型植物群落进行样方调查,通过生态位原理对岛上优势种的环境适应性以及不同物种间对资源的竞争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样方中共调查到种子植物38种,隶属于22科38属,其中菊科(Asteraceae)物种数最多,占全部物种数的23.7%;(2)物种重要值与生态位宽度没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0.05),乔木层中的黑松与灌木层中的木麻黄在所属层次中重要值最大,但生态位宽度比部分重要值小的物种小;(3)海岛生存环境恶劣,植物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源,多数物种的生态位宽度较大,乔灌草三层次中优势物种生态位宽度大于0.600的物种占总物种数的82.6%;(4)物种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导致不同物种间生态位重叠普遍较大,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500的对数占总对数的46.5%,种间竞争激烈。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定量分析法,通过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度、生态位相似性等指标,对福建晋江灵源山森林群落林下灌草植物的生态位进行研究,为恢复植被生态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灌木和草本优势种重要值之和分别为70.50和78.34,其中鹅掌柴和毛秆野古草的重要值最大,分别为7.99和11.92,潺槁木姜子和五节芒的重要值变异系数最大,分别为230.17%和296.20%。(2)生态位宽度与重要值呈不显著正相关,与重要值变异系数呈显著负相关;灌木层石斑木和草本层假臭草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其Shannon-Wiener和Levins生态位宽度分别为3.32和22.74、3.24和22.43,在群落中占据最大资源位,但重要值比部分生态位宽度小的物种小。(3)灌木和草本优势种生态位重叠度平均值分别为0.309和0.211,重叠度较小,表明共存物种种间竞争不激烈,对环境资源共享能力弱。(4)灌木和草本优势种生态位相似性分别为0.311和0.194,利用资源的相似程度较低;生态位相似性与生态位重叠趋势基本一致,但与生态位宽度无明显关联。综上所述,灵源山森林群落林下灌草物种竞争不激烈,生存环境脆弱,为修复破碎生境,应...  相似文献   

11.
利用浙江省莲都区2014年145个公益林监测样地数据,基于Levins生态位理论,以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等主要植物种重要值作为资源状态指标,对莲都区公益林主要植物种进行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计算。结果表明:莲都区公益林主要植物中,针叶树种仍占绝对优势,杉木、檵木、芒萁的生态位宽度分别在乔、灌、草本层中占有优势地位,各层植物种之间有着不同程度的重叠,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通过分析莲都区公益林主要植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关系,为公益林的建设与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鄂西南地区珍稀植物鹅掌楸天然林群落为研究对象,探究鄂西南地区鹅掌楸天然林群落主要优势树种的生态位与种间联结性特征;基于样地调查数据,采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与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等方法,对群落中重要值排名前20的优势树种生态位与种间关系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群落中鹅掌楸重要值最大,为14.38%,Shannon-Weaver生态位宽度与Levins生态位宽度也最大,分别为3.48和4.56,各物种重要值与生态位排序并不相同,群落整体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平均值为0.288,鹅掌楸与其他优势树种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平均值为0.413,说明该群落中鹅掌楸种群资源利用程度与宽度均较强,具有较高的竞争优势,且群落目前处于结构不稳定阶段,存在充足的资源环境,生物多样性发展潜力较大。群落总体联结性表现为不显著负联结,大部分物种之间独立性较强。各种对中相关性达到显著以上的极少,大多数种对之间联结性较弱,正负关联比均小于1,说明该群落目前可能存在较为频繁的物种更迭,且鹅掌楸种群与其它种群联结性均呈不显著或相互独立状态,在不考虑人为...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喜德县中坝村火烧迹地植被恢复初期群落优势物种的生态位与种间联结特征,运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方差比率法、X2检验、Spearman秩相关、Pearson相关对火烧迹地植被恢复初期群落的优势物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火烧迹地植被恢复初期群落优势物种生态位宽度分异明显,帽斗栎、风箱树、乌鸦果的生态位宽度较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我国特有的天然林类型,作为亚热带山地的主要植被类型。探讨典型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优势种的生态位和种间联结动态变化,阐明短期群落发展中优势种的适应能力、种间关系和变化规律,为亚热带地区生物资源保护、恢复和森林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本研究以湖北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结合2013年和2018年的两次固定样地(48个)调查监测数据,对比分析重要值排名前10名的优势种(重要值大于2%)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指数、方差比率法、χ2检验、联结系数、Jaccard指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的动态变化。[结果 ](1)2013年和2018年物种组成变化较小,物种株数、科属种数减少;重要值排名前10名的优势种仅1名物种发生变动。(2)两次调查结果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均以0.2~0.5之间为主,种对数随群落发展而增加,大部分物种对生境需求具有一定相似性、互补性。随着群落发展,多数优势种的生态位重叠程度逐渐降低、生态位宽度逐渐变窄、利用资源能力逐渐减弱。(3)5年间,重要值排序与生态位宽度排序并不完全相同,群落资源未被完全...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方差比率(VR)确定群落总体关联度,基于2×2列联表,以χ~2统计量为基础,以共同出现百分率PC和联结系数AC确定物种间联结性的方法,对文峪河流域主要植物群落的种间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乔木层种间总体关联性表现出不显著正关联,灌木层、草本层种间总体关联性表现为显著正关联。乔木层中,侧柏-油松、油松-辽东栎种对关联度达到显著水平;灌木层中,胡枝子-照山白种间关系存在显著的正联结性,杭子梢-蒙古荚迷种间关系存在极显著的正联结性,三裂绣线菊-土庄绣线菊种间关系存在极显著的负联结性;草本层中只有堇菜-糙苏1个种对种间关系存在显著的正联结性。其它种对关联度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具有相同生态习性的物种间正联结性较强,微生境差异是淡化种间关系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邓素梅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3):20-23,30
应用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种间相遇机率、生态优势度等多种指标,将杉阔混交林群落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层间层,对不同层次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层次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不同,总的趋势是灌木层>乔木层>层间层>草本层。乔木层物种丰富,但生态优势度高于灌木层,个体数量产生一定程度的集中,物种多样性低于灌木层;灌木层生态优势度最低,物种组成丰富,表现出最大的物种多样性;草本层植物物种组成简单,生态优势度最大,物种多样性最低;层间层植物物种数量低于草本层,但生态优势度也低于草本层,其物种多样性高于草本层。该群落中灌木层在保持群落多样性方面所起的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7.
基于绵阳官司河流域天然次生林群落57块100 m~2的样地调查数据,以微地形地貌作为一维资源位状态,以物种的重要值为生态位计测的资源状态指标,对该流域主要乔木、灌木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和生态位重叠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主要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较大,乔木层主要优势种群马尾松、柏木、栓皮栎等Levins生态位宽度值分别为0.841、0.816、0.907,灌木层主要优势种群铁仔、三颗针、黄荆、火棘等Levins生态位宽度值分别为0.985、0.965、0.952、0.882。群落中各种群之间的生态位关系较复杂,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对资源利用能力较强,彼此之间的生态位相似性和生态位重叠值较大,对资源具有一定的共享性,存在生态位分离现象。种群之间的生态位相似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值分布状况,反映了该流域植被恢复过程中森林群落的生态位特征。  相似文献   

18.
野三关红椿天然群落物种多度分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多度分布是群落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基础。应用生态位优先模型,对数级数模型和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对巴东县野三关红椿天然群落乔灌草层的多度分布进行拟合,研究红椿群落的物种多度分布和结构规律,并进行卡方(χ~2)检验,结果表明:3种模型均不能描述草本层物种多度分布,但均可以较好地拟合灌木层和乔木层的物种多度格局;对数正态分布模型既能反映物种的分布宽度,同时其检验对比值表明其拟合效果最佳,可以更加真实可靠地反映野三关红椿群落内在特征及群落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生态位是解释自然群落中种间共存与竞争机制的基本理论,对了解植物群落构建及其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群落调查的基础上,运用Levins生态位宽度、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对湖南青羊湖国家森林公园针阔混交林群落7种乔木、10种灌木和7种草本的种群生态位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乔木树种生态位宽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南酸枣(0.716)杉木(0.662)马尾松(0.648)青冈(0.551)枫香(0.530)槲栎(0.447)油茶(0.164);灌木树种中青冈(0.784)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其次是白栎(0.683)和海桐(0.660);而草本层生态位宽度最大的是鳞毛蕨(0.751)和苔草(0.664)。(2)群落各层优势种群间生态位重叠程度较高,生态位分化不明显,利用性竞争较为激烈,群落处于演替阶段,群落结构与物种组成不稳定。(3)针阔混交林群落内,各层植物种群的生态位宽度与其重要值呈典型正相关关系,且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832、0.770和0.964。(4)乔木、灌木和草本层各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与其重要值变异系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相关系数均为-1.000。  相似文献   

20.
濒危植物单性木兰群落主要种群种间联结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濒危植物单性木兰主要分布区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置60块乔木样地,30个灌木样方,150个草本样方,对其乔、灌、草进行调查,并基于2×2联列表,应用χ2检验、W检验、联结系数AC和共同出现百分率PC等方法对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单性木兰群落乔木层21种主要种群、灌木层15种主要种群和草本层13种主要种群的种间联结的显著性和关联强度进行了定量测定,以揭示单性木兰群落不同结构层次中主要植物种群的种间关系。结果显示:(1)单性木兰群落乔木层主要种群总体关联度呈正相关,灌木层和草本层呈负相关。(2)乔木层中翻白叶树和檵木、野山楂,檵木和栓叶安息香、野山楂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联结性。翻白叶树和鸭脚木、栓叶安息香,以及檵木和鸭脚木,栓叶安息香和野山楂之间存在显著的正联结性。粗糠柴和润楠种间存在极显著的负联结性,翻白叶树和小叶山柿,栓叶安息香和润楠,野山楂和小叶山柿,粗糠柴和虎皮楠之间存在显著的负联结性。(3)灌木层种群中显著关联的只有翻白叶树和檵木。其余为不显著关联,正关联为49个,负关联为47个。(4)草本层友水龙骨和狭叶沿阶草、砂仁和蔓生莠竹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其余为不显著关联,正关联为25个,负关联为43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