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手续是法定责任和要求,用地单位及时用地,是贯彻落实林地定额管理和用途管制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分析广东省建设项目闲置使用林地的现状,指出问题。分析原因认为,项目没有取得建设用地指标,项目不符合规划要求,用地单位没有落实建设资金、有意囤地、没有落实用地补偿等因素是造成林地闲置的主要原因。提出严把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关,及时报告使用林地进展情况,出台闲置林地处置办法等解决闲置使用林地问题的对策,以促进依法及时、节约、集约使用林地。  相似文献   

2.
张爽 《技术与市场》2022,(7):157-160
选取1997—2019年重庆市人均GDP、铁路、公路和水运交通基础设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VAR模型,对其协整关系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并进行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分析,探究各变量之间的互动关系。发现重庆市经济水平提高对于水运基础设施发展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对公路和铁路基础设施作用不明显,同时,公路、铁路和水运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重庆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其中水运基础设施的作用更为突出。因此,建议重庆市对于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应更加具有前瞻性和预测性,并加强水运基础设施的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3.
陈锦忠 《绿色科技》2014,(8):278-280
对麦积区马跑泉镇玉兰村村庄建设规划进行了浅析,主要从村庄建设用地评价、村庄发展规模预测、村民点布局规划、用地功能组织布局、各类用地布局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这将在加快劳动力转移和小城镇人口集聚、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促进城乡土地要素的充分流动和节约利用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节约集约制度的落实,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土地供应政策,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查清城镇存量土地,充分挖掘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方面对节约集约用地进行阐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公路两侧土壤-植物污染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路建设不可避免地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和影响,特别是对其两侧的土壤—植物的污染,污染物来源于公路施工、人类活动以及交通营运,主要是交通营运产生的各种有害气体以及重金属,它们对公路两侧的土壤—植物造成严重的污染,特别是重金属污染,可以通过食物链危及人类健康。目前,针对公路两侧土壤—植物污染的现状,提出各种防治方法,其中比较重要的包括植物修复和公路绿化。由于重金属污染物移动性很小,不易随水淋滤、不被微生物降解,进入土壤的重金属绝大部分被土壤固定等自身的特点,使得植物修复效益低。绿化带是防治公路两侧土壤—植物污染的很好措施,但由于土地资源、经济水平、自然条件等综合因素的制约而限制其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绿化带建设的规模、模式、树种的选择以及多样化是公路绿化带规划和建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晋江市土地利用演变规律与未来土地利用状况,以1990,2000,2010年3期遥感影像解译数据为数据源,分析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程度;结合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影响因子构建土地利用预测模型(LCM),对晋江市2020,2030年的土地利用数量以及分布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LCM模型2010年模拟结果各项Kappa指数均大于80%;2)预测结果显示建设用地将会在晋江中北部增加,耕地的减少则分布在晋江未来区划的中心城区,裸地在LCM模型预测中出现减少,主要集中在沿海区域,园地在LCM模型中呈减少趋势,而林地虽然在2020年有所减少,但2020年以后则呈增长趋势,且集中在沿海乡镇。LCM模型对预测结果精确度以及可信度较高,预测结果能为晋江市未来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区域经济发展方向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通过重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应用TOPISIS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2009~2018年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时空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1)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益与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在波动中上升,市际差异显著;(2)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水平不断提升,各市从勉强与初级协调优化为中级与良好协调(各占50%),其类型呈分散布局演变为集中排列的地理特征;(3)多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同步于生态文明建设,部分城市在两者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因此,提出推动城市低效用地二次开发、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是促进两者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必要选择。  相似文献   

8.
文章阐述了正镶白旗土地利用规划的目的,对耕地和基本农田、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工矿用地、旅游用地、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用地进行布局和规划。  相似文献   

9.
发展城郊公路是落实"十三五"规划、推动城市发展、加快城郊交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也是完善乡村交通布局、改善农村交通条件、促进当地农业发展的需要。黑龙江省方正镇城乡村田间路硬化工程,提高了本区域交通的可达性和交通效率,同时本工程的建设也将完善区域公路网和综合运输网,促进了区域综合运输网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公路建设用地与我国土地资源紧缩的严峻形势,提出公路设计中节约用地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及交通量的日益增长,原有的公路运输能力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因此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对公路及交通基础设施等的改善,各地方政府以及林业系统也都如火如荼的进行着通村、通乡公路建设,对原有公路进行升级改造。笔者依据参与林区公路道路改造工程实践,论述了森工系统多条公路改造项目在设计时的重要节点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正>◆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发布10月23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了国务院决定实施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纲要》共分为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指导原则与目标任务、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统筹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等七章。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阿荣旗立足林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针对林区基础设施薄弱、致富产业单一、文化生活落后等状况,突出抓好交通通讯、人居环境、群众收入和文化需求四项工程,实施"四轮驱动",提速新林区建设. 实施"畅通工程",改善交通通讯条件争取国家公路建设项目,升级改造林区防火公路主干线,项目总投资1.76亿元,修建林区防火公路主干线宽6...  相似文献   

14.
以深圳梅林山云步道为例,探索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浅山山地风景游步道的选线研究及建设策略。采用层次分析和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从空间、生态、行为3个层面,选取了地形地貌、植被、用地阻隔、交通、建设5个因子,建立综合评价体系,生成了梅林山云步道开发适宜性的分级图,结合梅林片区的用地规划、相关保护规划、城市空间格局与以及景观人文资源等现状,将云步道线路与区域、市域绿道系统和周边绿地等对接,在高密度的城市结构中创造展示自然生态法则的山地风景道系统与城市眺望系统。  相似文献   

15.
以湖南省"十一五"期间建设项目征占用林地需求量预测为例,探讨了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建设用地总规模回归分析建模,进而预测建设项目征占用林地需求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建筑退让道路红线空间是一种非独立占地的开放空间,与其他独立占地的开放空间共同组成了城市开放空间体系。随着城市可建设用地越趋紧张,存量规划建设转型背景下有必要统筹城市中各类开放空间,规划整合具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通过调研城市里的建筑退让道路红线空间,比较分析其类型与功能,结合其具有较大规模存量、易可达性、易改造等特点,探讨在控规、城市设计层面上实行容积率鼓励与双线区间方法控制建筑退让道路红线的控制指标,做到节约建设用地的同时也更好地体现社会公平性。  相似文献   

17.
周晓霞 《绿色科技》2012,(7):260-262
指出了旅游区规划是为了保护、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旅游区,使其发挥多种功能和作用而进行的各项旅游要素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旅游区总体规划的重要任务是解决开发项目与旅游区用地的协调关系,其编制的主要内容包括旅游区的开发定位、划定旅游区的用地范围及空间布局、安排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内容、提出开发措施等。  相似文献   

18.
建设项目拟使用林地需求量的预测是编制"征占用林地定额报告"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以福安市为例,结合福安市经济社会、土地管理、林地利用等历史和预期性数据,采用不同思路、多种分析方法科学预测福安市2011-2020年期间建设项目拟使用林地需求量,客观剖析各种方法存在的主要不足及解决方案,为其它各地科学预测建设项目拟使用林地的需求量,编制保护利用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结合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区现状,对雨水资源利用、土地资源节约、能源节约等从下凹式绿地的应用、对非工程用地的利用、节约型植物群落配置、节约照明装置等几个方面着手,对建设资源节约型高速公路互通区提出一些意见并寻找节约、集约使用高速公路资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依据福建省2004年和2009年沙化监测的实地土地利用调查数据,采用马尔柯夫过程对沙区土地利用结构演变进行了模拟,并对未来10年其土地利用结构的演变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沙区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较为明显,以林地和耕地的大量流失以及居民工矿和交通用地的扩张为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林地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